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艳上

2023-05-25 来源:榕意旅游网
第九册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学分析 1、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负数的初步知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四则计算,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周期现象。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离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2、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 ②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③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

④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 ⑤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⑥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

⑦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 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⑨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 ⑩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2)基本技能: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道理, 准确计算,引导梳理适合学生自主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二班共有学生64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 但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三、改进措施

1、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2、一边教学一边反思

教学后,能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成功之处,找出失败原因,并能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1 1-3 3-4 5 6-7 7-8 8-9 10-11 12-13 14 14-17 17-18 19-20 日期 9.3~9.5 9.6~9.19 9.20~9.28 10.8~10.16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认识负数(3) 多边形面积计算(9) 机动(1) 认识小数(8) 小数加法和减法(7) 备注 9月3日上课 国庆节放假 10.17~10.22 找规律(2) 机动(2) 10.23~10.29 解决问题的策略(3) 机动(2) 10.30~11.16 期中复习 考试 (8)机动(2) 11.19~11.30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一)12.3~12.4 12.5~12.24 11.25~1.4 1.7~1.25 公顷和平方千米(2)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二)(14) 统计(7) 期末复习 考试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认识负数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初步认识负数,指导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 单 元 教 学 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生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目 标 (三维目标) 1.正数、负数的读写,认识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教 学 重 点 2.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 正负数的读写; 教 学 难 点 正负数表示的含义。 1.从生活情境中引发对正负数的兴趣; 关 注 要 点 2.让学生亲自看一看、写一写,小组内引发有效交流,丰富认识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1.使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单 元 教 学 2.使学生通过列表、画图等策略,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极其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3.使学生经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正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发目 标 (三维目标) 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使学生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 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1.探索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 教 学 重 点 2. 使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能相对独立地探索并解决实际生活中与多边形面积计算相关的 教 学 难 点 实际问题 1.加强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各种图形的内在联系。 关 注 要 点 2.让学生经理实际操作、建立猜想、归纳发现和抽象出公式的过程,培养推理能力。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认识小数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能正确读写小数, 单 元 教 学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的规律。能够比较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能够利用小数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作单 位的数。 目 标 (三维目标) 4、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按要求 正确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1、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 学 重 点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 学 难 点 1.有层次地组织教学内容。 关 注 要 点 2.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的空间。 3.突出小数与分数、整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小数加法和减法 1、 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能运用加法运单 元 教 学 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 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 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 目 标 (三维目标) 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和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教 学 重 点 自主地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 教 学 难 点 1.突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地 关 注 要 点 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注重让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找规律 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单 元 教 学 形,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目 标 (三维目标) 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教 学 重 点 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确定用除法解决这一问题的优越性。 教 学 难 点 1.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关 注 要 点 2.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 1、经历用列举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重复、不遗漏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 单 元 教 学 2、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目 标 (三维目标) 不重复、不遗漏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 教 学 重 点 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 学 难 点 1.引导学生很据问题的特点,合理使用列表或画图的方法,感受 关 注 要 点 不同策略的不同价值。 2.适当控制让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的难度。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小数乘法和除法 1.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 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单 元 教 学 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应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有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试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目 标 (三维目标) 3.使学生在观察、探究、时间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除法与 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 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 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 学 重 点 应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掌握有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 学 难 点 1.因道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关 注 要 点 变化的规律。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公顷和平方千米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观察、 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 单 元 教 学 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 换算的知识、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3.使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目 标 (三维目标) 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 学 重 点 能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教 学 难 点 1.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活动,使学生认识1公顷和1平 关 注 要 点 方千米,体会它们之间的的进率。 2.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小数乘法和除法 1、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样,并通过主动 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 单 元 教 学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 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积或商的近似值,在解决实 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初步 认识循环小数 目 标 (三维目标) 3、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合,能用有关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能主动把整数四则混合算的运算顺序推广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四 则混合运算式题。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及运算定律的运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 教 学 重 点 认识循环小数,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 教 学 难 点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小数乘除法含义的理解。 关 注 要 点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求积、商近似值的方法。

