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共16课时
学校: 姓名: 日期:
第一单元《空气》全部教案(共3课时)
1.《找空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找空气》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能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手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用事实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利用图片提示本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部分典型材料:砖块、土块、海绵、粉笔、塑料袋等。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首先指导学生通过用纸板扇、用塑料袋装,使学生感知我们周围的空间有空气;然后引导学生把粉笔、砖块放入水中观察、在水中握海绵,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知道一些固体中也有空气;最后通过把杯子倒扣入水中再倾斜的活动,使学生又认识到“空”的容器里也有空气。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课下继续探究“空气的无处不在”,学生通过想办法知道哪件衣服里面空气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学生认识到衣服里面也有空气,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处处有空气。
本课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周围处处有空气。 【学生分析】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虽然知道有空气,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到处都存在空气”这个事实缺少具体的实际感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 2.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 科学探究目标:
1.指导学生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空气存在的实验。
2.能借助物体对无法直接观察的空气进行间接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感知到的空气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 难 点】
用肉眼观察到空气的存在。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砖块、土块、海绵、粉笔、塑料袋等 教师准备:课件、玻璃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 3 出示]出示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没有颜色没味道,无孔不入到处跑,人人时刻都需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谜语说的是什么吗? 2.[PPT 3 出示]生回答后出示:空气。
师:是的,谜底就是“空气”。师板书:空气。 3.你知道哪里有空气吗?谁来说一说,哪里有空气?
4.同学们认为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空气,开动你的小脑筋,你能想办法找到空气,让大家看到空气的存在吗?
板书:找
二、探究活动:找空气
1. [PPT 4 出示]说一说哪里有空气? 你知道哪里有空气?你是怎么知道的? 2. [PPT 出示]想办法。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怎样能找到空气,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3. [PPT 6 出示]找空气。
(1)我们周围的空间里有空气。
同学们的方法真多,现在就用你们想到的方法找空气。 学生活动。 汇报:
师:我看到有的小组用扇子扇,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凉凉的,有风吹过。 生:,脸能感觉到空气。
师:还有的小组用塑料袋在不同的地方抖一抖装空气,说一说你都是在哪里装的空气?装上空气后塑料袋有什么变化?
生:用塑料袋可以装到空气让塑料袋鼓起来了。 生:我是在桌子上方装空气的。 生:我在教室门口。 生:我在讲台前装的。 ……
师:看来大家在教室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找到空气,那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教室里到处都有空气。 生:教室外面也有空气。 生:处处有空气。 ……
[PPT 7 出示]师:通过刚才我们找空气可以知道我们周围的空间里到处都有空气。 (2)实验探究固体中有空气吗?
[PPT 8 出示]课件出示:砖头、粉笔、海绵、杯子等。
1.同学们,我们知道周围的空间里有空气,那你认为这些物品里面有空气吗?谁来猜一猜。
2.这只是我们的猜测,咱们能看到这些物品中有没有空气吗?想什么办法让我们看到这些物品中有没有空气呢?老师教你一招,把砖块和粉笔放入水中看看,把海绵放入水中,用手在水中握海绵再看看有什么现象。
3.学生实验。 4.汇报:
师:把它们放入水中看到什么现象? 生:我看到冒了好多气泡。 生:有气泡。
[PPT 9 出示]师:你知道这些气泡是什么吗? 生:空气。
生:这个气泡是气体,这儿的气体只有是空气,所以是空气。 生:在水里一握海绵就看到冒气泡了。 [PPT 9 出示]师:海绵中的气泡又是什么?
师:看到这些现象你知道了什么? 生:粉笔中有空气。 生:砖块里有空气。 生:海绵里也有空气。
[PPT 9 出示]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像粉笔、砖块等这样的固体中也有空气。 (3)实验探究容器里有空气吗?
[PPT 10 出示]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这些固体中也有空气,那杯子里有没有空气呢?我们来试一试:把杯子倒扣入水中 ,水要高于杯子底部,然后在水里把杯子慢慢倾斜,看看有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操作后汇报。
师:慢慢倾斜杯子,看到什么现象? 生:倾斜杯子时冒气泡。
师:大家都看到冒气泡了吗?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杯子里有空气。
师:通过探究我们知道像玻璃杯这样的容器里也有空气。 (4)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固体里面都有空气。 生:每一个地方都有空气。 得出结论: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三、拓展活动
师:空气无处不在。我们的衣服里有空气吗? 生:有。
[PPT 10 出示]师:想一想:不同的衣服里面空气一样多吗?薄衣服里面空气多还是厚衣服里面空气多?课下找不同厚度的衣服验证你的猜想。
【板书设计】
1.找空气 教室里
教室外 砖头 粉笔 海绵
都有空气
2.《认识空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空气》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是在学生找到空气以后,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利用图片提示本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部分典型材料:塑料袋、矿泉水瓶、纸杯、蚊香、气球、蜡烛等。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本环节有一个活动:空气有什么特点?首先通过与牛奶对比着看知道空气是没有颜色的、透明的;然后用闻的方法知道空气是没有气味的;又通过把气球套在矿泉水瓶口,捏矿泉水瓶,气球鼓起来了,体验到空气是会流动的。再吹蜡烛火焰观察火焰的变化,观察烟的流动,进一步观察空气的流动;借助装玩具、装空气的塑料袋,认识到空气和玩具一样,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和玩具一样,能把空气鼓起来。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比较空气和水在轻重方向的不同。
本课指导学生借助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特征认识空气, 【学生分析】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虽然知道有空气,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到处都存在空气”这个事实缺少具体的实际感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 2.能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认识空气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提出问题,爱探索、爱发现、爱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 难 点】
借助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特征认识空气。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塑料袋、矿泉水瓶、纸杯、蚊香、气球、蜡烛等 教师准备:课件、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 3 出示]猜谜语:说个宝,道个宝,大家一刻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它是什么?(空气)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周围到处有空气,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空气是什么样的。板书:认识空气(板书课题)。
二、活动过程
(一)认识空气的特点。
1.我们原来学习过用眼、耳、鼻、舌观察物体的特点,你们想怎么观察空气的特点呢?小组讨论讨论,你们想用什么材料,怎样观察,同时还要想一想用到哪个器官观察的。
2.学生讨论后汇报。
[PPT 4 出示]出示记录表,引导学生研究记录。 3.学生探究。 4.研究后汇报。
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的研究成果?(以下的顺序随着学生的汇报安排。) (1)认识空气是没有颜色、透明的。
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喝牛奶吧?牛奶是什么颜色的? 生:白色。
师:如果把牛奶倒进杯子,你能看到什么颜色? 生:白色。
师:(拿出一个装有牛奶的杯子,一个装有空气的杯子)同学们仔细看,隔着装有牛奶的杯子能看到老师的手吗?
生:看不到。
师:隔着装有空气的杯子能看到手吗? 生:看得到。
师:经过对比可以得出:空气有没有颜色? 生:空气是没有颜色、透明的。 板书:没有颜色,透明。
师:是的,看一看是“观察”的一种方法。 (2)认识空气是没有气味的。
师: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空气? 生:闻一闻。
师:这个方法真不错。怎么闻? 生:像闻水的气味一样闻一闻空气。 师:来,用正确的方法闻一闻。 师:你们闻到什么气味了吗? 生:没有气味。
师:我们也可以说:空气(没有)气味。 板书:没有气味。 ……
5.通过观察研究,你知道空气有什么特点?
[PPT 4 出示]小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 6.[PPT 5 出示]出示“观察”探究技能。
借助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特征认识空气,就是观察。 (二)认识空气是流动的。
1.师:经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还是透明的。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继续观察空气呢?
2.[PPT 6 出示]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的脸,你有什么感觉?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3.学生活动尝试。
4.师:我们再这样试一试:把气球套在矿泉水瓶口,用力捏矿泉水瓶,有什么发现? 学生实验,观察。
师:谁来对大家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用力捏矿泉水瓶,小气球鼓起来。 生:松开手,气球又瘪了。
师:什么让气球鼓起来的?说明什么?
生:捏矿泉水瓶时空气就跑到气球里,使气球鼓起来,松开手,空气又回到矿泉水瓶中,说明空气是可以流动的。
5. [PPT 7、8 出示]师:想一想,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的现象证明? 生:国旗迎风飘扬。
师:是的,刮风时,飘扬的国旗让我们感觉到了空气在流动。 生:对着脸扇扇子。
师:是的,夏天扇扇子,能感受到空气流动。
生:倒热水时候,看到上面有白气飘动,也是空气流动。 师: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想到了生活中空气流动现象。
6.师:现在我们对空气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了空气是流动的,想不想观察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师:可是我们看得见空气吗? 生:不能。
师:那我们可以借助什么来看见空气的流动方向呢?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 生:可以看烟的流动。
[PPT 9 出示]师:你的方法真不错,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蚊香、蜡烛。想一想,你可以用这些物品,怎样更好的观察空气流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方案? 生:点燃蚊香。
师:蚊香可以帮助我们怎样来认识空气呢?
生:点燃蚊香,我们观察烟飘的方向,就可以看出空气在动。
师:这个方法真好,我们眼睛看不到空气,可以借助烟的流动来证明空气的流动。 引导:
⑴通过观察烟的流动来体会空气的流动情况。
⑵通过吹点燃的三支蜡烛火焰的变化,观察空气的流动。
师:每组选择你们喜欢的实验去研究,有观察就要有记录的,把你观察的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师:我们开始吧!
