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
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091班 姓名:翁伟钦 学号:2090811104 组别:庐山实习第四小组
(以下由庐山实习第四小组实习资料整理而成)
庐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前言
一、 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室内整理与作业 (一)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认识庐山地区山地地质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初步掌握区域考察与研究的技能和技巧;通过实习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其学习地理专业知识的热情。 (二)实习内容
1、认识庐山地区基本地层、岩石及构造特征 2、认识庐山地区山地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3、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如使用地质罗盘测量产状等) (三)室内整理与作业
1、将野外所收集的全部资料、标本进行复核,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 2、实习报告:按照专业实习要求完成庐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二、实习基本情况
(一) 实习时间安排:2011年6月28日-2011年7月5日 1、2011年6月21日进行实习动员;
2、2011年6月28日~7月5日赴庐山进行综合野外实习,包括野外考察、记录、资料整理。具体路线安排: 1)、6月28日:梅州出发;
2)、6月29日:住地—牯岭镇(月照松林);
3)、6月30日:芦林一号—芦林湖—含鄱口—植物园;
4)、7月1日:如琴湖、花径—锦秀谷(仙人洞、天桥)—龙首崖—悬索桥;
5)、7月2日:大月山水库—上中南路—回龙路—三宝树(黄龙寺、乌龙潭、黄龙潭); 6)、7月3日:五老峰; 7)、7月4日:庐山—梅州;
8)、7月5日:到达学校。返校后整理资料,撰写实习报告。 (二)实习地点:庐山
(三)实习用具:1、个人装备:背包、野外记录本、铅笔、干粮、雨衣或雨伞、水
2、实 习 队:扩音器、高度表、罗盘、地质锤、军用铁铲、样方绳、卷
尺、照相机、医药箱
(四)实习指导老师:组长:罗迎新 副组长:程洁如 带队老师 :梁锦梅 林培松 欧先交 曾兰华
队员:翁伟钦 钟媚 杨云婷 陈燕珊 罗燕珊 邱晓清 吴洽槐 李俏美
(五)实习线路及具体内容:
行程1:住地—牯岭镇(月照松林) 主要内容:东谷:形态、构造、成因
西谷:形态、成因、产状 牯岭:岩性、产状、构造等 观察庐山夷平面地貌
观察牯岭周围植被、土壤状况
行程2:芦林一号—芦林湖—含鄱口—植物园 主要内容:参观芦林一号博物馆,了解庐山地貌概况
考察庐山“冰川地貌” 参观庐山植物园
行程3:大月山水库—上中南路—回龙路—三宝树(黄龙寺、黄龙潭、乌龙潭) 主要内容:大月山水库:观察草甸土、山地棕壤剖面
上中南路:观察古红土剖面、植被样地调查 回龙路:观察山地黄棕壤剖面、植被样地调查
三宝树—黄龙潭:观察沿途植被变化状况、沿途观察谷地形态变化、沿途观察河流的溯源侵蚀
行程4:如琴湖、花径—锦秀谷(仙人洞、天桥)—龙首崖—悬索桥
主要内容:锦绣谷:河流袭夺、袭夺湾、裂点(天生桥)、上下谷地形态、风口(花径)、
观察沿途植被变化 龙首崖:断层崖地貌 悬索桥:观察山地黄壤
行程5:五老峰
主要内容:五老峰岩性、产状、构造、厚度、断层崖地貌、切割现象、坡地重力堆积、南
面丘陵地貌、观察粗骨土
介绍
