作者:张志平 焦增玉
来源:《新媒体研究》2020年第19期
摘 要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开始两年,各地在建设过程中成效显著,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阶段,县级融媒体中心“建”的任务基本完成,下一步需要在“用”上下功夫。如何“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首先要认清其核心功能,即舆论引导与公共服务,进而构建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聚合平台。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中心;成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9-0088-03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石家庄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立项课题”研究成果。
2018年开始,中央统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经过两年的建设,石家庄县级融媒体中心积极探索、主动试水,通过整合县级各类资源,重构内容生产模式,增强展政务服务功能,拓展民生服务范围,积累了具有鲜明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成功经验,开启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快车道。 1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1.1 融媒体中心基础建设初步完成
现阶段,石家庄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先后投入1.2亿元,2019年建成全部17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在石家庄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县区政府紧抓这一重要契机,通过建立并完善以扩大县级媒体影响力为核心的媒体运作结构,同时配套新型传播技术及设备,实现了基础设施的“大换血”,为县级融媒体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 ]。 1.2 重构生产流程打造主流舆论场
融媒体中心建设不是各类媒体机构、人员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类媒介资源的深度融合,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内容生产流程,以互联网思维打造多元化内容生产体系。石家庄市各地县级融媒体在坚持守正创新中不断提升传播能力,通过对报纸、电台、电视台、“两微一端”等县域媒介资源的整合,利用互联网思维重构生产流程,按照“中央厨房”新闻生产模式运行,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移动优先、多元传播,在县域内形成强有力的主流舆论场。另外,积极立足本地县域资源和县域用户,精心谋划本地县域特色新闻内容生产,讲好本地县域故事,有效扩大的融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例如,正定县融媒体中心坚持全天候、全方位、
多角度、多媒体讲好正定故事,2019年在入驻新华社现场云的3 500多家机构中,《正定发布》全国总榜排第7名。
1.3 整合资源打造便民服务大矩阵
中宣部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会上提出:“努力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服务枢纽。”在互联网时代的融媒体,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服务平台,而成为兼具信息服务、政务服务、社区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平台。石家庄市各地县级融媒体积极利用“新闻+政务+服务”的优势,与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合作,打通体制壁垒,整合不同机构和单位的网上办事职能,并提供各项社区便民服务,构建“新闻+政务+社区”的融媒体智慧服务平台。例如,赞皇融媒体软件《掌上赞皇》连续六次荣登上海“千城智联”全国400余家市县广电台移动客户端点击量月排名前20强排行榜。 1.4 创新盈利模式不断增强造血能力
在融媒体中心建设初期,国家安排专项财政资金补贴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但是融媒体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其自身造血能力的提升。石家庄各地县级融媒体主动作为,不断强化市场思维,优化县级融媒体内容生产和服务水平;积极创新盈利模式,不断提升服务意识,主动适应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生产、提供各类信息代理服务,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例如,栾城区融媒体中心年生产专题片约30部,代理运营乡镇和政府部门微信公众号9个,App一个,2019年栾城区融媒体中心运营收入是2017年栾城报社与栾城电视台整合当年运营总收入的三倍。
1.5 加大體制改革力度夯实人才保障
融媒体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必须建立一支既擅长互联网技术,又擅长内容生产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县级融媒体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石家庄县级融媒体积极加大体制改革力度,用市场的方式激活存量、创新增量。一是创新管理制度,将“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定岗定责、同工同酬,以企业化管理方式打造人才上升模式;二是努力改进薪酬体制,将业绩考核作为竞争上岗的主要指标。例如,栾城区融媒体中心,狠抓薪酬体制改革,探索试行“部室项目考核制”,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人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报纸由一周一期改为一周两期,电视新闻由隔日播改为当日播,实现了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2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路径
经过两年的建设,石家庄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已经初步完成了“建”的任务,下一步需要在“用”上下功夫,准确把握县级融媒体核心功能定位,真正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服务枢纽[2]。
2.1 准确定位:县级融媒体中心核心功能
2018年的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要求:“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可见,“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
首先,引导群众,就是要求县级融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功能,建成主流舆论阵地。随着媒介大环境的变化,县级融媒体舆论引导的对象、关系、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县级融媒体中心要以互联网思维,与引导对象平等互动,利用多媒体联动和融合传播等引导手段,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控制引导效果。但是,引导群众并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而是要将纳入到社会治理范畴之内,让其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其次,服务群众,就是要求县级融媒体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的功能,建成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服务枢纽。传统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服务,属于“准公共服务产品”。随着新媒体的冲击,县级传统媒体由于类型单一、内容单薄、时效性差的原因,已无法承担起服务群众的重担。县级融媒体是具备聚合多元化服务产品的融媒体平台,其不仅囊括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服务,还将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等多元化服务聚合起来,成为服务县域群众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2.2 舆论引导:构建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
