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双高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2022-03-28 来源:榕意旅游网
Academic Forum /学术论坛

双高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冉启兰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8)

摘要:为了全面落实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高水平专业和高水平院校“双高”建设部署,目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和理念,而双高建设方案的提出,也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方向以及不竭动力。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双高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关键词:双高建设;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随着“双高”建设计划的提出,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加入高质量发展行列,而教学模式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主要是因为以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需求,因此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双高建设理念的提出,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快速高效发展的动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抓住机遇,勇往直前,在“双高”建设的引领之下,促进高职教育全面改革。1 高职院校“双高”建设概述

所谓“双高”建设,主要就是围绕着新时期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以及高水平专业群,积极打造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高地,目的在于为国家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引导着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方向发展。预计到2022年,计划之内的专业群和高职院校在国际影响力、服务能力及办学水平方面得到显著提升,从而能够为国家发展建设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充分发挥其自身引导和带领作用,全面实现职业教育改革。而预计到2035年,计划之内的专业群和高职院校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导职业教育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随着“双高”建设计划的提出,我国各大高职院校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真正实现全面变革。2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

2.1 以学生为中心

在双高建设的引导之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首先就是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明确改革方式和重点。例如,在设计专业群课程体系时,必须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进行重点考虑,明确专业课程设置对于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要性,鼓励尊重学生的多元化成长。在课程改革方面,要将目光集中在学分银行和“1+X”上,通过“1+X”能够对课程群、专业群以及岗位群之间衔接不紧密的问题进行缓解,而通过学分银行的推行,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对学分的可兑换性进行拓展。

例如,学生在获取专业技能证书之后,能否将学分与之前不合格的课程进行兑换,从而换取毕业资格,以英语学科为例,它属于职业教育中的必修课程,通常只能与英语专业技能证书相兑换,考虑到学生今后的岗位发展,如果脱离英语能力依然不会对职业发展产生影响,那么就不应该对英语能力薄弱、但却有其他特长的学生的成长进行限制。与此同时,在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中,还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学校可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建立测评技术平台、办法以及标准,在确保学习效果测量工具和平台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将相关测量标准融入到职业院校质量保证体系和课程标准当中。2.2 成果导向原则

成果不能只是一种心理状态、思维活动或价值观,而是学生将知识在现实中进行实践的结果。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通过一体化改革实践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课程实施目标逐渐深入人心,成果导向是双高建设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原则,其要求之一就是要强化改革,制定出全新学习成果衡量标准,其二就是立足于平台课程,对成果导向改革进行推广。

3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3.1 改革整体思路

在当前的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首先就是要进行顶层设计,形成整体思路,对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点开发,同时还要明确教学改革目标、顺序以及基本任务,妥善做好科技发展、教师团队建设以及实践平台建设等工作。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首先就是要解决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衔接问题,在产业链中主要包括新工艺、新技术等等,必须要有明确的承接方案,这样才能使课程群、专业群和岗位群之间进行密切衔接。其次就是要对底层共享的平台课程进行建立,对不同专业的创新课程进行开发,这些课程既包括核心技术内容,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能够为专业群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服务。最后就是要全面推进工匠精神培育和思政课程,使人才具备良好的岗位

43

学术论坛 / Academic Forum

素养。在专业群发展过程中,科技服务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当前的双高建设背景下,科技服务能力还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必备条件。纵观当前的高职院校发展现状,科技服务能力薄弱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科技发展规划进行制定,同时还要对专业群基础进行重点考虑,强化与产业链上新技术、新工艺的对接,帮助院校积累更多的技术技能。最后就是要提高科研项目的承接能力,制定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专业群科技服务能力。

实践平台建设需要对区域内企业和服务产业需求进行重点考虑,结合科技服务方向,对多功能新型平台进行搭建,为科技研发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服务,同时也能够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为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环境。

教师团队建设重点在于提高教师的科技服务能力,通过逐步实施规划,使广大教师积极面向企业开展科技服务,通过成员之间的成果共享,提高团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凝聚力,积极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为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保障。3.2 教学模式改革要落实于课堂

教学模式落实于课堂,能够充分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虽然对于学生来说很有益处,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例如,在短期之内,大多数学生都很难适应,而广大教师也会因此而减少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在当前的高职教育领域当中,“打造金课”“取消清考”等逐渐落实,在双高建设计划的引导之下,对教学改革任务进行了确定,由此也意味着改革成果落实于课堂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2.1 对“金课”分级标准进行建立

“金课”具有一定的挑战度、创新性和高阶性,所谓高阶性主要就是指素质能力和知识的有机融合,能够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多项综合能力进行培养,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改革必须要重点把握成果导向基本原则,例如,针对专业岗位工作,可在课内设置与之密切相关的学习成果项目,以此来凸显高阶性。创新性主要就是指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前沿性、教学结果的个性化和探究性以及教学形式的互动性和先进性。在高职教育领域中,学习成果主要包括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规范等等,这些都能够对创新性进行凸显。挑战性主要就是指教学难度更大,意味着无论是在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还是在教师备课讲课等方面都具有更高要求,因此,课内的各项学习成果都需要有相应的质量标准,而通过这些标准的制定,还能够对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行培养。

实践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要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而“金课”分级标准的建立,不仅有助于降低教学改革难度,同时还能够为表现优异者提供广阔的提升空间。3.2.2 强化“金课”打磨

“金课”必须要在课堂当中加以磨练和实践,

44

与此同时,还要对课堂常态化纠偏标准和规范进行建立,为“金课”的落实提供良好制度环境,使广大教师都能够成为具有自律性、自省性以及自我纠正性习惯的“金课”教师。为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对现代化高科技技术和手段进行应用,以机械化专业群课程为例,可将学生练习项目以及授课讲述问题转变为调查问卷,借助云课堂平台对调查问卷自动生成,从而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常态化测评,同时还能获取到更加精准全面的纠偏建议,通过对课堂教学标准和规范进行预测,还能通过平台获取课堂持续改进的数据结果。

3.2.3 净化“金课”环境

“金课”的打造不仅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同时也离不开学生的精心投入,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还要对学生成长的环境进行全面优化,这对于“金课”的顺利实施很有帮助。首先就是要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严格管理,以实现对教育环境的全面进化,剔除与“金课”不适应的内容,例如陈旧的教学内容、过时的专业技术工艺等等,树立起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还要制定出完善的课程审查标准制度和规范。其次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学分银行,为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平台。最后就是要强化评价改革,制定课堂活动评价指标、思政教育效果指标、课余学习评价指标等等,不再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为评价权威性提供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双高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双高建设是国家教育部为高职院校发展提出的全新思路和方向,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时俱进。强化教学模式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双高建设计划,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作者简介:冉启兰(1972-),女,籍贯:重庆,学历:硕士,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心理健康方面等。

参考文献:

[1]陈敏.“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为例[J].船舶职业教育,2018,6(04):69-72.

[2]李立申.“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03):13-15.

[3]韩西清.“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学校校企合作的任务与举措——基于契约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9(10):119-123.

[4]佘娜.“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探究——基于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7):70-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