一、庐山概况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地理坐标是: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45′,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西北濒临一泻千里的长江,东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长20多公里,宽20多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3.8米,牯岭街1167米,高出四周平原约1440米,属中山类型。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抬升而形成的断块山,山体平面形态呈肾形,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延伸,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
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留下许多自然地理遗迹。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它具有中山地貌特征,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等特点,故成为了一个各高校都首选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地点。 二、庐山的地质概况 1、庐山的地层
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带为界,将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出露前
震旦纪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由前震旦纪喷出变流纹岩组成,因受风化,故山峰略呈浑圆状,北部出露震旦系统南沱组,由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砂砾岩等组成。此次实习的地点主要集中于庐山的山北地区,山北段由震旦系地层组成,其中下统南沱组是构成山北山体最主要的地层,故主要观测到的地层是震旦系Z的南沱组。如东谷、女儿城、西谷、大校场、小天池、五老峰、大月山等地均可见。庐山地层剖面示意图如下图2-1-1所示:
由图可知,庐山的地层缺失了侏罗系、三叠系、第三系这三层。 造成庐山地层缺失的原因在于地壳的运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次地 壳的剧烈运动:
① 二叠纪后在海西运动影响下,地壳上升隆起为陆地。
② 中更新世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主体沿南北断裂带急剧上升,形
成目前的断块山。
然而,正是由于这两次的地壳运动,使得抬升出露的地层遭受风化侵 蚀,最终被彻底夷平,造成了庐山地区以上三个地层的缺失。 此外,庐山的这两次地壳的剧烈运动,实质上都是庐山的剧烈抬升运 动,而庐山抬升的主要证据有:
A. 断层崖明显且保存良好:由断裂上升而形成的断层崖仍然很明显,高 度大(1000m以上),未遭受强烈破坏,只有少数河流切过断层崖伸入 山内而形成峡谷和深沟。说明断层崖的生成年代比较新近。如龙首崖, 见图2-1-3.
B. 红土分布高度:目前庐山的红土的发育高度在海拔300m左右,但 红土(中更新统)在山上分布的高度为800~1200m,上升幅度为500~ 900m.说明高度800m以上的Q2红土沉积之后随地壳上升而成。该区分 布有典型的古红土,如图2-1-2所示。
C. 山麓四周广泛堆积了第四纪的砾石层:这与该山的快速上升以及高 差大有关。
D. .红土保存良好:分布在庐山1100m左右的古河谷中(宽谷)和古谷 中沉积的中更新统红土层,仍然得到良好的保存,说明上升的时间不长。
图2-1-1
地层单位 第四系 白垩系 二叠系 石炭系 泥盆系 志留系 奥陶系 寒武系 震旦系 前震旦系
图2-1-2断层崖—龙首崖 图2-1-3大校场路口的古红土
2、庐山的地质构造
(1) 庐山内的褶曲有背斜和向斜二列,排列由北向南是:(A)大马颈—虎背岭背斜;(B)牯岭向斜;(C)大月山向斜;(D)三叠泉向斜。该区背斜及向斜均为NE走向。这些构造奠定了庐山的地质基础。
(2) 庐山有两组主要的断层,其中一组NE走向的有:①莲花洞正断层;②好汉坡正断层;③大月山正断层;④庐山垄正断层;⑤红石崖逆断层;⑥温泉正断层。另一组NW走向的有:⑦息肩亭逆断层;⑧九奇峰逆断层;⑨仰天坪逆断层。
