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智教育1号卷A10联盟2017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1-07-08
来源:榕意旅游网
1号卷·A10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针对古代中国某一政治制度的特点,学生记有如下课堂笔记。据此判断,该制度最有可能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秦统一六国后,“销天下之兵于咸阳,铸铜人十二”。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秦始皇实行此举措的目的是()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确立官僚政治制度C.努力完成全国统一D.实行军事上的集权3.唐初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都是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该做法的作用是()A.提高了行政效率B.有利于决策时集思广益C.限制了皇帝特权D.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矛盾4.有学者说,梭伦改革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使雅典阶级结构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其中,“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的举措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推行陶片放逐法D.建立五百人议事会5.学者钱乘旦认为,英国“宪政”是由许多先例、律令和司法案例组成的不定型体,其“习惯”起决定的作用。英国宪法有些部分写成文字(如历年的案例),有些部分则不成文,而仅仅是以前发生过的事。材料意在说明英国宪政()A.保留了习惯法的全部内容B.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特点C.注重发挥历史传统的作用D.避免了政局的剧烈动荡6.国会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但美国总统可以否决国会的决议。国会有权以三分之二的多数再次通过被总统否决的议案。同时,国会还可以弹劾总统并交由参议院审判。材料内容体现的原则是(A.行政分权)C.中央集权D.民主制B.联邦制7.普拉特认为,“中国与美国是当时英国两个最大的贸易市场。两个国家的内战,使英国面临同时失去这两大市场的风险。”“英国由于对中国内战放弃中立,才得以对美国内战保持中立。”英国“放弃中立”的表现为(A.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C.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配合清军镇压武昌起义8.刘亚洲将军说,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同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一个模样„„结果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作者意在()B.对西学东渐的一种肯定D.指出明治维新成功之道A.对洋务运动失败的痛彻反思C.肯定发展近代工业的重要性9.武昌起义发生后12天,湖南、陕西两省首起响应,当月内宣布独立的还有江西、山西和云南,这5个省的独立集中地发生在9天以内。这直接表明(A.革命内部潜伏巨大危机C.全国性武装暴动提上日程B.清王朝的统治已被推翻D.武昌起义带来了示范效应))10.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某重大事件。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C.揭开了内战战略反攻的序幕B.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D.铸就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11.1944年,苏联代总顾问古巴列维赤在对国军作战指挥能力评价时指出:“团以上到军师为止,各级司令部的业务极不健全,图上作业与沙盘教育可以说完全没有,指挥所参谋业务的演习更是完全忽略,所以中国军队一到作战就莫名其妙。”该评价(A.批判了国民党军队作战能力的低下C.分析了国民党军队失败的重要原因B.指出了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D.肯定了中共敌后抗战的功劳)12.1917年3月,彼得格勒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暴动,沙皇下令解散杜马,但杜马领导人拒绝执行这一命令;沙皇尼古拉发现他不再能够强迫杜马服从自己,于是让位给他的兄弟米哈伊尔。材料表明俄国(A.二月革命完成社会转型C.君主立宪政体得以确立)B.沙皇统治权力遭到削弱D.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13.建国初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主要领导架构中,中共和非中共人员各拥有3位副主席、2位副总理的职位;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构成中,中共与非中共委员的比例达29:27。这说明(A.中共践行了建国前的民主构想B.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得以贯彻执行C.中共开始与民主党派进行合作D.新中国政治体制受苏联模式的影响14.下图反映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利益的冲突C.社会制度的矛盾B.大国实力的变化D.意识形态的分歧15.20世纪90年代初,江西新淦大洋洲商墓出土了480多件青铜工具,其中犁、铲、斧等11种青铜农具共有53件。材料说明商代(A.中原农业发展迅速C.农业发展自成体系)B.青铜铸造业较为发达D.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16.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宋仁宗亲下诏书,规定:每年农田收获完毕,凡佃户不愿再租种地主土地者,可以自由离去,地主不准以任何理由强行留其佃耕。此规定的重要意义是()B.导致封建性租佃关系的瓦解D.废除了农民对地主依附关系A.推动了租佃制度的发展C.解放了农村自由劳动力17.郑成功复台后,令数万军眷、随迁的东南沿海人士与原住民共同赴各地大肆垦荒、耕织,在台湾南部和西部的琅、彰化、云林、新竹等地形成一大批村镇。这些现象(A.削弱了清朝对闽粤的控制权C.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B.丰富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内涵D.彻底驱逐了英国来华殖民者)18.“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国内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还促使他们纷纷组织起实力雄厚、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不再具有浓厚的行会传统和平均主义的特性新型的贸易公司。”材料中的这一现象()A.促进了价格革命的发生B.有利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C.体现了商业革命的发展D.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9.某国19世纪70年代冶金企业平均投资为10多万元,20世纪初则达到近200多万元;同一时期的冶金企业由上千家减少为100多家。