(师巡视指导)
师:通过研究我们观察到了空气的流动现象,我们身边的空气一直都在流动着,因为它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是透明的气体,所以我们平时看不到,但是我们可以感受的到,也可以借助别的物体观察到空气的流动。
(三)认识到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PPT 10 出示]师:我们用塑料装上玩具,再用塑料袋装上空气,有什么发现? (学生做实验观察现象。)
师:说一说你们的发现?这说明什么? 生:装玩具的时候,塑料袋鼓起来。 生:装空气的时候,塑料袋鼓起来。
生:说明空气虽然看不见,空气和玩具一样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四)汇报总结。
师:通过以上的活动,你知道空气有哪些特点吗?
生:我们知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
[PPT 11 出示]课件展示结论: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空气会(流动)。
三、巩固应用,拓展创新。
1.师: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空气,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水,水和空气有什么不同呢? 你们先猜一猜。 生:我觉得水沉一些。
2.师: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3.师:[PPT 12 出示](出示课件)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一个里面装满了空气,一个里面装满了水。试一试,它们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2.认识空气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空气的特点
没有味道 透明 会流动
3.《纸风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纸风车》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的特点的基础上学生的,通过让风车转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认识到空气是会流动的。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了所需要的部分材料:彩纸、图钉、一次性木筷、儿童安全剪刀。第二部分活动过程。一、做一做,玩一玩。此活动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做个纸风车。首先让学生尝试看图制作风车,然后启发学生再制作自己喜欢的风车。二是让纸风车转起来。首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让纸风车转起来,然后利用教科书的图提示怎样让纸风车转起来。二、怎样让纸风车转得更快?引导学生思考让纸风车转得快的方法,提示通过对纸风车进行改进让纸风车转得更快。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风车?利用风力发电风车的底图,启发学生想到风力发电用到了风车,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善于观察的能力,了解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的设计是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在快乐的教学情境中都能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
【学生分析】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虽然知道有空气,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到处都存在空气”这个事实缺少具体的实际感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体验空气的流动使纸风车转起来。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尝试看图制作风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及创作的欲望。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2.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风车的用途。
2.了解人类可以利用风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重 难 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体验空气的流动性。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彩纸、图钉、一次性木筷、儿童安全剪刀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 3、4、5、6、7 出示]认识这些吗?喜欢吗? 生:纸风车,喜欢。(师板书:纸风车)
教师再出示一个制作好的纸风车,让纸风车转动,问: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纸风车?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纸风车吧!
二、活动过程 1.做个纸风车。
师:动手之前先动脑,仔细观察老师手里的纸风车,有什么特点? 生:它有4个风叶。
师:是的,你观察得很认真。再仔细观察这4个风叶的大小和折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生:每一片风叶都一样大。 生:纸风车的大口都朝着一个方向。
师:是的,你观察得真仔细。风叶的大小相同、方向一致。
[PPT 8出示]师:细致的观察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要想制作的纸风车转动的更快、更美观,我们要认真观察制作流程。
[PPT 9出示]师出示制作流程图,学生根据对流程图的理解说出步骤,教师随时补充。 ⑴将正方形彩纸沿着对角线对折,对折后再展开。
⑵用剪刀分别从四个角沿着折痕(两条对角线)慢慢剪开,剪到从角到中心点的四分之三处,千万不能全部剪开。
⑶将剪开的四个角的同一个方向的角分别折向中心点,用胶水或双面胶固定住。 ⑷用大头针穿过纸风车的中心点固定在一次性木筷上。 师:看了制作流程图,你看明白了吗? 生:看明白了。
师:在制作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 生:折痕不能全部剪开,剪到四分之三处就可以了。 生:把同一个方向的角分别折向中心点。
师:是的,折的方向不一致,纸风车的受力面就不同,风叶也不美观,影响转动。 师:还需要补充什么?
生:注意安全使用剪刀,不要碰伤自己。 生:用大头针也需要注意别伤到自己。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实验提示:
⑴使用剪刀时不要对着人,也不要对着自己,用完放到一边。 ⑵使用图钉时要小心操作,不要扎到自己。
[PPT 10出示]师:我们要安全操作,按步骤操作,才能制作出好的作品。看到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动手试一试了,我们开始吧!
(学生制作风车,教师巡视指导。) 2.让纸风车转起来。
师:经过同学们的努力,纸风车制作成功了。想不想让纸风车转起来? 生:想。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让纸风车转起来吧。 (学生自主活动。)
[PPT 11出示]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让纸风车转动呢?把你的想法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生:用手拿着纸风车迎风往前推,可以让纸风车转起来。 生:用嘴吹也可以让纸风车转起来。 生:用纸风车对着电风扇吹也可以转起来。 生:……
师: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的孩子,想到了这么多让纸风车转动起来的方法。我们用这些方法再来试一试,让纸风车转起来。
(学生活动)
[PPT 11出示]师:注意边玩边观察边思考用你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纸风车会转动起来?
生:我感觉是空气。
师:空气是无处不在的,我拿着纸风车,一动不动,纸风车就可以转动吗? (教师手拿纸风车不动。)
师:再想一想:什么样的空气呢?谁来补充? 生:应该是流动的空气。
师:表达得很完整。来,同学们拿起纸风车再次体验,流动的空气可以让纸风车转动起来。
(学生感受流动的空气让纸风车转动起来。)
师:经过探究我们发现空气是会流动的。(板书:空气流动) 3. [PPT 12出示]怎样让纸风车转得更快?
师:同学们发现了流动的空气可以让纸风车转动。谁来想想办法:怎样让纸风车转得更快?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内交流想法。) 生:用力吹,纸风车转得快。
师:怎样吹?对着纸风车的哪个方位吹?你来给同学们演示一下方法。 生:对着风叶吹。
师:你的方法很好,对着风叶的受力面吹,增加空气流动速度,纸风车转的更快了。 师:还可以怎样增加空气流动速度?谁还有方法?
生:做大一点的风车,风叶大了,受力面就大,可以转的更快。 师:纸风车越大,叶片越大,纸风车转动越快。这个方法可以试试。 生:我调整了纸风车,纸风车转得更快了。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调整的。
生:把大头钉和纸风车的连接处的小洞剪得稍微大一点,圆圆的,不要有棱角。 师:这样可以降低摩擦,纸风车就转动的更快。这个方法真不错。 生:用嘴对着风叶近一些,纸风车转动更快。
师:你理解的很到位。离风源近,转动快,离风源远,转动慢。 生:是不是可以制作不同的纸风车,让纸风车转动更快。 师:把你的新创意展示给同学们看看吧。 生:……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好的方法和建议,我们现在就把自己的纸风车进行改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对纸风车进行简单装饰,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风车转的更快、更美观。
…… 三、拓展活动
师:这节课,大家探究的很认真,通过探究,我们不仅制作了纸风车,还知道了是空气的流动让纸风车转动起来,并找到了让纸风车转动更快的方法。
[PPT 13出示]课下请继续探究: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纸风车,想一想它们都有哪些用途,说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3.纸风车 制作纸风车:
杯子
第二单元《认识周围的动物》全部教案(共4课时)
4.《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常见的动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认识周围的动物》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的学习,对于本单元后面三课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在内容上教材安排先从动物的名称和外部特征入手,引出它们的生活环境,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浅到深,层层深入,既是知识的介绍,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生活常识出发,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小猫、小狗、小鸟等动物,为课堂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找一找它们的特征,指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燕子、蝴蝶、金鱼、青蛙的外部形态,知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征;说一说,这些动物生活在哪里,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兔子、鱼、虾、蝗虫、麻雀、海豚的生活环境,知道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第三部分拓展活动,让学生观察图片,找出绵羊和山羊的不同。
本课主要侧重于知道动物的名称和外部特征,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增强学生对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通过新颖的活动、巧妙的环节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于动物的认识仅限于知道名称、了解大体的外部特征,但是不能系统的认识,活动的经验基础和团队意识薄弱,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全面性有待提升,但是他们对科学探究欲望十分强烈,并能积极参与到探究之中。在老师的细心引导下,学生能够展开对常见动物特征的探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周围各种各样动物的名称,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征。 2.知道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能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动物的生活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增强学生对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
【重 难 点】知道常见动物的外部特征,知道它们的生存环境。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常见小动物的图片、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 1出示]课题:常见的动物 2.[PPT 2、3出示]动物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这是生活中或动物园里常见的动物,你认识它们吗? 学生回答:小白兔、猴子、大熊猫、大象、老虎等。 教师追问: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3.[PPT 4出示]活动准备:观察身边的小猫、小狗、小鸟等。 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课前观察了哪些小动物。
学生汇报:小猫头圆、面部短,前肢五趾,后肢四趾,有锐利而弯曲的爪,爪能伸缩;小狗口鼻向外突出,呈三角形的耳朵等,比较有特色的狗狗外形,如斗牛犬的宽短,褶皱比较多的沙皮犬,长耳朵的可卡犬,身形呈S型的灵缇犬等等。
4.[PPT 5~7出示]小猫、小狗、天鹅三种动物的图片。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三种动物。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班内汇报。 [PPT 8出示]课题 板书:常见的动物。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找一找它们的特征。 1.[PPT 9出示] 五种动物的图片。
教师出示大熊猫、燕子、蝴蝶、金鱼、青蛙五种典型动物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动物的
外部特征。
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些动物的名称。
观察五种动物的图片,找出它们的不同特征。 学生小组交流,班内汇报。 [PPT 10出示] 观察结果。
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这几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大熊猫的毛有黑白两色,耳朵和眼睛都是黑色的。 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蝴蝶的翅膀有多种花纹 ……
[PPT 11、12出示] 更多动物的图片。 学生分组讨论它们的名称和外部特征。 班内汇报。
2.[PPT 13出示] 常见动物特征小结。
师生总结:大熊猫、燕子、蝴蝶、金鱼、青蛙、大象、猴子、小猪……都是动物,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外部特征;动物属于生物。
3.[PPT 14出示] 法治在线。
教师出示法治在线,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
学生阅读,说说自己知道的珍稀野生动物,树立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意识。 4. [PPT 15出示]出示活动手册。
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认识的动物用“√”选出来。 学生勾选。
活动二:说一说,这些动物生活在哪里? 1.[PPT 16出示] 出示兔子、鱼等动物图片。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中最熟悉的一种动物。
学生介绍一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环境,说一说还有什么动物生活在这种环境中。 小组讨论:动物的外部特征和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师生小结:动物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 2. [PPT 17出示]观察结果。
教师指导学生汇报这些动物生活在哪里。 兔子、蝗虫、麻雀这三种动物生活在陆地上。 金鱼、海豚、虾这三种动物生活中水中。 3.[PPT 18出示]活动手册。
教师指导学生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4.[PPT 19出示]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生活在水中?