其中,最主要的有二列:即北侧的莲花洞正断层和南侧的温泉正断层。二者将庐山包围,成为庐山断裂上升的主要机制。庐山地质地貌剖面如下图2-2所示:
3、庐山的形成
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它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但是在上升之前它曾经也经历过了沉降的过程。
大约在10—2.95亿年前,即前震旦纪(An)——二叠纪(P)时,本区处于滨海及浅海(<200m)环境,并发生缓慢的沉降,沉积物厚达5000米,沉积岩层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等。当然在总的沉降过程中,也有几次的上升,过程如下:前震旦纪(An)——吕梁运动上升为陆地,——后下沉——晚奥陶世(O3)上升——后下沉——志留纪(S)末至泥盆纪(D)早期上升(加里东运动)——泥盆纪(D)中期至二叠纪(P)下沉。
中生代燕山运动时,从上二叠纪(P)至白垩纪(k)庐山发生断裂上升而成为陆地——晚白垩纪庐山周围断裂下沉接受沉积,沉积物厚达数百米——第三纪(R)历史地区微弱上升——第四纪(Q)直到现在强烈上升,并使庐山成为断块山,山体受到剥蚀,但是庐山周围相对下沉,而且产生鄱阳湖。庐山断裂上升量最大是在山体的中南部,由西南方向东北方递减,所以庐山的高度也同样中南部位最高。庐山地区地壳变动过程示意图如下图2-3所示:
三、 庐山的地貌概况
庐山是由NE-SW向断裂作用上升而形成的断块中山(>1000m)。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 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河谷地貌特殊。除此之外,还有尚在争议当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1.构造地貌
庐山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5列:五老峰、大月山、女儿城、牯岭、虎背岭。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4列:七里冲、大校场-船洼、中谷(东谷)、西谷(大林冲),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为NE-SW走向。以上庐山的构造地貌简称为五岭四谷,具体示意图如下图3-1所示:
虎背岭、 牯岭、 女儿城、 大月山、 五老峰。
西谷 东谷 大校场 七里冲
图3-1
褶皱构造主要地貌如下:
(1) 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陷落于山南。五老峰海拔
1358m。如图3-1-1所示:
图3-1-1 五老峰单面山
(2) 七里冲向斜谷:位于大月山与五老峰之间,发育在三叠泉向斜构造之上,属于顺地貌—向斜谷。
(3) 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受到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属顺地貌—背斜山,走向NE-SW,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大月山海拔为1453m。如图3-1-2所示: (4)大校场(谷地名称)及西谷次成谷:前者在大月山与女儿城之间,后者位于虎背岭与牯岭之间。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的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别低下,故称为谷地。
(5) 女儿城(山名)及牯岭次成山:位于莲谷-东谷的两侧,原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称为次成山,山岭的相对高度不大。
(6) 东谷(又称中谷)-莲谷、王家坡向斜谷:受牯岭向斜的控制,位于女儿城和牯岭之间,两谷地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使得莲谷、王家坡向东北倾斜,而东谷向西南倾斜。王家坡向斜谷如下图3-1-3所示:
