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工程土建监理实施细则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土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三、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四、模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五、砼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六、砌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工 程 概 况
本工程为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资源综合利用热电厂-输煤系统。输煤系统包括:汽车卸煤沟、储煤筒仓、碎煤机室、输煤栈桥转运站、输煤综合楼、输煤栈桥等工程。 输煤系统建筑位于热电厂南部,沿东西走向布置,输煤入口在厂区西南角,由主厂房南面靠东侧进入除氧煤仓间。
地下结构最深处达11.65米,地上结构最高处达45米;输煤栈桥长580米,卸煤沟长92.8米,宽15.3米;储煤筒仓两个,筒仓直径22米;输煤栈桥转运站四个;输煤系统全部建筑工程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物使用功能是为主厂房输送燃煤。
土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土方开挖
⑴制定开挖方案,确定合理的开挖方式、施工顺序和边坡防护措施,选择 适当的施工机械。
⑵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施工障碍物。
⑶做好建筑物的标准轴线桩、标准水平桩,用白灰洒出开挖线,办理预检手续。 ⑷若设计基础底面低于地下水位,要提前采取降水措施,把地下水位降到开挖底面0.5m以下。
⑸夜间施工时,要准备好照明设施。 ⑹作业技术交底。 2.回填工程
⑴回填前,对基础、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办理隐蔽验收。 ⑵将基坑内的杂物、积水等处理干净。
⑶房心、管沟的回填应在上下水道的安装完成以后进行。
⑷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的设置。在基槽边上钉水平橛,在基础墙表面划分层线。 ⑸作完技术交底。 二、质量要求
(一)土方开挖质量要求 1.主控项目
⑴标高的允许偏差(单位:mm)
① 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0、-50。 ② 挖方场地平整允许偏差 a) 人工±30 b) 机械±50
③ 管沟允许偏差-50。
④地(路)面基层允许偏差-50。
⑵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允许偏差(单位:mm)
① 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200、-50。 ② 挖方场地平整 a)人工+300、-100 b)机械+500、-150 ③ 管沟允许偏差+100。 ⑶边坡: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
⑴表面平整度(单位:mm)
①桩基、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20。 ②挖方场地平整允许偏差
a)人工的允许偏差或允许为20 b)机械的允许偏差或允许为50 ③管沟20
④地(路)面基层20 ⑵基底土性:设计要求 (二)土方回填质量要求 1.主控项目
⑴标高的允许偏差(单位:mm) ①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50。 ②挖方场地平整允许偏差 a)人工±30 b)机械±50
③管沟允许偏差-50。
④地(路)面基层允许偏差-50。 ⑵分层压实系数: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
⑴回填土料:设计要求。
⑵分层厚度及含水量:设计要求。 ⑶表面平整度(单位:mm)
①桩基、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20。 ②挖方场地平整允许偏差 a)人工20 b)机械30 ③管沟20
④地(路)面基层20 三、工艺流程 (一)土方开挖
测量放线、验线→开挖→修槽→钎探→验槽 (二)回填工程
分层回填夯实→取样试验→至设计高程
槽宽(cm) 排列方式 间距(m) 深度(m) 1.5 1.5 小于80 中心一排 1.5 1.5 80—200 两排错开 1.5 1.5 大于200 梅花型 桩基 梅花型 1.5—2.0 1.5并不小于短边尺寸 四、操作工艺 (一)开挖
1.人工开挖浅基础、管沟等
一般顺序为: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修坡→整平
挖土自上而下水平分段进行,每层0.3米左右,边挖边检查槽宽,至设计标高后,统一进行修坡清底。相邻基坑开挖时,要按照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开挖的原则施工。
2.机械开挖
一般深度2m以内的大面积开挖,宜采用推土机或装载机推土和装土;对长度和宽度较大的大面积土方一次开挖,可采用铲土机铲土;对面积大且深的基坑,宜分层开挖。一般机械土方开挖由翻斗汽车配合运土。
机械开挖时,要配合少量人工清土,将机械挖不到的地方运到机械作业半径内,由机械运走。机械开挖在接近槽底时,用水准仪控制标高,预留20-30cm土层人工开挖,以防止超挖。
3.开挖到距槽底50cm以内后测量人员测出距槽底50cm的水平标志线,然后在槽帮上或基坑底部钉上小木桩,清理底部土层时用它们来控制标高。根据轴线及基础轮廓检验基槽尺寸,修整边坡和基底。