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如鲸、海狮、鲤鱼、带鱼、鲨鱼等生活在水中。 三、拓展活动
1.[PPT 20出示] 绵羊和山羊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重点比较两种动物的毛、胡须、角、尾巴等,发现它们的不同。 有条件的学校布置学生课下对这两种动物进行实地观察,从而认识两种动物的各种特征。 2.[PPT 21出示]活动手册。
教师指导学生将发现的绵羊和山羊的不同用圆圈标注出来。 四、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 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常见的动物
大熊猫 小鸟
1. 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找一找它们的特征: 金鱼 蝴蝶 青蛙
兔子、蝗虫、麻雀:地上 2.说一说,这些动物生活在哪里:
鱼、虾、海豚:水中
【记录表】
5.《动物的反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动物的反应》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认识周围的动物》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以蚂蚁、金鱼等动物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作为研究切入点,培养学生初步的预测能力。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其他动物对食物、气味、声音等会做出什么反应。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动物的反应,并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醒学生准备好胡萝卜、菜叶、苹果、糖、洋葱、面包等不同类型的食物,为探究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以探究蚂蚁喜欢吃什么和金鱼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入手,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大胆预测,培养学生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预测其他动物对食物、气味、声音等做出的反应,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动物反应与自然现象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服务生活的目的。
本课探究内容紧扣学生生活实际,便于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探究活动,并能收获成功的乐趣。同时,活动中关注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如让学生在观察动物反应中学会大胆预测,这是对学生科学能力的一种提升,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处于科学探索的适应阶段,对科学现象充满好奇,喜欢问为什么,乐于动手操作,但由于知识储备相对比较薄弱,缺乏对现象的深入理解,不能长时间坚持操作,容易在科学实践中产生挫折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科学知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分解,把一个大任务分解成学生易于操作的小活动,加以不断引导,让学生在突破一个个小活动中建立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达成最终探究目标,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动物会对食物、气味、声音、天气变化等做出反应。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对动物的反应做出科学预测。 2.通过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尝试用多种方式认识动物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2.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增强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 难 点】
探究动物对食物、气味、声音、天气变化等刺激做出的反应。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胡萝卜、菜叶、苹果、糖、洋葱、面包、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蚂蚁、金鱼、鱼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 1 出示]出示课题《动物的反应》。
2.[PPT 2出示]出示胡萝卜、菜叶、苹果、糖、面包片、洋葱等的图片。 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材料。
3.[PPT 3出示] 鱼浮头的图片及鱼头浮出水面的原因。 教师提出问题:下雨前,鱼为什么会把头浮出水面?
师生交流讨论,总结:下雨天大气压降低,导致水中的溶氧量变小,鱼在水中呼吸困难,所以只能浮到水面得以获得充足的氧气。当天气发生变化时,动物都会做出一些反应。
教师板书:动物的反应。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试一试,看看蚂蚁喜欢吃什么? 1.[PPT 4 出示]蚂蚁和各种食物的图片。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一猜,当我们给蚂蚁不同的食物时,它会怎么做出什么反应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提出猜想。 教师提问: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
[PPT 5出示]学生的猜测及理由。 2. [PPT 6出示]探究技能。
师生小结:说出蚂蚁可能会爬向哪种食物,就是在预测。 3.教师提问:怎样验证自己的预测呢? 师生交流如何做实验验证猜想。
[PPT 7出示]温馨提示 教师出示温馨提示:
(1)给蚂蚁的食物不要太大,最好小颗粒或碎屑。 (2)观察蚂蚁要有耐心,不随便干预蚂蚁的行动。 (3)小组内成员要相互配合。 (4)要爱护蚂蚁。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PPT 8出示]实验结果。
师生总结:蚂蚁会爬向糖、苹果或面包,蚂蚁会对食物、气味等刺激做出反应。 活动二:预测它们会有什么反应。
1.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蚂蚁会对不同的食物产生不同反应,那么其它动物面对刺激会产生什么反应呢?我们对金鱼进行研究。
2.[PPT 9出示]给金鱼喂食的图片。 教师提问:给金鱼喂食,它有什么反应? 学生回答:会作出反应,游向食物,吃掉食物。
[PPT 10出示]注意事项:喂鱼时投入的鱼食量要适中,短时间内不要多次喂食。 师生交流注意事项。
3.[PPT 11出示]敲击鱼缸的图片。
教师提问:轻轻的敲击鱼缸时,金鱼有什么反应? 学生回答:受到惊吓,迅速逃离。 [PPT 12出示]敲击鱼缸时的注意事项。 教师出示敲击鱼缸时的注意事项: (1)敲击前观察金鱼的游动状态。 (2)敲击鱼缸的力度不要太大。 (3)观察金鱼的反应时,要保持安静。 4.学生分组实验。
[PPT 13、14出示]观察结果。
师生总结:给金鱼喂食,金鱼游向食物。轻轻敲击鱼缸,金鱼会到处游动,和敲击前的游动不一样。许多动物会对食物、气味、声音等做出反应。
5.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例子。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PPT 15~17出示]更多动物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当蜗牛的触角受到外界刺激时,会本能地缩回,并将整个身体蜷缩回到壳内; 狗的嗅觉非常灵敏,利用对不同气味的反应,经过特殊训练的狗,能够识别不同的物质,常用于刑侦、识毒、搜救、排爆等特殊任务;
海豚有一种超凡本领,它发出的声波,能“探视”水下的东西,源于它对接收声波产生的不同刺激,进行辨识,甚至能识别不同金属的化学成分。
6.[PPT 18出示]小结
师生小结:动物对外界不同的刺激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动物的一个基本特征。 三、总结拓展
1.教师指导学生从如何预测动物的反应、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动物对多种刺激的反应等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 [PPT 19~21出示]拓展活动
教师布置课下探究的内容:要下雨了,观察动物有什么反应,完成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动物的反应
食物 气味
声音 预测→反应 天气 ……
【记录表】
6.《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动物的运动》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认识周围的动物》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动物的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动物运动方式、运动器官、运动快慢的探究,让学生意识到运动是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示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动物运动的图片,了解动物的运动,为课堂探究动物的运动方式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通过观察企鹅、鱼、鸟等不同动物的运动,知道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通过观察鸭子、猎豹等动物的运动器官,知道动物主要靠哪些部位运动;通过比一比乌龟、蜗牛、兔子等动物谁跑得快,学会排序;通过观察猴子、青蛙等动物不同的运动,知道同一种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第三部分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动物的运动,了解动物运动的意义。
本课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由一种到多种的思路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体会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部位、运动快慢,最终从整体了解动物的运动。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他们有一定的观察基础,能在教师指导下简单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他们喜欢小动物,对动物的运动有一定了解,知道部分动物如何运动且能模仿动物的运动。但他们还不能用科学的语言去描述动物的运动,还不知道需要从哪些方面观察动物的运动,也没有意识到运动是动物的共同特征。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好说,会凭自己的兴趣活动,但观察不仔细,实验操作无序,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规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2.知道动物主要靠四肢、翅膀等运动。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 2.在教师指导下,能按照动物运动快慢进行排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表现出探究兴趣。 2.在教师指导下,能尝试用多种方式对动物排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 难 点】
知道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能按照动物运动快慢排序。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动物运动的图片、动物头饰、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 1 出示]出示课题《动物的运动》。 2.[PPT 2出示]搜集一些动物运动的图片。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动物运动的图片。 3.[PPT 3 出示]谜语。
教师出示谜语:铁嘴弯弯眼雪亮,海阔天空任飞翔。捕捉鼠蛇除虫害,不怕虎豹和豺狼。 教师提出问题:这是哪种动物? 学生回答:老鹰。 4.[PPT 4 出示]谜底 教师提出问题:鹰在做什么? 学生:可能在捕食猎物。
5.聚焦话题:鹰靠翅膀飞翔,其他动物是怎样运动的呢?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动物是怎样运动的?
