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1

2022-03-13 来源:榕意旅游网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1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王 妮

(辽宁社会科学院 沈阳 110031)

摘要:感觉统合理论是一套集理论与技术于矫治儿童学习障碍的学说。由于社会发展,儿童的生存空间与以往相比,大为改观,相当程度上剥夺了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需的刺激,因而造成孩子后天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目前,国内的的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地区感觉统合失调的流行率、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感觉统合训练的疗效等方面。

关键词: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失调,神经生理过程

近年来,国内引进了感觉统合训练新技术,用于某些儿童特殊问题的矫治。然而,很多教育工作者对此了解甚少。尽管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存在问题的孩子却越来越多,孩子们越来越弱不禁风了!经过不断地研究与探求,人们逐渐找到了问题的原因,那就是高度的都市化生活与现代小家庭制度的不断扩大导致了问题的出现。生性好动的孩子们,渐渐失去了传统的生活环境,缺少了交互式的生活方法,缺少了在游戏中成长、在自然中学习的过程;人们越来越发现,梦想中活泼可爱的宝宝并不如愿,或笨手笨脚,或说话困难,或反应迟钝,或顽皮无度,或注意力不集中,孩子们出现了学习上的障碍!事实上,这就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造成的恶果!

一、 认识“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观念的

际中心”(Sensory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SII),主要开展诊断、治疗、教学及科研究工作。1982年,台湾神经科医师郑信雄先生远赴美国,到爱尔斯诊所学习感觉统合技术,他是接受爱尔斯指导的唯一华人。之后,他将感觉统合训练带入台湾。1992年,台湾学者陈文德教授将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引入祖国大陆,与北京医科大学合作,在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成立了感觉统合研究中心,并由专攻儿童学习失常问题的留美学者王玉凤博士主持。至此,感觉统合训练开始在中国大陆开枝散叶。

任何一位从事儿童临床工作的学者或医师都感觉到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如感觉统合训练这样被迅速接受和推广。短短20年的时间,感觉统合研究及其实践已遍地开花。目前,我们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发现: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感觉统合文章有193篇之多,大家比较集中并且研究的比较成熟的领域有:各地区感觉统合失调的流行率、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感觉统合训练的疗效、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对儿童感觉统合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和科研院所。中国地域宽广,民生民情差异很大,所以各地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不尽相同。各地区的流行率是研究的一个热点,刊登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就有37篇,综合各地区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表: 序号 省份或轻度失重度男女城市 调(%) 失调(%) (%) (%) 1 上海 21.35 4.05 24.7 18.0 2 北京 35.9 10.3 14.6 6.4 3 山东 23.4 13.5 42.86 31.36 4 广东 24.5 3.4 27.1 28.8

(一)感觉统合失调流行率的研究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宁波 贵阳 蒙古 珠海 武汉 蚌埠 南阳 南京 焦作 南昌 菏泽 福建 长沙 24.9 24.37 20.66 10.46 23.73 25.5 18.4 23.73 28.6 23.5 23.4 39.27 8.93 9.14 4.64 12.04 14.2 6.7 9.94 11.3 11.9 12.1 10.37 35.030.3 30.55 女 > 女 女 > 女 20 43.5 43 19.5 23.33 男 > 男 男 > 男 19.7 27.4 27 1.73 5:1 从上表的数据可见,北京、福建的失调率偏高,接近50%,南阳、珠海、宁波、广东的失调率偏低在20-30%左右。从男女失调比率来看,多数研究都证明男孩的失调比率远高于女孩,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这提示失调存在性别差异。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智力水平一般在平均水平或平均水平以上,但由于失调,其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造成学习或运动障碍,学习成绩差,可谓“高智商,低成就”。感觉统合明显异常的患儿在人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0-12岁之间)将会因为一连串严重挫折,造成情绪上或习惯上害怕学习和拒绝学习的态度,不仅影响学习且易继发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乃至社会问题。

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与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任桂英,1997)研究指出:对北京市城区1994名学龄儿童进行了行为问题与感觉统台失调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行为问题儿童中,有76.1% 伴有感觉统合失调,其中

(二)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

34.2% 属严重的感觉统台失调,均明显地高于非行为同题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贵阳市1 030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研究(杨国珍等,2002)显示:行为问题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73.52% ,无行为问题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2.44% ,两者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84.75,P<0.O1)。

感觉统合失调的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分析(曹秀菁,2003)研究指出:感觉统合失调儿童伴有行为问题的比率(男46%,女51%)明显高于感统正常儿童(男11.3%,女10.0%)。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感觉统合的关系研究(都萍,2001)结论:儿童行为问题与感觉统合之间关系密切,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越差,越易发生行为问题。预防与早期干预儿童感觉统台能力发展不足,可以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学习成绩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李丹,1998)结果:感觉统台功能正常组在与失调组语文、数学2门主课平均成绩上差异分别有显著和极显著性意义( p〈0. 05和p〈0.01),提示儿童感觉统台失调发生率高,对儿童学习、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应引起学校、家长及全社会的重视。