第十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统 计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 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 单 元 教 学 目 析。 2、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 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 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3、使学生根据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需要,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 标 (三维目标) 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判断,发展统计观念。 4、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 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 学 重 点 能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到的数 能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到的数 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能对统计表及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加以分析,提出问题并予 教 学 难 点 以解决;根据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需要,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 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1.引导学生经历描述数据方式的发展过程。 关 注 要 点 2.引导学生经历不同难度的统计活动,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

第十一单元教学计划

课 题 或 内 容

整理与复习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 单 元 教 学 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式题,会按运算 目 标 (三维目标) 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的一些运 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计算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 教 学 重 点 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能对统计表及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加以分析,提出问题并予 教 学 难 点 以解决;根据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需要,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 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1.针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展开有目的性的练习。 关 注 要 点 2.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课日期 2012年 8 月30日 备课人 武艳蕾 课题 认识负数(一) 总第 1课时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本课第 1 课时 教学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2、能用正负数描述目 标 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课型:展示课 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 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教具:挂图 难点 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修改意见 试一试 写一写 读一读 唐林兰 (2)小小气象记录员 师: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 邱丽娟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一、 教学例1 1、情境引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师: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师:“+3”读作正三,再写的时候,只要在3前面加一个“+” 正号,“+3”也可以写成3。“-3”读作负三,书写时,只要先写“-” 负号,再写3。(教师板书) 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3℃,北京的气温是-3℃ 4、练一练 (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师:你还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温度吗? 师:看屏幕上的温度计,选择适当的卡片举起来。 (卡片上分别写有+12℃、-12℃、30℃、+30℃、-30℃) 哈尔滨:零下12摄氏度,漠河:零下30摄氏度,海口:零上30摄氏度 对于海口学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30℃和30℃ 师:对于这两种选择你有什么看法? 二、 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师: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 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练一练 (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图)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 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 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 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 (2)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生说出-28米、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 -11034米表示的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海拔意义。唐林兰 -11034米 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 论。 师:象+3,40,+88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3,-12,-400, -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师小结:0是正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和负数的分界数都是负数。 线,0既不是正练一练 数也不是负数。1、先读一读,再把数填入适当的框内。 正数大于0,负-5,+26,9,-40,-120,+203 数小于0。 李玉萍 正数 负数 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 水沸腾的温度 ( )℃ 水结冰的温度 ( )℃ 月球表面的温度 ( )℃ 出示:+8,-5 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说说这两个数表示的意思吗? 全课总结: 师:(电脑出示有关图片)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 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课后搜集有关负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数在生活中应用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的资料。孙晋云 活中应用的资料,下节课来交流。 板认识负数 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设计 教本课时是开学的第一课,上好这一课是本学期成功的开始,学生课前预习的学很好,学习热情很高涨,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目的。 反思 备课日期 2012 年 8月 30日 备课人 武艳蕾 课题 认识负数2 总第 2课时 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本课第 2 课时 教学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目 标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课型:展示课 重点 难点 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具: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一、预习 1、认识负数例3,例4。练一练。 2、第9页的 你知道吗? 二、展示 1、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计图。 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1)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 (2)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试一试 (1)根据题中数据独立完成。 (2)完成后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 2、出示情境图。 从平面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 学习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1)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可能会到什么地方? 小华如果向东走2100米,到达邮局; 小华如果向西走2100米,到达公园。 (2)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 (3)可以把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吗?那么向东走2100米记作什么? 表示南北方向运动的路程 修改意见 注意正确读写正、负数的指导。 邱丽娟 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分组汇报。 唐林兰 如果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可以走到哪 里?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 试一试: 分步出示数轴: (1)画出直线后,标出表示0的地方; (2)向右等距离标出1、2等点,向左等距离地标出-1、-2 等点; (3)学生填出空格中的数; (4)从0开始,分别向右、向左按顺序读一读各数; (5)-2接近2,还是接近0? (6)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 三、 反馈 1、练一练第1题。 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什么? 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 2、练一练第2题。 3、练习一第8题。 从存折这一页的记录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说说存折中红线框处的数各表示什么吗? 5、练习一第10题。 在这张表中的正数表示什么?负数表示什么? 再说说每站的上下车人数。 这里的0表示什么? 四、小测试 练习一第7题。 五、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六、介绍“你知道吗” 通过交流,是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七、作业 练习一 第9题。 学生回答及说出想法。李玉萍 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孙晋云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完成后汇报,集体讲评。 李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认识负数 学生能掌握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 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了负数的意义。教学效果较好。 备课日期 2012 年 8月 30 日 备课人 武艳蕾 课题 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 总第 3课时 1、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本课第 3 课时 教学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课型:展示课 目 标 2. 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点 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教具: 难点 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修改意见 结合多媒体学生现在课本上数一数分一分 小组合作 邱丽娟 在多媒体帮助下交流总结 唐林兰 学生独立操作 李玉萍 交流计算方法 孙晋云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数一数 1、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先把每个图形分成几块,再数一数吗? 学生合作完成 2、你是怎样分的? 怎样数的?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二、移一移、数一数 1、怎样移动右边图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数出它的面积? 2、利用分割与平移,保持面积不变,把多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计算它的面积。 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小组交流 三、数一数、算一算 1、下面是牧场中一个池塘的平面图。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出池塘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你算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这样的算法合理吗? 