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规划研究

2023-01-09 来源:榕意旅游网
规划研究

Planning Study

浮现中的网络城市的网络*

——互联网对全球城市体系的影响

26

VOL.28 NO.8 AUG.20042004年 第28卷 第8期(2004)08-0026-07汪明峰(1977-),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171030)的部分研究成果。

汪明峰

基于互联网地理学的两种分析手段(互联网注册域名和骨干网络带宽),分别研究了全球互联网产业的城市分布格局和互联网城市网络的结构体系。研究发现,从全球范围来讲,原有的城市体系仍然在互联网产业的区位中起着重要作

用;互联网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全球性城市不再支配互联网的全球地理结构,而只是充当其中重要的节点。结果表明,在新的互联网技术影响作用下,一个由网络城市组成的全球城市网络已在浮现之中。

互联网;网络城市;全球城市体系THE IMPACT OF INTERNET ON GLOBAL UR-BAN SYSTEMWANG Mingfeng

ABSTRACT: In 1990’s the rapid growth of theinternet has not only had strong impact on social andeconomic fields, but also restructured the organiza-tion of global physical and virtual spaces. Based ontwo measurements of internet geography——domainname registrations and backbone network, this paperanalyses the urban geography of global internet

industries. It finds that global urban system still hasgreat influence on the location selection of internetindustries, internet activities are on an obvious con-centration trend, and global cities are the importantnodes in the geographic structure of internet. Thus, aglobal urban network is emerging under the impact ofthe internet technology.

KEY WORDS: internet; network city; global urbansystem

1  引言

技术进步一直以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19世

纪,工业化造就了制造业城镇的崛起,蒸汽机导致海港城市的增长,铁路系统开始横跨大陆连接城镇。20世纪,运输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内燃机和航空发动机的发明,使得在全球范围内城市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各国政府兴建机场,开发大范围的高速公路网络,更推动了这些技术的应用。

今天,新的电子通信技术又在影响城市的兴衰。许多城市丧失了作为公司总部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但同时也有新的城市和地区成为信息产业的投资“热点”,吸引了大量的信息密集型活动,从而在当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各国对于新的通信基础设施的投资热潮也进一步缩短了城市之间的交互距离,信息交流更加密切。在这些趋势的影响下,原有的全球城市体系已在剧烈的变动之中。本文试图呈现的就是,在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影响作用下,全球城市体系的发展图景。

2  争论:城市疏散还是集聚

20世纪末期,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内格罗蓬特(Negroponte)在其畅

销书《数字化生存》[1]中指出:“后信息时代将消

除地理的限制,数字化生存将导致越来越少对特定地点、特定时间的依赖。”不可否认,信息革命已使得全球的经济活动变得愈来愈无拘束。由此,一些学者发出了“地理学的

终结”[2]“、距离的死亡”[3]等惊叹。虽然有技术决

定论之嫌,却也引起了更多空间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对信息活动的关注。

在预测技术变革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方面,长期存在着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观点。城市中的会面场所、市场、娱乐等,都可以被网络会议、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以及虚拟娱乐活动

【摘要】【关键词】【文章编号】1002-1329【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2002-08-09

(footloose)所代替[4]。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5]

中已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前景:在未来先进的电子别墅(electronic cottage)里,可以通过通信手段从事各种社会和经济活动,这将导致人口和生产的快速扩散。也就是说,随着通信能力的扩展和成本的快速下降,电子交流可能替代面对面的接触活动,而这些活动以前往往只在中心区位才能发生,这正是城市商务区存在的基础[6]。这种关于“城市疏散”的观点现在已被学术界、政界与媒体领域广泛接受。

理想主义所认为的城市疏散基于以下几项假设[7]:首先是交通运输与信息基础设施之间的替代关系;其次是信息可以直接替代原材料的投入;最后有一个关键的假设认为信息构架和通信系统本质上是遍在的,由此提供了各种新的产品和服务,而又不依赖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用户的物理区位。在这种后现代的未来中,每个人在每个地方都能利用信息设施,使信息自由地流动。

这种对社会经济变革的认识正在遭到愈来愈多的学者反对,他们认为使用新的技术和信息构架仅仅是对“面对面交流”的补充,而不是替代[8,9]。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在以往地理学研究中,已经提供了关于通信与人类居住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些实证性证据。早在1960年代,西方学者就开始了对信息地理学的研究[10],当时主要是针对信息流的空间结构及其影响范围进行分