(7) 虎背岭单面山: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残留的南翼(北翼断陷),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
图3-1-2大月山背斜山 图3-1-3庐山王家坡向斜谷
断层构造地貌如下:
(1) 虎背岭断层崖地貌: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其北翼断落而
成。该断层崖在石门涧和莲花洞一带高达1000m,向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降低,断层崖呈阶梯下降,如好汉坡一带呈二级阶梯。
(2) 五老峰断层崖地貌:因庐山正断层切过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断层崖亦分为2~3级,
断层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如图3-1-4所示。
2.山地夷平面地貌
夷平面在山北分布的高度为1000~1100左右,生成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即地壳上升之前。夷平面的地形起伏和缓,高差不大,有略为高起的岭脊(齐顶)和相对低凹的宽谷(如西谷、东谷、莲谷-王家坡、大校场谷、七里冲等)。夷平面对庐山的建设及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正是由于庐山地区的山地夷平面的存在,才使得位于庐山上海拔为1167m的牯岭镇拥有1.3万名常住居民和5000名流动人口。山地夷平面上的牯岭镇如下图3-2-1所示:
图3-2-1山地夷平面上的牯岭镇 图3-1-4五老峰断层崖地貌
3.河谷地貌
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岩层和在向斜构造发育,其流向主要是北东—南西,其次是横切构造的而较新发育的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于上述流向垂直,作南东—北西向。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这就是上游宽谷,下游为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
1)宽谷:多发育在软弱岩层之上,于地质构造相适应,且与岩层走向一致,谷宽而浅,谷地内覆盖着第四纪堆积物。宽谷的高程,在山的中南部最高,向东北降低,如仰天坪:1260米~1300米;七里冲:1100~1250米;东谷、西谷:900米~1100米;天梯:400米。
2)峡谷:表示第四纪地壳上升,河流强烈下切而成。峡谷谷坡陡峭或阶梯状。纵比降较大,多裂点和瀑布,表示幼年期河谷特征。如庐山西侧的石门涧,它是东谷和西谷的下游,在长约4~5公里范围内,高度下降800米。如图3-3-1所示。
3)瀑布:由于溯源侵蚀作用,即流水向沟谷源头侵蚀,随着侵蚀作用不断加强,侵蚀面不断后退,转折点坡度变大,水流到次便会形成跌水,形成瀑布,如三叠泉瀑布。如图3-3-2所示。 河流袭夺:1) 东谷支流袭夺大校场河:该小河切穿插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南西流入芦林盆地的,现向北西流入东谷,流向大校场段的为断头河,女儿城段的为反向河,因为侵蚀基面高低差异和分水岭两侧岩性不同导致在发生袭夺过程中分水岭外移,袭夺点附近谷地走向急剧转折形成袭夺湾.造成汉口峡.大校场因为发生溯源侵蚀致使源头不断后退。
河流袭夺原因分析: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作北东向或南西向)流动。当山体上升后,新出现的北西向或南东向河流溯源侵蚀,由于它的流程短和纵比降大,故袭夺了北东—南西流向的河流。
2) 锦秀谷袭夺西谷河: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南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北西流的锦秀谷袭夺,因此流向锦绣谷的为袭夺河,由虎背岭南侧流向石门涧的河流为被夺河,其中流向锦绣谷的为逆向河。从天桥到石门涧段的为断头河。锦绣谷如图3-3-3所示。
