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宁谷镇宁谷小学
营 养 午 餐
宣
传
资
料
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改善学生营
养状况
我国党和政府始终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特别是贫困地
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温家宝总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出发,明确规定要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由中央财政每年拨款160多亿元,针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每生每天给予3元营养膳食补助;
各省(区、市)也要制定本地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将每年安排专门资金对取得一定成效的省份给予奖补。11月24日,国务院召开部署实施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电视电话会议。国务委员刘延东作重要讲话,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落实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出了要求。
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关注和心系下一代成长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先后实施了学生营养供餐计划,为我国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国内不少地方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些社会团体和民间人士开展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现在,国务院正式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表明党和国家将改善学生营养工作落到实处的决心。这是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项目以及“两免一补”政策之后,国家出台并实施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体现。这一计划的贯彻落实将有力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膳食水平及身体智力发育水平的提高,有力推动中西部贫困地
区的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
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动员部署、资金落实和示范引导工作,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建成重要的“民生工程”。各地政府第一把手亲自带领,各相关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做好规划部署和贯彻落实工作,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得以有序、高效实施的坚强保障。
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需要严格执行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并做到专款专用、提高效益,同时加强跟踪监测和改进工作,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建成“放心工程”。建立健全各项
规章制度,保证从食品原料供应到加工储藏配送等各个环节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操作,是避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有力措施。严格专项资金管理,建立实名制的学生信息系统,是防止冒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行为出现的有效方法。
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需要强化监督检查,加强行政监督、信息公开并加大宣传力度,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建成“阳光工程”。各级相关部门特别是教育督导、监察审计、食品监管等部门切实履行好职责,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得以安全、廉洁运行的根本保证。人大、政协以及社会舆论的民主监督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得以公开、透明实施的重要途
径。通过广泛宣传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一惠民工程家喻户晓,是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监督和共同推进良好氛围的有效手段。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全面发展,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升的大事。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用我们的爱心、使命感和实际行动托起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教育部财务司有关负责人解读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摘 录)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国务院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将每年拨款160亿元,率先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80个县(市)启动国家试点,惠及这些地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约2600万名在校学生。近日,就各地如何顺利落实此项计划,切实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状况,教育部财务司有关负责人对营养改善计划进行了政策解读。
1、问:此次国家试点,中央财政为什么每人每天只补助3元钱?能否有效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现状?
答:此次计划对国家试点县除县城以外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中央财政按每人每天3元的标准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学生一年在校200天,每年就要安排160亿元资金,是一笔不小的钱,而且将成为每年的刚性支出,这在当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各方面都需加大投入的情况下实属不易,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关心和重视。
其实,中央拿的钱不只是3元。这3元有三个定位要明确:第一,补助。为什么叫“营养膳食补助”?意思就是不是政府全包,不是免费午餐。第二,扶贫。中央提供的膳食营养补助覆盖的都是特困地区,带有扶贫款性质,不同于一般专
项资金。第三,新增。中央财政做的不是减法,而是加法,是在进一步提高现有“一补”标准基础上新增加的一项资金。统筹起来计算,原来已享受“一补”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每天将得到生活膳食补助7元至8元。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这一标准可以基本解决吃饭问题并保证有一定营养。有人会问,因为启动了国家试点,原来地方各级政府已经实行的政策是不是就可以撤销了?我的回答是:不能撤!之前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开展的免费午餐项目是不是就可以撤出了?我的回答是:不要撤!不能因为中央加钱了,就产生“挤出效应”。
2、问:说到学生营养改善,大家通
常的反应就是鸡蛋加牛奶。这次营养改善计划在供餐方式和内容上有没有做出统一要求?