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实践操作 3、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师巡视指导 四、估一估、算一算 李丽 1、采集几片树叶,先估计他们的面积个是多少平方厘米,再 把树叶描在第122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促他们的 面积。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吗? 五、小结: 今天我们进行面积是多少实践活动,怎样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 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好,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很主动热情,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都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小组之间有合作精神,团队有合力。 备课日期 2012 年 8月 31 日 备课人 武艳蕾 课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总第 4课时 让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本课第 1 课时 教学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转目 标 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课型:展示课 能力。 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具:平行四边形纸片 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一、预习: 1、上节课学习了几种求图形面积的方法? 2、学习教科书第12页的例1。 二、复习导入: 1、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 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求? 反馈交流例1 1、分割和转化的方法。 指导总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也可以用转化的方法 邱丽娟 修改意见 2、汇报例1的自学情况:第一组图形,说明是用什么方法得 出的面积,并演示过程。 第二组图形,指生汇报方法。 揭题:今天我们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三、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1、探究例2,出示画在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 分组讨论转化的方法,然后各自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剪一剪、拼(1)提问:你能想办法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 一拼,并同桌互检。 (2)让不同剪拼方法的学生展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唐林兰 (4)讨论: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 2、小组合作完成例3,从第127页任意剪下一个平行四边形, 数出底和高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然后转化成长方形求出面 积,交流汇报,填写表格。 讨论:①转化后转化成的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的长方形和平行长/cm 宽/cm 面积/cm 底/cm 高/cm 面积/cm四边形面积相等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逐步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四、检测: 1、独立完成试一试、练一练。要求学生指明每个图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2、14页第1题 讨论:图中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要使画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应该有什么要求? 3、独立完成2、3、4题,集体订正。 4、指导完成第5题,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木条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吗?为什么?面积呢? 五、总结收获 完成课堂作业 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计 教 学反思 吗? 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李玉萍 各自在书上作图,全班交流。 孙晋云 鼓励学生便动手实践边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 李丽 备课日期 2012 年 8 月 31日 备课人 武艳蕾 课题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总第 5课时 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三角本课第 2 课时 教学形的面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 课型:展示课 目 标 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 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修改意见 注意:组内所选的三角形都要齐全 。 邱丽娟 小组讨论、交流,师了解情况,然后全班汇报。 唐林兰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一、复习导入: 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师: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有应当如何计算?今天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教学例5:(1)出示例5: 师: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师: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 (小组交流) 师: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 师: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三角形的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三角形的高 因为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一半 所以 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板书如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1)先让学生回忆拼得过程,再回答。 (2)要让学生说清是如何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1 — 3题: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李玉萍 独立做,指名说说想法,比较这两题的区别。 孙晋云 要使学生明白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 李丽 板三角形面积 书设 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 2 计 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h÷2 教 学反思 备课日期 2012 年9 月 1日 备课人 武艳蕾 课题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总第 6课时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本课第 3 课时 教学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目 标 课型:反馈课 重点 难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修改意见 教具: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一、预习内容: 1、阅读16页的“你知道吗?”了解相关知识。 进一步复习三角2、完成练习三的第4题口算 形面积计算公3、完成第7题,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 式。 邱丽娟 二、反馈汇报: 1、汇报口算得数。 2、指生板演,集体订正。 三、检测: 1、第5题,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小组讨论: 怎样才能知道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 的一半? (2)重点引导学生用后一种方法进行比较。 2、第6题 提问:要使画出的三角形面积是9平方厘米,要符合什么 让学生说说除以二的理由。 唐林兰 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思考,使三角形的底和高的乘积是18就可以了。 孙晋云 第8题 学生独立读题独立解答,指生板演,共同订正 4、量出红领巾的底和高(取整厘米数),算出面积 思考:怎样测量红领巾的高?讨论回答。 5、第10题 生观察图形思考问题,小组讨论 指导学生用尺子作出它们的高,再观察。 四、拓展补充: 1、我是小法官,对错我判断 (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形状也相同。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4)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汇报结果,说明所画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启发学生认识到:涂色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每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李丽 测量红领巾高时,可以启发学生把红领巾对折后再测量。 李玉萍 板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 设计 教 学反思 备课日期 2012 年 9 月 2 日 备课人: 武艳蕾 课 题 梯形面积的计算 总第 7 课时 本课第 4 课时 教 学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 目 标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重 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课型:新授 教具: 梯形卡片 难 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预习 展示 反馈)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修改意见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梯形 面积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出示例6: 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推导总 师:用例6中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结。 组内所选的梯形都要齐全) (2)小组交流: 邱丽娟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梯形有 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 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 引导学生回忆梯形和平行四个梯形的面积并填表。 边形的关系。 唐林兰 师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下底有什么 关系? 面积是什么关系?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与 梯形的上底 + 下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梯形的高 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梯因为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面积的 一半 所以 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高÷2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2倍 一半 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 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李丽 指名说出计算结果,集体订有怎样的关系?孙晋云 (1)学生计算后提问:用上、下底的和乘高后,正。 李玉萍 为什么还要除以2 ? (2)结合直观的图形或教具演示,简单介绍横截面的含义,再让学生结合公式进行计算。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高÷2 教学反思 备课日期 2012 年 9 月 3 日 备课人: 武艳蕾 课 题 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总第 8 课时 本课第 5 课时 教 学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目 标 重 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课型: 练习课 教具:小黑板 难 点 利用公式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环节与内容 (预习 展示 反馈) 一、预习: 修改意见 1、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些图形的面积?平行四边 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写出它们的面积公式。 3、完成练习四第3题,量出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重点要指导与长方形面积相高,求出它们的面积。 二、反馈交流 1、多指几个学生回答,尤其是弱势学生,了解他们掌握的情况。 2、指生板书面积公式。 3、汇报第3题的过程和结果,指出第2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三、检测: 等的三角形和梯形的画法。 邱丽娟 引导学生回忆梯形和平行四1、第1题,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然后指生说边形的关系。 引导学生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出思考的方法。 式来思考。 李丽 2、第2题 (1)小组讨论:比较这四个梯形有什么发现?怎样能