河流袭夺原因分析: 花径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又与西谷相似.在天桥处形成裂点, 在裂点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秀谷)。天桥裂点如图3-3-4所示。 3) 三叠泉袭夺七里冲河:原来的七里冲向北流,在三叠泉附近被向南流的三叠泉河袭夺,河流成直角拐弯,河流袭夺后,裂点向七里冲上溯了2km之远,河流下切深度达150~300多米。可见袭夺时间应早于锦绣谷。
图3-3-1峡谷—石门涧 图3-3-2瀑布—三叠泉瀑布
图3-3-3峡谷—锦绣谷 图3-3-4天桥裂点
4.“冰川地貌”
庐山是存留第四纪冰川遗迹最典型的山体:大坳冰斗、芦林冰窖、王家坡U形谷、莲谷悬谷、犁头尖角峰、含鄱岭刃脊、金竹坪冰坡、石门涧冰坎、\"冰桌\"鼻山尾、羊背石、冰川条痕石„„海拔800~900m的网纹土这都是冰川地貌的有力证据。
冰碛物的特点:1)成分主要是砾,砂,粉砂,粘土.2)结构疏松,粒度差距大.3)缺乏分选,不显层次.4)砾石磨圆度差,多成棱角型或次棱角型.5)表面常有擦痕,刻槽,压坑,压裂和磨光面.6)石英砂粒棱角尖锐,表面有贝壳状断口.7)内部的孢粉是寒冷型.下面是几处主要的冰川遗迹 a.王家坡U形谷:冰川在谷底流动中,侵蚀和掘蚀所塑造的谷地形态。谷地宽而两坡陡,横断面呈U字形。是庐山U形谷中规模较大,形态特征保存较为典型的谷地之一。谷地有震旦系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所组成,气势浩然,谷地源头高程约800米,长达4公里,谷地宽约700米。谷中有著名的王家坡双瀑。
U形谷成因:由于冰川过量下蚀和展宽形成的两侧一般有平坦谷肩,横剖面近似U形,其谷底岩性差异大。
b.大坳冰斗:冰川源头屯积冰雪的小型凹地,呈圈椅形状,后壁陡峻,一面开口。大坳冰斗,是鉴定冰川遗迹的重要标志之一,位于大月山东北角,由震旦系南沱组片麻状含砾石石英岩所组成,冰斗长300米,宽250米,深约100米,斗底高程1200米。
冰斗成因:雪线附近山坡下凹部分多年积雪斑边缘的岩石,因冻融作用频繁而崩解为岩屑,并在重力和融雪径流共同作用下搬运到低处,使积雪斑后缘逐渐变陡,雪线下的地面则逐渐蚀低地成为雪蚀洼地,积雪演化为冰川冰后对底床的刨冰作用使洼地加深,并在前方造成坡向相反的岩槛,同时后缘陡壁受冰川拔蚀作用而后退变高。
c. 含鄱岭刃脊:是较为典型的岩地貌景观,海拔1286米,长约1250米,由震旦系南沱组长石石英砂岩夹砂粒所组成。岭脊如刀刃,两坡陡峻,形态似鱼脊。
d.犁头尖角峰:因冰体啮蚀山坡,使山峰形成金子塔形而称为角峰。海拔1328米,峰体苍劲,形如铁犁,挺拔俊俏,构成特有的孤峰地貌景观. 此外,太乙峰也为所谓的角峰,见图3-4-1。 刃脊和角峰成因:刃脊和角峰是在冰斗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前者是谷坡冰斗壁后退的结果则使山脊形状锋锐,后者是相邻而朝向相反的谷源冰斗壁后退形成的极尖峭。
e.芦林冰窖:冰窖是山谷冰川的发源处,是屯冰的基岩洼地。芦林冰窖地貌上称为芦林盆地,发育于震旦系南沱组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之上,底部有冰物沉积,长约1300米,宽约750米,呈椭圆形洼地,现为芦林湖。湖水清澈,湖畔浓荫馥郁。再如芦林冰碛泥砾剖面,是冰川消融的堆碛物,冰川漂砾与碎石混杂在一起,是研究冰川成因的有利证据。见图3-4-2.
f.石门涧冰坎:L长约3000米,宽200余米,谷地呈槽状,亦是冰川谷。在其出口处,由基岩及其上覆的冰积物组成一横亘于谷中的门槛,形成冰坎地形。石门涧,水系发育丰沛,有急湍奔泻的石门涧瀑布。
关于庐山第四纪冰川问题的的提出:1947年,李四光先生在专著《冰期之庐山》一书中提出,庐山在第四纪更新世曾经出现过三次冰期。依次是鄱阳期(Q1),大姑期(Q2)和庐山期(Q3),证据是: 1)冰蚀地貌
(1)冰斗:大坳冰斗等。 (2)冰川谷:大校场等。
(3)羊背石:如琴湖旁的羊背石。如琴湖见图3-4-3. (4)冰窖:东谷等。 2)冰碛地貌
(1)终碛垄:王家坡、莲花寺内。 (2)侧碛:如裁缝岭侧碛。
(3)漂砾:如西谷的“飞来石”。见图3-4-4.