析。戈特曼在《大都会区》[11]中,分析了美国东北

部大都市区的日间电话呼叫形式,强调电子通信技术在城市与区域联系中的关键作用。米钦森(Mitchelson)与惠勒(Wheeler)在国家层次对另一种通信形式(隔夜信件包裹的移动)的研究,显示了全球信息流对美国城市体系的影响作用[12]。

与以往的通信手段一样,互联网活动在地理

分布上也具有明显的“城市偏好”[13]。尽管人们使

用互联网进行跨地域电子交易时,空间距离已不起作用,但互联网的布局仍有区位因素的考虑[14]。互联网的经营厂商出于企业的经济利益,必然会使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尽可能地接近信息的生产和消费中心,并使两者的规模尽可能相一致。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空间上是不均衡的,因此,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分布在空间上也必然是不均衡的。

3  流动空间中的世界城市网络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时代,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集聚在一些主要的城市之中,其中处于世界经济网络节点的城市,即具有决策和控制中心功能的世界城市,成为全球信息生产和消费的主要

中心[15]。卡斯特就认为全球性城市支配着所有形式的国际信息交流,尤其是互联网。事实上,“通过直接的全球和地方联接,浮现中的电子基础设

施的区位逻辑遵循于原有的全球城市网络”

[16]。卡斯特提出的“流动地空间(the space offlows)”能够很好的解释网络社会中的这种新的空间形式[17,18]。他将其定义为“通过流动而运作

的时间共享之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①,由三个层

次共同构成:整合世界的电子通信网络的技术基础设施;由节点和核心构成的实质性网络,商品、信息、劳动力和知识在其中循环流动;占支配地位的管理精英的工作、休闲和生活的网络组织[18]。其中的第一、二层次对于我们理解全球城市网络颇为有用。英国拉夫堡(Loughborough)大学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简称 GaWC)研究小组就将“流动的空间”概念用于世界城市网络分析[19],提出了一种基于连接

关系的新的元地理格局(metageography)[20]

。他们

利用世界最大的46个跨国公司的分布数据,将55个世界城市划分为三个层次:10个Alpha级城市、10个Beta级城市和35个Gamma级城市。

尽管强调了世界城市网络中知识和信息在全球的流动状况,但还是很少有研究是基于 “流”本身的数据。其原因可能是数据的缺乏,包括数据的传输量以及通信所需的时间量等。或许较为容易的方法是通过分析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资料来掌握世界城市及其交互关系。有关世界城市的文献都表明少数几个主要的金融服务中心,即萨瑟(Sassen)所谓的全球城市支配了以往的国际通信网络[15]。进一步,马列基(Malecki)利用全球主要城市所拥有的互联网骨干网络带宽与网络数量等数据,发现全球范围的网络空间分布倾向于世界城市[21]。

当全球城市假说提供了大量有用的概念和预测帮助我们理解浮现中的数字网络结构之时,也有学者对互联网与原有全球城市体系的相关性提出质疑,认为城市之间的信息交流会导致一种更复杂的城市系统。正如汤森(Townsend)所说,“历

史上第一次,技术创新不再受全球城市的垄断”

[22]。祖克(Zook)通过图示互联网域名在全球主要城市的分布格局,分析了全球网络信息市场的生产和消费的动力机制,最后提出一个问题:信息社会中的全球城市体系是一种“旧的等级体系还是

新的网络”[23]?一些城市,如旧金山、圣地亚哥和

奥斯丁在美国,苏黎世、温哥华和奥斯陆在全球,都是互联网内容产业的集聚地。汤森则从另一个角度入手,在分析了互联网全球骨干网络的空间结构和通达性后,发现这种新的通信技术推动的

27

浮现中的网络城市的网络汪明峰规划研究

Planning Study

28

VOL.28 NO.8 AUG.20042004年 第28卷 第8期城市之间的国际连接,与以前形成的体系有很大的区别,更多的城市以不同方式加入网络,即一些新的“网络化城市”正在崛起之中[22]。

4  网络城市的全球分布

全球城市体系可以看作是一个由一系列中心和相互之间的联接所组成的复杂矩阵。目前,城市内部及相互之间正在形成的互联网发展形式已经表明只有少数城市或者都市区才能够支配和控制全球信息流。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讨论全球的互联网城市。因为当前可以获取的、并且能够比较形象地表现互联网活动的数据主要有两种,即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内注册的互联网域名数量②,及其与其他地区相连的互联网骨干网络的带宽容量。两者结合可以比较全面地理解全球网络结构。

