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
2006-12-25
编者按:不久前,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在北京召开。我省的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被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国家人事部联合授予“全国党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襄樊市、大冶市委党史办公室以及张帆、胡中秋、何光耀、陈芳国、郑道?、彭希林、望开国、李明智等8位同志分别被中央党史研究室评为“全国党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此次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是我省党史系统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党史工作者爱岗敬业、不畏艰苦、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崇高精神。全省党史工作者应该以他们为榜样,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党史工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的应有作用,更好地完成资政育人的根本任务,继续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作出贡献。本刊将分期刊发他们的先进
事迹材料,以供广大党史工作者学习。
2001年以来,我室在中央、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具体指导和武汉市委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胡锦涛、曾庆红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党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全省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精神,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党史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以党史研究为重点,以资政育人为根本任务,充分调动全体党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党史资料征集、党史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探索新思路、新途径,充分利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成功经验教育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努力做好资政育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受到了中央、省委党史研究室和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年来,我室先后被评为全国、全省党史工作先进集体,全市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武汉市文明单位,江岸区最佳文明单位,获得一系列荣誉。
一、精心组织,编撰出版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党史书籍
武汉,是全国党史“大市”,是党史资源“富矿区”。作为武汉市的党史工作者,理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地域优
势,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尽快有效地利用党史科研成果“资政育人”,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历史借鉴,为教育党员干部和培养青少年提供有地方特点的党史教材。五年来,我们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精心组织策划,编撰出版了10多本有价值、有影响的党史书籍和专题报告。 (一)搞好基础研究,进一步弄清党在武汉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深入挖掘资料、研究问题,以求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在这方面,我室编著出版了比较全面、系统地勾勒历史面貌的专著《中共武汉简史》和《中国共产党武汉历史图志》。先后完成的《中共湖北省武汉市组织史资料》第三卷(1993-1998)、《新四军与武汉》、《奋斗者之歌》和《黎智纪念集》、《王健纪念文集》等书籍,则从一个时期或一个侧面反映武汉市革命、建设的历史。从2004年起,我室启动了《中国共产党武汉史(第二卷)》、《中共中央长江局史》的编写工作,目前,《中国共产党武汉史(第二卷)》已完成了14章35万字的初稿;《中共中央长江局史》也拿出了初稿。
(二)在课题选择上注重加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力度。2001年,为配合市第十届党代会召开,我室编著出版了《光辉的历程》一书,回顾了建国后武汉市各次党的代表大会和历届市委的决策及工作;2002年,在邓小平南方巡视谈话十周年之际,编著出版了《武汉十年巨变》,反映了十年
来我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光辉成就,展示了全市人民奋发向上,满怀豪情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在此前后,还编写了反映武汉国家级开发区发展历程的《铸造辉煌》。200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重振武汉制造业发展大计,我室很快组织力量撰写完成了《以史资政,重振制造业雄风--武汉近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及启示》,受到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2004年又将此课题补充完善,以《武汉制造-发展与启示》为书名印刷出版。同年,我们还完成了《武汉纺织服装业百年历史及启示》专题报告,服务武汉经济建设大局。2005年,为配合武汉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撰写了题为《红色的历史,英雄的城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武汉的革命斗争》的教育读本,由市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印发给全市各单位,作为这次活动的辅导教材;同时还为市委书记的党课报告撰写了“武汉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具有保持先进性的光荣传统”等重要内容。
二、不断拓宽党史宣传教育领域,占领党史宣传教育阵地,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活动,广泛开展党史宣传教育活动 党史宣传教育是党史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增强社会效益的有力武器。五年来,我室充分利用党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革命领袖和党史重要人物的纪念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宣传、教育活动。
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我室起草了全市纪念活动方案,并与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拍摄了5集电视文献专题片《毛泽东在湖北》;组织、承办了全市理论研讨会,将学术论文汇编成论文集;并撰写7000字的宣传纪念文章《功在千秋,情满江城》在长江日报和有关刊物上登载。 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撰写8000余字《人民的儿子,伟大的旗帜》纪念宣传文章在《长江日报》上发表;与市延安精神研究会联合召开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出版了论文集;与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联合举办了《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世界伟人邓小平》两个大型图片展览;在《长江日报》、《武汉晚报》上开辟了《寻访邓小平在武汉光辉足迹》和《百年小平》专栏,登载了大量纪念邓小平同志的新闻报道、专访和回忆纪念文章。
在李先念诞辰95周年之际,撰写8000多字《丹心昭日月,浩气贯江城--深切怀念武汉市委老书记、老市长李先念》的纪念宣传文章在《长江日报》上发表。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室积极参与全市纪念活动总体方案的制定,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撰写完成了5万多字的8集电视文献专题片《武汉 1938》的文字脚本,与武汉市电视台联合拍摄后在纪念活动高潮时段播出;组织召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撰写了4篇论文参与湖北全省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
