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绿色金融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王怡靓
摘要:金融作为国之重器,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具有重要 的作用。2016年以来,绿色金融成为学术界和高端论坛的 热点,一些绿色金融措施付诸实践,中国成为全球绿色金融 的旗手。在当前形势下,绿色金融应该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 善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目标,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通 过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的建设促进绿色 金融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绿色金融;发展;生态
进人现代社会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 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各类环境问题频发,引起人类社会的高度重视。金融是国之 重器,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命脉,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016年8月30日,习 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 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 指出发展绿色金融是加快绿色发展、打贏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 做出了“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部署,将发展绿色金 融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绿色金融成为学术界和高端论 坛的热点,一些绿色金融措施付诸实践,我国成为绿色金融 的全球旗手[U。绿色金融刚刚起步,在新形势下,我国绿色 金融的发展需进一步明确几个问题。
―、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核心目标
生态环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与人类生
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自然力量的总和,是关系社会和经济持 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源、生 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总称。中国 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对 绿色金融的定义是: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 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 通和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 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体系是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 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碳金融 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转型的制度安排。 在政策大力推动及绿色金融试验区的示范效应引领作用下, 我国绿色金融呈现多维度的发展态势,突出特点是绿色信贷 规模稳步攀升、绿色债券在海外发行成功,国内绿色融资类 业务不断创新,绿色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我国绿色金 融的发展由分散化的试验性探索逐步向系统化、规模化推 进。但从近几年绿色金融实际情况看,绿色金融所支持项目 多是工业项目,大部分是环保、低碳等资源节约型的工业项 目,虽然从表面看有绿色的概念,但这些项目对环境改善到 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很难做出客观的评价,许多是在炒作绿色 金融的概念。即使一些真正低碳环保的项目也只是降低了 对环境危害的程度或速度,没有真正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效 果,可能陷人杰文斯悖论的两难困境。所以绿色金融的目标 应该明确为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不是定义为污染的减轻 程度。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绿色金融激励补偿机制
绿色金融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盘否决或前后矛盾,并在实施过程中允许一定的灵活性,以 保证政策的稳定,持续。凡是“以贫困户为中心”以及切实能 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的资金使用模式,不必在执行层面一个 模式管全局或管到底,而应在效果导向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鼓励各地探索创新。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扶贫小额信贷在撬动 财政扶贫资金杠杆效应、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发展农村产 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贫困户获得感不断增强、金融机 构乃至社会各界力量投人不断增加、政策不断完善,使其成 为打贏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未来任重道远,充分发挥扶贫 小额信贷优势,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脱贫,防范 返贫,还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持。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091)参考文献:
[1] 黄红星.提高贫困户扶提高贫困户扶高贫困户扶贫小
额信贷水平的研究一以郴州市为例•武汉金融[J].
2016. 7.
[2] 朱文胜罗其琦周煌.扶贫小额信贷成本收益实证分
析一
以M市农村商业银行为例[J].武汉金融[J]_
2018. 03.
[3] 朱文胜.扶贫小额信贷覆盖率低[J]•中国金融
.2017.06.
[4] 张榉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农户小额贷款研究[D].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8.