4.土方开挖完毕后,对基底要进行钎探。若设计无特殊说明,钎探布置按下表执行。 规定打钎使用轻便触探器,轻便触探器主要有尖锥头、触探杆、穿心锤三部分组成。穿心锤重10kg,钎杆直径Ф25,净用长度1.8m左右。打钎时,穿心锤落距为50cm,使其自由下落,将触探杆打入土层中,每打入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直至打入1.5m为止。
钎探完成后,钎孔要用干中细沙贯实。同时在钎探平面布置图上注明特硬、特软点。 线、基坑打钎探测完毕后,会请设计、监理、勘探及质监站等单位人员验槽。对不合格要求的软弱土层等情况作出处理记录,处理完全符合要求后,参与各方签证隐蔽工程记录。
5.雨季施工时,要加强对边坡的保护。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同时在坑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冬季施工时,要防止地基受冻。
6.注意事项
⑴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尺寸,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要考虑工作面的增加宽度,并在开挖过程中试打钎,避免大面积的二次开挖。施工时尽力避免基底超挖,个别超挖的地方经设计单位出方案可用级配砂石回填。
⑵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若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预留200-300mm土层不挖,待作基础时再挖。
⑶开挖基坑时,有场地条件的,一次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多余土方运到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⑷土方开挖时,要注意保护标准定位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要防止邻近建筑物的下沉,应预先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二)土方回填
1.回填一般选用含水量在10%左右的干净粘性土。(以手攥成团、自然落地散开为宜)若土过湿,要进行晾晒或掺入干土、白灰等处理;若土含水量偏低,可适当洒水湿
润。
2.深浅基坑相连时,要选填深基坑,填至与浅基坑标高一致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分段填夯时,交错处做成价梯形,上下接槎距离不小于1.0m。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较长的管沟墙,内部要加支撑。
3.回填土要分层铺摊夯实,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夯实时不大于200mm。每层至少夯击三遍,要求一夯压半夯。
4.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人工先将管子周围填土夯实,直到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前提下,方可用蛙式打夯机夯实。管道下方若夯填不实,易造成管道受力不匀而折断、渗漏。
5.雨季施工时,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免得边坡塌方或浸泡基土。
冬季施工时,每层回填土厚度比常温时减少25%,其中冻土块体积不得超过总填土体积的15%,且应分散,冻土块粒径不大于15cm。
6.注意事项:
⑴施工时,基础墙体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回填土的施工,以免对 结构基础造成损坏。
⑵基础肥槽回填土,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才能逐层回填。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水夯法”。
⑶土虚铺过厚、夯实不够或冬施时冻土块较多会造成回填土下沉,而导致地面、散水裂缝、下沉。
⑷室内坑槽(沟)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
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 编制依据: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JGJ/T3057-1999 《钢筋机械连接能用技术规程》JGJ107-96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114-97
二、监理控制要点
(一)事前监理控制要点与方法:
1.钢筋应有厂家建材产品认证书、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前应按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试验内容应包括屈服强度、极限
强度、伸长率、冷弯,进口钢材尚应进行化学成分试验。合格后向监理公司报进场,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场使用。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尚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2.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应进行检验,检验所得到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按二级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1.4。
3.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并应按分批准堆放整齐,避免锈蚀或油污.
