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 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 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 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3何谓内环境,及其生理意义?
答:内稳态就是生物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状态稳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完成的。高等动物内稳态主要是靠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来维持。意义在于:①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制约。②能够让生物的酶保持最佳状态,让生命活动有条不絮地进行。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答: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表现为膜个相对为正而膜内相对为负。 形成机制:1细胞内高浓度K+.2静息时细胞膜只对K+有通透性,则K+受到浓度差的驱使动力向膜外扩散,3.扩散后形成外正内负的跨膜电位差成为对抗浓度差的作用力,当达到平衡状态时,K+不再有跨膜的静移动,此时的跨膜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膜内外K+浓度差值可影响静息电位水平. 2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答: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细胞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其膜电位所发生的迅速、一过性的极性倒转和复原,这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动作电位上升支主要由Na+内流形成,接近于Na+的电-化学平衡电位。①细胞内外Na+和K+的分布不均匀,细胞外高Na+而细胞内高K+。钠顺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大量内流。②细胞兴奋时,膜对Na+有选择性通透,当达到-70mv时,Na+顺浓度梯度内流,形成锋电位的上升支③K+外流增加形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其机制同静息电位的形成。 3、简述坐骨神经-腓肠肌变笨收到阈刺激后所经历的生理反应过程。 (1)坐骨神经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2)兴奋沿坐骨神经的传导(3)神经-脊髓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4)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的耦联过程。(5)骨骼肌的收缩: 4、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过程及特点。
当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至神经末梢时,引起接头前膜电压门控性Ca2+通道的开放--Ca2+在电化学驱动力作用内流进入轴突末梢—末梢内Ca2+的浓度增加--Ca2+触发囊泡向前膜靠近、融合、破裂、释放递质Ach--Ach通过接头间隙扩散到接头后膜(终板膜)并与后膜上的Ach受阳离子通道上的两个α-亚单位结合—终板膜对Na+、K+的通透性增高-- Na+内流(为主)和K+的外流—后膜去极化,称为终板电位(EPP)--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可以总和—临近肌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而产生动作电位。Ach发挥作用后被接头间隙中的胆碱酯酶分解失活。特点:1单向传递2时间延搁3一对一关系4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 5、简述兴奋-收缩耦联的基本过程。
(1)电兴奋沿肌膜和T管膜传播,同时寂寞肌膜和T管膜上的L型钙通道。
(2)激活的L型钙通道通过变构作用(在骨骼肌)或内流的Ca2+(在心肌)激活连接肌质网(JSR)膜上的钙释放通道(RYR),RYR的激活使JSR内的Ca2+释放入细胞质; (3)胞质内的Ca2+的浓度升高引发肌肉萎缩。
(4)细胞质内Ca2+的浓度升高的同时,激活纵行肌质网(LSR)膜上的钙泵,回收胞质内的Ca2+入肌质网,肌肉舒张,其中,Ca2+在兴奋-收缩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6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
答:1、单纯扩散,如O2、CO2、N2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2、易化扩散,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K+、Na+、Ca+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 3.主动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K+、Na+、Ca+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 4.出胞(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入胞9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 7Na+、K+泵的生理意义:
答:1.Na+泵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是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所必需的 2.Na+泵不断将Na+泵出胞外,有利于维持胞浆正常渗透压和细胞的正常容积 3.Na+泵活动形成膜内外Na+的浓度差是维持Na+-H+交换的动力,有利于维持细胞内PH值的稳定 4.Na+泵活动建立的势能贮备,为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以及非电解质物质的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来源
第三章 血液
1. 凝血的基本过程:
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Xa、Ca2+、V、PF3);②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 ③纤维蛋白原降解为纤维蛋白 3.急性失血后的生理性恢复
1