1.[PPT 5出示]企鹅、鸽子、鱼、海龟、蜥蜴、马等动物的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动物的名称是什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汇报:
鱼在水中游泳,鸽子在天空飞翔,马在陆地上奔跑…… 2.[PPT 6出示]各种动物运动的动态图片。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上动物的运动方式。
学生回答:动物的运动方式有游泳、飞行、行走、爬行、奔跑等。 教师提出问题:你能模仿这些动物的运动吗?
教师指导学生戴动物头饰模仿相应动物的运动。 3.[PPT 7出示]蝴蝶、鱼、狗、蜗牛等动物的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动物的运动方式吗?
学生回答:蝴蝶飞行,鱼游泳,狗奔跑、行走,蜗牛爬行。 4.[PPT 8出示]出示几种动物运动的图片。 学生介绍这几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师生总结:不同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活动二:动物主要靠哪些部位运动?
1.[PPT 9出示]鸭子、猎豹、海鸥、螳螂运动的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这几种动物主要靠哪些部位运动吗? 学生观察,汇报。
[PPT 10出示]出示鸭子和猎豹运动的图片。 学生观察交流。
师生总结:鸭子靠足(有蹼)游泳;猎豹靠四肢奔跑; 2.[PPT 11出示]出示海鸥和螳螂运动的图片。 学生观察交流。
师生总结:海鸥靠翅膀飞行,螳螂靠足行走。 [PPT 12出示] 鱼的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鱼主要靠哪些部位运动?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鱼主要靠鳍运动。 [PPT 13出示] 蜗牛的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蜗牛主要靠哪些部位运动?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蜗牛用肥大的腹足爬行,匍匐前进。 3.[PPT 14出示]活动手册
教师指导学生将动物的运动器官在活动手册中用“○”圈出来。 活动三:动物运动会
1.[PPT 15出示]出示动物运动会的场景图。
教师创设情境:森林里要开运动会了,乌龟、蜗牛、兔子3只小动物要参加比赛。想
一想,它们谁跑得快?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三种动物的位置。 2.[PPT 16出示]探究技能。
教师讲解:按照动物运动快慢排列,就是在排序。 教师提出问题:平时你在哪里用到了排序? 学生回答:体育课排队、超市的商品等。 3.[PPT 17出示]乌龟、蜗牛、兔子的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还有什么排序方法?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按大小、按体重、按颜色、按寿命长短等排序的方法。 活动四:说一说,它们还可以怎样运动。
1.[PPT 18出示]猴子、青蛙的图片及运动会报名表。
教师创设情境:要开运动会了,猴子和青蛙忘了填报名表,请大家帮它们填一填。 学生从游泳、爬行、行走、奔跑等运动项目中选择猴子和青蛙可以“参加”的项目。 师生交流选择的项目是否合适,例如猴子可以跳跃、攀爬,但不能游泳。 2.师生总结:同一种动物可能有多种运动方式。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
3.[PPT 19出示]出示猎豹奔跑的图片。
教师讲解:猎豹的奔跑速度最快,每小时能跑145千米。 [PPT 20出示]出示秃鹰飞翔的图片。
教师讲解:飞行最高的是秃鹰,飞行高度可在9千米以上。 [PPT 21出示]出示旗鱼的图片。
教师讲解:游速最快的动物是旗鱼,每小时108千米左右。 [PPT 22出示]出示海燕飞翔的图片。
教师讲解:飞行距离最长的是海燕,可从南极飞到北极,行程约20000千米。 三、总结拓展
1.教师指导学生从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器官、排序方式、小组合作等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 [PPT 23出示]拓展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课下观察松鼠、蜜蜂等动物,探究它们运动的意义。 【板书设计】
动物的运动
运动方式:游泳、爬行、飞行、行走…… 运动器官:翅膀、足、四肢…… 运动快慢:排序
【记录表】
7.《小动物找妈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动物找妈妈》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认识周围的动物》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是在前面认识动物的反应、动物的运动基础上,继续探究动物的繁殖这一共同特征。本课通过让学生找小鸡的妈妈为切入点,知道如何根据特征找动物的亲代,进而认识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以此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搜集小动物及其妈妈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首先以卵生动物——鸡为例,以帮小鸡找妈妈为线索,寻找小鸡和鸡妈妈的共同特征,探究从小鸡出壳到长大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证意识,同时让学生了解到繁殖后代也是动物的共同特征。然后指导学生为更多的小动物寻找妈妈,包括变态发育的动物,培养探究能力。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指导学生辨别小动物的爸爸妈妈,知道小动物爸爸和妈妈的区别,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课通过指导学生为小动物找妈妈,让学生知道大多数动物后代与亲代有相似外形特征,动物都能繁殖后代。活动过程中通过用语言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和寻找证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证据意识。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能够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和名称,对周围的动物比较熟悉,甚至有些学生家里饲养小动物。但是寻找小动物和妈妈的共同特征存在一定难度,对动物都能繁殖后代这一共同特征了解不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动物能繁殖后代。
2.知道动物子代和后代有相似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寻找证据的方法。 2.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动物及其后代的外形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小动物和妈妈的相似特征产生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 难 点】
重点:知道小动物和动物妈妈有相似特征。 难点:掌握获取证据的方法。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小动物及其妈妈的图片、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PPT 1出示]出示课题:小动物找妈妈。
2.[PPT 2出示]活动准备:搜集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的图片。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搜集的图片。 3.[PPT 3出示]视频《小蝌蚪找妈妈》
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接下来哪位同学能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学生讲故事。
师:同学们真棒!小蝌蚪找到了妈妈,视频中的青蛙是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可爱的小动物找妈妈。同时也帮助其他小动物找妈妈。 教师板书课题:小动物找妈妈。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谁是小鸡的妈妈? 1. [PPT 4出示]小鸡找妈妈图片
提出问题:同学们请看这只小鸡找不到妈妈了,在它面前有鸭子、白鹅、母鸡和公鸡。让我们一块帮小鸡找妈妈吧!
小组讨论交流。 2.[PPT 5出示]学生汇报
学生回答谁是小鸡的妈妈,并说出理由:小鸡有和妈妈相似的外形特征,小鸡和妈妈的爪子相似;小鸡的嘴尖尖的,和妈妈相似。
[PPT 6出示]母鸡下蛋和小鸡出壳的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母鸡一定是小鸡的妈妈吗?你还有没有别的证据?
学生汇报:除了外形特征相似,我还知道母鸡下蛋,蛋又孵化出小鸡,因此母鸡是小鸡的妈妈。
师生总结:小鸡和鸡妈妈有相似特征,鸡妈妈下蛋后孵化出小鸡,所以母鸡是小鸡的妈妈。
3.[PPT 7出示]小鸡和妈妈在一起图片
教师:在大家的帮助下,小鸡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它真高兴啊! 4. [PPT 8出示]活动手册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题目。 活动二:它们的妈妈是谁?
1. [PPT 9出示]蝌蚪、蚕、小羊羔等动物图片
教师:同学们可真棒!开动聪明的脑筋,帮助帮小鸡找到了妈妈,小鸡对大家表示感谢呢。那大家能不能用相同的方法,再帮蚕、小蝌蚪、知了猴、小鸵鸟、小羊找一找它们的妈妈?
学生小组活动,交流回答: 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知了猴的妈妈是蝉。 小鸵鸟的妈妈是母鸵鸟。 小羊的妈妈是母羊。 我不知道蚕的妈妈是谁。 ……
2.师生共同总结。
[PPT 10出示]出示青蛙的一生图片。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青蛙从“卵→蝌蚪→青蛙”的一生历程。 得出结论: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PPT 11出示]出示蚕的一生图片。
学生根据图示了解蚕从“卵→幼虫→蛹→成虫”的历程。 得出结论:毛毛虫的妈妈是蝴蝶。 [PPT 12出示]出示小羊和羊妈妈图片。 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找出相似特征。
得出结论:小羊的妈妈是母山羊。 [PPT 13出示]出示鸵鸟家族的图片。
学生根据图示了解鸵鸟妈妈产卵到孵化出小鸵鸟的过程。 得出结论:小鸵鸟的妈妈是大鸵鸟。 [PPT 14出示]出示蝉的一生图片。 学生根据图示了解蝉从卵虫到成虫的过程。 得出结论:知了猴的妈妈是蝉。 [PPT 15出示]出示活动记录。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分析进行连线。 [PPT 16出示]答案 三、总结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PPT 17~18出示]拓展活动:
找一找,哪个是动物爸爸,哪个是动物妈妈。 3.[PPT 19出示]如何辨别鸟类的雌雄。
教师讲解:识别鸟的雌雄,先看羽毛,雄鸟的羽色一般都比雌鸟美丽。雄鸳鸯羽色绚丽,头戴冠羽,而雌鸳鸯却是淡装素抹。孔雀、家鸡、野鸡等也是这样。其次,可以从鸟儿的鸣叫来区分,善于鸣叫的都是雄鸟,雌鸟大多不善鸣叫,或者默不作声。
[PPT 20出示]雌狮和雄狮图片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寻找更多雌性动物和雄性动物的不同。 【板书设计】
小动物找妈妈
大部分小动物与动物妈妈都有相似特征。
动物都能繁殖后代。
有些变态发育的动物,小动物和动物妈妈外形特征不同。
小蝌蚪 知了猴 毛毛虫
【记录表】
第三单元《常见的材料》全部教案(共3课时)
8.《布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布料》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常见的材料》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每天接触最多的布料为载体,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布料不同的特点,学会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呈现了丝绸、棉布、化纤布作为本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材料,提示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多准备身边常见的布料;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布料制品,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布料的特点;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找一找生活中的布料物品,继续观察研究生活中更多布料的特点。
本课通过简单的观察和比较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倾听、表达的基础上,知道布料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具有柔软、有弹性、吸水性等一般特点,初步了解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到生活中很多常见的材料,对这些材料的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有了直观感受。布料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材料,学生能够意识到身边的很多布料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用什么方法认识布料的不同特点?布料的一般特点又有哪些?不同的布料又有什么不同?这些是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布料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具有柔软、有弹性、吸水性等一般特点。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布料不同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各类布料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初步了解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 难 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布料不同的特点。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丝绸、棉布、化纤布 教师准备:玻璃杯、水槽、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 3 出示]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布料制品。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生活用品,说说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介绍布料制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PPT 4 出示]师小结:布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布料的秘密(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提出问题。
[PPT 5 出示]师谈话:对于布料同学们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学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关于布料的问题。
师小结: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布料的特点。
(二)探究布料的特点。
1.[PPT 6 出示]教师提出问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丝绸、棉布、化纤布三种布料(边说边展示给学生看),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这些布料可能有哪些共同特点呢?
