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艺术及其特征
2022-09-07
来源:榕意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数码艺术及其特征 向玫玫孙丹丽 四川美术学院 摘要:物质与意识的变迁,人类的艺术手段与审美取向也走向了新的发展。空间审美判断的多元化与新的材料、工具的 遇合,产生了新的艺术手段~数码艺术(科技艺术、计算机艺术)、网络艺术、生物科技艺术,等等。因为新材料、 新媒介的大量涌现,新艺术现象层出不穷,艺术领域内的一片欣欣向荣的无头绪。因此,与这样的纷繁之中,我们以最具 代表性、最彰显新的时代特征的数码艺术中的计算机艺术和网络艺术为典型,进行叙述。 以二进制编码为本质的数码艺术具有以下几个工作特性:数码化再现、模块化架构、自动化、液态化 而新艺术的也具有新的美学特征:主体与客体的转换、虚拟世界、感知方式的转换、非线性叙事、片段化。 关键词:数码艺术网络艺术互动性 materials and consciousness.human art means and aestheric oreintation have moved towards new development.The meeting and shutitng of aeshtetic pluralism judged of space and new material,tool,Have produced the new artistic means—Digital am csientiifc and technological art,art of computer],art of hte network,biotcehnoiogy art,Wait a mo— rr1en Becausenewmateria1.newmediaemergeinalargeamount,thenewartisticphenomenonemergesinanendless straem,"is too very prosperous to there are not main htreads竹1c in hte world fo art.However,one竹1c is wHh htis in being numerous and compU— cated.wi竹1most representtalve,mostclearto showwethecomputerartandartofthe networksof newthedig ̄alaitsesofcharacteds— ticofthetimef0r竹1emode1.Narrtae. Regardingcodeofthebinary scaleasessentialdigitalarthasfollowing severalpiecesofpeflormancecharacteristics:Numbertake re— prdouce,module ization build up,automation,liquid sttae ization. New art has new aesthstic characteristics too:The transformation of hte subjeat and obicet,vjrtua1 world,esfhesia hte tronstormations fo way,non—linear narration,passage ization. K n 。,ds:Computer Arts jntemet Arts jndMduals 上世纪以来人类技术、科学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研 1、什么是数码艺术 究与开发,生物科学的异军突起,网络空间的膨胀延伸, 拉萨尔一新航艺术学院视觉艺术系主任、诺基亚美 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多的立体的新的可能。同时, 展数码艺术部分策展人古纳南(GunalanNadarajan]说, 人类意识层面也发生了深刻而必将影响深远的巨大变革, 数码艺术指的是那些运用电脑科技各方面的新发展,尤 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美学等等也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 其是资讯.