据此可知该国(A.已经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C.出现新式的生产组织形式B.是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D.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进行))20.下表是英国对中国的贸易情况表(单位:镑),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对外贸易仍保持一定优势B.条约体系未影响中英贸易状况C.中国已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加快21.1898年新加坡华人倡议剪辫,国内舆论除《益闻录》外,天津的《国闻报》、湖南的《湘报》、上海的《申报》等均予报道,《国闻报》以《割辫创闻》为标题,揭明该事为首创,以“深堪诧异”四字评语,示其惊奇,而湘、申二报则几无评论。这说明当时()A.国内舆论对政治敏感问题并不关心B.民国政府推行剪辫易服遭国人抵制C.剪辫运动最早是由国外华人发起的D.国内舆论对剪辫之事态度比较谨慎22.有学者认为,当时的国际反华势力十分猖獗,新中国处在被包围封锁之中,因而增强了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富国强民的紧迫感,促使其急于改变中国贫弱的面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的赶超资本主义国家的热潮以及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非正常化发展,都对该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材料中的“运动”是指(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23.罗斯福总统的“百日新政”(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期间制订的15项重要立法中,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众舆论评价这个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受到高度肯定的“这个行动”是(A.推行以工代赈C.调整农业政策B.颁布工业复兴法D.整顿金融体系)24.下图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示意图。对推动“战后恢复”与“快速发展”起到主要作用的是()A.各国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Ⅱ卷B.国际石油价格的剧烈变动D.“冷战”政策的制定实施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刑统》,它是宋初宋太祖鉴于五代法纪紊乱而命窦仪等人仿《唐律》而制定的。但在司法实践中,《宋刑统》越来越不能满足统治者的需要,也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故在宋太祖时,就不断颁布敕令以满足新的需要。以后历朝历代均有大量的敕、令、格、式颁布。它和以往法律一样重视刑法和实体法,诉讼、民法的只占极少部分。随着租佃制的推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田宅易主等民事关系的增多,有关调整这类关系的立法也相继出台,其中主要涉及到断案准则、诉讼程序和诉讼时效诸方面的规定。——摘编自《试论宋代法律制度的特点》材料二11—16世纪罗马法复兴的过程既是古典罗马法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法律现代化的过程,更是现代法律制度与理念形成的过程。通过罗马法继受,大陆法系国家实现了法律制度的重溯和建构,实现了法律理念、法律精神、法律价值的转换和再生,实现了法律文化和法律实践的涵化和变革。——摘编自《罗马法的复兴》(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1—16世纪“罗马法复兴”的条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共同的历史价值。(8分)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是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思想,在西欧各国都出现过。重商主义原指国家为了获得货币财富而采取的政策,改变了之前许多思想家将粮食、衣服等看做是财富的观点,认为只有货币才是真正的财富。重商主义学者从西欧各国现实出发,研究当时的经济现象,得出了重视商业、重视货币等经济观点,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一些学者在阐述对于某项政策问题的看法时的一些观点。——杨建飞主编:《西方经济思想史》材料二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这样,君主们就可以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企业,使之最合适社会利益的义务。——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了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利用乘数效应,用扩大财政支出、国家采购、扩大公共消费开支的办法,扩大市场和扩大就业。特别是在危机的时候,可以刺激经济早日复苏。但是1973年危机……凯恩斯主义一筹莫展。……面对滞胀,新自由主义开始流行。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干预在长期内不会对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产生影响,甚至会由于理性预期和滞后效应而加大经济的波幅。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分别为政府开出了治理滞胀的药方。——高德步著:《世界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重商主义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当·斯密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6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演变的特征。(4分)27.(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争取和实行“一边倒”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坚持独立自主和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一边倒”同这一原则发生矛盾时,中国共产党人一如既往地把原则放在首要位置,毫不犹豫地调整了对外政策。——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对外政策调整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8分)材料二六十年来……中国外交坚持了“变”与“不变”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对立统一: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邝艳湘《新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变”与“不变”(2)结合材料与所学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相关知识,围绕“现代中国外交政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