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特别提出“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3 ]。县级融媒体正是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支撑点,承担着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归根到底,融媒体本质上是一种资源和能力的聚合,这就要求县级融媒体在内容、技术、管理三方面不断发挥聚合作用,构建起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
首先,聚合优质内容资源。一是深挖本地内容资源。县级融媒体要立足本地新闻,精心谋划具有当地特色的新闻报道,整合县域政务自媒体资源,及时发布本地百姓关心的各类信息,牢牢把握权威信息发布、专项任务宣传、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的舆论主导权。二是激活内部生产动力。县级融媒体要充分调动内部员工、本地UGC的创作热情,采取内部孵化、招募项目组等形式,在内部形成众多内容创新主体,不断提高内容原创数量和质量,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内容生产的传播生态体系。三是借力外部内容平台。县域地域较小、内容资源有限,县级融媒体要积极与中央、省级融媒体平台对接,除了能够享受其优质海量的内容资源,同时在协作过程中,还可以获得融媒体运营经验等方面的相关隐性知识[4]。
其次,聚合先进媒介技术。“移动优先”始终是融媒体发展的首要技术要求。随着人工智能、5G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将由以单一信息传播为主的“移动优先”,转变为以万物互联为主的“移动场景优先”。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来说,可控的县域资源将成为其
在物联网界面用户积累的主要优势。一是形成物联网技术联盟。面对物联网技术的高技术门槛,县级融媒体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建平台、搭场景,这就需要与中央、省市平台,以及高科技企业形成战略联盟,由对接方进行技术支持和资源共享,县级融媒体则负责县域内的物联网场景的搭建和界面用户积累,从而使县级融媒体以较低的成本获取物联网技术支持和用户积累。二是构建县域智慧城市。县级融媒体承担着县域内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服务枢纽的重要职能,这也决定了其应当承担起县域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运营实体。县级融媒体要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将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场景纳入到物联网系统内,实现县域内智慧资源的万物互联,将传播力量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方式,真正构建起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
再次,聚合优势管理机制。县级融媒体作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应当突破传统媒体的管理机制,探索和完善适应全媒体传播体系的管理机制,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改革组织管理机制。县级融媒体的“融”,并非仅仅是各类县级媒体在人员、地点上的融合,更重要的是打破原有组织机构壁垒,重新梳理人员编制,建立事業编制机构,稳定核心骨干人员。特别是通过预留编制,发放人才绿卡,吸引既懂管理,又掌握融媒体传播规律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创新灵活用人机制。仅仅依靠事业编制的吸引力,无法满足县级融媒体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要转变观念,从“为我所有”的传统做法转向“为我所用”的灵活用人理念,可以采取聘请的方式,邀请融媒体专家定期前往指导工作,“把脉”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现状;也可以采取与高科技公司以合作协议的方式,将高科技公司技术人才“为我所用”,并逐步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 2.3 公共服务:“互联网+”为核心的聚合平台
对于县级融媒体而言,作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的重要一环,参与到社会治理体系中,以往提到“媒体+”“新闻+”等,虽然能够提升媒体的内容生产能力,但是对于参与社会治理,达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县级融媒体应当由“媒体+”逐渐转向“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成果,推动融媒体在组织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变革,促进万物互联、人机协同的跨界融合,才能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效果。因此,县级融媒体作为服务群众的载体,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单一的信息传播功能,应当逐步实现“互联网+新闻+政务+民生”的功能聚合,以互联网思维打造公共服务的聚合平台。
首先,互联网思维下数字县乡建设。当前,互联网时代的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融媒体,无不以大数据为支撑,数据的收集和生产实现“互联网+”的重要基础。因此,县级融媒体应抓住数字技术转移和下沉的机会,必须牢牢把握数据收集与生产这一核心工作。一是县乡资源数字化。充分利用自身地域优势,通过提供的公共服务为抓手,形成公共服务的数据入口,将公共服务数据化,积累具有当地优势的数据资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公共服务聚合平台提供数据支撑。二是数据资源转化为用户资源。通过数据整合和转化技术,将数据资源转化为完整的用户画像,进而为用户提供精准化的公共服务。另外,还要积极与今日头条、微博等各大网络平台的当地机构,共同推动数字县乡的建设。
其次,互联网思维下多元发展策略。在建设数字县乡的基础上,“互联网+”的公共服务聚合平台还要采取多元发展策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需要。一是垂直化发展策略。通过数字县乡的建设,县级融媒体能够获得用户资源,进而根据用户需求采取垂直化发展策略,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与此同时,随着用户垂直化的推进,融媒体与用户间的互动数据,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对用户的了解程度,进一步提高精准度和效率。二是场景化发展策略。在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场景将成为人与人链接、人与机器交互、人与机构互动的重要连接点。场景化是垂直化实现的入口,只有为用户提供场景,才能将其聚合在垂直细分区域内。县级融媒体为群众提供的重要场景包括政务服务场景、文化服务场景以及民生服务场景。以政务服务场景为例,县级融媒体可以搭建线上政务大厅,以此为入口为不同垂直人群提供政务服务,将线上政务服务与线下政务服务联网互动,让政务服务场景逐渐成为用户的生活方式,进而增强县级融媒体用户的互动体验和连接能力,不断增强用户黏性。 参考文献
[1]郑保卫,张喆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效·问题·对策[J].中国出版,2019(16):3-9. [2]丁和根.县级融媒体中心核心功能的实践路径与保障条件探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30-139.
[3]胡正荣.打造2.0版的县级融媒体中心[J].新闻界,2020(1):25-29.
[4]张志平,商建辉.战略联盟:县级融媒体共生机制的构建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9(11):26-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