传播、图像、生物科学等研究成果,进行创 因此上述物质与意识的变迁,人类的艺术手段与审美取 作的艺术形式和过程。 向也走向了新的发展。空间审美判断的多元化与新的材 到目前为止,被归纳为数码艺术的当代艺术形式有: 料工具的遇合,产生了新的艺术手段。装置艺术、行为 数码图像(包括数码绘画、数码摄影和数码录像】 艺术.表演艺术、环境艺术已成为新的传统艺术,取而 电脑动画和全息照相(holographic]作品 代之的是以新科技带领下的技术变迁的前沿地带艺术样式。 唯读光碟艺术 数码艺术(科技艺术.计算机艺术).网络艺术、生物 包括电脑游戏在内的虚拟现实环境 科技艺术,等等。 网络艺术,包括超级文本(bypeffext】、遥控机器人技术 因为新材料、新媒介的大量涌现,新艺术现象层出 人机接口(human・machine interfaces],如:生物体系 不穷,艺术领域内的一片欣欣向荣的无头绪。因此,在 统科技(cyt ̄rg technoloSles】 这样的纷繁之中,我们以最具代表性、最彰显新的时代 运用生物工程技术的生物艺术 特征的数码艺术中的计算机艺术和网络艺术为典型,进 电脑音乐和声波艺术 行叙述。 和戏剧.舞蹈和装置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的混合艺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工作特性 计算机艺术现今的主要承载形式是互动式的光盘(CD- ROM)。它主要以数字化信息的数字代码关系存在,可 以储存、剔除、提取、结合、修正、复制、传递等,在 电脑界面上,艺术家制造“拟像”——一无原件的以数字 化形威的图像符号系统,通过拼贴、集合、排列、组合、 抽取、分离的聚散,再造出新现实——一创造出新的感观 空间——虚拟现实,与传统的“再现真实”并存。 网络艺术作品构造大多类似于一个网站,在一个树 形结构中的各个层次和各条路径之间建立链接,从而涵 盖复杂的内容。其特点以与观众的互动为最主要的特点。 以二进制编码为本质的数码艺术具有以下几个 工作特性: ①数码化再现 ②模块化架构 ④自动化 ④液态化 3、新艺术的美学特征及状况 美的标准从来就不是恒定的,每个时代的生活特质 自然会形成这个时代特有的新美学特征。 ①主体与客体的转换 信息的相互交流即互动是网络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 其最大特征。因此而区别于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单向的 信息传递(信息按事先设计好的步骤自行播放),在网 络中你必须主动地进行选择不同的链接,点击鼠标。对 于网络艺术来说,由于观者点击的先后顺序不同,选择 不同的链接点都会出现不同的内容和结果。艺术家只是 进行设定一个结构和起点,让参与者由被动的观众角色, 变为主动的决策者。这样传统艺术固定的创作者的主体 与观者的客体关系发生了转换。 计算机艺术作品中有部分是利用电子游戏的方式创作, 这显然强烈地带来互动的性质。由于观众对于画面信息 的不同反应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中国艺术家冯梦波、 美国艺术家保罗・强森都以此方式作出了艺术品。强森的 作品 溶资》(Melt the Cop),以热门电子游戏 星 海争霸》为基础,利用程序语言与贴图技术,将美国总 统布什及政治人物戈尔幻化为电动角色,观者在游戏与 幽默地挑战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文化、环保、政治之 间的冲突与矛盾。 070 马格’乐芙乔依[Margot Lovejoy)的作品 我的转折 点》(http://www.myturningpoint.corn),就是这类 型作品中的典型。它以一小段用向量式动画软件Flash20 作的黑白动画开场。一段段无名的小故事,将观者带人 一种告解的心境。进入主画面后,观众可以选择看别人 的故事,或者将自己生命中的转折点与大家分享。为了 创造群体性,马格・乐芙乔依将资料库中收集的故事, 依照内容分为:教育、亲密关系、健康、意外事件、个 人观点、工作、移民、有影响力的理论、战争与政治、 经济、自我认同、成长与家庭等12大类。观者不仅能以 这12:k类来寻找自己关心的故事,还能选择用性别、种族、 年纪,甚至号码来搜寻。