(责任编辑:魏书传)
54
质,有很强的外部性,从事绿色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又多是 经营性企业。虽然金融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但为了绿色 金融发展的持久性,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绿色金融补偿机 制。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应该优化财政资金的绿色配 置,加大对绿色金融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绿色产业、绿色金 融等多维度的协同激励机制,在招商引资、税收、技术创新等 方面加大对绿色金融的财政补贴与优惠力度。人民银行和 专业金融监管部门在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和具体的监管措施 上,要给与绿色金融优惠的政策,例如可以降低绿色金融资 产的风险权重、对绿色信贷定向降准和绿色债券优先受偿等 政策安排,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激励制度,降低绿色金融工具 成本,完善绿色金融的成本收益风险共担机制,调动金融机 构和投资者从事绿色金融的积极性,从而吸引社会多层次资 金投入绿色金融产业。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绿色金融标准和绩效评价体系由于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绿色金 融成为热门话题,特别是在金融界,对绿色金融的理论研究 和探索性实践已经成为业界的重要工作领域。随着国家各 部门和地方政府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和 补偿机制的落实,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和资金进人绿色 金融产业。目前绿色金融的标准尚未统一,缺乏科学有效的 绿色金融绩效评价体系,无法适合当前绿色金融发展的需 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绿色金融标准和绩效评级体系成为当前 的工作重点[2]。一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的产 业特点、资源禀赋、市场规律和国际共识,顺应新旧动能转换 和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方向,服务于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制定 国内统一、国际认同、目标清晰、可落地执行的绿色金融标 准,为绿色金融的规范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向和依据。其内容 要包括绿色金融基础、绿色金融产品服务、绿色金融信用评 级评估、信息披露、统计制度等标准以及风险管理与保障措 施。其功能定位于国家和行业层面的基础性标准,从制度设 计、产品、服务、操作规程、风险防控等对绿色金融进行全面 系统的规范[3]。二是建立科学可行的绿色金融评价指标体 系。在明确了绿色金融的标准以后,必须制定科学的绿色金 融评价指标体系,对绿色金融项目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绩 效进行科学的评价。在指标的设计上,主要分为两大类:一 类是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正向评价指标,例如,投人林业园林 等社会公益性项目,其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等 社会公益性效果,直接改善了生态环境。第二类是对环境污 染降低的对比性招标,例如投入太阳能发电等环保低碳行 业,这些项目并没有真正改善生态环境的直接效果,其太阳 能板的生产和设施的安装等也在破坏生态环境,只是与煤炭 等火力发电相比,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或速度在降低。所 以,我国绿色生态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更多地吸收环 保、林业、农业等领域的专家和环保部门的人员参加,而非金 融领域的学者和金融部门的研究人员闭门造车。如果设计
失误,有可能浪费了国家在税收、财政补贴、监管政策倾斜等 方面的资源,造成对环境更大的破坏。所以必须编制完善、 统一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制定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结合、 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提升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 性[4]。三是健全绿色金融监管机制。强化绿色金融业务和 产品的综合监管,完善有关监管规则和标准,宏观审慎评估 和微观运营监管的协调统一,防范利用绿色金融的政策红利 套利。
四、绿色金融应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包括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振 兴,同样也包括乡村生态文明的进步的综合性战略。美丽乡 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生态文 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党中央的 战略部署,农业农村部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将生态保 护型、文化传承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 效农业型、产业发展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渔业开发 型等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生态保护、休闲旅游、草 原牧场等大部分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可以直接改善生态环境。 但从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看,尚存在大量的资金缺 口。增加美丽乡村建设的金融供给、扶持农林草业和乡村旅 游的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绿色 金融不仅要支持环保低碳的工业项目,也要在推动农业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和满足农村人口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由于农村金融机构 布局上存在的不足,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参与农村绿色金融 的能力薄弱、缺乏有效的专业绿色投资和配套服务机构、社 会资本进人农村绿色金融产业的动力不足,而绿色金融支持 的绿色发展相关项目普遍存在规模小、分散、市场主体信用 缺失等问题。这就需要调动和引导社会资本提供更多农村 绿色发展基金,加强市场机制建设,培育农村绿色金融市场 参与主体建设,开发更多的农村绿色金融工具,拓展社会资 本进人美丽乡村建设的绿色产业渠道,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 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5]。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参考文献:
[1] 王文,曹明弟.绿色金融的全球旗手[J].中国金融,
2018(1)45 -47.
[2] 王海全,唐明知.优化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J]•中国
金融,2019(1)74-76.
[3] 安国俊,刘昆.绿色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中国
金融,2018(11)63 -65.
[4] 陈雨露.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J].中国金融,
2018(21)9-10.
[5] 姚景超等.绿色金融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定位、
逻辑及模式研究[J].西部金融,2017(11)44 -50.
(责任编辑:魏书传)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