质疑:近20多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对庐山是否出现过冰川地貌等问题,提出不少质疑。例如关于冰斗与冰蚀盆地的区别,冰川谷与向斜谷和次成谷的区别,冰碛地貌与泥石流、洪积地貌的区别等等。例如,冰碛地貌与泥石流地貌均可产生砾石下小上大的结果,需进一步结合其他学科的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图3-4-1角峰—太乙峰 图3-4-2芦林冰碛泥砾剖面
图3-4-3如琴湖 图3-4-4漂砾—飞来石
内容
(1)2011年6月29日下午
【月照松林】海拔为1150m,位于庐山牯岭山脊西端,有繁茂的成片古松林,林边峭岩上镌刻有摩崖石刻“月照松林”四字,为1933年一国民党将领所提。在有明月当空照交相辉映时,乃庐山夜景佳境,故名—“月照松林”。在简单介绍“月照松林”的人文资源之后,林培松老师讲了庐山的地质地貌剖面(如上图2-2所示),即五岭四谷,谷岭相间。重点介绍了次成谷(西谷、大校场)和次成山(牯岭、女儿城),背斜山(大月山、虎背岭),向斜谷(东谷、七里冲),单斜山(五老峰)的形成原因及地貌特征。期间,老师重点分析了牯岭向斜中次成山(牯岭)和次成谷(西谷和大校场)的形成与岩石的软弱的关系。他讲到:次成谷和次成山的形成与岩石的软弱有关系,由于位于牯岭向斜两翼的岩石较为疏松,易受侵蚀,而这两个次成谷就是分别在大校场河和西谷河的侵蚀下而形成的。随后,林老师让我们仔细观察周围岩石的岩性,确定为沉积岩中有一定变质作用(由于形成的年代久远)的坚硬石英砂岩(也有含砾石较多的砂砾岩)及长石
石英砂岩(位于石英砂岩之下,较弱,易受侵蚀);老师还教我们如何分辨是石英脉还是方解石脉,方法就是用小刀刮,刮不动的就是石英,(小刀硬度:5-6;方解石:3-4;石英:7-8)相反则为方解石;现场用罗盘测出了牯岭山脊的走向为NE65°,SW245°,山脊大体沿北东南西方向延伸。整个庐山地层基本上从震旦纪到第四纪都有,就缺少了三叠纪、侏罗纪、第三纪这三个地质年代。主要是由于燕山运动和地壳的抬升,三叠、侏罗纪的地层被侵蚀掉;紧接着又受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抬升的影响,第三系的岩层也缺失找不到了。庐山山北的地层是震旦纪的南沱组的老地层,以石英砂岩、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且岩石颗粒较粗,颜色较浅,呈灰白色,是浅海海相沉积。这主要是因为海相沉积较陆地深而远,还原反应强烈,以还原作用为主,岩石颜色较浅,呈灰白色(如阴那山,由于岩石为颗粒较细,为深海海相沉积);而如南台山、五指石的砂砾岩由于颜色较艳、红,砾石较多,以氧化作用为主(Fe2O3含量多)属于陆相的湖盆沉积。 月照松林实习点岩层的产状:
倾角 倾向 走向 37°
月照松林夜景如下图(1)-1:
SE153° NE63°—SW243°
图(1)-1月照松林
(2)2011年6月30日
【芦林冰碛泥砾剖面】第四纪泥砾冰川遗迹位于庐山庐林一号实习点,海拔为1000m左右,冰碛泥砾剖面是形成于40-20万年前,冰川漂砾与碎石大量混杂。这里是大校场的下游的谷地,堆积了大量的巨砾和巨石,岩石的岩性为石英砂岩,主要是由上游搬运下来的。这里的剖面大体可以分为两层,上层为颜色鲜艳且含有大量巨砾的泥砾层组成,下层为颜色暗淡呈灰白色的砂岩的风化物。上层为明显的氧化作用强烈的陆相沉积,颜色鲜红;下层为呈灰白色的海相还原作用的浅海或湖滨沉积;关于芦林一号该剖面出现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第四纪冰川冰碛泥砾物的堆积;二是与冰川具有相同的泥砾的大量混杂,同冰川的突发性、帮运能力强相类似的泥石流现象,形成泥砾层。泥砾剖面砾石由上往下逐渐减少,颗粒大小则减小。这与流水搬运沉积现象恰恰相反,说明了确实只有以上两种假设才符合。但是,这两种假设都有可能成立,最终导致了以李四光为首的庐山冰川学说与以施雅风、李吉军为代表的反对庐山的冰川学说的对峙和相持。李四光等就认为这是典型的冰川泥砾冰碛物,是研究冰川成因的有力证据。他认为庐山的东谷、西谷、七里冲都是冰川谷,如琴湖、庐林湖都是冰臼等,虽说遭到一些学者的极力反对,但这些却