这种充分的选择权,让每一个 观者都能够依个人的方式,找到与自己有共通点的人。 在阅读他人故事之后,也可以进一步做回应与探讨。 一 一 ②虚拟世界 电脑和网络的发展使得今日的人们身处一个虚拟世 界的世界,从方便面广告到明星写真照无不经photo shop的润饰与修改。只要稍懂一些简单的软件,人们就 可将自己与明星、政治家等知名人物或名胜景点在电脑 上拼合得天衣无缝难辨真假。而网络更使拟像的传播如 虎添翼,聊天室中的妙龄少女可能就是生活中的某位彪 形大汉,耸人听闻可能就是心怀叵测的谣言,而这些虚 拟的能力到了艺术家手中就成了一个利器。凯丝・戈挺汉 (Kelth Cottlngham)的作品 无题》通过数字绘画和剪 辑,对“虚构肖像”的真实提出质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美国艺术家麦拉利‘克瑞安和乔丹・帕拉什(Melanie C rea n】(Jordan Parnass】的作品 眼睛的 (Oculus),是 间顺序为叙事手法,当然小说中有所谓的倒叙法,电影 里也有跳接,重复等等非线性剪辑,但无论怎么变化, 还是得由开幕看到结局,从封面读到封底。只有在网络 上发表的叙事性作品,能够拥有真正的非线性叙事情节 (Nonlinear Narrative)迪勒与史科迪的作品 更新 就 安置在纽约中央车站的主要月台的双频道数码录象装置。 一部高档的录象投影仪穿透车站天花板,剪出一个虚拟 的图形,给观者一个不可能的穿越天空的想象。数字鸽 穿越车站的窗户,飞过天花板,逃过眼睛的凝视的拟像 给观众以圣洁、安宁的快感。 ③感知方式的转换 将听觉、触觉、嗅觉等非视觉感知方式和对时间、 空间的体验进行视觉化转换,是数码艺术的重要工作手段。 一部分艺术家使用讯息流来影响外部的物件。艺术 家依文・瑞得(E rwin Red1)的作品,用底部装置喇叭的 小玩具娃娃为演员。创造一个迷你足球场。每个娃娃都 由网络连接到证券交易所的某家公司的股票。如股票上 涨或下降,娃娃连接的喇叭会发出嘈杂声,并在场内徘 徊移动。这种以股票行情影响艺术世界的方式是相当幽 默的。 另一些艺术家使用网络上摘录的讯息创作图像或动画, 如由本一路兵(Ben Rubin)和马克・汉森(Mark Hansa— n)所作的 倾听柱 (Listening post)是在数以千记的 网络聊天室、会议、新闻群体、留言板及其他公共的网 上沟通的渠道上搜集而来。然后统计分析重组所有讯息, 依其内容分类成专题区,追踪网上沟通的状况,并随讯 息的内容的流动而上下起伏,并反映在上千个悬吊的液 晶显示器上。数以百记的对话水平地在这些作品上,有 如偷窥狂,很难不为你在观看它的片刻,全然地被对话 及音乐与诗意的诠释所催眠。 ④非线性叙事 传统的叙事性艺术作品里,多以自然的事件先后时 属这类作品。 道戈・艾特肯[Doug Aitken】曾入选惠特尼双年展、 纽约影展、克罗埃西亚影展等等。1997年他与“阿达的 艺术网站”(ada’S Web)合作,创作了 五倍的填装 (Loaded SX】。与文字主导的 盲点 不同,这是以图像 为叙事主体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多重解读的叙事情节, 以--JJ\段哲学性的宣言开场,走八一张有五个角色的照片。 每个角色身上各隐藏有趣链接,观者将选择自己的路径, 经由不同的观点,出发去看整个故事。当角色与角色之 间因地点相连贯的时候,观者还可以点击,去看另一个 角色在走过同一地点时所发生的事。因过程中不同的选择, 每个观者都会看到不尽相同的故事。艾特肯说: “非线 性叙事情节是一个仍待开发的疆土。从叙事性艺术作品 的历史看来,唯有到近几年,艺术家可以开始选择不用 直线性的方式,来述说一个故事。我们目前只微微触碰 了这个全新的可能性,我非常好奇与期待,想看看其他 艺术家会怎样创作这样新形态的艺术。” 垦 ⑤片段化 在上面,我们论述了网络具有流体化的特征。资讯 07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不断地更新与变化,每一次的浏览都会接收到不一样的 讯息。网络艺术作品的互动性更使得:a、作者不能确 定作品下一秒的变化。他只是架构了一个互动的平台, 只能设定开端而不能完全控制过程与结果,甚至也可能 出现只有开始而无终结的不停地在网络的互动中存活的 艺术品。在网上发表作品后,作者也变成了观者。b、观 者更是不能确定作品下一秒的变化。