国家层次的统计数据已经证明了各国在互联网内容生产上存在巨大差异。同样,在一个国家

内部也存在着域名分布极不均衡的状况。特别是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如中国,互联网内容生产明显集中于这些国家的主要大城市。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的统计,北京和上海的万维网(www)站点域名数量合计占到全国的近1/3③。尽管互联网的能力可以超越空间,但互联网的活动对于城市的优势来说,还只是一种补充,而不是替代,因此域名仍高度集中于城市地区。祖克通过比较全世界前500位城市的人口比重与互联网域名数量的比重(表1),也支持这种观点[23]。前100位的城市(其中有54个是美国城市)仅居住了世界人口的6.7%,却拥有超过一半的世界互联网域名。

同样,在美国内部,域名的城市分布也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早在1994年4月,拥有域名数量最多的前15位城市占整个美国域名注册的12.6%,随后几年,在这些城市注册的新域名比其他地区的增长更快。到1997年,这15个城市合计比重已近全国的1/5[24]。很显然,互联网技术在一些重要的大城市发展更迅猛。莫斯(Moss)与汤森还分析了1994-1997年间美国城市域名密

度的变化状况,结果发现城市的域名增长率与其在国家城市体系中所处位置有关,现代服务业中心是增长最快的[24]。这表明互联网在商业中的早期应用状况与信息密集型经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增长率的大小,他们将美国的互联网城市分为四大类(表2)。

从表中可以注意到一个事实,即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的域名增长率在这些互联网集群中是最低的。莫斯与汤森曾对曼哈顿的情况作过详细研究,从中发现使用互联网对于整个城市人口来说,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25]。在纽约,它主要集中在中央商务区,在成功人士较多的移民社区内使用率也很一般。另一方面,世界城市的情况往往是数字精英阶层与大量不联网的信息贫困区相互共存。如在洛杉矶的一项调查就表明互联网技术在西班牙移民社区内的扩散较为缓慢[26]。

从总体上看,欧洲拥有的域名数量仅次于北美,进一步分析欧洲内部各城市的域名分布,如图1所示,西欧城市是主要的域名集聚点,而东欧和东南欧地区,除了伊斯坦布尔,域名数量都不大。在图中还可以发现首位城市在这些国家中所处的支配地位,如伦敦拥有29%的英国域名;法国26.5%的域名注册在巴黎;哥本哈根则占丹麦的25%;阿姆斯特丹占荷兰的14.5%。德国是欧洲国家中域名分布最为分散的,柏林、慕尼黑和汉堡分别仅占德国域名的5.9%、5.6%和4.9%[23]。有趣的是,这种格局与城市地理学中研究各国城市首位度的结果颇为相似。以往的研究表明,英国、法国和丹麦都是西欧国家中城市首位度最高的国家,而荷兰和德国则最低[27]。这说明,至少在欧洲国家中,互联网内容生产的分布格局与原有的城市体系很相似。

在北美、欧洲和东亚三大区域中,东亚城市的互联网域名注册数量相对较少,但发展速度正在加快。根据祖克在1999年的调查,还没有一个亚洲城市能够进入全球域名前10位。当时的东京以34,135个域名数量位居亚洲首位,但在全球范围只能排到第20位。然而近两年的发展使情况发

图1 全球互联网域名的城市分布(1999)

Fig. 1 Total number of internet domains by city, Janu-ary 1999.资料来源:http://www.zooknic.com。

生了变化,亚洲城市也开始在网络空间中崛起,尤其是汉城,域名增加近20倍,超过东京而成为全球第六大互联网域名城市(表3)。东京仍然位居重要地位,香港、台北、新加坡和北京紧跟其后。

由此可见,目前的城市体系在互联网内容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互联网内容的生产依赖于某些城市之时,便相互连成了一个全球性的信息网络。正如卡斯特所说:“因为互联网传递信息,它的枢纽处于主要的信息系统,它们是大都市区经济和制度的基础。但无论如何,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是一种都市现象,而应该是一种都市节点的网络。它没有中心性,但具有节点性,并

基于一种网络几何结构。”