4.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同种类钢筋的代换,应按钢筋受拉承截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
(2)当构件受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钢筋代换后应进行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3)钢筋代换后,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根数等要求;
(4)对于重要受力构件,不宜用1级光面钢筋代换变形(带肋)钢筋;
(5)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不宜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钢筋,当必须代换时,其代换的钢筋检验所得实际强度,尚应符合第2条规定。
(6)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Ⅰ级热扎钢筋制作,严禁以其他钢筋代换。 (二)事中过程监理控制要点与方法:
1.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干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锈的钢筋不能使用。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有关规定。 3。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允许偏差 ±10 ±20 4.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的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的规定。
5.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6.按本工程的规定:
(1)竖向构件中≥φ22的纵向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φ22的纵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或绑扎;
(2)梁内≥φ22的纵向钢筋采用直螺纹和闪光对焊连接,<φ22的纵向钢筋采用电弧焊连接;
(3)地下室底板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和电弧焊连接。
7.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中心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1)基础及地下室按同一截面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不超过该截面钢筋总面积50%。
(2)配双层筋楼板、屋面板按同一截面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不超过该截面总面积的25%。 8.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9.钢筋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
(2)板和墙的冷轧带肋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4)在柱中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度角,对多边形应为模板内角的平分角;对圆形柱钢筋的弯钩平面应与模板的切平面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平面应与模板面垂直;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平面与模板平面的夹角不得小于45度。
10.钢筋绑扎网和绑扎骨架外型 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绑扎网和绑扎骨架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网的长、宽 网眼尺寸 骨架的宽及高 骨架的长 箍筋间距 受力钢筋 间距 排距 允许偏差 ±10 ±20 ±5 ±10 ±20 ±10 ±5 11.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4)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5)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受压钢筋绑扎的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长度的0.7倍。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00) 抗震等级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 30d 35d 25d C30、C35 30d 41d 25d C25 35d 47d 30d 42d 一、二级 Ⅰ Ⅱ Ⅰ 三、四级 30d 36d Ⅱ 两根直径不同的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的钢筋直径计算。 12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从任一绑扎接头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拉区不得超过25%; (2)受压区不得超过50%。
13.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 环境条件 室内正常环境 露天或室内高温度 环境 有垫层 基础 无垫层 70 14.安装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mm) 项 目 钢筋弯起点位置 受力钢筋的排距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绑扎骨架 焊接骨架 焊接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水平高差 基础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柱、梁 板、墙、壳 允许偏差 20 ±5 ±20 ±10 ±5 ±3构件名称 低于25 板、墙 梁和柱 板、墙、壳 梁和柱 35 45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及C30 15 25 25 35 35 高于C30 15 25 0 ±10 ±5 ±3 15.直螺纹接头施工现场检验及验收。 (1)工程中应用直螺纹接头时,应由该技术提供单位提供有效形式检验报告。 (2)连接钢筋时,应检查边接套出厂合格证,钢筋直螺纹加工的检验记录。
(3)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和接头进行工艺检验。 ①第一种钢筋规格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②每种规格钢筋接头的试件数量不少于三根
③接头试件应达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相应等级的强度 要求。 ④随机抽取同规格接头数10%进行外观检查,应满足钢筋与连接套的规格一致,接头无
完整丝扣外露。
⑤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的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一个验收批计。