(1)交感神经系统兴奋(2)毛细血管处组织液重吸收增加:(3)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血管升压素生成增加,(4)血浆蛋白质和红细胞的恢复, 1、血小板有哪些功能。
(1)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支持功能:血小板能对视沉着与血管壁,以填补内皮细胞脱落而留下的空隙,另一方面血小板可融合入血管内皮细胞,因而他有维护、修复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2)生理止血功能:血管损伤处暴露出来的胶原纤维上,同时发生血小板的聚集,形成松软的血小板血栓,以堵塞血管的破口。最后在血小板的参与下凝血过程迅速进行,形成血凝块。
(3)凝血功能:当粘着和聚集的血小板暴露出来单位膜上的磷脂表面时,能吸附许多凝血因子,使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升高,促进血液凝固。
(4)在纤维蛋白溶解中的作用:血小板对纤溶过程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而释放大量的5-HT,则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的激活物,激活纤溶过程。 2内、外源凝血的区别? 答:(一)启动因子不同 内源性凝血是因子Ⅻ启动;外源性凝血是因子Ⅲ启动;(二)反应步骤和速度不同 外源性凝血比内源性凝血的反应步骤少,速度快;(三)凝血因子的数量和来源不同 内源性凝血的因子数量多,且全在血浆中;外源性凝血的因子少,且需要有组织操作释放的因子Ⅲ参与。(四)凝血过程: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 第四章 血液循环
1、简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射血过程。
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的时间,构成了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在每次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均可分为收缩期和扩张期。但两者在活动的时间和顺序上并非完全一致,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一般以心房开始收缩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起点,如正常成年人的心率为75次/分时,则一个心动周期为0.8秒,心房的收缩期为0.1秒,舒张期为0.7秒。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尚处于舒张状态;在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紧接着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 秒,称为心室收缩期;继而计入心室舒张期,持续0.5秒。在心室舒张的前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称为全心舒张期。一般来说,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标志。 3、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 4、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及其原因。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在血量增加或容量血管收缩时,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也越多;反之则减少。体循环平均充盈压是反映血管系统充血程度的指标。
(2)心脏收缩力量:心脏收缩力量增强,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少,心室舒张期室内血压较低,对心房和大静脉中血液的抽吸力量大,静脉回流增多。心衰时,由于射血分数降低,使心舒末期容积(压力)增加,从而妨碍静脉回流。 (3)体位改变:当人体从卧位转为直立时,身体低垂部位的静脉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张,造成容量血管充盈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5)呼吸运动:吸气时,胸腔容积加大,胸内压进一步降低,使位于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跨壁压增大,容积扩大,压力降低,有利于体循环的静脉回流;呼气时回流减少;同时,左心房肺静脉的血液回流情况与右心相反。 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1)有效滤过压;(2)毛细血管通透性;(3)静脉和淋巴回流等等
10心室肌动作电位的特征及各时相产生的机制?
答:特征是复极化时间长,有两个平台期,其动作电位分为去极化时相(0期)和复极化(1、2、3、4期),0期去极化是由快钠通道开放形成的,而且4期稳定,故为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各离子时相的形成机制:0期去极化是由于Na内流,1期是K外流。2期是Ca缓慢持久内流和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使复极化减慢形成平台期,3期是K迅速外流,4期是Na-K泵开动及Ca-Na交换使细胞外的离子浓度的不均衡分布得以恢复的时期。 11心肌兴奋周期性变化及其生理意义?
答:心肌细胞兴奋后,其兴奋会发生一系列的周期性变化,其过程及意义为:①有效不应期:从0期去极化开始到3期膜内电位复极化达-60mV这段时间内,即以超过阈值的刺激,也不能再次引发动作电位产生;②相对不应期:膜电位由3期复极化从-60到-80mV期间内,兴奋性有所恢复但仍处于正常,须用阈上刺激才可以引发动作电位再次产生;③超常期:膜电位由-80恢复到-90mV之前的时间内,兴奋性高于正常,用阈下刺激也能引发动作电位再次产生;④低常期:兴奋性低于正常水平,为正后电位期。因此,心肌兴奋性与Na通道的状态有关,由于心肌有效不应期很长,一直持续到舒张早期,这期间任何刺激都不能引起心肌再次兴奋和收缩,不会产生强直收缩,从而保证心脏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以实现其持久的泵血功能。
12心脏传导途径特点、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
答:兴奋传导途径:整常心脏兴奋由窦房结产生后,一方面经过心房肌传到左右心房,另一方面是经过某些心房肌构成优势传导通路传给房室交界,再经房室束及其左右束支、浦是纤维传至左右心室。特点:①心房肌传导速度慢,优势传导通路传导速度快,两心房能同步收缩;②房室交界传导性较差,速度缓慢,因此在这里产生延搁;③心室内传导组织传导速度很快,左右心室也能产生同步兴奋和收缩。形成了心房收缩在先,心室收缩在后,避免了心房、心室收缩重叠的现象,充分发挥心房的初级泵血和心室的主力泵作用,使两者斜体一致的泵血功能。
2
14血浆渗透压的类型,及其定义和生理意义?
