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
3、人物: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二、课文翻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初:当初。谓:对……说。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辞:推托。以:用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能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推托。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岂:难道。为:成为。治经:研究儒家经典。邪:通耶,吗。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若:比得上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乃:于是就。就:从事。及:到了…的时候。过:到。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军中事务,非常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更:重新。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刮目:擦擦眼睛。之:主谓之别,不译。遂:于是,就。
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相看了,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鲁肃于是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了。
三、重点词
1、通假字
邪(yé):通“耶”,语气词,吗
2、一词多义
当 :①但当涉猎(应当) ②当涂掌事(掌管)
见 :①见往事耳(了解)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即 :①即更刮目相待(就) ②即书诗四句(立即)
3、古今异义
①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最高一级
4、成语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四、内容理解
1本文记叙了哪几件事?
(1)孙权劝学,吕蒙就学
(2)鲁肃叹学,结友而别
2孙权怎样劝学?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首先向吕蒙提出了学习的必要性。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从对方实际出发,摆出要求不高,让对方可以接受,指出学习的可能性。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对比自己,谈困难可以克服,读书确有收益。
可看出孙权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善劝。
3、结合实际谈谈吕蒙读书后惊人长进,对你有什么启示?
虚心接受别人的好建议,多读书就能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或取得成功。
4、《孙权劝学》与《伤仲永》比较,有何异同?
相同:内容都与学习有关,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1)《孙权劝学》写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规劝“乃始就学”,才略有惊人的长进。
(2)《伤仲永》写方仲永幼年才资过人,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不同:
(1)两文一正一反,从不同的方面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年幼不学,毫无所成。
(2)写法不同:《孙》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5*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运用侧面描写,写出吕蒙学识长进,衬托吕蒙学习进步之快之大,突出孙权劝学效果明显。
文言知识
(1)通假字:邪——通“耶”语气词。
(2)多义词: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主持)
当窗理云鬓(对着、面对)
见 但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即 即更刮目相看(就)
即书诗四句(立即)
初 初,权谓吕蒙曰(当初)
日初出大如车盖(刚)
就 蒙乃始就学(从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补充:
为 治经为博士(当,成为)
益 曾 始 蒙乃始就学(开始)
益 自以为大有所益(增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