⑥对接头每一验收批应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性能等级进行检验与评定,并作好拉伸试验报告。 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全部单向受拉试件一次抽样均合格,验收批接头可扩大一倍。 16.温度网片检验
(1)温度网片之间扣接长度按《钢筋焊接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T114-97)取25d且不少于20cm。
(2)网片同一截面边疆搭接数量不得超过25%。
(三)事后监理控制要点方法:现场进行隐蔽验收时必须严格按《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检验,如发现有违反要求的应予以整改,在浇砼过程中,应有钢筋工在场,即时对浇砼过程中损坏的已绑扎好的钢筋网进行修补。
模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监理控制要点:
(一)事前监理控制要点与方法:
1、模板的材料宜选用钢材、胶合板,模板支架的材料宜选用钢材,材料材质应符合有关的专门规定。
2、模板的支架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二、监理控制要点
(一)事前监量控制要点与方法
1.组织有关监理人员学习相关图纸、技术资料、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
2.各工程项目施工前,组织相关图纸会审,会审后,要求施工单位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主要审核内容包括:主要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进度计划、机具设计、劳动力使用计划、产品保护措施等。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审批同意,并报业主批准后方可实施。
3.检查施工单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监量人员资格证和特殊式种);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是否有办理工种间交接手续;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已提供由法定资质单位设计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4.混凝土所用有关材料、机械设备须报监量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方能使用,审核内容包括:材料品种、规格、性能是否满足国家有关标准和施工配合比规定,作业机械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配备及机械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1)水泥进场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其产品种、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当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2)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所用的粗、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粗骨粒径最大不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及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2,且不得超过50mm。
(3)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去石或石灰
块。
(4)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水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笔用水标准》的规定。
(5)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必须根据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及气候条件、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及配合比等因素经试验后确定。
5.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养护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1)混凝土搅拌须保证原材料称量准确,偏差满足下表要求混凝土原材料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 料 名 称 允许偏差 ±2 水泥、混合材料 ±3 粗、细骨料 ±2 水、外加剂 注:①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检查使用中衡器有无合格标签; ②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到达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当有离析现象时,还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
(3)采用泵送混凝土时,①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②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③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当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混凝土;④在泵送过程,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4)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5)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再继续浇筑。
(6)浇筑层的厚度按捣实混凝土的方法不同加以控制。 (7)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避免出现冷缝。
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允许时间(min) 混凝土强度等级 气温 不高于C30 高于C30 不高于25℃ 210 180 高于25℃ 180 150 注:当混凝土掺有速凝或缓凝型加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8)采用振捣器捣实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每一振点的振推敲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②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小于50mm;③当采用表面振捣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④当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时,其设置间距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连接;⑤当采用振动台振实干硬性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时,宜采用加压振动的方法;压力为1-3KN/m2。