答:这次营养改善计划充分吸取了以往一些地方某些做法的教训,在供餐方式和内容上没有作出统一要求,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在制定政策过程中,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创新机制,不搞一刀切。所以,54号文件提出的是“多项选择题”,而不是“单项选择题”。如何答好这道题,需要各地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当地实际出发,科学制定供餐方案、合理选择供餐内容。
第一,在供餐方式上创新。有食堂或
可以配备食堂的学校,可实行食堂供餐;没有食堂的学校,可从具备资质的餐饮企业或单位集体食堂购买供餐服务;偏远山区的教学点或不成规模的学校,在有关部门的批准下,也可实行个人或家庭托餐,学校和政府可以补助一些设备款项。
第二,在供餐内容上创新。有的学生寄宿,一日三餐都在学校;有的不寄宿,只是在校午餐。因此,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包括完整的午餐,也可以提供蛋、奶、肉、蔬菜、水果等加餐或课间餐。关键是要合理搭配,保证营养。
第三,在食品原料供应上创新。各地物产资源不尽相同,各地物流发达程度不
尽相同。所以,关键是要就地取材,选择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食品原料供应学校。一方面,鼓励食品原料采购本地化,通过集中采购、与农户签订食品原料供应协议等方式,妥善解决学校食堂副食品、蔬菜供应问题。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学校适度开展勤工俭学,补充食品原料供应,地方人民政府应为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提供土地、经费和技术等支持。当然,也不只是这些选项,允许地方探索,鼓励地方创新。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会及时进行总结,编成案例供各地学习借鉴。
3、问:各地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安全、安全、还是安全。袁贵仁部长反复强调,这项计划绝对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一是如何防止贪腐行为,二是如何防止食物中毒。也就是说,必须确保“两个安全”:一个是食品安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个从农田到餐桌,涉及学生营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系统工程。国务院54号文件专门用一部分重点突出了要把食品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上也强调,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另一个就是资金安全,要确保把每一分钱都“吃”到孩子嘴里。
这两个方面的安全都有反面例子。仅今年秋季开学以来,各地相继发生了多起
学校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流行事件,贵州一所小学还发生了食堂烂菜事件,暴露出的是食品安全管理问题。今年浙江永康反贪局破获了一起贪污学生午餐经费的腐败窝案,几十人被查处,暴露出的是资金安全管理问题。为此,计划专门提出要建立“两个系统”:一个是学生营养跟踪监测系统,一个是实名制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
4、问:食品安全是学生集体用餐存在的主要隐患,各地应怎样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答:10月14日,国家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可相应提高学校食品安全
应急级别,这指的是事后。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必须把确保食品安全的工作做在事前,贯穿全过程。
第一,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这次仅参与计划实施的中央部门就有14个,包括国务院食安办、农业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职能部门。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对食用农产品原料生产、收购环节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学校食堂以及供餐单位、个人要严格准入,对学校食品生产、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及违法行为要加大监管、查处力度,对食品安全事故要严肃处理、决不
姑息,等等。
第二,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工作机制。要成立专人负责的专门机构,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制,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确保采购、储存、加工、配送、分餐等环节的食品安全。
第三,计划参与各方责任要落到实处。各地食品安全、教育、农业等监管部门要与学校、企业或个人等供餐单位签订责任书,同时建立健全留样检测制度、从业体检制度、岗位职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将责任具体化,保证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总之,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相关
法律法规,特别是要建立起学生营养改善状况监测评估机制,跟踪监测、及时改进,不仅要让学生吃得放心、吃得安全,还要吃出健康、吃出营养。
5、问:各地怎样才能确保每一分钱都“吃”到孩子嘴里?
答:过去在“一补”发放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将补助资金直接发放给学生或家长,导致将补助资金拿回家贴补家用的现象,影响了政策效果。因此,这次计划明确要求,补助资金要足额用于为学生提供等值优质食品,特别是“等值优质”四个字,要“吃”到学生嘴里,不得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和家长。学生营养改善计
划资金量大,而且将成为每年的刚性支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各地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管好用好孩子们的“吃饭钱”。要制定经费管理办法,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和支出标准,确保专款专用;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依法健全财务机构,加强食堂会计核算,健全内控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要以县为单位,定期公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总量、学校名单及受益学生人数等信息,建立实名制学生及用餐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严防套取冒领资金行为。要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发生问题一经查实,必须依法严肃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