2.[PPT 7 出示]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
(教师引导学生从“柔软、弹性、吸水性”等方面进行猜测。) 3.[PPT 8 出示]讨论研究方法。
师谈话:这只是我们的猜想,那怎样才能验证我们猜想得对不对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验证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完善研究方法。
师谈话:哪个组愿意把你们想到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PPT 9 出示]小组汇报实验方法。
师谈话:同学们的实验方法都可以研究出这些不同布料的特点。接下来,我们就进行这些实验。想一想,在进行观察研究时,小组成员之间要注意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实验注意事项。
[PPT 10 出示]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在观察研究布料特点时,小组成员之间一定要注意分工合作,分工合作能让我们更出色地完成科学探究任务。下面就请大家用刚才想到的方法来研究一下丝绸、棉布、化纤布这三种布料的共同特征吧。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交流。
师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汇报探究布料柔软、有弹性、有吸水性的实验发现。
7.[PPT 11 出示]师生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布料具有柔软、有弹性、有吸水性的特点。
三、拓展活动
[PPT 12 出示]布料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在我们周围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用到了布料。
【板书设计】
布料
柔软、有弹性、有吸水性
【记录表】
9.《塑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塑料》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常见的材料》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用途非常广泛的塑料制品为载体,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塑料不同的特点,学会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以实物照片的形式呈现了本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材料,旨在提示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依据活动准备的要求课前准备适
合探究的活动材料;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塑料不同的特点;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了解塑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交流塑料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本课通过简单的观察和比较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知道塑料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具有轻便、不透水、受热易变形等一般特点,初步了解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到生活中很多常见的材料,对这些材料的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有了直观感受。塑料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材料,学生能够意识到塑料制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塑料这种材料的一部分特点也有了一定的直观感受。怎样观察塑料?塑料又有哪些一般特点?这些是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塑料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具有轻便、不透水、受热易变形等一般特点。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塑料不同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塑料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初步了解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 难 点】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塑料不同的特点。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形状、大小差不多的塑料杯和玻璃杯、小布袋、塑料袋 教师准备:矿泉水瓶、水槽、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 3 出示]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塑料制品。
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生活用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学生介绍展示的生活用品用到的材料。
教师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物品是塑料制成的? [PPT 4 出示]学生介绍生活中更多的塑料制品。
[PPT 5 出示]教师小结:塑料是一种常见材料,它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塑料(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比较塑料与玻璃的轻重 1.创设情境
[PPT 6 出示]教师提出问题:假如要去郊游,要求每个同学带一个喝水用的杯子,如果家中有一个塑料杯一个玻璃杯,你想选择哪个杯子?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讨论研究方法及注意事项
[PPT 7 出示]教师提出问题:刚才有同学提到玻璃杯更轻便,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个大小差不多的玻璃杯和塑料杯,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这两个杯子的轻重?
学生讨论交流比较轻重的方法。
教师安全提示:这个方法很简便,玻璃杯是一种易碎的物品,因此我们在观察时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交流注意事项。
[PPT 8 出示]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在观察玻璃杯时一定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我们想到的方法来比一比塑料杯和玻璃杯的轻重吧。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较两个杯子的轻重。 4.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发现。
5.[PPT 9 出示]师生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塑料是一种比较轻便的材料,这是塑料的一大特点(板书:轻便)。
(二)比较塑料与布料的透水性。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布料是一种能透水的材料,那塑料能不能透水呢? 2.学生猜测。
3.[PPT 10 出示]讨论研究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科学研究光靠猜测是不行的,我们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布袋、一个塑料袋,想一想怎样比较一下它们的透水性?
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方法。
教师小结:这个方法非常好,一会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这个方法来比较一下布袋和塑料袋的透水性吧,实验中一定要注意团结合作。
4.学生分组实验。 5.汇报交流 学生展示汇报发现。
6.[PPT 11 出示]师生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塑料是一种不透水的材料。根据塑料不透水的特点,人们用塑料制成了很多盛水器皿和防水物品(板书:不透水)。
(三)探究塑料受热易变形的特点。
1.教师提出问题:这是一个矿泉水瓶,如果我把热水倒进矿泉水瓶,猜一猜矿泉水瓶会有什么变化?
2.学生猜测。
3.教师演示实验:把热水倒入矿泉水瓶。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象。 4.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5.[PPT 12 出示]师生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塑料是一种受热易变形的材料(板书:受热易变形)。
(四)探究技能总结。
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我们这节课用了什么方法来研究塑料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用到的研究方法。
教师小结:用比较的方法发现塑料的特点,这也是在观察。作比较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三、拓展活动
[PPT 13 出示]教师提出问题:正因为塑料具有轻便防水等优点,所以它们深受人们的欢迎,那塑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请大家课下了解塑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
塑料
轻便、不透水、受热易变形
【记录表】
10.《石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石头》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常见的材料》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身边容易获得的石头为载体,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描述多种多样的石头的特点,学会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呈现了本课探究活动所用到材料和工具的实物照片,旨在提示学生准备小锤以及便于携带、体积不要太大的多种多样的石头;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石头制品,利用感官和工具观察不同的石头,发现石头的特点;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选择石头拼石头画,观察更多石头的特点。
本课通过简单的观察和比较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倾听、表达的基础上,知道石头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石头坚硬,不同石头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和表面纹理不同等特点,知道人类生活、生产中需要从大自然获取石头这种材料。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到生活中很多常见的材料,对这些材料的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有了直观感受。石头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材料,身边有很多以石头作为材料制成的物品。怎样观察石头?石头有哪些特点?不同的石头又有什么不同?这些是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石头是一种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石头坚硬,不同石头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和表面纹理不同等特点。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各类石头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在人类生活、生产中需要从大自然获取石头这种材料。
【重 难 点】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特点。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不同的小石块、小铁锤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暗箱导入
1.教师出示纸箱(魔术箱),空中晃动两下,请同学们猜一猜里面有什么? 学生自由猜测。
2.请几个同学到前面来,伸进手去摸一摸,一起告诉大家,这是石头。 3.[PPT 1 出示]这节课,咱们一起来研究石头。 二、探究活动
(一)找一找哪里有石头。
[PPT 3 出示]教师提出问题: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石头,谁能介绍一下,你的石头是在哪里找到的?它的形状或颜色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石头。
[PPT 4 出示]教师大屏幕展示一些生活中石头制成的物品。
学生观看大屏幕,说出石头物品的名字。
[PPT 5 出示]师小结:石头可以作为材料被广泛使用。 (二)观察石头有什么特点。 [PPT 6 出示]1.讨论观察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要研究它,才能发现它更多的秘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讨论交流。
[PPT 7 出示]教师引导总结:比较、用手摸、用眼看等。 2.看一看。
教师提出活动指向:下面,我们就用这些办法来研究石头吧。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用记号笔在石头上编号。再观察带来的石头,比比看谁发现得最多。
学生分组观察, 小组展示汇报。
[PPT 8 出示]教师小结:石头的表面纹理不同。 3.摸一摸。
(1)提出问题:这位同学的石头真光滑呀!你的呢?你怎么知道的?(摸一摸)那么我们就摸一摸石头。
(2)学生活动,比较它们的光滑程度并排序。
(3)学生汇报,教师随机追问:它们的表面摸起来感觉一样吗? (4)[PPT 9 出示] 师生小结:光滑程度不同。 4.敲一敲。
[PPT 10 出示](1)提出问题:你有没有用过或者见过石头蒜臼子?为什么能够把蒜捣碎?(因为石头硬)教师补充说明:使用石头蒜臼子时要注意安全。
现在,你能证明它的确坚硬吗?
(2)学生回答:用小铁锤敲一敲;教师提示:不要太用力,注意安全; (3)学生活动,汇报结论:用小铁锤不容易敲碎,说明石头坚硬。 (4)[PPT 11 出示] 师生小结:坚硬。 5.刻一刻。
(1)谈话:同学们都很会观察,又发现了石头的一个特点:坚硬。这些石头都一样硬吗?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谁更硬呢?
