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农村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思考

2020-05-07 来源:榕意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农业网络信息》2006年第10期 综述与专论 我国农村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思考 龚秀萍 ,孙海清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2.云南省农业厅,云南昆明650224) 摘要:信息化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信息化 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新农村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以及新农村建设下发展农村信息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6251(2006)10—0004—03 The development thinking about the rural informatization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GONG Xiu-ping。,SUN Hai-qing (1.A 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Institute,Yunnan Academy of Agricuhure Sciences,Kunming 650205,China; 2.Department of Yunnan Agricuhure,Kunming 650224,China) II- ¨农村信息化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 妻 囝一,龇 … 一雨 要毫 星 曼 曼 曼置 。喜 曼 辨 嚣裹 ■ 二. : 。 … . ̄ 、# g-x AH'竺k盖 , 农业信息化 HU - ̄ J 'T" ,兰)/三l::l 一 服务提供者之问关系的构建和协调就农业领域而言, 各个环节 ‘ 统农业,推动农 收稿日期:2006—07—24;修回日期:2006—07—31 作者简介:龚秀萍(1977一),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信息。 孙海清(1963一),男,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与管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农业网络信息》20o6年第10期 综述与专论 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加上我国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导致农业生产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信息技术在 10 720.3万户.已通固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到 91.2%。2003年底.电视综合人15覆盖率达94.8%.农村 电视机普及率已达108.6台/百户 2003年3月底.我国 涉农网站已增至6 389个,超过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 家。我国已建成大型涉农数据库100多个.约占世界信 息数据库总数的10%。我国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正朝 着多元化、平民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联合化和网络化 方向发展。全国333个地(市)中有260个设立农业信 息服务机构.占地(市)总数的78%。全国2 800个县 此过程中首先发挥了先导作用.可辅助生产者合理安 排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同时.信息技术能指导农 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农 艺管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 高生产效益.这需要信息技术的指导.并贯穿于整个生 产过程之中。农产品要实现由产品到商品的转变.进人 流通领域.就必须掌握市场供需状况和价格走势.只有 完成整个生产过程.才能进入扩大再生产.这更需要信 息的指导。只有实现了“生产发展”,才能使农民“生活 (市、区)中有1 210个设立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占总数 的43%。全国43 000多个乡镇中.有7 000多个设立农 宽裕”.才能有经济实力改善生存环境.实现“村容整 洁”。 业信息服务机构.占总数的18%。 其次,“管理民主”需要农村信息化。乡镇和村是新 农村建设的主要对象.是社会的最低层。由于该层次数 量多、地域广、差别大.其组织管理和服务难度较大。建 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 2_2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差.整体水平相 对落后。近年来.农村电话用户增长速度减缓。2001年 农村电话新增用户比2000年下降了5.2个百分点: 2002年新增用户比2oo1年减少了40个百分点。从农 村电话用户占全国电话用户总量比重来看.其比重也 在逐渐降低.2000年为22.5%.2001年为21%,2002年 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对乡镇和村日常事务的信 息化管理和服务.上传下达.实现政务公开和管理民 主,对提高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密切干群关系.推动基 层管理民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农村信息化有利于促 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保持社会长治久安,是 协调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基层“管理民主”的重 要手段。 为19%,到2003年8月.这一比重下降为18.1%。同时, 东西部差距拉大.到2002年9月底.东部电信业务总 量2 036亿元.占65.85%.西部696亿元.占18.87%;同 期固定电话普及率.东部为52.41%,西部只有10.72%; 移动电话普及率东部为26.08%.西部仅为9.7%。局用 交换机容量东部为14 021.4万门.占53.55%:西部为 5 398.9万门.只占14.94% 长途交换机容量东部为342 万路端,占45.8%:西部为193.2万路端,占25.87%。更 为值得关注的是城乡“数字鸿沟”呈现扩大趋势。目前 第三.“乡风文明”需要信息化 首先要充分利用计 算机网、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为农民 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其次是开展农村远程教育.