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尽介绍 管理学的发展及流派
2022-05-13
来源:榕意旅游网
管理学的发展及流派 摘要: 历经一百多年的历史,管理学已经发展为当代社会科学中的主流学科。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科学管理阶段、人际关系学说阶段、现代管理阶段。本文就基于管理学发展的这三个阶段的时代背景、主要流派以及代表人物对管理学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以及不足做了主要评述。 关键词:科学管理 人际关系 行为科学 现代管理 如果说19世纪是工业世纪,那么20世纪应该作为管理世纪载入史册。尽管管理思想的萌芽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但是管理真正作为一门系统系的科学被认识、研究并开始指导管理实践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美国人泰罗开始使用秒表研究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而法国人法约尔一直在思考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独立的规律,这标志着传统管理学的诞生。此后管理学的发展一发不可收拾,先后涌现了很多的管理思想巨匠,梅奥、巴纳德、孔茨、德鲁克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和学科分支的复杂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和知识宝库中占有了重要地位。回顾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管理阶段也称古典管理阶段,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学说阶段,第三个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现代管理阶段。 一、 科学管理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尽管生产力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是当时的生产管理却十分落后,生产车间还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凭经验终生一成不变的手工业作坊式。生产效率十分低下。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催生了各种管理理论。这些理论均以“经济人”为假设前提。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有: (一)、泰勒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代表人物,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出生于美国的一个富裕家庭,他在钢铁公司从小学徒做起,最终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对企业工厂作业十分了解。泰罗系统的研究工人作业的动作和所花费的时间,制定出一套标准化的措施和方法。他提倡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其主要著作有:《科学管理原理》(1911)、《科学管理》(1912)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必须为每项工作选择“第一流的工人”,实施标准化管理,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实行职能工长制,强调例外管理。泰罗指出:科学管理如同节省劳动的机器一样,其目的在于提高每一单位劳动力的产量,即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法约尔、韦伯 古典组织理论的核心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和德国的马克斯·韦伯。法约尔与泰罗不同,从早期就参加企业的领导阶层,并担任企业最高领导达30年之久。他的研究是以大企业为对象的,所以能够提出管理整个企业的理论和方法,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使用于其他各种组织,因而他的管理理论被叫做“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突破性思想是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14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创新和团队精神。法约尔还倡导管理教育,他认为管理是能够传授的,随着管理层的地位的上升,管理能力是及其需要的。他的主要著作是《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德国著名学者韦伯提出了一套现代管理的组织理论—行政集权制理论。韦伯构建的理想的科层组织模式:(1)组织依据合法程序产生,有明确的目标和完整的规章制度。(2)组织的结构是层控体系,组织中的人依据其职位的高低和正式的工作职责行使职权。(3)人与人的关系是人对工作的关系,而不是人对人的关系。(4)按职位需求,公开甄选适岗人才。(5)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并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生产效率。(6)按职位和贡献付酬,并建立升迁奖惩制度,以提高工人事业心和成就感。韦伯的主要著作有《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都把企业组织的人看成“经济人”,严格的用科学方法和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强调科学性、精密性和纪律性,却很少注意到人的因素。科学管理理论就是把近代自然科学思维方式引入企业管理的产物。这种基于“经济人”的假设下形成的科学管理理论缺少对人性的关注,将人当做活机器,它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有限的。这也促使人际关系学说的萌芽,人际关系学说对人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社会人”。 二、 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学说是基于社会人的假设前提的管理了理论,社会人旨在强调人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不是一层不变的,应当以宽广的视野来看待人性。人际关系学说着重研究组织中的职工在生产中的人群关系,研究作为社会人的职工及其社会需要满足等问题。人际关系学说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梅奥。 梅奥的突破性思想是动机和团队工作,他的主要作品是是《工业文明中的人类问题》。梅奥主持的霍桑试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从1924年到1932年,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验: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谈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梅奥对霍桑试验做了重新的解释,并对管理中的人性问题做了重新的假设,他认为人不再是只受金钱驱使的经济人,而是在社会不同层面活动者的社会人。 