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2022-07-16
来源:榕意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实用医刊2008年9月第35卷第l8期Chinese JournaI ofPractical Medicine Sep.2008,Vo1.35,No.18 ・35・ 增强扫描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有时可见“脑膜尾征”。 胞瘤仅出现ch峰(胆碱)的升高,很少出现脂质,无丙氨酸和谷 氨酰胺峰。而丙氨酸是脑膜瘤的特征性表现。并且有资料显 示肌醇的含量在二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膜血管外皮细胞 3.3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的鉴别诊断:虽然脑膜血管外皮细 胞瘤与脑膜瘤表现很相似,但以下几点常规MRI表现有助与二 者的鉴别诊断:①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与脑膜瘤相比更易发生 液化坏死和囊变,所以其信号表现较为混杂;②因脑膜血管外 瘤的ML的含量明显高于脑膜瘤 J。 参考文献 [1]沈天真,陈星荣.神经影像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O4:735. 皮细胞瘤属于恶性肿瘤,与脑膜瘤相比,其界限与正常脑组织 分界欠清晰;③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对周围颅骨容易发生浸 润,造成局部颅骨的溶骨性骨质破坏,MRI可明确区分肿瘤侵 犯了颅骨的外板、板障或内板。而脑膜瘤多造成相邻颅骨的增 生、硬化或长期的压迫造成颅骨的吸收变薄,而无骨质破坏;④ 脑膜瘤更易发生钙化;⑤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虽与脑膜粘连相 [2] Kleihues P,Burger PC,Scheithauer BW.The new WHO classiifcation of braintumors[J].Brain Pathol,1993,3:255—268. [3] Majos C,Alonso J,Agailera C,et a1.Utility of proton MR spectros— copy in the diagnosis of radiloogically atypical intracranial meningi— 邻,但“脑膜尾征”的发生率低于脑膜瘤;⑥脑膜血管外皮细胞 瘤与脑膜瘤相比,发病年龄较脑膜瘤轻,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 除了常规影像学表现的不同,磁共振波谱(MRS)是一种MR新 兴技术,是惟一的无创性活体病理检查方法,从活体组织器官 omas[J].Neuroradiology,2003,45:129—136. [4] Barba I,Moreno A,Martinesz—perez I,et a1.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of brain humangioperictomas:high myo—inositol concen— trations and discrimination from meningiomas[J].J Neurosurg,2001, 94:55—60. 的能量代谢、生化代谢和特定化合物分析对病变进行诊断和鉴 别诊断。从文献资料中可见二者MRS的不同,Majos等 认为 脑膜瘤和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MRS鉴别在于脑膜血管外皮细 (收稿日期:2008—05—07) (本文编辑:崔长征) 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张传海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沂水276400) 率98%,治疗后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37.4±3.5)mm]、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53.6±4.7)mm]、每搏输出量[SV, (60.4±13 5)ml/次]、左室射血分数[LVEF,(56.2±10.7)%]、心排出量[CO,(5.9±1.8)L/min]、心脏排血指数[CI (2 8±0 4)L/(min・m )]等心功能指标获改善,醛固酮水平[179.80±91.20)pmol/L]降低(P<0 05),患者耐受性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缬沙坦;血管紧张素Ⅱ 神经内分泌紊乱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神经、激素系统的 长期过度增强是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性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对抗肾素一血管紧张 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改善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但长期 1.2方法:所有CHF患者在常规使用洋地黄、利尿剂和停用 其他血管扩张药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初始剂量为每天80 mg, 视个体情况及病情变化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每天 160 g疗程4周 ,,使用会出现血管紧张素1I、醛固酮逃逸现象。缬沙坦(Valsar- an)可通过特异性的与血管紧张素受体I(ATt)结合,阻断血 13观察项目:患者治疗前后4周的症状、体征、血压及心率 的变化心功能分级变化,x线胸部正侧位摄片并测量心胸比, .,起到降 曼 竺 竺.,)口 ? 是 我们观察了缬沙坦治疗 繁应, R lA!兰 _充 ,, 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美国ATL公司的HDI 500型彩色超声心 CHF 85例的效果动 荔 )测 。 ……末内 :LvD )、左室 内.径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一……~一一 ,1资料与方法 (LVDd)、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 1.1一般资料:85例为本院2006年1月至12月住院患者,诊(co)、心脏排血指数(cI)等心功能指标。肾素活性、血管紧张 断符合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心力衰竭分级诊断标准,且经漳地 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治疗疗效不佳的心功能仍为Ⅳ和m 级者。男48例,女37例,年龄46~73岁,平均57.2岁。病因: 素Ⅱ和醛固酮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放免试剂盒由中国同位素 公司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同时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 能、血脂、血清电解质等变化观察,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冠心病19例,心肌病1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6例,风湿性心脏 .1.4疗效判定:显效:心功能提高2级;有效:心功能提高1 病22例,慢 liN ̄, P¨ 病4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3例6级;无效:心功能无改善甚至加重。 心功能Ⅳ级43例,Ⅲ友42例。