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 (2)汇报: 四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上、下底的和 是否相等就可以了。 (3)生独立算一算,然后全班交流结果。 3、第4题, 生观察图形并仔细读题,说说利用什么公式来求它的面积,独立计算,共同订正。 4、第5题 独立计算,把机会给弱势学生汇报。 5、第6题 (1)指生说说图中标出的条件有哪些 (2)独立用公式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四、拓展补充: 指导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说说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是什么形状。孙晋云 适当提醒学生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定律 唐林兰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 ) 现的问题适当的进行补充(2)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 和强化。 ( ) 李玉萍 板书设计梯形面积计算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教学反思 备课日期 2012 年 9 月 4 日 备课人:武艳蕾 课 题 整理与练习(一) 总第 9 课时 本课第 6 课时 教 学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进一步熟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课型: 复习课 目 标 重 点 熟记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小黑板 难 点 熟记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预习 展示 反馈) 一、预习: 书22页流程图,回顾三种图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二、展示与反馈 1、回顾知识 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问:面积分别是怎样计算的? 师: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今天这节课就来复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2、整理知识 运用流程图的形式边回顾边整理。 问:请同学们回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推导出来的? 三角形呢?梯形呢? 比一比:比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它们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邱丽娟 小组讨论。借助课前准备的学具,说说推导过程,每人可选自己最喜欢的图形说给小组成员听。 全班交流。学生选择图形说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修改意见 唐林兰 得出: 已学过的图形 ←转 化 新的图形 ( 板书 ) 师:运用这种流程图的形式把所学过的多边形面积公 式进行了整理,除了这种用图示整理知识外,你觉得 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进行知识整理呢? 出示表格形式的知识整理