在有的作品中观者 甚至不知道艺术品的开始时的状况,也不可能知道其结局, 而只能去体验、参与点击此作品时的这一个时间段的状态。 网络就象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艺术品就是这大河上 的一条船,你不知它从何而来,去向何方,你只能看见 它现在的状况。另外在这种讯息流的状态下, “新”信 息迅速变“旧”,而从个人上线互动的时序的分别来看, 新与IEl的定义其实因人而异 在全球最大的新媒体艺术组织“根茎网” (http;//rhizome.org)上就有位艺术家以问卷调查式的 方式将自己的时间以每小时25美元的价格出售,观众可 在其列出的几百项的选择中任意选择,而指令他做出各 种事情,如替你办各种事情,或与你交谈,或仅仅呆站 一个小时等等。艺术家将此过程呈现在网上,因时间的 延长,此作品必将发生不同的变化。 美国艺术家詹姆士・巴克浩斯(Jams Buckhouse) 的作品《踢踏舞》(Tap)借用普及的个人电脑及 PDA(Pe ̄onal Digital Assistants/掌上电脑J为媒介,参与者 可以到网站上去下载一个虚拟踢踏舞者到自己的电脑或 PDA上,刚下载的虚拟舞者手脚生疏,随着参与者对虚拟 舞者的“教化”,虚拟舞者便会各自成长,逐渐精进自 己的舞艺,学成之后,参与者也可将自己虚拟舞者的舞 艺通过PDA与他人分享,甚至上传到网络上去发表成果, 这样整个作品就由参与者控制,并且每一个虚拟舞者就 是整个作品的一个切片了。 以上对网络艺术的主要手段及作品作了一个粗略的 归纳,由于这些新艺术的鲜活与实验性是不能完全囊括的。 由于新科技、新美学观的发展,新的数码艺术家层出不穷, 而在此无法全部介绍。 以上从各方面分析了新的数码艺术的状况。在这个 I 新的艺术形式出现的今天,也有许多方面的问题。首先 072 就是艺术家对这个“新玩具”充满了新鲜感和不了解。 因此许多作品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之上,如对着一个麦 克风吹气,就能看到荧幕上的数码化的蒲公英飞散四方, 或者骑上一辆固定在在原地的脚踏车,用力踩踏之后就 有进入到荧幕里数码城市中的感觉。这类艺术作品背后 的制作成本与复杂程度可能很高,但这些技术最终却只 带来好玩的效果而已。不过这种艺术家面对新的工具的 好奇感的表现以及技术的炫耀是可以理解的。随着它的 进一步发展艺术家必将会取向于“一种对于技术属性的 自觉的自我观看,竭力要去发现它各种可能的语法形式。 而真正成熟的数码艺术,应该高超得不着痕迹,技术在 其中难以察觉,而直接创造感觉”。毕竟,随着科技的 飞速发展,技术的艺术注定将如过眼烟云。无论用什么 媒材,艺术总是得回归到本质上来,进行深层的探讨。 新的艺术手段只是为了更好的传达这个时代的精神。 就象水与波, “如果波是艺术流派,水就是艺术本身。 在所有艺术现象中,有人只关心现象面的波涛汹涌,有 人却可直观艺术的本质。虽然新媒体与当代思潮真的可 以改变艺术风貌,但是,波浪永远是水的表面,浪花卷 起千堆雪,也总是要回到水的怀抱” (台湾交通大学应 用技术研究所教授张恬君)。因此,只有把科学的理性 与艺术的感性,科学的技术与艺术的人文恰如其分地结合, 才能创造出感人的艺术品。美国艺术家杰森・帕洛克(Jackson Pollack)曾说: “现代艺术,不过就是从当代的角度, 表现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的确如此,并非只有运用 新技术,才能够表达出数码时代的生命状态。重要的是 要充分了解、分析自己所处的时代及其特征、状况、并 将这个时代特有的美学表现出来的作品,才不会迅速地 被时代抛弃和遗忘。 参考文献: <1>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W・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浙江摄影出版社 <3>沈帼英 《数码艺术—-艺术与科技的连体婴》美术同盟网 <4>叶奇《技术的艺术与艺术的技术*典藏・今艺术 <5>htlp:adoweb.Walkerart.Org/proJect/bllndspot/ <6>“根茎网”(hflp://rhlzome.org) <7>htlp:// ̄ww.dlacenter.org/buck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