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对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2023-07-29 来源:榕意旅游网
2019年第4卷第23期Vol.4, No.23, 2019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19

探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

对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秦红叶,刘 瑜

(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神志病科,湖北 武汉 430074)【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在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中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11月收治的90例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心理护理组)2组,各45例,观察睡眠质量的改变,并统计SAS评分结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效果明显,能较好的消除患者焦虑情绪,恢复良好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失眠;焦虑;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3.19.02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种类,主要为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人体正常需求,是一种主观体验,患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入睡后容易觉醒。失眠患者常可并发抑郁、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而以上不良情绪又可加重失眠,如此形成反复,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有学者[1]称,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失眠及焦虑状态,本文为验证这一观点,展开如下探讨。

入选的90例患者均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及系统的心理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1)西医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实际心理动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技巧;利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患者不良情绪的疏导。评估引起患者失眠的疾病因素,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处理。(2)中医护理:主要采用情志干预放松疗法,应用五行音乐及三线放松法,对患者进行干预[2]。患者取舒适卧位,指导患者在音乐疗法前放松肢体及心情,将注意力集中于音乐上,以调整患者的情志状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4月开始至2018年11月截止的时间段内,在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中选取90例纳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

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波动在63~82(73.02±3.64)岁;病程2~5(2.03±1.00)年。

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波动在62~80(72.62±3.04)岁;病程1~6(2.10±0.67)年。

入选标准:(1)均符合失眠的中医及西医诊断;(2)均有失眠及焦虑状态;(3)病程在1个月以上者;(4)本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5)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排除标准:(1)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失眠,如颅内肿瘤者;(2)精神疾病;(3)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听力障碍等。

2组患者年龄组成、性别占比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观察指标对比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总分范围为0至2l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SAS量表中,共20个条目,其中15个项目是以负性词语描述,有部分为反向评分,标准分中以50分为存在焦虑的界限,情绪状态与SAS评分呈负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2.0软件为本文的计算工具,用“均数±标准差”表达计量资料,用t检验。检验结果为P<0.05时表示正在比较的项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护理干预前,2组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焦虑状态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1.2 方法表1 对比2组睡眠质量的改变及SAS评分[x±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P

例数4545-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护理前16.82±1.5016.62±1.31>0.05

护理后10.31±2.3013.00±2.51<0.05

护理前53.93±6.8454.00±6.20>0.05

SAS评分

护理后32.00±2.0040.91±3.51<0.05

3 讨 论

失眠伴焦虑症状可导致患者的衰老、身体机能下降,还可使老年患者出现血压增高,形成心脑血管疾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此类患者进行常规心理护理,护理内容更多的局限于患者的病情处理及常见的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问题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老年患者因年龄因素,发生焦虑及失眠后,容易产生“无用论”思想,常规的心理介入不能有效的改变患者思维方式,对患者失眠及焦虑影响甚微。

随着现代中医的发展,对失眠有了更加深层的认知,认为情志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睡眠质量有者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笔者采用中医中的五行音乐及三线放松法对患者情绪状态进行调整,适时的添加移情易性法,改变患者的认知,使其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被信任,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使患者对周围事物的认知逐渐发生转变,纠正了患者不合理的观念,引导患者以积极向上的情绪对待生活。并引导患者充分探寻自身的兴趣,保持心情舒畅,进而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患者不良心理的转变,

(下转29页)

2019年第4卷第23期Vol.4, No.23, 2019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9

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7):169-171.

[3] 陈利.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不良情绪

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0):132-133.

[4] 陈苏梅.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

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08-109.

参考文献

[1] 冯燕飞.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

(上旬刊),2018,25(03):45-46.

[2] 王世杰.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不良情绪

本文编辑 :雷巧云

(上接17页)

问题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确定给患者会阴侧切或者剖宫产手术。在分娩之后,需要细致进行新生儿护理。

综上所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与人性化护理进行结合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效果的同时,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表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x2P

例数5050--非常满意38106.4170.017

满意10187.8510.00

不满意2128.9680.012

满意度(%)48(96.00)38(76.00)6.2740.010

参考文献

[1] 李 英.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护理路径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实

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08):162-163.

本文编辑 :雷巧云

(上接19页)

使得患者能更快的进入睡眠,延长了有效睡眠时间,提高了睡眠质量。还对引起患者失眠的疾病因素进行分析,给予针对性的西药治疗,缓解相关症状对睡眠的不利影响。

本文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失眠对患者造成的焦虑明显缓解,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结果数据表明了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协同作用下的有效性。

综上,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改善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的失眠症状,缓解患者焦虑的心理状态。

[3]

参考文献

[1] 张先庚,梁小利,韩国静等.失眠伴焦虑老年患者中西医结合心

理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7,24(8):55-57.

[2] 周艳,金丽霓,周俊杰等.老年失眠伴焦虑症状实施中西医结合

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156-160.[3] 王红艳,梁小利,钟晓利等.中医杵针疗法结合情志护理在老

年失眠伴焦虑症状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130-132.

本文编辑 :雷巧云

(上接24页)

3 讨 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作为冠状动脉成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狭窄

性心肌缺血缺氧性表现,且在代谢物逐步对冠脉壁予以刺激的前提下,经神经系统传递到脑组织痛觉中枢,最终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在此过程中,科学且合理的预见性护理,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关键。原因为:心理情绪、饮食习惯和运动睡眠、天气及体位等因素均是引起不稳定心绞痛的关键,预见性护理则是以心理干预、生活干预和运动干预、疼痛干预等措施,使患者身心处于放松状态,以此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基础上,减轻疼痛[4]。本文可知,甲组总有效率为76.47%,乙组则为94.12%,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乙组BI、Rankin、SF-36评分明显优于甲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期间,预见性护理模式可在提高患者总有效率的同时,改善生活质量评分,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凝.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首都食

品与医药,2017,24(6):73-74.

[2] 刘蕊,方锐.预见性护理在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

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271-272.

[3] 蒋岳.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

国医药指南,2017,15(4):198-199.

[4] 梁慧芳.预见性护理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工程,2018,25(4):525-526.

本文编辑 :雷巧云

(上接25页)

参考文献

[1] 杨茜,邓永琼,李雨欣,等.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对慢性荨麻疹

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0):739-742.

[2] 石家宴,吴海斌,石建萍,等.人性化护理对改善行自血疗法

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负性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3):132-134.

[3] 陈素华.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命

质量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刊),2016,10(9):34-35.[4] 陈芳,吴国志,谢志练,等.人性化护理在改善行自血疗法的

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状态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9(10):2380-2381.

[5] 夏芳,曾庆海.探讨长期护理干预减少慢性荨麻疹患者反复发作

的应用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5(12):387-388

本文编辑 :雷巧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