(9).施工缝的位置在混凝土浇筑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柱宜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的下面;②与板连接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③单项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④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⑤墙留置
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⑥双向受力楼板,多层刚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10).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已浇筑的砼,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②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砼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洗干净,且不得积水;③在浇筑砼前,宜称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砼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④砼应细致捣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
(11)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不应留置施工缝,当须留置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2)在设备基础的地脚螺栓范围内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水平施工缝,必须低于地脚步螺栓底端,其与地脚螺栓底端的距离应大于150mm;当地脚步螺栓直径小于30mm时,水平施工缝可留置在不小于地脚步螺栓埋入混凝土部分 总长度四分之三处;②垂直施工缝,其与地脚步螺栓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50mm,且不得小于螺栓直径的5倍。
(13)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的施工缝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低接合处应留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1.0;②在水平施工缝上继续烧浇筑混凝土时,应对地脚螺栓进行一次观测校准;③垂直施工缝应加插钢筋,其直径为12-16mm,长度为500-600mm,间距为500mm,在台阶式施工缝竽地面上也应补插钢筋;④施工缝的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水冲洗干净,湿润后在其表面抹10-15mm厚与混凝土成份相同的一层水泥砂浆。
(14)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加以覆盖和浇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②采用硅酸盐水泥、养护时间不少于7d,对掺加缓凝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③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④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15)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暴露的全部表面应用塑料布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16)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6.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及道路是否畅顺。
(1)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对木模应浇水湿润,且不得有积水。
(2)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等进行检查。
(3)作业期间,木工、钢筋工跟班检查,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事中监理控制要点与方法 1.施工过程监理控制要点
(1)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正确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小心振捣,模板接缝应严密,若接缝宽超过2.5mm,应予以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检查模板安装是否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且浇捣前对模板浇水湿注。
(3)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并按规定使用振动器。 (4)在重新开始浇混凝土前应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5)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小直径钢筋,垫块间距宜密些,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安全排除后才移动。 (6)对于竖向结构侧模应防止模板脚吊脚;在浇筑混凝土前先浇50-100mm厚的水泥浆。 (7)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8)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应用抹子认真抹平。
2.混凝土在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按规定进行检查,且在监理日志中详细记录。 (1)检查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
(2)检查混凝土质量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尚应进行抗渗性试验、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具体要求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中所规定。
(3)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三)事后监理控制要点
1.混凝土表面缺陷面积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1:2.5的水泥砂浆抹平,施工前,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
(1)出现蜂窝、露石和露筋的部位应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先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的细骨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2)对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合同设计等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2.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中应收集整理以下资料。 (1)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进场性能试验报告。 (2)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 (3)混凝土试块检验报告。