面对如此严重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大家都在探讨造成失调的原因,并希望能借此提出早期干预的办法。

南阳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研究(马丽霞,2003)指出: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是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多分布于学习成绩差者。感觉统合失调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密切,如拒绝和偏爱,平时孩子由非父母照料,家庭支持

(三)感觉统合失调原因的研究

系统差和居住环境恶劣,父母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以及父亲年龄偏大和母亲年龄偏小等都对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发育造成负性影响。

武汉市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调查(张岚杨等人,2001)发现:武汉市小学生感觉统台失调情况与家庭因素关系密切,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期望值及家庭生活水平是影响感觉统合失调率的因素。

上海市幼儿大班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分析 (马士薇等,2002)表明:感觉统合失调与母孕期有先兆流产、贫血关系密切。感觉统合失调与母亲文化、父母养育态度及家属中的某些因素关系密切。

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与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任桂英,1997)研究指出:感觉统合失调与母孕期不良因素、围产期不良因素、未经过爬、父母年龄及文化、儿童的性别和智商等因素有关。

我们曾在2004年8月份,完成了《沈阳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分析》研究。其中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母亲的生产年龄等不利因素与失调比率有显著相关。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总体上是综合性的,与先天的神经生理结构有关,与生产方式有关,与早期成长经历有关,与父母的特征有关。尤其是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教育类型、对子女的期望、抚养方式、居住条件与失调显著相关。

(四)感觉统合训练疗效的研究

目前国内这一训练理论和技术在北京、呼和浩特、上海、广州等地都得到了应用和研究,也取得良好的效果。国内的感觉统合训练研究发现 ,对有前庭平衡功能协调不良儿童训练后,其身体的协调性、注意力、情绪的稳定及多动行为都有改善,其中以身体的协调性改善最明显;对孤独症儿童的动作协调性、注意力、情绪稳定及触觉过分防御行为方面有改善;在语言量和表达能力,与人交流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任桂英和王玉凤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感觉统合训练的显效率为83.3% ~91.5% ,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致;感觉统合训练能明显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身体运动协调性、注意力集中、情绪的稳定,并提高学习成绩。从疗效的影响因素来看: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与感觉统合失调的严重程度有关。他们治疗最好的是触觉过分防御组,而孤独症组疗效最低。田万生和任庆霞的研究结果表明 ,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有普遍的疗效,单项触觉防御的儿童改善较快较明显,而前庭失衡和本体感不良的儿童效果慢且不明显;一般高智商的改善比较快,而智商9O分以下的一般都很吃力;疗效与家长合作与否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家长合作的改善比较快。

感觉统合的提出与实践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无论在其发祥地美国,还是世界各地都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与接受。与我们邻近的日本,有感觉统合学会组织,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的研究工作。国外各大学有职业治疗系和复健系,其学者们对此不断研究,很多的科研院所以及医院也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加盟。手段也日趋现代化,并已逐渐形成研究分析的电脑体系。

随着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繁荣,东部沿海地区的都市化生活正向着国际主流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推行,大都市的独生子女从其出生之日起,便生活在感觉统合可能失调的阴影之下。加强对感

觉统合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理论与实践意义深远!

主要参考文献: 1.Ayres A Jean, Sensory Integration and the Child, 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 Los Angeles, U.S.A. 1980

2.Carol Stock Kranowitz, M.A.:The Out-of-Sync Child

3.Bill R.Gearheart:Learning Disabilities,Times Mirror/Mosby College Publishing,1985

4、王妮、袁宇宁:浅释感觉统合失调 特殊教育 2003 03:1-2

5.何正慧、王凤等: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困难儿童的疗效观察, 中国康复1998 04:165—166 6.李旭东、李悦等:感觉统合失调的研究进展, 中华儿科杂志 2001 03:573—574

7.张旭光、杨晋蜀等:分娩方式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影响调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 06:41 8.唐洪丽、李海浪等: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神经心理学变化初探, 江苏医药 2001 08:598—599 9.胡淑珍、朱晓玲等:南昌市769名学龄儿童感觉失调调查分析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1 04:107—108

10.刘淑华、徐丽君等:感觉统合治疗的可行性及其疗效的影响因素, 现代康复2001 09:78—80 11.刘淑华、程毅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家庭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 现代康复 200014:16—17 12.任桂英、王玉凤等:感觉统合治疗481例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06:353—3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