十分有利于开发和发展旅游业。
【含鄱口、犁头尖、太乙峰雾中探角峰】庐山之美,美在虚无缥缈之中。我们到达含鄱口时,此时浓雾弥漫,我们不得已在雾里看鄱阳湖。含鄱口位于庐山南面,海拔1211m,五老峰耸立于左,九奇峰拱峙于右,形凹如口,势欲含没鄱阳湖,故名。我们今天在含鄱口这里主要是来观察所谓的冰川地貌—角峰,含鄱口左边就是拥有刃脊和角峰的犁头尖,太乙峰后不远处就是太乙峰,也是很尖的刃脊和角峰。犁头尖在雾里若隐若现,显得很朦胧,这恰恰是庐山虚无缥缈之美。犁头尖3面非常陡峭,李四光等认为是冰川侵蚀以后形成的很尖很陡的角峰。我们沿着山脊往右走,两边也是很尖的刃脊,这些刃脊是同一走向的,两边的冰川侵蚀以后形成的很尖的山脊,就是刃脊。在望鄱亭处尤为明显。
(3)2011年7月1日
【飞来石】即为重叠石(上下两块岩石纹理不一样,与周围岩石岩性不同,故应为飞来石),叠立于庐山中学门前的两块突兀的巨石,有如天外飞来,人称“飞来石”,所处海拔为1120m,岩性与牯牛岭一致都为当地砂岩。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将其称为冰桌,认为石第四纪冰川遗迹。但是,老师同往年一起分析了“飞来石”所处的位置和形成原因,最终却发现李四光所谓的第四纪冰川遗迹的说法存在诸多的漏洞。比如,一般的冰川遗迹多出现在河川谷的下游,但此石位于西谷的上游;若此石为冰川搬运所致,则当时冰川的规模大,侵蚀力强,但实际上西谷谷底存在着Q2(第四纪晚期)的棕红色松散堆积物,可见矛盾。 由此可推知,飞来石是因为风化侵蚀及重力崩塌堆积所致(或为泥石流的搬运),并非冰川遗迹。
【锦绣谷】位于花径公园西侧,牯岭西谷。因谷中四季花开、灿如锦绣而得名。我们在这里主要实习内容是锦绣谷的河流袭夺现象,并找出其地貌标志及断头河,被夺河和袭夺河。西谷为宽谷,构造谷,锦绣谷为峡谷,是河流下切所致两谷垂直相交。庐山地貌往往上游宽谷,下游峡谷相交。锦绣谷西北,东南延伸与西谷垂直相交。谷里为袭夺河,上游为被夺河,花径以下为断头河,裂点是天桥,风口是花径,保留乐原来的河谷形态,无水。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西流的锦绣谷袭夺。证据:A.花径风口 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与西谷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沙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B.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绣谷)。
【天生桥】位于锦绣谷中,锦绣谷上两崖拱伸,横空欲接,人称“天桥”。河流在天桥处形成裂点, 在裂点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秀谷)。如图图3-3-4所示。
【仙人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牯岭东2.5公里的锦绣峰,传为吕洞宾修到之处,故名。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一个侵伏褶曲,褶曲内被风化侵蚀后形成的一个岩洞,但我们从现场发现有很明显的人工加工的痕迹,这里香火鼎盛,人为改造作用明显,商业性强。仙人洞的高、宽、深均10m余,其左侧有一形如蛤蟆、横空兀立的“蟾蜍石”,石被裂隙中生长着一株古松,即“庐山石松”。此时,老师不禁吟起毛泽东1961年在庐山所提的一首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如图(3)-2所示:
【龙首崖】位于大天池右侧约300m处,是保存较为完好的较为典型的断层崖,是庐山整体抬升的有力证据。这里峭崖绝壁,拔地千尺,崖上横卧一块巨石,破壁而出,凌空挺出数米,下临深渊,岌岌欲坠。崖上有卧龙松(庐山松),崖下怪石嶙峋。在崖侧“观龙亭”朝上观看,酷似苍龙昂首,欲飞天外,故名龙首崖。如图(3)-1所示:
