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地建筑的设计
作者:彭勃 刘佳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1期
摘要: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大规模地利用山地、建造山地建筑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本文从对山地建筑的特点分析入手,介绍了山地建筑的现状研究与重要性,提出了山地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依山而建,层次有序,错落有致,这成为山地建筑与众不同的特色。以期可以对建筑设计在山地环境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山地建筑; 建筑设计;形态规律
Summary: i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um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make use of the mountain, on a large scale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ous region construction has carried on the extensive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 build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ountain building research and importance of mountainous building design principle and method are put forward. Built around the mountain, hierarchy and orderly, strewn at random have send, this is mountain building distinctive features. In order to can be applied to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mountainous environment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mountain buil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law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何为山地建筑,指的是结合地貌特征,依照坡度差异进行建筑布局,起到错落有致的效果,使建筑与山地自然景观相协调,从而避免高切坡现象的建筑形态。其主要表现形式可分为地下式(如窑洞)、地表式(建筑与倾斜地面直接接触)、架空式(如吊脚楼)。
山地建筑是山地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各种生活和生产需要的物质实体,也是构成城市风貌特征的重要物质要素。在山地城市中,自然的山水格局、地貌特征、植被形态是构成山地城市风貌特色的自然基础和景观基质,而山地建筑是镶嵌在这一自然基质之上的嵌体,因此山地建筑设计与修建必须适应山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域性特点这一总的背景。 山地建筑的地域性特点及现状分析。
山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形,一直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注意,尤其在我国很少被采用,我国大部分地区坐落于平原地区,大多都是在平地上修筑建筑,即使是山地也是“夷高地为平台”的建设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地域的差异特点就十分明显,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也各不相同;就是一个流域,其上、中、下游的自然、社会条什也有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和差异性,都会反映在建筑上,使山地建筑体现出浓厚的地域性特点,研究传统地域建筑形态对于现代建筑创作具有借鉴意义。重庆、川西地区吊脚楼民居形态传统地起着节地、通风和防潮等功能作用,在现代条件下,这些功能作用有所变化而被赋予新的意义。 山地建筑空间构成要素
山地城市片区项目建筑外部空间系统中除了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外,还包括人工的车行、步行道路空间、广场空间、景观空间等其它空间要素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山体建筑的与众不同。
山地建筑是修建在特定山地地域的建筑,因此,地域性的特点也必然体现与自然的协调性。其设计首先必须考虑节能、节地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地形起伏、气候环境、地方建筑材料等特点,使建筑设计、群体组合,平面布置,立面造型以及建筑材科的采用、色彩的处理等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取得一种协调共生的关系,从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适应山地地形与气候复杂变化的生态建筑,以达到因地制宜的理想效果。 三、山地建筑总体设计 1. 山地建筑形体表现形式
架空—出于对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目的。架空的建筑形式也被称为“干阑式建筑”。干阑建筑能有效地减少对地形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使房屋可以不受山势的拘束,如同自然生长,突出于山坡甚至峭壁之上,利于采光和通风,同时具有避免山洪对建筑的侵袭,避潮湿等功能,成为丘陵建筑独特的形式语言。 山地建筑的设计在于如何正确的处理好构成建筑环境的三个基本物质要素:山体,植物,建筑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如何处理好人工的建筑物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是取得山地建筑设计成功的关键。山地建筑的设计在于不只是要考虑到很好的保护了原有的“基形”,如山体地形和很好的植被等艺术素材美,个体形象的片段美,而在于进行了整体艺术上的再创造,使局部的美有机地结合一体而成为整体的美。2. 山地建筑平面设计山地环境中的建筑在平面布局形式方面,一般都结合地形,采用自由灵活的布局。其间没有明显的纵横轴线,边缘轮廓也不一定遵循几何形状构图,有的聚居成团,有的延伸成带,或者兼而有之。具体的布置方法应视城市的规模、地形情况、坡度、坡向、地质等多种情况来确定,其具体的利用方式有:沿等高线布置、顺坡布置、综合式布置。
3. 山地建筑立面设计山地与平原在环境空间规划设计中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的影响所产生,主要反映在: 坡度,坡度的陡缓影响土地利用的方式:一般建筑都布置在地形坡度5%—25%的用地上,它具有较好的适地性、节地性、通达性与安全性,超过25%的斜坡地很难用于布置建筑,个别情况例外。 地势,山坡地走势限制了动线系统,只有在缓坡地(坡度小于10%)才能做出对称的配置,地势取代了轴线。 坡向,斜坡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方向使土地对日照利用的方式有极大的影响,西,北向的山坡使用上较不舒适, 形状,斜坡基地的形状影响土地使用的比例,深而窄的地形不适合于开发。基地形状的平面中心已不具意义,取而代之的是空间的重心。 位态,山坡地三度空间的分布对土地利用及周围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地质,其对开发的安全及成本影响是决定因素,断层带和顺向坡均不利于开发。地震烈度高的地区更应慎重。
4. 山地建筑的设计手法山地建筑的不定基面是山体所具有的基本形态特征。主要是由于地形的坡起,基底表面崎岖不平,使许多山地建筑采取“天平地不平”的作法,以错层、掉层、吊脚等形式与山体地表发生关系使建筑根据坡度的陡缓、跨越等高线的数量来调节山地建筑的底面,产生出高低变化,差参错落的不平底面。空间的营造是人们建筑活动的根本目的。对于山地建筑来说,空间是构成建筑形态的基本骨架,决定了建筑群体的布局状况。由于山体的参与,山地建筑空间形态表现出一定特殊性:与山体空间的融合性,由地形高差引起的动态性,因基地不规则而形成的趣味性。由于山地环境的不定基面性,建筑要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和山位,并随着地表层层升高呈现阶梯形布局设计。
四、结语 从形态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山地环境的特殊性,采取相应的实体布局与处理,以使建筑的设计与所应达到的境界相符,把建筑与山石结合在一起,使其充满自然之趣。在山地城镇空间中,由于地形的原因,边缘地带存在的范围较广,影响城市的平面形态和空间布局。特别是在一些具有自然生态敏感性的边缘地带,应在保证城市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进行山地城市的开发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伯榕.山地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及设计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2012(3) [2]黄光宇著,山地城市学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3]曲宾,刘波.对山地环境中建筑设计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 [4]唐璞. 《山地住宅建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