[29]5  全球网络结构与城市交互5.1  全球结构:以美国为中心

与早期电子通信技术(如电话、电视与广播)的扩散状况相似,互联网在国家之间的拓展也是不均衡的。从很大程度上讲,一个国家的互联网连接程度取决于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的受教育程度与英语水平、法律制度环境以及现有的技术资源状况[30]。有研究表明,传统基础设施网络(如道路与电话系统)发展较好的国家,其互联网设施的发展速度也较快[31]。因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往往是已有电话网络或有线电视系统的

更新,或者是在沿铁路与公路的原有槽沟中加铺新的光纤。

美国在全球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互联网的基础技术最早是由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处(ARPA)资助研究开发的。到1990年代早期,美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实力最雄厚的通信企业和最丰富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当这些技术向全球拓展时,其他国家的研究网络都急切地与美国的互联网进行直接连接,各国的互联网接入商也由于经济原因往往优先与美国,而不是与他们自己国家和地区的其他网络连接。这样,几乎每个国家都与美国建立了直接的互联网连接,而其他国家之间的连接则相对较少。

根据TeleGeography的报告,伦敦到纽约,东京到旧金山(7.9Gbps),以及圣保罗到迈阿密(3.4Gbps)是全球互联网最关键的主干联接[32]。从区域层次上讲,互联网一直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图2)。纽约是全球最大的网络中心,拥有区域层次的互联网带宽150Gbps,是第二位伦敦(85Gbps)的近两倍。同时,欧美之间的联接又占据了互联网带宽容量的大部分,包括了全球10条最宽的跨区域联接中的7条。

5.2  全球互联网联接:变动中的城市地

理格局

随着国际互联网联接的不断增加,全球性城市与次一级区域节点之间在通信技术途径上存在的差距正在缩小。然而,电子通信的“实体”基础设施与互联网的“虚拟”本质之间还是存在着微妙的差异。

承接大部分国际通信流量的海底电缆系统需要一种由国家、区域和区域内部集聚点组成的等级体系。从理论上讲,互联网骨干网也遵循相同的地理格局[22]。然而,最近光纤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国际通信地理格局提供了变动的机会。增加的骨干网容量可以通过简单的安装新路由器④来快速部署公用线路。由于这些进展,信息和资本流的全球地理格局促使世界城市处于纷杂的变动状态,一些新的大都市群体在这些新的国际通信网

29

浮现中的网络城市的网络汪明峰(77.7Gbps)规划研究

Planning Study

30

VOL.28 NO.8 AUG.20042004年 第28卷 第8期图2 2001年全球各大区域之间的互联网带宽

Fig.2 Interregional internet bandwidth, 2001.资料来源:参考文献32,第14页,图1。

注:图中显示的是2001年中期全球主要的大都市统计

区或同等范围地区之间的跨洲界的互联网连接带

宽,国家内部的连接在图中已省略。

图3 2001年全球主要区域和城市之间的互联网连    接状况

Fig.3 Major interregional internet routes, 2001.资料来源:参考文献32,第15页,图2。

络中的地位在提升(图3)。全球性城市仍然维持着重要性,而且它们之间的纽带比以前更为重要。同时,它们不再是国际通信网络的唯一中介,一些竞争者加入进来,降低了全球网络的集中度。更多的城市在快速变动的全球互联网骨干网络中变得愈来愈重要。

国际性的互联网路由器在一定程度上集聚在

GaWC划分的Alpha级世界城市,表4列出了2001年国际互联网中心城市的前26位,并按地理区域分类。我们可以将此与GaWC的世界城市(表5)相比较。在Alpha级世界城市中,东京位居第6位,其他亚洲城市,包括香港(17位)和新加坡(26位),均未进入前十的行列。同时,世界城市洛杉矶(9)和法兰克福(11)的地位也有所下降,米兰(25)和芝加哥的地位下降更多,芝加哥甚至未进入前25位。当然,GaWC主要是根据生产性

服务业公司的办公区位来分析世界城市的,但其中也与互联网的交互状况有紧密的联系。从总体上讲,欧洲城市的网络连接性表现出色。相比较于传统的以美国为中心的互联网结构,欧洲城市的地位在上升,已经成为与两年前流行的所谓美

国“带宽殖民主义(Bandwidth Colonialism)”

[33]相抗衡的主要力量。

进一步分析各大区域内部的国际骨干网络中心格局(表4)。在亚洲,东京的国际通信容量仍

居首位,台北、汉城、香港在全球排名的位次非

常接近,分别是第15、16和17,新加坡稍逊一筹。然而,这种排序的格局一直在变动之中,2000年的亚洲前6位则是:东京、汉城、香港、新加坡、台北和科伦坡。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变动的格局也正是这些亚洲的世界城市相互激烈竞争的状况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