3、检验概念是否理解。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 (2) 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3) 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不一定完全相同,( ) (4)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扩大2倍,面积也扩大2倍。 ( ) 三、检测 1、填表 学生口答形式 2、看图列式计算,完成练习与应用第二题。 问:在解题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关图形面积的问题,看,这三题你能帮忙解决吗? 出示三道应用题 比一比:比较这三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呢? 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一题。 师引导学生都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比较。 全班交流。 三、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独立判断并说出理由,错误的要说出怎样改正。 李玉萍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校对。 孙晋云 生思考四种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李丽 计 板 整理与复习 书 设 教学反思

备课日期 2012年 9 月 5 日 备课人 武艳蕾 课题 整理与练习(二) 总第 10课时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本课第 7 课时 教学进一步熟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面积知识目 标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型:反馈课 重点 难点 熟练进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 教具:小黑板 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修改意见 练习与应用 1生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画法,并说说是怎样画的。 生独立计算并在要生重点汇报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画书上填出答案。 集体订正。 法。 师强调:三角形底与高的乘积应是30,适合的底与高分别是5 李丽 订正时让学生说和6或3和10,梯形上下底的和与高的乘积也是30。 明道理,使学生 明确:(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取2、默写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决于底和高两个 条件。(2)两个3、完成整理与练习第六题。 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 一4、判断。(1)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 个平行四边形,这时三角形的面 (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积才是平行四边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2平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形面积的一半。(3)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21平方厘米。( ) 的情况下,三角 (4)一个三角形,底缩小3倍,高扩大3倍,面积也扩大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3倍。( ) 半。 (4)底缩小3倍,面积也缩小3倍,高扩大3倍,面积又 唐林兰 扩大3倍,这样三角形的面积没有变。( ) 5、完成整理与练习第7题。 重点汇报求草坪面积的不同的方法 6、完成整理与练习第8题。 明确;两条腰的长度即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7、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把一个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动,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比原长方形面积[ ] A、大 B、小 C、相等 生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邱丽娟 生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集体订正。 李玉萍 生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2).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 集体订正。 A、3 B、6 C、9 D、12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孙晋云 ( ) A、2倍 B、一半 C、相等 三、作业 完成整理与练习第5题。 板 整理和复习(二) 书 设计 教 学反思 备课日期 2012年 9月 6日 备课人 武艳蕾 课题 整理与练习(3)探索与实践 总第 11课时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本课第8课时 教学进一步熟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面积知识目 标 解决实际问题。 课型:反馈课 重点 难点 一、复习 默写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二、展示与反馈 1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第10题的解答方法。 可能会出现以下做法: 9+10+11+12+13+14+15+16 =100根 9+10+11+12+13+14+15+16 =(9+16)×8÷2 =25×8÷2 =200÷2 =100根 (9+16)×8÷2 =25×8÷2 =200÷2 =100根 交流测量的数据及计算的结果。 三、检测 1、辨析题: 学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小明说:我认为三角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小刚说:不对,我认为三角形的高越高,它的面积就越大。 熟练进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修改意见 全班交流 重点说说每种做法的想法。 邱丽娟 同位交流讨论 思考:第三种做法与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存在 唐林兰 教具:挂图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2先出示自己准备的表面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实物,的相似性。 小敏说: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那生独立判断,同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位交流。 小丽说: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与原长方形的 李丽 面积相等。 小力说:两个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长方 形。 小光说:梯形的上底下底扩大5倍,高不变,面积扩大10倍。 