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诗词的韵味

2024-06-17 来源:榕意旅游网


诗词的韵味

诗的节奏、韵律的音乐美,构成了诗的韵味。同时,艺术手法的使用,也让诗歌韵味十足。

比如《诗经》的主要体式是四言句式,整齐而短小。《离骚》则扩大为长篇巨制,句式以六言为主,同时有富于变化,变《诗经》的齐言为杂言,这种发展变化适宜表现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离骚》还大量地使用楚地方言俗字,比如“兮”,更使《离骚》具有民歌风味。语言运用上,《离骚》讲究辞藻的丰富和华美,运用对偶排比句,更加丰富了全诗的艺术表现力。

宋代陈善在《扪虱新语》中说:“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辞藻,要非佳作也。昨读渊明诗,颜似枯淡,久而有味。东坡晚年极好之,谓李、杜不及也。此无他,韵而已。”韵味又和内容、情感的抒发有关系。

比如《采薇》,采用了赋比兴的手法、结构上倒叙再加复沓的修辞形式,表现了战士的辛苦、战争的残酷。末尾一章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抒发了征戍者归家时悲伤酸楚的心情。除了运用叠字“依依”、“霏霏”,还有鲜明的对比。“昔”“今”形成时间的对比,“往”“来”是行为的对比,

- 1 -

“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是景物的对比,往日离家时的春光明媚与今日返乡时的愁惨凄迷,互相映衬,凄凉悲怆的心情溢于言表。

《涉江采芙蓉》初读时觉得语言浅显,内容单纯。细看则不简单。它采用了对写的手法,男女主人公轮番上场,从对面猜度对方的心意,造成“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这种悬想的表现方式,隐去了女主人公,隔着重叠的山峦与浩荡的江河,天地间幽然响起一声凄苦的浩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结尾形成撼人心魄的意韵。

《登高》这首诗写杜甫重阳登高的见闻和感慨。首联14字写了六种景物,语言凝练,对仗工整。宋人罗大经总结颈联二句含有八层意思,语约意丰。最了不起的是此诗八句皆对却给人以“未尝有对”之感,细细吟诵,才觉“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明人胡应麟称此诗古今七律第一。《雨霖铃》一词,写景通篇白描,层层铺叙,抒情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是柳永“婉约词”的代表之作。《声声慢》开篇14个叠字,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及主题。14个叠字以下,易安居士纯用“赋”的写法,铺叙、写景、抒情,创造出层层深入的悲伤境界。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和开篇的十四个叠字,高度概括了建炎三年这一悲剧时代。这里的“愁”不是“春愁”,不是“闲愁”,而

- 2 -

是国破家亡的家国之愁、之怨。

所以,古典诗词要吟诵,在抑扬顿挫、轻重徐疾的语调语势中,才能充分感受诗歌的感情、内容,体会诗歌的另一种味道。

- 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