在欧洲,伦敦维持着连接美国的网络中心地位。Gamma级的世界城市阿姆斯特丹在全球通信基础设施网络中地位也格外显著,其原因在于它在与美国及其他欧洲城市连接中处于更中心的区位。巴黎在其他主要世界城市地位下降之时,仍然保持着全球性地位,并且呈现上升的趋势。当英语在未来几年的世界万维网中的地位下降之时,伦敦在跨大西洋的互联网连接中的支配性地位将有所降低[22],而非英语国家的城市在网络空间中的地位正在崛起,如哥本哈根和法兰克福。

美国的纽约一直在全球互联网结构中处于不可动摇的首要地位。而很少被认为具有“全球性”的旧金山、华盛顿和迈阿密现在已经超越了芝加哥和洛杉矶,一举成为主要的国际互联网中心,这与它们优越的地理区位有关。美国城市的国内骨干网络容量的分布格局也有类似的情况。七个

大都市区(旧金山/圣地亚哥、华盛顿、芝加哥、纽约、达拉斯、洛杉矶和亚特兰大)组成的核心集团保持着它们作为美国互联网中心节点的支配性地位[27]。然而研究发现,美国的全球性城市(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在骨干连接上相对较弱。而波士顿和西雅图,虽然以高科技企业著称,但仍位居达拉斯和亚特兰大之后,很大程度上也与后

者的地理中心区位有关。可见,地理因素在互联注释(Notes)

网时代仍然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① 本段引文参考了夏铸九、王志弘等人的译文: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6  结语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505页。② 互联网域名注册系统(DNS)包括两种普通类型

首先,互联网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的顶级域名:(1)GTLDs(Generic top-level domains)尽管乐观主义者将无所不在的通信设施看作乡村用于所代表组织的互联网使用,如“.com”“,.org”,和边远地区的救星,但新技术的增长并没有自动“.net” 和“.edu”分别代表商业、非赢利性组织、导致经济活动的扩散[35]。相反,互联网活动在城计算机网络和教育机构;(2)CCTLDs(country-code市的集聚可以更好地保持与市场,与竞争性产品top-level domains)分别用于所代表国家的互联网和服务创新的相互联系。

使用,如 “.cn”代表中国,“.de”代表德国。其次,从全球范围来讲,原有的城市体系仍除特别注明外,本文中所提及的互联网域名数然在互联网产业的区位中起着重要作用,世界城量均包含上述两种。

市仍充满活力。同时,新技术也导致了新的“扰③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九次调

动”,阿姆斯特丹和斯德哥尔摩在欧洲,以及旧金查的数据计算,详见《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山和达拉斯在美国的突出地位,表明了新集群的统计报告2002/1》,http://www.cnnic.net.cn。出现。伦敦和纽约仍然保持它们的重要地位。东京④ 路由器(router)是在网络层提供多个独立的子

在互联网的世界城市中的地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网间连接服务的一种存储—转发设备,用路由汉城、香港和新加坡都肯定是其有力的竞争者。

器连接的网络可以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协议第三,全球性城市不再支配互联网的全球地完全不同的网络互联中使用。理结构,而只是充当其中重要的节点。新的通信中心,如旧金山、法兰克福和香港,已经从全球参考文献(References)

金融中心(纽约、伦敦和东京)的阴影中浮现出1  Negroponte, N. Being Digital [M]. New York: Knopf,

来。由此可见,当互联网重构原有的城市商业和1995.

通信基础设施网络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2  O’Brien, R. Global Financial Integration: The End of

都市区之间的关系结构。不像其他类型的通信方Geography [M]. London: Pinter, 1992.

式,互联网没有严格的城市间信息交流的等级体3  Cairncross, F. The Death of Distance [M]. Cambridge,

系,这种新的网络用不同的方式部署着全球商业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和信息通讯,这是对基于劳动和资本的等级分工4  Mitchell, W.J. City of Bits: Space, Place, and

体系的城市理论的一次挑战。

Infobahn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5.总之,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全球5  Toffler, A. The Third Wave [M]. New York: William

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是以网络组织起来的[18]。互联Morrow & Co, 1980.

网是一种“网络的网络”,由这种新的通信技术重6  Moss, M.L. Technology and Cities [J]. Cityscape,

构起来的网络城市的全球城市网络已在浮现之中。

1998, 3(3): 107-127.