(2)学生说办法:比较,用石头互相刻一刻、敲一敲、划一划。
(3)[PPT 12 出示]师生小结:石头的软硬程度不同。 6.深化小结。
(1)为什么这些石头颜色、纹路、光滑程度、软硬程度都不一样呢? (2)学生推测:可能是因为它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种类的石头。 (3)师生小结:因为这些石头属于不同的种类,所以它们的特点都不一样。 三、拓展活动
1.谈话:这节课,我们用了很多办法来研究石头,其实都是在观察。刚才我们用小铁锤敲一敲来观察石头,就是在利用工具观察。
看来,同学们已经会用科学的观察方法了。以后,我们可以用这些观察方法研究更多物体,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2. [PPT 13 出示]石头还有很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石头,拼一幅自己喜欢的石头画吧! 【板书设计】
石头
1.石头坚硬
表面纹理 2.不同石头 光滑程度 不同
软硬程度
第四单元《土壤与动植物》全部教案(共4课时)
11.《我们周围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周围的植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土壤与动植物》中的第1课时。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围绕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来设计的,以学生能接受的程度来组织学习活动。观察、比较是本单元的主要技能,按照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学生通过经历:提问——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探究过程;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学习科学知识;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探究能力。目录能呈现教材主要内容,主题图和文字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单元内容以科学概念、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三大主线并行发展的方式进行。
教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选择学生熟悉的有显著特点的植物,通过观察,帮助学生认识周围常见的植物及生长环境,增加对植物的感性认识。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一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找一找它们的特征。通过对身边植物的分析,能准确的说出名称,知道菠菜、柳树等都是植物,植物属于生物。二我们这样认植物。由于不同的植物特点不同,学会通过看花认植物、看叶认植物、看茎认植物。三说一说,植物生长在哪里。发现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同,有的生长在陆地上,有的生长在水里等等。四它们有什么不同?比较相似的植物的区别,引领学生进行细致观察,深入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到田野里看一看,认识更多的植物。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产生情感体验。在生活中懂得“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一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以及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文、数学的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什么是植物,并能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植物。 2.观察、比较植物的异同,了解辨别植物的方法。 科学探究目标:
能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合作交流,能感受植物世界的神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难点】
知道我们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生长环境;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周围常见植物。 【教学准备】
[PPT 2出示] 学生准备:观察周围的花草树木。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谜语,看谁能最快的猜出答案。 [PPT 3出示]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荷花)
[PPT 4出示]一物长得真奇怪,腰里长出胡子来,拨开胡子看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 (玉米)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常见的植物。
1.说说你还认识哪些植物(可以说名称,猜谜语,也可以描述外形),师生交流。小组内互相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植物或图片,说清楚植物的名字和特点。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植物名称及特点。(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能从植物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进行描述,老师及时评价。)
2. [PPT 5出示]认识常见的植物。
课件出示常见的植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找一找它们的特征。 师:出示学校内各种植物的图片,让学生找一找照片中认识的植物。 老师及时评价、鼓励。
3. 除了图片中认识的植物外,有没有不认识的植物?再让学生找一找。
老师提出问题:你不知道这种植物的名字,但为什么能确定它是植物呢?让学生说一说。(本环节让孩子认识到不同的植物有一些相同的特点。)
老师提示学生,可以和认识的植物进行对比。(课件出示四种常见植物:柳树、月季花、狗尾巴草、大葱)老师根据学生总结的内容及时板书(因为是一年级的孩子,考虑到识字量较少,所以板书尽量用图片表示。)
4.总结:[PPT 6出示] 我们周围常见的大部分植物都有以下共同点:有根、茎、叶、花、种子,大都生长在土壤里,所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植物。 活动二:探究辨别植物的方法。 (一)看花认植物。
1.提出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通过什么方法认识不同的植物? 2.学生交流。
3. [PPT 7出示]桃花、梨花图片。
师:春天到了,有的植物等不及长树叶就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来装扮春天,同学们认识这两种植物吗? 生:交流、讨论。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善于观察是一种重要的探究方法。这两种植物花的颜色是不同的,粉红色的是桃花,白色的是梨花。 4.总结方法:[PPT 7出示]看花认植物。
5.联系生活: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植物花的特点? (二)看叶认植物。
1.提出问题:有些植物不开花,只长叶我们该怎么分辨呢? 2. [PPT8出示]松树、柏树图片。 3.比较两种叶片,看看它们的区别。
4.集体讨论交流:叶子像针的是松树,叶子像鳞片的是柏树。 5.总结方法:看叶认植物。
6.联系生活:说一说生活中你知道的植物叶子的特点。 (三)看茎认植物。
1.提出问题:还可以通过什么认识植物呢? 2. [PPT 9出示]图片:青桐树和猴面包树。 3.比较两种植物的不同之处。
4.交流:青桐的茎是绿色的,表面光滑;猴面包树的茎很粗壮,表面粗糙。 5.总结方法:看茎认植物。
6.拓展:[PPT 10出示]比较竹子和白桦树的区别。 (四)探究技能[PPT 11出示]
1.什么是比较:了解松树的叶和柏树的叶的相同和不同,这就是在比较。 2.比较在实际中的应用。 活动三:了解植物的生活环境。
1.我们认识了植物的样子,知道了它们的名字,你知道它们生长在哪里吗? 2.[PPT 12出示],说一说这些植物分别生活在哪里。 3.联系生活: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长环境? 4. [PPT 13出示]总结:不同的植物生活环境也不相同。 活动四:比较芫荽和芹菜的不同。
1.出示图片[PPT 14出示]。课件出示芹菜和芫荽,活动要求。 师:认识这两种植物吗?
老师揭晓答案,它们分别是芹菜和芫荽。每个小组分发一株芹菜和芫荽,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并提问:我们可以利用哪些感觉器官来分辨它们的不同? 2.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师:可以利用眼睛看一看、小手摸一摸,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
老师继续问,用眼睛看能看到什么?怎么看?用小手摸一摸可以摸出什么?怎么摸?鼻子闻一闻可以闻出什么?可以怎么闻?(强调必须保证所辨认的植物是安全的、卫生的前提下,才能尝一尝、闻一闻、摸一摸。一定要注意安全。)
3. [PPT 14出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植株大小、叶子形状、根、气味、味道等方面进行比较。 总结:芹菜植株较大,芫荽植株较小;芹菜根较大,芫荽的主根细;芹菜叶柄细长,芫荽叶柄较短;芹菜的茎内有纤维且较粗,芫荽无纤维;芫荽有强烈的香气等。 三、课后拓展[PPT 15出示]
老师总结:除了课上学习到的植物,世界上还有三十多万种植物,其中有很多有趣的植物,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到田野里看一看,认识更多的植物。 【板书设计】
我们周围的植物 1.看花认植物 2.看叶认植物 比较
3.看茎认植物 不同的植物生活环境不同。
12.《土壤与植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土壤与植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土壤与动植物》单元的第二课。本课在学生对周围的植物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初步认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活动的指向:搜集一些在土壤里生长的植物图片,提示学生做好上课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教科书呈现了一幅土壤上生长着各种植物的图片。这些植物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引发他们深入思考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情境图还暗含着另一个指向,暗示学生在课前观察或者搜集周围土壤上生活着哪些植物的图片或资料,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初步认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旨在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讨论交流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做好充分的铺垫。活动二:教科书图示了学生观察校园草坪的情景图。图中展现了学生观察、记录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的方法,如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叶子、用尺子测量茎的粗细、观察小草的根等。学生语言“小草的根长在……”,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植物的根与土壤的关系,理解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我来数一数”,提示学生土壤上生长的植物种类、数量很多,进一步理解土壤上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土壤是它们的家。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到菜地里取一些土壤放在花盆里,定时浇水,过一段时间,看看有没有植物长出来”的活动指向,这是对课堂探究活动的延伸,意在提示学生通过种植活动,课后继续跟踪观察土壤与植物的关系。从推测土壤里可能有植物的种子,到实际动手种植,再到观察有没有植物长出来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中长期探究的习惯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看,学生还都比较贫乏;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开展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学习《土壤与植物》一课,初步学会运用感官或简单的器材对物体进行观察、辨认,会作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好记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能通过观察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初步认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感官或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土壤与植物的实验,并做好记录。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土壤与植物的活动中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2..关爱生命,珍惜土壤资源,热爱大自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习运用感官或简单的器材对物体进行观察、辨认。 2.初步认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重 难 点】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植物的图片等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表、放大镜、小铁铲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 2 出示] 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土壤上生长植物的图片,你
们带来了吗? 学生自由回答。
2.谈话:请同学们借助带来的图片交流:你有你的家,植物也有家,你知道植物的家在哪里吗?我们今天就一起给植物找找家好不好? 师生交流,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植物与土壤》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土壤中生长着哪些植物?
1. PPT 3出示] 谈话:仔细看看图片,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回答,师生交流。
2.[PPT 4--9出示]谈话:土壤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是生活在土壤里呢? 师生交流。
3. [PPT10出示]总结:土壤里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土壤是植物的家。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对土壤与植物的认知,初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活动二:观察校园的土壤里生长着哪些植物。 1.谈话:我们的校园的土壤里长着哪些植物? 师生交流。
2.谈话:我们的校园就是一个大花园,我们去观察这些植物好不好? 3.制定观察计划。
(1)谈话:你们小组打算观察哪里?我们去观察之前,应该怎么做?