答: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①血浆晶体渗透压是指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其次是是碳酸氢钠、葡萄糖、尿素、氨基酸等)形成的渗透压力。晶体物质比较容易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液与组织液之间r的渗透压力基本相等。②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子的正常交换和分布、电解质的平衡及保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正常值约1.5mOsm/L(25mmHg或3.3kPa)。主要由血浆蛋白构成,其中白蛋白含量多、分子量相对较小,是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血浆胶体渗透压对于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维持血容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 呼吸
1何谓胸膜内负压,其形成原理及其生理意义?
答:胸膜内负压即胸膜腔内压,平静呼吸时无论吸气还是呼气均为负压,故称为胸膜腔内负压,出生后形成和逐渐加大的,出生后因为吸气入肺,因肺组织的弹性,在扩张时产生的弹性回缩力,形成胸膜捏负压。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肺的回缩力,胸膜内负压=肺内压-肺的回缩压。胸膜内负压是负值,有利于肺和小气道保持扩张状态,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4.肺换气的影响因素
答:1.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影响肺换气。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呼吸面积成正比,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2.气体分压值、扩散系数、、温度各因素与气体扩散速率成正比。3.通气/血流比值。比例适宜通气/血流比值才能实现适宜的肺换气,无论该比值增大或减小,都会妨碍有效气体的交换。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1、简述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3)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4)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他们的吸收。 (5)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2试述胃液的主要成分极其作用
答:1.主要成分:盐酸、黏液和碳酸氢盐、胃蛋白酶原和内因子2.盐酸的作用:(1)激活胃蛋白质酶原、并给胃蛋白酶提供活动所需的酸性PH;(2)杀菌(3)使蛋白质变性,利于消化;(4)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5)促进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等。
3.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答:1.小肠长度长,黏膜上具有环状皱褶,并拥有大量的绒毛和微绒毛,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2.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3-8小时).3.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为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4.小肠绒毛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平滑肌纤维和神经纤维网等结构,进食可引起绒毛产生节律性的伸缩和摆动,可加速绒毛内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有助于吸收。
小肠运动的形式有哪几种,及其生理意义?
答:.①紧张性收缩,是其他运动的基础。②分节运动。其意义:a.使食靡与消化液充分混和;b.使食靡与肠粘膜紧密接触;c.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③蠕动,把经过分节运动的食靡向前推进一步。 4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答:当进食后,整个消化道几乎同时进入分泌状态,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1)头期:①头期是指刺激因素作用于头部感受器引起的胃酸分泌。。(2)胃期:指刺激因素作用于胃感受器引起的胃液分泌。③食物的化学成分直接作用于G细胞,引起胃泌素的释放。(3)肠期:指食物在小肠内时引起胃液分泌的情况。 A。 第七章
3简述尿的生成过程?
答:①肾小球的滤过,当学业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使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进入肾小囊形成超滤液。②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小管液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某些成分又经过小关上皮细胞转运至血液中。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小管上皮细胞可将自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内。由此三步骤后形成的尿液称为终尿。
5大量失血后尿量的变化及其机制?