病程5.-'f ̄j~17年。除外严量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6・ 中国实用医刊2008年9月第35卷第18期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Sep2008,Vo1.35,No.18 .2结果 表1 缬沙坦治疗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 ±S) 2.1治疗前后有关指标的观察:治疗后患者心率减至正 常,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LVDs、LVDd减小,而LVEF、 SV、CO、CI值均改善增大,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表2。 注:1 Inln Hg=0 133 kPa;与治疗前相比, P<0 0 表2缬沙坦治疗前后病人血流动力量的变化(i±s) 注:与治疗前相比, P<0.05,一P<0.0l 2.2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改变,见表3。 表3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改变( ±S) 作用是竞争性抑制,只要AT 拮抗剂的剂量足够大,就可抑制 ATlI和AT。结合后产生的不良反应。②AT 拮抗剂只抑制AT Ⅱ和AT 结合,而不抑制ATⅡ和AT 结合,ATⅡ和AT 结合 可产生扩血管、NO(一氧化氮)和PGI (前列环素)产生增加等 有利因素。使用AT 拮抗剂后,由于ATⅡ和AT 结合后的效 应受到抑制,AT1I和AT 结合的效应更加突出。而ACE抑制 注:与治疗前相比, P<0.0l 剂使ATⅡ产生减少,ATⅡ和AT,结合的有利效应也大为减少。 ③和ACE抑制剂不同,AT 拈抗剂不使缓激肽大量增加,因此 无明显的咳嗽不良反应,AT 拮抗剂不良反应较少,在开始用 药时无首剂低血压效应,也不引起咳嗽,在突然停药时,偶可引 起血压反跳。AT 拮抗剂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血管性水肿,偶 可引起转氡酶升高。因此可见,同ACE抑制剂一样,AT,拮抗 剂通过扩张血管和排钠利尿作用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2.3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显效51例(60%),有效32例 (38%),无效2例(2%),总有效率98%。不良反应:2例患者 在每天用量达160 mg时1例出现轻度头晕,1例胃肠不适,继 续用药后好转无干咳,也无肝肾功能损害及电解质紊乱。 3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心脏收缩功能障碍、舒张功能障 碍、左心室肥厚或蓖塑及心脏负荷异常。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 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引起体液潴留、循环阻力增加,从而导致心 功能恶化。使用缬沙坦治疗后,可使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 左心事收缩和舒张功能改善,心脏负荷减轻,临床症状改善,从 (CHF)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ACE抑制剂在疗法CHF 治疗中取得的巨大成功,AT 拮抗剂和ACE抑制剂目前均成为 疗法CHF治疗中的重要药物 。 本研究表明,替米沙坦治疗CHF总有效率达98%,能明显 减慢心率、降低心胸比,通过体内神经激素的改变,使CHF患 者的SV、LVEF、CO、CI显著增加,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 (P<0.05),与文献报道相符。 。在治疗过程巾除2例患者出 现轻度头晕和胃肠道不适,继续用药症状缓解外,末出现干咳, 也无肝肾功能损害及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总之,缬沙坦是治疗CHF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 而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 。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酬系统(RAAS)的病理生理作用 及血管紧张索换酶抑制剂(ACEI)的深入研究,认识到循环状 态RAAS Lj ACEI急性作用有关,组织中(肾、心脏、血管、陆等 组织通过旁分泌、门分泌)的RAAS是ACEI长期作用的重要环 节。ACEI的研究成果使心力衰竭等进入神经一内分泌新阶 段,是对医学理论和临床的重大贡献。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 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的药物已成为心血管药物治疗中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ATⅡ和AT 结合后主要产生收缩血管、促 进醛同酮分泌、促进血小板聚集、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促**滑 的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病例观察的时间较短,对于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Packer M,Coats AJ,Fowler MB,et a1.Effect of earvedi]ol on survival in severe chronic hearl failure[J].Nengl J Med,2001,344:1651. 叽细胞迁移和增殖、使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心肌肥厚、刺激心 肌和血管纤维化、诱发心律失常、增加氧自由基产生等不利作 用 。目前RAAS抑制的药物主要有3类:①ACE抑制剂:通 [2] 夏华玲,李迎春,黄中云.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2006,26(3):36—37. [3] 黄震华,朱雅琴.福辛普利和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的比 过抑制ACE的作用,使ATⅡ产生减少,从而减弱ATⅡ的不利 作用。 AT 拈抗剂:通过抑制ATⅡ和其受体I的结合,抑制 其结合后产生的效应。⑧肾素抑制剂:通过抑制肾素的作用, 使血管紧张肽I产牛减少,从而使ATⅡ产生减少。在这3类 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2001,20(5):346—348. [4] 薛兆利,李明智,许法运.氯沙坦与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室 肥厚逆转作用的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200l,20(4): 270—272. 药物中,以前2类药物的作用更为重要。 与ACE抑制剂相比,AT.拮抗剂的优点是:①对RAAS的 抑制作用比较完全,冈体内除_『ACE外,尚有其他的酶系统可 使AT I转移为ATⅡ。因此,ACE抑制剂只能减少ATⅡ的产 生,并 能完全抑制ATⅡ的产生,而AT.拈抗剂对AT.的抑制 [5]谢燕,李声宏,沈蕾,等.缬沙坦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中的应 用[J 中国新药与临床,2001,20(6):427—430. [6] 则伟,黄元伟.心衰学说的发展与防治[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3,24(1):67—69. (收稿日期:2008—04—02) (本文编辑:王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