(2)[PPT 11、12出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制定观察计划。 ①去哪里观察?②观察什么植物?③怎样观察?④观察时注意什么? (3)小组汇报观察计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观察前要先划定观察区域,知道到哪里观察,要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还要知道观察中要做好记录等,做好观察计划。】
4.[PPT13、14、15、16、17出示]学生去校园里实际观察各种植物,进一步理解土壤
里生长着许多植物,理解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观察记录单
观察区域: 记录员:
植物名称 它的样子(画一画) 颜色 高度 粗细 数量 观察方法 (我是这样观察的) 它的特点(如叶的形状像……) 5.回到教室后,汇报交流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观察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记录,或结合课前搜集到的植物的图片、录像、课件等资料,对自己观察的植物进行描述,认识到土壤上生长着很多植物,理解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三、拓展活动
1.[PPT18出示]拓展活动:课后到菜地里取一些土壤放在花盆里,定时浇水,过段时间看看有没有植物长出来。
2.谈话:课后请同学们持续进行观察,看看谁的发现多,在整个观察活动中把发现拍下来,粘贴在活动手册中,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
板书设计:
12.土壤与植物 土壤上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 土壤是植物的家
【教材分析】
《蚯蚓的家》教学设计
13.《蚯蚓的家》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土壤与动植物》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课在学生对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探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初步认识动物和土壤的关系。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活动的指向:教科书用图片的形式提示了本课探究需要准备的材料:蚯蚓、干土、湿土。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必要的准备,为课堂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和心理上的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在哪里能找到蚯蚓。教科书图示了学生找蚯蚓的情景图,意在提示学生在田地、菜园等地方容易找到蚯蚓。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从哪里能找到蚯蚓,感知蚯蚓的生活环境,以便对蚯蚓的生活环境做出假设性猜想。警示语“不要伤害蚯蚓”,提示学生要爱护蚯蚓,珍惜生命。活动二: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教科书提供了一幅学生讨论的情景图,桌上放着干土、湿土等,三个学生正在讨论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学生语言“我认为蚯蚓喜欢潮湿的土壤。”提示了学生实验的方法和探究的思路,创设干湿不同环境的“家”, 探究蚯蚓喜欢哪个家。“我认为……”启发学生针对蚯蚓喜欢的家,提出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设,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活动三:我把蚯蚓送回家。通过一幅把蚯蚓送回花池土壤中的图,提示学生做完实验后把蚯蚓送回家的正确方法。旨在提示学生要关爱小动物,不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玩物,要放归大自然。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提出“雨后去观察蚯蚓,说一说有什么发现”的活动指向,意在提示学生课后继续跟踪、观察、研究蚯蚓,了解它与土壤、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中长期探究的习惯。 【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看,学生还都比较贫乏;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开展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学习《蚯蚓的家》一课,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认识动物和土壤的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初步认识动物和土壤的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的过程中,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3.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在探究中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2.关爱生命,爱护身边的动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习设计对比实验,认识动物与土壤的关系。 【重 难 点】
1.知道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 2.初步认识动物和土壤的关系。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蚯蚓、纸盒、干土(要事先晒干)、湿土(刚刚采集的自然湿土)等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2-3出示]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有个谜语大家来猜一猜。(蚯蚓) 2.师:对,是蚯蚓,同学们真聪明!那关于蚯蚓,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3.看来有些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我们有自己的家,蚯蚓也有自己的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蚯蚓的家。 4.板书课题:蚯蚓的家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在哪里能找到蚯蚓。
1.提问: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找蚯蚓,你们找到了吗?(找到了。) 2.那谁能说一说你是从哪找到蚯蚓的?
3.[PPT4、5、6出示]我是从我们家楼前的草丛里找到的;我从花园里找到的;我从奶奶家的小菜园里找到的……
活动二:猜一猜,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 1.[PPT7出示]猜想蚯蚓的生活环境。
谈话:同学们,那你觉得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 学生自由回答。
谈话:刚才有的同学说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生:我认为蚯蚓喜欢生活在土壤里面,因为它害怕太阳晒。我从课外书上看到的。 师:读书也是获得知识的好方法,你非常棒!
生:我是在土壤里面找到蚯蚓的,所以我认为蚯蚓生活在土壤里面。 ……
2.设计实验计方案。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但这些都是同学们的猜测,难道它们就真的像同学们所认为的,喜欢生活在土壤里面,喜欢潮湿的家吗?
师:有没有更科学的方法来证明你们的这些想法呢?
生:做实验。
师:你真有做科学家的潜质,知道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证明自己的想法。请同学们小组内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并尝试设计实验方案。 3.[PPT8-9出示]交流实验方案。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设计实验的。
生: 我们小组想在纸盒内放上土,看看蚯蚓往哪儿爬。 师:在纸盒内放上土?放什么样的土?怎么放?
生:放一圈干土、一圈湿土,中间放着蚯蚓。看看蚯蚓往哪边爬?
生:我们组想在纸盒的左边放一堆土,右边放一堆土,蚯蚓放中间,看看它们往哪儿爬。 ……
师:同学们想的真周到,像刚才我们设计的实验,就是对比实验。 4.[PPT10出示]小组实验并做好记录。
师:同学们,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弄伤蚯蚓,还要把自己看到的写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的记录单中,咱们比比看,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学生开始探究实验。
实验记录单: 时间 环境 观察结果 我的发现 5分钟 干土 湿土 10分钟 干土 湿土 15分钟 干土 湿土 5.[PPT11-12出示]交流,得出结论。 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
6.[PPT13出示]蚯蚓与土壤的关系是怎样的? 师生交流。
课件展示:蚯蚓与土壤肥力视频。 活动三:送蚯蚓回家。
1.[PPT14-15出示]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蚯蚓师农民的好帮手,可以为植物松土与施肥,是益虫,现在我们通过经探究知道蚯蚓喜欢潮湿的土壤,那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我们手中的蚯蚓呢?(送蚯蚓回家)。
2.师:我们在送蚯蚓回家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呀? 生:注意不要弄伤蚯蚓。
生:把蚯蚓送到比较潮湿的土壤里。 ……
3.小结:师:同学们都是有爱心的人,老师为你们点赞,那我们就把蚯蚓送回家吧。 三、拓展活动
[PPT16出示]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大雨过后,你认为蚯蚓还会在土壤里吗?请同学们在雨后去观察一下,并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板书设计:
13.蚯蚓的家
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14.《土壤中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土壤中的小动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土壤与动植物》单元的第
四课时。本课在学生探究了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初步认识动物和土壤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土壤中小动生活着很多小动物,知道土壤是小动物的家。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活动的指向:教科书用图片的形式提示了本课探究需要准备的材料:放大镜、昆虫盒、防护手套,为学生课堂探究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提供了材料上的保证。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教科书展示了一幅土壤剖面图,土壤里面生活着许多小动物,旨在激发学生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的兴趣,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到土壤中有很多小动物,并初步感知土壤与动物的关系。卡通语言 “我还知道……”,目的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让学生以交流的形式谈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并在交流中启发与补充,实现成果共享。同时开阔学生的感知领域,让学生认识到土壤中生活着许多生物,土壤是小动物的家。并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土壤与动物的关系,为后面观察并描述校园的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做好铺垫。活动二:找一找,校园的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教科书上呈现了两个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的图片,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感官和工具观察并描述校园土壤中生活着的动物,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到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土壤是小动物的家。活动三:说一说土壤中一种小动物的样子。描述观察到的土壤中的小动物。目的是通过介绍土壤中生活着的小动物,使学生初步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我们应关心珍爱小动物;激发学生研究常见动物的兴趣。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教科书安排学生课后到不同的地方去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这项活动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开展长期观察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初步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 【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看,学生还都比较贫乏;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开展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学习《土壤中的小动物》一课,初步掌握用感官或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并做好记录,能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活着的动物,初步认识土壤与动物的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能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活着的动物,初步认识土壤与动物的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感官或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并做好记录。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的活动中,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2.关爱生命,珍惜土壤资源,热爱大自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会用感官或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认识土壤与动物的关系。
【重 难 点】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活着的动物,认识土壤与动物的关系。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土壤中动物的图片、防护手套。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表、放大镜、昆虫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2出示]谈话:同学们,上节课咱们通过探究知道了蚯蚓的家,那你知道蚂蚁的家在哪里吗? 师生交流。
2.谈话:蚂蚁的家在土壤里。在我们脚下的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平常不易见到的小动物,它们是动物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土壤中究竟有哪些小动物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土壤中的小动物。
师生交流,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土壤中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让学生对土壤中的小动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1.谈话:土壤中有哪些小生物呢? 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PPT3出示]:土壤里面生活着许多小动物,蚯蚓、蚂蚁、金龟子的幼虫蛴螬;蝉的幼虫等等。
谈话:你认识这些小动物吗? 师生交流。
3.[PPT4--5出示]你还知道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虽然对土壤中的小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也对研究它们有很高的兴趣,但对很多小动物并不真正认识,通过看图片和视频资料的形式,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它们,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等特点,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观察简单或常见的事物,逐渐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为后面的室外观察活动打好基础。】 活动二:找一找,校园的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1.想不想到校园里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小动物呢?
