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1-02-26 来源:榕意旅游网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8分) 1.(5分)拼音,写词语。

jiǎn yuè jù lí qí zhì zhèng wěi bào zhà tǎn kè huì jí dàn shēnɡ lán gān diǎn lǐ 2.(3分)选词填空。

宣告 宣布 宣传 宣读

(1)毛主席庄严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毛主席在群众—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3)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欢呼起来。

二、判断题(4分)

3.(4分)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 (2)演讲就是说话,只要把话说清楚就可以了,语气、语调、姿态在演讲中可有可无。( )

(3)《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接受任务—痛歼敌人—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顺序来写的。( )

(4)课文《灯光》中的主人公是马宝玉。( )

三、单选题(4分)

4.(2分)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只有刻苦勤奋,珍惜时间,迎难而上才能登上理想的空中楼阁。 B.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C.夜莺在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那歌声的意思游击队员早已知道了。 D.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5.(2分)“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这里的“斩钉截铁”用得好,这个词语( )

A.突出了五壮士与敌人搏斗的壮烈场面。 B.表现了五壮士保护人民、歼灭敌人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C.这里用成语,语言简洁多了。

四、默写(4分)

6.(4分)爱国名言警句填空。 (1) ,死而后已。 (2)位卑未敢 。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 (4) ,视死忽如归。

五、诗歌鉴赏(13分)

7.(13分)快乐阅读,我能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 。

(2)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3)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 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 诗。 (4)将你了解的有关知识填写在提示语后的横线上。

关于毛泽东: 关于长

征:

六、现代文阅读(29分)

8.(15分)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做。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 duòn)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zhuì)落山涧(jiān jià,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ng nǐng)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ní

mó块磨(mò)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给文中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居高临下: 山涧:

(3)给本段拟一个小标题。

(4)下面两句话哪句好?为什么?

①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②顿时,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第 句好。因为 。 (5)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 和 ,表现了战士们 的精神。 9.(1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点亮心灯

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男青年,没家没业,游手好(hǎo hào)闲,赌博打牌样样精通。他是那样坏,坏到家人都以他为耻。他没钱赌博,向人家借钱时谎称家里人得了绝症。因为他撒谎家里人从老到小都“死”过几百回了。后来,所有亲友都不再相信他,见了他如避瘟神。他落魄之极,到处混吃混喝,更加惹人 wù厌恶(è)。

有一天,他忽然想起在省城还有一个亲戚,而且很有钱,于是他跑到那里去,说家里人得了重病,需要借三万元应急。

一般情况下,他借几万块钱,人家只借几千或几百,但这个亲戚二话没说就把三万块钱拿了出来。

“给,”她说,“快拿去治病!”

那只是一个远房亲戚,与他家联系甚少,这样的信任对于他而言简直是奇迹。况且,从进了门,他就递上水果与热茶,并且说,累了吧,要不要洗个澡?许久以来,他如一块破布,被人扔来扔去,这忽然到来的关怀让他受宠(chǒng)若惊。

临走时,亲戚说,他们都说你说谎,说你借钱从来不还,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信你是那样的人……

亲戚还要说下去,他的眼泪已经下来了,原来亲戚什么都知道,可她对他这样信赖,还是借三万块钱给他!她明明知道这三万块有打水漂的危险啊。他没有拿钱。

下了楼,他用身上所有的钱买了张车票,来到南方。他从一个搬运工做起,最苦最累的活都做遍了。几年后,他成了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他有了自己的车子房子妻子孩子。曾经,他以为这一生没有什么指望了——三十多岁了还能做什么呢?但是他就是从三十多岁才开始自己的 ,他终于明白,只要有希望,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而这希望,就来自一次信任。

那年春节,他专程去了趟省城,带着一份厚礼,拜访那位亲戚。“谢谢你,点亮了我心中已经熄灭的灯,那灯,照亮了我的人生!”他说。 (1)给文中的多音字用横线标出正确读音。

(2)“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

(3)文中两个问句不相同。第一个是( )句,第二个是( )句。

(4)文中“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信你是那样的人”这句话中“眼光”的意思是( ),“那样的人”指( )的人。 (5)用横线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6)“他”和“她”是什么关系?“他”是靠什么使自己由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变成一个有作为的人的呢?

(7)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

七、语言表达(8分)

10.(4分)按要求完成练习。

(1)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迅速漫步在广场上。(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2)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写句子)

11.(4分)缩写句子。

(1)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3)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4)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八、作文(30分) 12.(30分)习作平台。

学校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一定让你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请以“一次________的活动”为题,写一篇作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把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写清楚、写具体。

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 检阅 距离杆 典礼 2. (1)宣布 (2)宣读 (3)宣告

二、判断题 3. (1)√ (2)× (3)√

旗帜 政委爆炸 坦克汇集 诞生栏 (4)×

三、单选题 4.A 5.B

四、默写 6. (1)鞠躬尽瘁 (2)忘忧国

(3)不可以尺寸与人 (4)捐躯赴国难

五、诗歌鉴赏

7. (1)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2)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勇抢大渡(飞夺泸定)、喜踏岷山。 我最喜欢的一幅图是“飞夺泸定桥”。通过这幅图,我仿佛看见了大渡河水流湍急、惊涛拍岸的情景,又仿佛看见了红军指战员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英勇身姿,似乎看见了蒋介石妄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彻底破灭的沮丧之态。这幅图生动地表现了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也正是通过这幅图,我深深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满腔热忱来报效我们的祖国!(只要贴合文意,言之成理就行)。 (3)抒情 七律

(4)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 中央红军主力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从江西瑞金、云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沿着五岭的北坡西进,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一九三五年五月初,巧渡金沙江,月底,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一九三五年九月中,越过岷山,攻占腊子口,十月到达陕北根据地,完成了震惊中外的战略大转移。

六、现代文阅读

8. (1)坠zhuì 涧jiàn 拧nǐng 磨mò (2)处在高处,俯视下面。 山间的水沟。 (3)英勇抗敌或顶峰歼敌等。

(4)①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时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5)动作 语言 坚强不屈、顽强斗争 9. (1)hào wù (2)C chong 宀 5 (3)疑问 设问

(4)看法或认识 游手好闲,借钱不还

(5)许久以来,他如一块破布,被人扔来扔去,这忽然到来的关怀让他受宠(chǒng)若惊。

(6)“他”和“她”是亲戚关系,并不十分亲。“他”是靠信任、希望、勤劳变成一个有作为的人。

(7)只要有希望,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对于“他”来说,这希望就是来自一次信任。

七、语言表达 10.

(1)示例: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漫步在广场上。

(2)示例:灯照耀着建筑。 11.

(1)会场上爆发出掌声。

(2)目光投向主席台。 (3)广场上汇集了队伍。 (4)毛主席宣读公告。

八、作文 12.

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