《长江日报》上发表《伟大的贡献、不朽的丰碑--纪念武汉抗战67周年暨抗战胜利60周年》专题纪念文章,与《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晨报》合作推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特刊》、《武汉会战 1938》、《不能忘却的纪念--武汉大会战回望特刊》等纪念武汉抗战的专刊和介绍武汉抗战人物的专栏;与市新四军研究会、《长江日报》社合作,在《长江日报》上连续登载了对十余位新四军老战士的系列专访。
2003年6月,我室在全国首创成立了武汉市党史报告宣讲团,几年来,深入到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社区和军营,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截至目前为止,已先后举行了110多场次党史宣讲报告活动,听众达50000万多人次。在报告内容方面,既注重宣传党在武汉的奋斗历程、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又结合党建方面的《干部管理监督条例》、先进性教育以及抗战胜利60周年等大型纪念活动设置选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我室还积极筹建开通《武汉党史网站》,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媒体,有效地搭建资政育人平台。该网站设有简介、武汉党史、党史天地、党研动态、资源汇集、服务之窗等6个一级栏目;还设有历史事件、遗址遗迹、人物之林、专题概述、回忆与纪念、资政育人、党史党建知识、工作简讯、神州大地、新视角、新书架等25个二级栏目,首次输入38万字、1部电
视剧、2部电视文献片共170多篇文章和资料。系列宣传教育和纪念活动既反映了我室在党史人物和党史事件研究方面的成果,又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宣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在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配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鉴于我室在宣传教育方面的成果,2004年9月,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全国部分省、市在武汉召开党史宣讲报告经验交流大会,对我市党史宣传教育工作的经验和作法进行了高度总结和大力推广。
三、加强横向交流和协作,实现党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党史事业的整体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推进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室发起组织武汉城市圈党史工作协作会,并于2005年6月承办了第一次会议。武汉及周边黄石、黄冈、孝感、咸宁、鄂州、天门、仙桃、潜江等8个城市的党史研究室主任共同探讨了圈内城市党史工作如何共享党史资料,促进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课题,为新的党史协作项目的产生与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和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的支持下,2005年10月,我室又发起并承办了首届全国副省级城市党
史工作协作会。来自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广州、深圳、成都、西安、武汉的15个全国副省级城市以及特邀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办)主任齐聚江城武汉,共商党史工作发展大计。组建该协作会,对于推动和促进地方党史部门交流协作,扩大党史工作影响,实现各地区党史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资政育人作用,做好“三个服务”、“三个结合”,具有重要意义。我室发起和承办的这两个会议对于全国党史系统的交流和协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四、切实加强对区级党史部门的业务指导,尽力为基层排忧解难,不断促进市、区党史工作统筹协调发展 为有效地整合全市党史力量和资源,形成党史工作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加强同各区党史部门的联系,我室从2001年起,始终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市、区党史办主任会制度,传达上级指示精神,互相通报信息,交流工作动态,帮助基层党史部门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这种定期召开的工作会议充分发挥了市、区两级党史部门的积极性,形成了较强的合力。2003年,为彻底解决13个区党史办66名工作人员参照依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问题,我室与市委组织部、市编制办公室、市人事局等有关职能部门经过反复协商和积极争取,最终以市人事局行文,全部实行依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稳定
了党史工作队伍。
根据省委党史研究室的有关精神,2004年,我室正式部署在全市13个区启动《中国共产党武汉史(第二卷)》的编撰工作。当年督促指导各区完成了编撰方案的制定和编写专班的组建,并拿出了编写大纲初稿。2005年,为加强对各区党史部门的业务指导工作,我室先后举办2期业务培训班和召开多次业务研讨会,一方面对全市基层党史业务人员进行党史基本理论和写作方法上的培训,讲授编写纲目、征集资料、专题研究的基本操作方法,另一方面,对一些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先进经验与可行做法进行总结,并加以推广,以促进各区正史编写工作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我室还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区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业务人员直接下到基层达40余次,接待来访共同磋商解决问题30余次。这些活动对于提高全市党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正史二卷的顺利编撰,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全市各区正史编撰工作正在整体推进,区级党史部门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为全市党史工作当前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构建和谐机关,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在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建设方面,我们一是将干部队伍建设、机关建设与创市级文明单位结合起来,以“外创文明单位、内创文明处室”为要求,以创“优质作品、优良作风、
优美环境”为内容,不断加大机关建设的力度,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一直将室内外的环境整治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对室外进行绿化,室内进行整理。室机关安装了局域网,添置了微机、打字机和空调,做到人手一台电脑,实行无纸化办公,全室机关环境整洁美观,工作秩序井然。二是倡导和培养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造就一支勤奋务实、团结向上的党史队伍。2005年,我室不断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健全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室同志精神振作,作风扎实,自我加压,不少同志加班加点,取得了党史研究、党史宣传教育的丰硕成果,也推动和促进了行政后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注重干部职工的学习和培训。近几年来,先后有4名室领导参加了市委党校的进修学习,并安排出国学习考察,7名处级干部参加了行政学院的学习培训,积极选派10多名干部到中央党史研究室和省委党史研究室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班学习培训,2名处级干部选派到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培训,还选派1名处级干部到美国学习,2名年轻干部被选派到农村、街道挂职锻炼。目前,我室正在建立和完善对年轻干部的管理和激励机制,积极创造有益于多出研究成果、多出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五年来,我们在党史研究、党史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中央、省委党史研究室和市
委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史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党史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