师生交流。
2.观察校园的土壤中有哪些动物,应该怎么观察? 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
3.[PPT6出示]观察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师生交流、汇报、总结。
4.[PPT6出示]教师强调具体做法及注意事项。 (1)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区域进行观察。
(2)用小铲子掘取少量土壤,用带好手套的手弄散土壤,捕捉土壤里的小动物,放在昆虫盒里。每种动物收集3-4只,进行观察。
(3)要注意安全。尽量减少对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
(4)可以使用放大镜或者昆虫盒认真观察这些小动物,并在活动手册上作好记录。 (5)观察完毕后,把这些小动物送回到土壤中。 5.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活动,并作好记录。 表格1(适合文字记录的方式) 我们观察的小动物是 它的外形特点 它的运动是这样的 发现地点 表格2(适合画图记录的方式) 我们观察的小动物是 它的外形是这样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教师要重点对学生进行科学观察方法的指导,比如使用观察工具、观察小动物的种类和内容,并强调观察记录的重要性,以便学生分组观察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6.[PPT7出示]汇报交流,并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小动物。 活动三:说一说土壤中一种小动物的样子。
[PPT8出示]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土壤中小动物的样子。
【设计意图:教师要充分鼓励各个小组发表意见,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观察到的小动物的特点与大家交流,养成学生乐交流、善交流的好习惯。】 三、拓展活动
[PPT9出示]谈话: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观察周围土壤中生活着的小动物,并把观察
发现地点 它的巢穴是这样的 我还观察到了 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讲给别的同学听。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热情,让学生从本节课有限的探究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感染,产生了新的想法和探究欲望,并将探究活动继续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课外继续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并让学生逐渐形成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良好情感。】 板书设计: 14.土壤中的小动物 蚯蚓 蚂蚁 金龟子的幼虫蛴螬 蝉的幼虫田鼠 鼹鼠 …… 鼠妇
第五单元《我们的产品》全部教案(共2课时)
15.《番茄与番茄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番茄与番茄酱》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我们的产品》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对番茄与番茄酱的来历进行猜想、假设,即对番茄的生长过程与番茄酱的制作过程进行猜想、假设,引导学生去研究、发现身边的两个世界,即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教材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与猜测”,教科书选取番茄与番茄酱对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进行对比,旨在选取学生熟悉的、常见的事物进行研究,能有效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第二部分是“探究与实践”,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实际观察番茄的生长情况,让学生亲身感知到:番茄的生长可以不需要人工,能够在土壤中自然长成;接着通过番茄酱的制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番茄酱是由人加工制作而成的,感知到生活中许多物品都是人工制作的。 第三部分是拓展与创新,通过“像番茄这样自然长成的东西有哪些?像番茄酱这样由人加工而成的东西有哪些?”的活动指向,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列举大量实例,感知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区别。设计本活动,源于对番茄与番茄酱的认知是单一的,借此活动拓展到对大量事实资料的分析。目的是利用归纳法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身边有两个不一样的世界,一个是自然世界,一个是人工世界。身边的事物有些是属于自然世界的,有些是属于人工世界的,使学生对这两个世界能够清晰地进行辨别。
【学生分析】
番茄和番茄酱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实物,但是对于番茄的生长过程以及番茄酱的制作方法了解的比较少,有关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划分没有概念,但是学生已经有了半年的科学探究经历,可以说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植物、动物、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
2.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科学探究目标:
1.从观察活动、制作活动中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与同学交流制作番茄酱的方法。 2.尊重实验中观察中的事实证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 【重 难 点】
1.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从观察活动、制作活动中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器材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番茄、番茄酱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猜测 1.谜语导入。
[PPT 3 出示]多媒体展示谜语:红红脸蛋像苹果,切开里面汁儿多,生吃熟食都可以,酸酸甜甜就是我。(打一种蔬菜)
2. 学生回答——西红柿。 [PPT 4 出示]课件出示谜底。
3.教师出示西红柿实物:西红柿是大家都很喜欢吃的一种蔬菜,它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板书设计:番茄与番茄酱 二、探究与实践 活动一:番茄的生长过程
1.小组内讨论番茄的生长过程,小组代表回答。 2. [PPT 5 出示]课件播放视频:小番茄的生长旅程。
3.组内交流总结番茄的生长过程:种子入土—生根发芽—长成植株—开花结果。 4. [PPT 6 出示]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像番茄这样的植物都是自然长成的,属于自然世界。 活动二:我们来做番茄酱。
1.吃薯条时,大家都喜欢蘸着番茄酱吃。那番茄和番茄酱有什么不同呢?通过对比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将番茄做成番茄酱来食用,既可以享受到不一样的味道,也可以长期保存,人的智慧功不可没。
3.[PPT 7出示]播放制作番茄酱的视频。
4.[PPT 8出示]学生总结制作流程:洗净、去皮、切块、搅碎、煮开、加盐、加糖。 5.师生共同制作番茄酱。
6.[PPT 9出示]学生组内交流制作番茄酱的体会与收获:制作番茄酱离不开人力与人的智慧,番茄酱是由人制作加工而成的。
7.提问:像番茄酱一样,还有哪些是由人加工而成的产品? 8.学生讨论回答:苹果酱、梨汁、地瓜脯等都是人工制成的。
9.[PPT 10-13出示]总结:像番茄酱、苹果酱、果汁等,由人加工制成的产品,是属于人工世界的。
三、拓展与创新
1. [PPT 14-15出示]课件出示:小麦与面粉、树木与木桌的对比图片。
2. [PPT16出示]提出问题: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属于自然世界,哪些物品属于人工世界。
3.学生回答。
4. [PPT 17出示]总结:我们的身边有两个不一样的世界,一个是自然世界,一个是人工世界。身边的事物有些是属于自然世界的,如河流、湖泊、山脉、动物、植物等;有些是属于物质世界的,如家用电器、通信工具、建筑物等。
四、板书设计:
16.《做个小挂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做个小挂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我们的产品》单元的第二课时,也是技术与工程的第一节设计与制作课,在上一课知道了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制作“小挂钩”的活动,体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教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与需求,以需求“我想把手帕挂在墙上”引出想法“有一个小挂钩就好了”,目的是引领学生意识到产品的制造来源于人的需求。第二部分是设计与制作,在设计小挂钩环节,利用学生对话的形式,从不同侧面呈现出制作小挂钩前的设计与思考过程;在制作小挂钩环节,引领学生依照自己的设计思路,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小挂钩的制作并对自己和他人的小挂钩进行评价和测试。第三部分是拓展与创新,以“生活中的小挂钩是怎么来的”为引领,展示了工厂制造挂钩的生产流程,同时呈现“还有哪些产品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引导学生认识到挂钩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继而延伸到“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学生分析】
一年级是小学的初始阶段,他们的心理、行为、思维方式,还有明显的幼儿特征:好奇、好问、好动手,喜欢东摸摸、西看看,喜欢探索,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对制作类的课更是喜欢。这是培养学生初步“工程”思维的重要时期。虽然他们还不懂什么是“设计”“技术”“工程”等词汇的内涵,但可以通过“画一画”“做一做”等形式让孩子们设计并制作出自己的小挂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人工设计出来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说一说、画一画等方式简要讲述小挂钩的设计和制作。 2.能选择不同材料自己动手做一个简单的小挂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表达在设计和制作小挂钩时的想法,愿意动手尝试制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产品的创造动力来源于人们的需求。
【重 难 点】
能够从形状和材料两方面设计小挂钩,经历“设计——制作——测试”这样一个产品制造过程,感知设计、制作、测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想象力,体会到创造的乐趣。
【器材准备】
粗细铁丝、小木棒、小树枝、泡沫塑料、曲别针、铁条、瓶盖、双面胶带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需求
[PPT 3 出示]小方巾搭到毛巾架上很容易掉下来,你有什么方法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生:做个挂钩挂起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做个小挂钩。 二、设计与制作
1.说一说
[PPT 4 出示]生活中你都见过什么样的小挂钩?看看还有哪些不同形状的挂钩。 2.认一认
[PPT 5 出示]想做个小挂钩必须要有材料。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材料。 3.画一画
[PPT 2 出示]想做个什么样的小挂钩?谁想下来跟其他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想法?我们不仅要想好挂钩做个什么样的,还要想想可以用什么材料。都想好了,再用水彩笔把自己想做的小挂钩画下来。
4.做一做
[PPT 7 出示]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我们的设计图,动手制作小挂钩了。 [PPT 8 出示]老师有几点温馨提示要送给大家。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5.测一测
做好的同学可以用桌上的湿毛巾测试一下,看看你的小挂钩好用吗? 6.改一改
通过刚才的测试,我们看到有的小挂钩是好用的,还有的小挂钩上的毛巾掉下来了。谁能帮他找找失败的原因?改进一下,让我们的小挂钩都好用。
7.评一评
[PPT 9 出示]以小组为单位,咱们评一评,谁的小挂钩最实用?谁的小挂钩最有创意?每个小组评出一名同学,到讲台前面来。全班评价。
8.收一收
下面请同位俩一组,把材料放到盒子里,小挂钩也放回去。 三、拓展与创新
[PPT 10 出示]其实生活中,很多心灵手巧的人能充分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做出各种不同的小挂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除了我们课堂上制作的小挂钩,商店里、市场上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小挂钩,知道它们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
[PPT 11 出示]小挂钩都是人们设计、制造出来的。
[PPT 12 出示]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产品是我们设计、制造出来的?
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都是人设计、制作出来的。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生活中的产品,相信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