为农民 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以适应现代农村 发展的需要:再是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扩大农村剩余 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这些方面都需要信息 化的支持。信息化将加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缩小 农村与城市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农村城镇化.为农民提 供平等发展的机会 因此.开展“多网合一”的农村信息 农民获取信息的方式比较少.农村信息流传播的模式 主要是单向的.由上自下的.通过电视网、广播、报纸、 农村干部和农技部门来完成上情下达.其中电视起到 了最突出的作用.而作为现代先进技术支撑的互联网 在农村的信息传播中几乎成为空白。互联网成为农村 信息化的最薄弱环节。与农村相比,我国城市信息化水 服务体系研究.建立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开发各种农村 信息接收终端.制作多媒体教育培训课件,满足农民技 能培训与信息服务的需求.促进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实 现“乡风文明” 平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其中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 达到国外发达国家程度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fCNNIC1在2006年1月17日发布第17次中国互联网 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 中国内地网民总人数为1.11亿人。我国上网情况在城 2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积 极进展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特别是通过实施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电话“村通工程”.有效地提 高了农村地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和固定电话普 及率 2005年6月底.我国农村固定电话用户达 一乡、区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一方面,城乡之间网民数 量及网民普及率差异巨大.我国城市网民大约有 9 168.6万人.城市网民普及率为16.9%.而同期乡村网 民1 931.4万人.网民普及率仅为2.6%.这一水平相当 于世界上网民普及率最低的非洲网民普及率.乡村网 5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农业网络信息》2006年第10期 综述与专论 民数量只是城市网民数量的1/5.普及率仅是城市网民 可发挥一定作用.但因农村公共产品的基础性、外溢性 普及率的1/6:从上网用户的行业分布看.农、林、牧、渔 等特征.政府仍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具有俱乐部产品特 行业的用户仅占1.3%.网络用户分布于农林牧副渔水 性的信息.因其外部收益溢出的群体规模小且相对固 利业生产人员仅占网络用户总数的0.76%.网络用户中 定.可通过俱乐部的形式将受益人群组织起来.形成利 只有0.3%的用户是农民.广大农民完全处于“数字鸿 益共同体:对具有私人产品特性的信息,政府可从机 沟”的另一端.成为网络革命中的“数字贫困”人口:在 制、体制等角度将其推向市场.鼓励科研、推广、教育等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信息化人才 机构以及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等面向市 培养等方面.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也十分明显.而且 场.按市场规则提供相应信息服务。 仍然呈扩大的趋势.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不仅比经 3.2发展农村教育。培养农村信息化人才,要特别关注 济差距还大.而且还在继续快速拉大城乡差距;农民渴 农村青少年。把信息能力赋予农村青少年 望获取信息.但由于经济和文化基础的限制.缺乏从网 要在农村实行信息化.首先就是要使农民适应现 络上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对学电脑、学上网有神秘 代信息社会环境.这就要培养和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 感和畏难心理.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 水平.并对农民提供信息化服务.使其方便地获取所需 现实因素 信息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农村教育 3新农村建设下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几点建议 为农业产业化做出了贡献.以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 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对信息的需求总结为四大特 发展 美国农业之所以发达.主要是实行了以州立大学 点:一是全面系统性.信息需求面覆盖了生产全过程和 为中心的研究一教育一推广三位一体的体制.通过发 生活全过程:二是综合集成性.是对生产和生活所需要 展农业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农场主基本上达到 的信息相结合,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道德文明建设 大学文化程度.用发展科技来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生产 相结合,信息传递手段也是传统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 率和产品质量,实施农业产业化。荷兰农业的成功也主 技术相结合:三是规范化和持续性.新农村建设必须促 要取决于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全国农业劳动力 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信息提供必须定时、定点、 仅22万人.却有183所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实施免费 准确、规范,并有可持续性;四是差异性.各地新农村建 的终身农业技术教育.并运用推广系统对农业技术高 设对信息的需求差异很大.要求信息提供者按照各地 效推广,使得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成为农业发展的三 不同需求情况.依不同需求层次提供具有多样化和差 大支柱,组成知识网络等。以普通中等教育和多层次农 异化的信息。