霍桑试验发现:工人是社会人,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必须注意与正式组织保持平衡;提高工人满意度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首要条件,高满意度来源于物质和精神两种需要。 此后许多行为科学家在梅奥等人奠定的基础上作了更细致深人的研究从社会人假设发展到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等,研究的内容也更为广泛,从研究对象所涉及的范围来看,基本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体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包括组织同环境的关系)。包括(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以层次形式出现,在较低的需要满足后,人们才能上升到较高层的需要追求。马斯洛将自我实现作为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这奠定了激励理论的基础。(2)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理论。他的主要贡献是X-Y理论,麦格雷戈称传统的管理观点为X理论,他对人性的假设条件是: 1、人天生是懒惰的。 2、人不愿意负责任。3、人缺乏理智,易受他人影响。 4、人是经济人,将选择在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情来做。5、个人与组织目标总是相矛盾的,因此,组织对员工必须严加管制。Y理论认为:1、 工作于人而言可能是种享受,也可能是种惩罚,因此,人并非天生一定就不喜欢工作,而是要看环境而定。2、没有人喜欢外来控制和惩罚,人们希望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3、人在解决组织难题的时候,大都充满活力、想象力和创造性。4、人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人在追求不断满足的同时,不仅不逃避责任,反而会谋求重任。5、人和组织的目标在适当的机会,会融合为一。(3)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双因素包括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双因素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是要重视员工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要使工作丰富化,多方面满足员工多方面的需求。 人际关系学说有值得肯定的也有不足的方面。值得肯定的是:它重视人的价值,关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它们还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知识,提出了一些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说和方法,并在企业中实际应用。不足的地方是它的看法不够科学,过分的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各个学者的主张有较大的分歧,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严密科学体系。 三、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创新而形成的管理学派。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学派林立,新的管理理论和思想方法不断涌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美国已故的管理学大家哈罗德·孔茨将这种管理学理论混乱的现象称作“管理理论丛林”,他将这些管理理论归纳为11个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科学步入一个发展、创新、分化、综合并存的时期。这里仅对几个重要的学派加以评述。 (一)决策理论学派 在决策理论学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赫伯持·西蒙(Hebert Simon) 。他长期讲授计算机和心理学等课程,还曾从事过经济计量学的研究。由于他在决策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贡献,于1978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金.决策理论的要点主要有: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决策的标准并非是最优;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的经验及智能。 (二)经理角色学派 经历角色学派是70年代后出现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这一理论学派主要是以对经理所担任的角色进行分析为中心,来考察经理的职务和工作,以求提高管理效率,故此得名。该学派认为,过去的管理理论未能全面地系统地结合实际对经理的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未能反映出经理工作的真实面貌和实质,因而对提高经理工作效率的帮助甚少,所以有必要采取新的角度对经理的工作进行研究。 (三)经验学派 该学派的观点认为,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然后加以概括和理论化,而后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彼德·德鲁克,纽约大学教授和欧内斯持·戴尔。 (四)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该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由于他在研究组织的性质和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被人维祟为美国管理文献中的经典。其主要观点有:什么是组织,组织就是一个协作系统,组织系统是协作系统的核心。只有把组织的要求与组织内成员的要求结合起来,组织的发展才具有生命力。巴纳德开创的组织管理理论研究揭示了管理过程的基本原理,经西蒙、马奇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管理领域的组织管理流派。 综上所述:尽管管理理论丛林依然存在,但是管理学的发展有目共睹,管理学已然成为一门具有多个分支学科和庞大知识体系的科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它呈现出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虽然争鸣和个学派之间的论战不断发生,但是整个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呈现符合人类思维发展的方向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管理学会发展成为一门严谨、系统、规范的科学学科。 参考文献: [1]郭安元.对管理学的理解和认识基于理论的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 2010, 32(8) [2] 孙耀君.现代管理学的发展与回顾[J].管理学前沿.2001 [3]黄群慧.管理学发展的历史逻辑[J].学术论坛.2005.4(28) [4]张西林. 历史与嬗变--谈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走向[J].理论学刊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