答:尿量明显减少。机制:①大量失血造成动脉血压降低,肾血浆流量减少使有效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②失血后循环血量减少,对左心房容量感受器的刺激减弱,反射性引起血管升压素释放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③循环血量减少,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醛固酮分泌增多,醛固酮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1、何谓去大脑僵直?期产生机制如何?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除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伸肌)的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这一现象被称为去大脑僵直。产生机制:在脑干网状结构存在调节紧张的抑制区和易化区,脑干外调节肌紧张的区域的功能可能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内的抑制区和易化区来完成的。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由于切断了大脑皮层和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功能关系,造成易化区活动明显占优势而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
3
2、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投射特点和生理作用有何不同?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都是感觉由丘脑向大脑皮层投射的传入系统。其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1) 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它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投射纤
维主要终止于皮层的第四层,其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的传出冲动。
2)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大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其特点是经多次换元,弥散性投射,
与大脑皮层无点对点关系,冲动无特异性,期功能为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3比较兴奋性突触后抑制和抑制性突触传递原理的异同 答:相同点①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前膜对Ca通透性增加;②神经递质和特异受体结合后,导致突触后莫离子通道状态改变;③突触后电位都是局部电位,其总和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活动改变。不同点:①释放的神经递质性质不同,前者是兴奋性的,后者则是抑制性递质;②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对Na通透性增加,而抑制性则是对Cl通透性增加;③前者传递,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去极化即EPSP,而后者则是产生局部超极化即IPSP;④前者通过总和达到阈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后者不易产生兴奋。 4.什么是自主神经系统,他的结构和功能有何特征
答:自主神经是指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结构特点:1.自主神经由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组成 2.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腰段灰质的侧角,而副交感神经的起源比较分散 3.交感神经在全身分布广泛,几乎所有的内脏器官都受它支配,而副交感神经的分布较局限
功能特点:1.双重支配:大多数内脏器官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2.功能相互拮抗:当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强时,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相对减弱,反之亦然。变现为协调一致的外周作用 3.紧张性支配:自主神经对于所支配的内脏器官经常发生放低频率的神经冲动,使效应器经常维持轻度的活动状态. 4.作用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5.对整体生理功能的意义:交感神经系统是一个应急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等 7小脑对躯体运动有哪些调节作用?
答:主要有三个功能①前庭小脑:维持身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②脊髓小脑:调节正在进行的运动,协调大脑皮层对随意运动进行适时的控制,同时还有调节肌张力的功能。③皮层小脑:在精巧运动学习中,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④小脑前叶起抑制肌张力的作用,小脑前叶两侧和中间部起易化肌紧张作用。 第十一章 内分泌
下丘脑有哪些生理功能?
下丘脑被认为是较高级的内脏活动的调节中枢,具有调节体温、摄食行为、水平衡、内分泌情绪反应、生物节律等生理活动的功能。
2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答:①对糖代谢: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并使其合成糖原和转变为脂肪;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降低。若胰岛素分泌不足表现为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糖随尿排出。②对脂肪代谢:促进脂肪的合成和储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抑制其氧化分解,胰岛素缺乏可导致脂肪代谢紊乱,储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引起动脉硬化,脂肪分解增多生成大量的酮体,导致酸中毒,甚至昏迷。③对蛋白质的代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对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因而利于生长。 3糖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
答:①调节物质代谢,主要是促进脂肪分解,促进糖异生,增加糖原储存,同时有抗胰岛素作用,使升高血糖;②影响水盐代谢,对肾的保钠排钾有一定作用,但远弱于醛固酮,有利于水的排出;③对器官系统功能的影响,包括血液、神经、血管等系统④参与应激反应,当机体收到有害刺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加强,ACTH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同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也增强,二者相辅相成使机体适应能力提高。4调节:下丘脑-腺垂体-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5.抗利尿素的作用极其分泌调节.
答:1.作用: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通透性,使水的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2.调节: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减少和血压降低均可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反之,则抑制其分泌和释放。 6.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答:作用:1.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作用:幼年时缺乏患侏儒症、过多患巨人症,成年时生长素过多患肢端肥大症。2.对代谢的作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脂肪分解,抑制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升高血糖。3.参与应激反应 7.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
答:1.能量代谢:提高机体组织的耗氧量和产热量。2.物质代谢:生理剂量甲状腺素促进蛋白合成,大剂量促进蛋白分解促进糖吸收和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的同时又增加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促进脂肪酸氧化和胆固醇分解。3.促进1.体温是如何维持相对恒定的?
人体温之所以能够维持相对恒定,是通过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两种过程来实现的。自主性体温调节:在体温调节机构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发汗、战栗等生理调节反应,在正常情况下使体温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种调节不受意识的控制,这是体温调节的基础。行为性体温调节: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姿势和行为,特别是人为保温和降温所采取的措施。这种调节对维持人的体温是非常重要的,是对自主性体温调节的必要补充。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