依据上述需求,笔者提出新农村建设下推 业职业教育为基础的农业劳动者科技素质教育和多种 进农村信息化的几点建议 形式的农业终身教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 3.1灵活变通。投资主体多元化 条件。 国际上.农村信息化投资发展采用了由国家调控 3.3发展方式多样化 下的事业性运行和商业性运行二种模式 以事业性运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信息化发 行为主导的模式主要适应于政府的投资公益性、基础 展应当是多样的,不能只搞一个模式.一刀切。经济发 性及农村科技、市场信息和生产与管理.此类信息具有 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应当 很高强的外部性特征,是公共产品。如果不由政府部门 是不一样的。要求也应当是不一样的。对于经济发达地 来组织,就无法保证信息使用的公平性、及时性、真实 区.信息化建设应当以逐步推行计算机网络化为主.拓 性。商业运行模式的主要条件是市场成熟度和投资者 宽信息提供的范围与提高信息的质量.信息传播也可 与用户间的直接关系,政府在政策引导贷款、税收的管 以多样化,声像结合。信息服务多种多样;对于经济欠 理以及对用户利益的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农村 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应以基本的信息传播为主.农业 地域辽阔,对信息产品的需求规模较大.信息产品多数 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到乡镇。再通过有线广播、小 具有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特性.政府在投资和发 报、黑板报等渠道将信息传送到农户。 展上应发挥主导作用。但是由于中国财政资源紧张.一 3.4因地制宜。建立专业农民频道 味地依靠财政来扶持农村信息化发展是不现实的.可 当前.我国农村的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 以尝试将农村信息进行分类.对具有纯公共产品特性 92.4%和94.8%.成为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和 的信息,政府负有直接投资和发展的责任.由政府向公 来源。目前。经广电总局批准的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的 众无偿提供:对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的信息.市场机制 数量分别是2 371套和1 254套,其中 f下转第9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农业网络信息》2006年第10期 综述与专论 知识的创新及高科技的使用.而发展和运用科技的关 键是人才 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农业科学技术、而且熟悉农业经济 参考文献 [1】高万龙.关于我国创建数字农业的几点思考[J].中国信息导 报,20o5,(9):7~9. 运行规律的专业人才.通过这些人才,进一步推广、普 及农业技术和科普知识.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确 保数字农业的有效运行 因此必须重视农业人才的培 [2】盛晏.农业信息化与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农业网络信息, 2005.(1):12~15. [3】 吕晓燕.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科技情报开发与 经济,2004,(14):17~19. 养和利用.建设一支素质好、业务精、具有开拓精神的 农业人才队伍.包括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人才、农 [4】廖红丰.农业信息化与农民收入的增加[DB/OL].中国农村研 究网,2004—08—02. 业高新技术人才、农业经营人才、外贸人才和法律人 才.来满足数字现代农业的需要。 [5】赵理文.生产力发展的双重动力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 变『J1.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2):19~23. (上接第6页)面向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分别只有10 套和5套.占全国广播频率和电视节目总数的比例分 别仅为0-42%和0.4%.而且针对农民科技普及和技能 培训的节目很少,农村题材的广播剧、电视剧甚少。需 通过这三个群体向农民传递信息。对一些相对贫困的 地区,不以计算机为主,而是以手机、呼机、电话机这样 一些简易的终端为主。 要注意的是.在5个专门的农业电视频道中.还包括中 央电视台的少儿、军事、科普频道。省级电视台中,目前 参考文献 [1】刘靖苏,等.我国农业信息网络服务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农 业经济,2006,(5). 只有吉林和山东、河北开播了对农频道电视台。鉴于农 业的地域性特点.建议中央电视台设独立农业频道;各 地开办服务于本地农民的农业或农民电视频道。建议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由涉农部门结合本地农业 实际情况负责节目制作 播出内容除重大国内外新闻 外,农业和农民频道应全天播放农业、农村、农民关心 [2】科学技术部星火计划办公室.农村信息化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技术部,2003. [3】浙江农业信息网.提速农村通信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DB, OL].http://www.zja ,gov.C/1. [4】廊坊科技信息网.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缩小城乡差 ̄[DB/ 0 L1.http:#www.1ifnfo.gov.cn. 的相关节目.担当起主流媒体的重任。 [5】广西农业信息网.农业和农村不能在信息化建设中边缘化 [DB/OL].http://www.gxa .gov.cn. 3.5有的放矢,重点建设 中国目前有7 000万人的人均收入还在800元以 下.让他们掌握计算机很困难。我国农民中能够掌握计 [6】数字福建.国外农村信息化投资发展模 [DB/OL].http://www. fujian.gov.cn. 算机上网查询信息技术的比例甚低.据统计在东部地 区发达省份也仅占2%.对全国而言.比例还要少得多. 因此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有重点人群和重点地 区.不能“遍地开花”。现阶段计算机的信息服务直接对 [7]马晓河.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需求呈现四大特点[DB/OL]. http://cnii..corn.cn. [8】通海网.农村信息化的突破口在哪 ?[DB/OL].http://tonghai. g0V-cn・ [9]广西农业网.农村信息化的“边缘化”趋势分析[DB/OL].http:// WWW.gxny.net. 象重点不是农民,而是科研人员、文化青年、农村干部.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