小飞说: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你认为他们的说形。 小强说: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3倍,高扩大2倍,面积扩大6倍。 2、解决问题 (1)、一块白菜地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是9米,下底是15米,高是18米,如果平均每棵白菜占地9平方分米,这块地里一共有白菜多少棵? (2)、一块白菜地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是9米,下底是15米,高是18米,如果每平方米栽10棵,这块地里一共有白菜多少棵? (3)、一块平行四边形广告牌,底是15米,高是4米,如果要油漆这块广告牌的正反两面,已知每平方米需要用油漆600克,至少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4)、一块平行四边形广告牌,底是15米,高是4米,如果要油漆这块广告牌的正反两面,已知1千克油漆可以漆3平方米,至少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5)、一个平行四边形停车场,底是65米,高是24米。平均每辆车占地15平方米,这个停车场可停车多少辆? (6)、一个平行四边形车库,底是40米,高是24米,共可停车64辆,平均每辆车占地多少平方米? (7)、一个果园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是120米,下底是160米,高是40米。如果每棵果树占地10平方米,这个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 (8)、有一块三角形地,底是26米,高是30米,在这块地里共收土豆234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土豆多少千克? (9)、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菜地,腰长24米,如果每平方米菜地可以收青菜9千克,这块菜地共可以收青菜多少千克? 四、小结 法对吗?说出你的理由。 李玉萍 生先自己解答再集体交流。 孙晋云 板整理与练习(3)探索与实践 书设计 教 学反思 备课日期 2012 年 9月10 日 备课人 武艳蕾 课题 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面积 总第 12课时 通过计算、测量、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长方形、正方形、本课第 1 课时 教学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目 标 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课型:展示课 重点 难点 一、想想算算: 1、出示右图,要求学生算出它的面积: (1)小组交流:你准备怎样计算? (2)学生汇报: 如何把组合图形转换成成学生熟悉的平面图形。 正确测量所需数据进行计算及实践活动。 修改意见 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并口述思考方法 邱丽娟 教具: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12cm 4cm 15cm 8cm 可以提示学生通过画辅助线的方法去思考更多的解题办法。 唐林兰 分组讨论、操作、计算并口述思考方法 李丽 ①可以看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 ②从一个长方形中去掉一个梯形 再鼓励学生用更多的办法计算出草坪的面积。 (3)任选一种方法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三、画一画: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第27页画画算算) 学校准备建一个新的花圃,在方格纸上划出花圃的形状孙晋云 并计算出面积。 四、小结: 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的表面,有很多图形是由我们已经学过测量时要教给学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组合而成的,计算这些生一些测量方图形的面积,一般是先把它们分成已学过的简单图形,分别计法,帮助学生合算出各个简单图形的面积,也可以把整个图形看成一个长方理分工,提高效形、 率 正方形等我们熟悉的图形,用熟悉的图形面积减去原本缺少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图形面积,也就是尽量转化成为我们熟悉的图形再来计算面积 解决实际问题 李玉萍 板书 校园的绿化面积 设 计 教 学反思 备课日期 2012年 9 月 11 日 备课人 武艳蕾 课题 小数的意义及读写 总第 13课时 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本课第 1 课时 教学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目 标 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课型:展示课 重点 难点 一、预习 学会读、写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修改意见 P28-29页例1和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的1—5 题。 二、展示 1、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引导学生总结读1角=( )元 1分米=( )米 整数部分为0的2角=( )元 1厘米=( )米 小数的方法。 1分=( )元 1毫米=( )米 2、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3、学习小数的读法: 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 0.05 读作: 零点零五 0.48 读作: 零点四八 4、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唐林兰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0.3元是1元的十分之三。 李丽 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 引导学生看到几? 提问:为什么? 0.05和0.48都是两位小数,都50.05元是1元的。表示百分之几。 100观察板书: 你发现了什么? 148看着图形将0.48元是1元的。101001和写成小数 5、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出示例2:把什么看作“1”? 100 孙晋云 试一试: 9752 在下面每个正方形中涂上颜色,分别表示、和,并 10100100 把它们写成小数,填在括号里。 思考: 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组讨论后强调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小数部分的零要进一步体会读法:0.001 读作 : 零点零零一 一个一个的读, 0.029 读作 : 零点零二九 不能只读一个 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零。 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那么你知道四位小数表示什么 李玉萍 吗? 三、反馈 1、练一练。 2、练习五的1—5题。 学生回答。 四、小测试 学生自主填空,读出下面各数,并说出各表示几分之几。0.48 0.206 0.006 交流时注意让学0.4 0.30 生根据小数的意写出下面各数,并说出各是几位小数。 义进行说明。 零点八 零点四零九 零点三七 零点六零零 邱丽娟 五、全课总结。 提问:0.1表示什么?0.01又表示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说说有什么收获吗? 板 小数的意义及读写 书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设计 教 学反思