图(3)-1龙首崖-断层崖 图(3)-2仙人洞—侵伏褶曲 (4)2011年7月3日
【五老峰】位于庐山东南,距牯岭9公里,东临鄱阳湖,西接含鄱岭,横列五座山峰,最高峰海拔为1358m,苍崖磊磊,褶皱叠叠,形成五大花瓣,似出水芙蓉,又似五位老人疑神沉思,故名。雄伟险峻,为庐山诸峰之首。四峰最高,三峰最险。一峰下怪石丛立,气象万千,二峰筑有“待晴亭”,还有五老洞,以及“万古云霄”等石刻,三峰削壁千丈,悬崖绝壁上有一刚劲古松,名“庐山松”,四峰顶有“日近云低”,“俯视大千”等题刻和一块英文石刻,五峰峭壁嶙峋,人迹罕至。置身五老峰上,前有层峦叠嶂,后有鹰旋深涧,侧有峡谷漩流,真可谓是“云腾水飞山亦动,天上人间一景中。”但是,由于云雾缭绕,一切尽在雾里,显得朦胧、缥缈,五老峰的单斜地貌(单面山)我们难以得见,只能尽情遐想。我们还测出了各峰顶岩层的产状,如下所示:
产状山峰(海拔) 走向 倾向 倾角
第一峰(1300m) NE46°—SW226° NW316° 40°
第二峰(1332m) NE63°—SW243° NW328° 30°
第三峰(1348m) NE86°—SW266° NE 56° 23°
第四峰(1358m) NE61°—SW241° NW331° 25°
第五峰(1350m) SE112°—NW292° NE22° 20°
在五峰峰顶,林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五老峰的形成原因:五老峰背斜由于温泉大断裂 使得东翼崩塌以后,而西北翼保存下来,就形成了单面山。五峰的形成就与河流的侵蚀与陡崖的后退有关系,而陡崖的形成主要还是与岩性有关系。如我们脚下五峰的岩性还是比较坚硬的石英砂岩,由于是沉积岩,有一定的变质作用,所以石英砂岩是很坚硬的,五老峰顶层的岩层(石英砂岩)有时比底层的岩层还要坚硬,这样很容易形成很陡的陡崖。假设下面的岩层弱一点的话很容易受到侵蚀,发生崩塌,上面的岩层就突出来,这样就往往形成非常悬的悬崖;相反,假设上面的岩层很弱而下面的岩层很硬的话,就会形成缓坡。所以说五老峰总体上西边缓,东边陡。故
就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五峰这边望过去就是一条山脉一样,而从海会寺、星子涧看过去就是一座座山峰。我们实习的路线就是沿着山脊一路往南走,从五峰一路走到一峰,在四峰、二峰都可以感觉得到典型的五老峰单面山岩层的层理,基本上可以代表五老峰单面山的角度。我们在五峰顶选了一个大体上能代表单面山角度的岩层并测出了它的产状: 五老峰单面山产状
海拔 走向 倾向 倾角
1350m NE70°—SW250° NW340° 41°
总结
此次庐山实习是我们大学四年唯一一次出省的远途实习,是对我们自己平时所掌握知识的一
次很好的检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了东西.,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在地质和地貌上都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和切身的感受。在实习的过程中,老师们幽默生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协作,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庐山秀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令我留恋忘返,加深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了对我们专业知识的兴趣。当然,实习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在实习过程中很难到老师身旁,有些讲解听不到,再有就是受到天气的干扰,影响了实习的效率和做笔记。总的来说,这次野外实习还是很成功的,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到野外实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