3.当采用预拌混凝土时,供应商应提供下列资料:
(1)水泥品种、标号及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骨料的种类和最大粒径。
(3)外加剂、掺合料的品种和掺量。 (4)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坍落度。 (5)混凝土配合比和标准试件强度。 4.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加强产品保护:
(1)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任意踩踏板面筋,不能碰动预埋件的插筋。 (2)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蹬踩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牢固和严密。
(3)已浇筑楼板,楼板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4)侧模板拆除时要确保混凝土表面不致损伤。
(5)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按《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砌体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本细则中的砌体是指按砖混结构施工的实心粘土砖砌体和按框架结构施工的空心粘土砖、砼加气块及非承重墙砌体。 第一部分 砖混结构中的砌体工程 一、砌体砌筑前准备
⒈对已施工的基础梁面和板面先进行轴线放样和标高测量,对基础梁轴线偏心或板四周轴线偏心可能产生砌筑探头砖的应先进行处理补齐,梁面与板面找平根据需要找平厚度,当厚度小于2cm时,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当厚度大于2cm时应采用细石砼找平,严禁边砌筑边找平。
⒉根据砖的实际厚度和层高及砂浆允许厚度先确定单皮砖,以确定皮数杆十皮砖厚度,皮数杆刻度线应同时标注抗震拉结筋间距线。考虑皮数杆十皮砖厚度尽可能少变化,应采用同厂家的粘土砖。一般灰缝厚度在8~10mm、10~12mm之间最小8mm,最大12mm。 ⒊砌体砌筑所有的粘土砂浆或石灰膏混合砂浆,在拌和前应先设置化膏池,对所拌合的粘土和石灰先进行化膏,反对粘土和石灰未化膏就直接拌合使用。
⒋砌体砌筑前应根据平面图所示的窗间墙和转角墙的不同尺寸,确定不同长度尺寸的抗震拉结筋,抗震拉结筋统一要求做成U字形筋,弯钩方向应与U面垂直(即安装后弯钩向下)、抗震拉结筋在安装前应按不同长度尺寸分别挂在需要安装部位的构造柱钢筋上。 ⒌.对于本工程采用的钢筋砼洞口过梁,要求按施工设计采用现浇或预制的钢筋砼过梁,钢筋砼过梁的配筋和尺寸均按施工设计或标准图集执行。
⒍木门窗安装固定所用的木砖均采用标准砖尺寸,并应考虑固定钉、打入方向与木纹方向垂直,门窗框固定点除砼柱、梁外,砌体范围要求采用标准砖尺寸的素砼预制块,并按图集要求的固定点数量预先制好,在砌体砌筑前分发至各操作岗位。 二、砌体砌筑
⒈砌体砌筑前要求提前对砖进行浇水湿润,保证砖湿润面积在15%左右(检查时截断整砖,看边缘吸水深度,当吸水深度大于1cm时,即视为符合要求),夏季施工还应定时间补充浇水,严禁干砖上墙。
⒉砌体砌筑采用“三一”方法砌筑,每层前四皮砖均应先摆砖(竖缝模数有出入或短样摆砖有困难时,允许调大构造柱断面尺寸),以及练习十字角、丁字角、240mm墙与120mm墙交接的组砌方法(其中:所有转角要求不允许出现正面通缝、包心通缝和25头)。 ⒊砌体组砌时应立皮数杆并皮皮拉线,第一皮砖和最后一皮砖及窗台最后一皮砖应为丁砖,当最后一皮砖未恰好是丁皮位置,应改最后三顺一丁为二顺一丁或一顺一丁进行调整。
⒋第一皮砂浆和墙顶找平砂浆以及橱、卫50线内的砌体砂浆均要求采用同标号的水泥砂浆砌筑,以确保砌体与砼面胶结良好和加强橱、卫墙体防水能力。
⒌砌体砌筑过程碎砖应控制使用,小于半砖的碎砖不允许使用,大于半砖的碎砖可使用于中顺皮和丁皮砖位置(墙顶皮除外),丁皮位置应两块整砖夹一块碎砖,中顺皮可在背面墙位置一块整砖夹一块碎砖,严禁碎砖集中使用(碎砖使用率应控制在10%以内)。 ⒍抗震拉结筋安装时应入墙1000mm,入构造柱35D(D为拉结筋直径),不足1M的窗间墙或转角墙拉结筋在考虑保护层后按实际长度放置,拉结筋入构造柱弯钩应向下,拉结筋按每8皮标准砖(或5皮多孔砖)间距设置一道(正偏差允许一皮)。
⒎所有门洞过梁或临时洞口过梁一律采用现浇或预制砼过梁,临时洞口还应预留拉结筋(间距500mm,入墙500mm以上)。
⒏木门窗木砖按两头400mm位置设置第一块后,中间再设置一块,窗高在1200mm以内可设置2块木砖即可,预埋的木砖应做防腐处理。铝合金门窗固定点按两头第四皮设置第一块预制块后,中间应每间隔7皮砖设置一块预制块(400mm~500mm设一块)。 ⒐砌体砌筑顺序应先转角后直墙,同时要求砌筑先后不应超过4皮砖,
砌筑时铺浆应不超过操作工人的手臂长,不能同时砌筑而需留槎时,应留置于转角500mm以外,并留斜槎,非承重120mm墙需留直槎时,应留在直墙上,并设置拉结筋,严禁承重墙留直槎。
⒑砖混结构的板式楼梯应先浇注砼后再砌筑平台以上的砖墙,二次砌筑砖墙应先平台找平,对齐灰缝后再二次砌筑,砌体留槎同样要求留斜槎,并加设拉结筋。
⒒构造柱断面要求留马牙槎,墙体留设马牙槎应先退后进,进退上下应对齐,实际操作时,为了确保构造柱断面,墙体应各退1cm。
⒓砌体砌筑过程砂浆应随用随拌,混合砂浆和水泥砂浆应分开拌和,反对一机多用,砌体砌筑时应用挤压法施工,以确保砂浆饱满度。砂浆饱满度在80%以上。
⒔砌体砌筑后除按要求墙垂直、正面墙平整外,背面墙也要力争平整和灰缝均匀,以提高墙体观感效果。
⒕需在构造柱或墙上预留拉结筋作为阳台或出墙构件的拉结之用时,应预先预埋,反对后补。
⒖砌体砌筑应控制每天的砌筑高度,以确保砌体的稳定(每天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8m)。 ⒗窗间墙在370mm以上难以按三顺一丁砌筑时,可按一顺一丁砌筑,370mm以内组砌方法
可不作要求,但应从砂浆强度和拉结筋进行加强。 三、砌筑中间验收
⒈提倡砌体挂牌操作做法,每位操作工人在自己砌筑的砌体上挂上自己的名牌,供验收对照。落实砌筑质量责任,执行奖罚规定,开展岗位竞赛。
⒉砌筑过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将进行中间抽查、检测、确定样板,组织观摩和评比。 ⒊为便于内装打底,主体可分两次进行中间结构验收,四层以下的主体结构验收可报请质量监督站进行验收,监督站也可委托现场监理进行验收,主体验收时设计应参加;主体全部完成后应做第二次验收,以评定主体分部质量等级。 第二部分 框架结构中的砌体工程 一、砌体砌筑前准备
⒈砌体砌筑前同样对已完成的梁板面应先进行轴线放样和找平,找平要求同砖混结构。 ⒉砼柱预埋的拉结筋原则上应一次到位,个别漏埋的应先补上,砌体砌筑前应先调直,设弯钩。
⒊过梁、木砖、门窗框固定点做法同砖混结构。 二、砌体砌筑
⒈填充墙砌筑时,底三皮和上三皮砖要求采用实心砖砌筑,窗台或洞口边缘也应砌筑实心砖,非120mm墙的空心砖填充墙与120mm墙实心砖交接时,填充墙在交接的370mm范围内也应砌实心砖。
⒉第一皮砂浆和最后一皮砂浆以及橱、卫、180mm以内砌筑砂浆和与砼柱、墙交接的竖向灰缝均要求采用水泥砂浆砌筑。
⒊填充墙最顶一皮砖应采用斜砌,斜角采用75度角,并应采用“挤、推”方法砌筑,顶皮砖砌筑时也可以在砌筑七天后再砌筑,以减少墙体收缩出现裂缝。
⒋砌体过梁、木砖、门窗框固定点的安装方法同于砖混结构,但木砖和门窗框固定点间距应在规范要求范围内结合砌体材料模数确定。
⒌墙体拉结筋预埋间距应考虑到填充墙的模数,严禁预埋错位后再急弯就位,在设计认可条件下。
⒍穿墙水电管道或箱槽,在砌体砌筑过程应先预留或砌筑时直接走空心同时预埋,无法直接预埋或预留需打槽的应采用切割做法开槽,严禁直接敲打。 ⒎填充墙砌筑时的灰缝、平整、垂直的要求与砖混结构相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