31

浮现中的网络城市的网络汪明峰规划研究

Planning Study

32

VOL.28 NO.8 AUG.20042004年 第28卷 第8期7  Salomon, I. Telecommunications, Cities and Technological

Opportunism [J].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96,30 (1): 75-90.

8  Gasper, J., Glaeser, E.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Cities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8, 43: 136-156.

9  Kolko, J. The Death of Cities? The Death of Distance?

Evidence from the Geography of Commercial InternetUsage [A]. In I. Vogelsang and B. Compaine, editors.The Internet Upheaval: Raising Questions, Seeking Answersin Communications Policy [C]. Cambridge, MA: MITPress, 2000, 73-98.

10 Hepworth, M. The Geography of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M].

London: Belhaven Press, 1989.

11 Gottman, J. Megalopolis: the Urbanized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 [M]. Cambridge, MA:MIT Press, 1961.

12 Mitchelson, R., Wheeler, J.O.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in a Global Economy: the Role of the American UrbanSystem in 1990[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American Geographers, 1994, 84(1): 87-107.13 Gorman, S.P. Where are the Web Factories:the Urban

Bias of E-business Location [J]. Tijdschrift Voor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2002, 93: 522-536.

14 Leamer, E., Storper, M.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he Internet Age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Studies, 2001, 32: 641-665.

15 Sassen,S.The Global City: New York,London,Tokyo[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16 Graham, S. Global Grids of Glass: on Global Cities,

Telecommunications, and Planetary Urban Networks [J].Urban Studies, 1999, 36: 929-949.

17 Castells, M. The Information 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Regional Process [M].Oxford, UK: Blackwell, 1989.

18 Castells, M.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M].

Cambridge,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19 Taylor, P.J. Worlds of Large Cities: Pondering Castells’

Space of Flows [J]. Thirld World Planning Review,1999, 21(3): iii-x.

20 Beaverstock J.V., Smith, R.G., Taylor, P.J. World

City Network: a New Meta-geography [J]. Annals of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0, 90(1): 123-134.

21 Malecki, E.J.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he Internet’s

Infrastructure. Economic Geography [J]. 2002, 78(4):399-424.

22 Townsend, A.M. Networked Cities and the Glob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net [J]. American BehavioralScientist, 2001, 44(10): 1698-1717.23 Zook, M.A. Old Hierarchies or New Networks of

Centrality: the Global Geography of the Internet ContentMarket [J].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2001, 44(10): 1679-1696.

24 Moss,M.L.,Townsend, A.M.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Internet in U.S.Cities and States [R].Prepared forTechnological Futures - Urban Futures Conference atDurham, England, April 23-25, 1998.

25 Moss,M.L., Townsend, A.M. Manhattan Leads the

Net Nation [M]. New York: Taub Urban ResearchCenter, New York University, 1997.

26 Moss, M.L.Townsend, A.M.The Internet Backbone and

the American Metropolis [J].The Information SocietyJournal,2000,16:35-47.

27 Marshall,J.The Structure of Urban Systems [M].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9.28 Zook,M.A.“Connected”is a Matter of Geography [J].

NetWorker,2001, 5(3):13-17.

29 Castells,M.The Culture of Citie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

In I.Susser,editor.The Castells Reader on Cities andSocial Theory [C].Oxford: Blackwell,2002.30 Hargittai,E.Weaving the Western Web:Explaining Differ-

ences in Internet Connectivity among OECD Countries [J].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1999,23(10/11):701-718.31 Arnum,E.,Conti,S.Internet Development Worldwide:the

New Superhighway Follows the Old Wires, Rails andRoads [R].Paper presented at INET’98,Geneva,Switzerland,July 21-24,1998.

32 TeleGeography.Packet Geography 2002[Z].Washington:

TeleGeography Inc,2001.

33 Cukier K.N.Bandwidth Colonialism? The Implications of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on International E-Commerce [R].Paper presented at INET’99,San Jose,California,June 22-25,1999.

34 Taylor,P.J.,Walker,D.R.F.World Cities:a First Mul-

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ir Service Complexes [J].UrbanStudies,2001,38(1):23-47.

35 Richardson,R.,Gillespie,A.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Peripheral Rural Area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In M.I.Wilson and K.E.Corey,editors.Information Tectonics [C].Chichester:John Wiley,2000,199-2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