备课日期 2012年 9 月 11 日 备课人 唐林兰 课题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二) 总第 14课时 使学生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的计数本课第 2 课时 教学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认识小数的组成体会小数课型:展示课 目 标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教具:挂图 数位顺序表、记数单位及之间关系 难点 计数单位的理解。 修改意见 再说说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师相机板书) 二、展示。 (一)、学习例3 1、你能先涂色表示上面的小数吗? (1)1里面有几个0.1?0.1里面有几个0.01? (2)出示一个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问:从图中你能看出 邱丽娟 重点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一、预习。 1、写出下面的小数,并说出各是几位小数 四点三 九点五七 零点零八 三点零二零 六点零四 2、读出下面的小数,并说出各表示几分之几 0.36 0.45 0.002 0.7 0.90 3、从右边起按顺序说说整数的数位。并说说每一位的计数单位。 唐林兰 1和0.1的关系吗? 3、你知道0.1和0.01有什么关系吗?0.01和0.001呢? 学生分组讨论。 全班汇报 4、小结:0.1、0.01、0.001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而且 说说每个小它们分别是小数不同数位上的计数单位。那么,它们这些计数数的整数部分和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6、完成P31/练一练 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第2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反馈: 完成练习五/6——10 1、练习五/6 独立完成,集体校对,说说怎么想的。 2、练习五/7 3、练习五/8 组织学生将课前了解到的进行交流。 4、练习五/9 小数部分各是多少,合起来又是多少。李玉萍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并读一读图下面的文字。 孙晋云 师简单介绍发射“神州”五号飞船及刘翔获得“110米栏”金牌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看清要求后想想每个小数在哪两个数之间,再分别在直 李丽 线上标出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二) 数位顺序表(挂图)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备课人 武艳蕾 课题 总第 1课时 本课第 1 课时 教学目 标 课型:课 重点 难点 修改意见 教具: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 展示 反馈) 板 书设计 教 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