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建设
把新农村建设做成最受农村老百姓欢迎的工程
——佛山市三水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佛山市三水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三水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积极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近年来三水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步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4.6亿元,工业总产值914.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05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823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873元。2005年三水区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21位。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三水区委、区政府本着让改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人民群众的执政理念,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村容整洁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农村面貌,促进了根底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当地农村群众由衷地发出了“新农村建设是最受农村老百姓欢迎的工程”赞誉。现将三水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效
2007年以来,三水区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政策引导、规划先行、试点起步、尊重农民意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区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新农村建设的带动,农村地区实现了“五个新提升”。
(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新提升。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三水区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没有单一地进行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宜拆则拆、宜改则改,引导农民走集约节约用地的道路,将更多的土地用于发展经济。仅2007年,全区通过新农村建设,就节约农村建设用地上千亩,不但有效解决了农村偏、远、散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
(二)农村环境有新提升。
全区113自然村开展了新农村达标村、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共投入9,031万元,实现村道硬底化,新建下水道、垃圾屋(池)216个、化粪池3922个,新铺自来水管,新装路灯4648盏,新建文化站72个,新建村内绿化公园(以上)56个,绿化面积34.,新建体育运动场所92个,添置体育设施131套,新增(换)村务公开栏133个,维修历史文物及祠堂48处,拆除违章建筑2184间15.。通过一系列的整治和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三)农村根底设施有新提升。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三水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要达到“四个五”标准,即:“五村”(省卫生村、市文明村、区民主法治村、省生态示范村、先进农村基层党组织)、“五通”(通水泥路、通公交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光纤)、“五化”(布局优化、村道硬底化、路灯亮化、村容美化、环境净化)、“五有”(有文化室、有卫生服务站(3000人以上的村居委会)、有体育运动场所、有村内绿化公园、有村务公开栏),有效地促进了城市根底设施向农村延伸,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城乡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村居民真真正正从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四)农民素质有新提升
环境造就人、环境改变人。虽然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村居民都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但生活的变化只体现在自家屋内和围墙内,屋外和围墙外依旧是垃圾随处扔、污水随处流,农村的脏乱差现象与以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多数农村劳动力都参与了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对于自己亲手建设和改造出来的美好环境,大家都非常珍惜,不忍心再破坏,从此,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等不文明现象从根本上没有了容身之所,文明的乡风也随之得到了体现。
(五)基层组织建设有新提升。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新农村建设不但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得到了检验,也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提供了科学选拔人才的阵地。在新农村建设中,村“两委”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班子的群众根底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各镇(街道、经济区)通过干部挂钩农村基层,拉近了地方党委政府与农村基层群众的距离,广大农村群众深深感受到,党委政府是真心实意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消除了机关与基层的隔阂。与此同时,通过在新农村建设大舞台的锤炼,一批年富力强、素质较高、群众根底好、能团结带领村民奔康致富的带头人脱颖而出,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根底。
二、主要做法
与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和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相比,三水区的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而且城市发展得越快、建设得越漂亮,城乡的反差就越大。在这个问题上,三水区委、区政府没有回避,而是以积极的态度正视问题,并通过新农村建设这一有效手段去
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解决问题,具体做到“五个有”。
(一)有组织领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民心工程,三水区在推进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负总责,区直局以上单位和中央、省、市驻三水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镇(街道、经济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主体,分别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专门落实各项推进任务。事实证明,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是新农村建设成功推进的关键。
(二)有工作规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村居民的长期任务。为此,区委、区政府从三水实际出发,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思想,把农村建设纳入全区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提出从2007年开始,每年抓好10%左右的村,通过不懈努力,到2015年全区农村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达标村、示范村。从去年的完成情况来看,已经超额完成10%的任务。
(三)有工作重点。
针对在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工业化水平过程中农村存在“五个滞后”(农村规划滞后、农村环境建设滞后、农村根底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转变滞后、 政府指导服务滞后)的实际,三水区委、区政府作出以“村容整洁”为突破口
4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决策,以村容整治带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这条路子是完全符合三水实际的,符合农民群众愿望要求和长远利益的,也是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的,得到了广大农村居民的支持和欢迎。
(四)有扶持政策。
在摸清本地农村实际情况的根底上,三水区积极借鉴江浙等新农村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于2007年3月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印发了《关于加强村容整洁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及8个配套文件,明确新农村建设要在统一规划的根底上,达到“五村、五通、五化、五有”标准,并决定从2007年开始,区、镇除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对新农村建设进行补助外,还对新农村规划编制、用地、农民建房和农民公寓建设、垃圾集中处理清运,以及长效机制的建立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2007年,三水区区、镇两级共投入财政资金1000万元,带动全区投入9031万元,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五)有学习典型。
从去年开始,三水区每年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区、镇两级集中财力给予重点扶持,以摸索经验,以点带面,有计划逐步推进。从去年的实施情况来看,每个镇(街道)都建设了1条以上的示范村,并通过到工作推进好、成效显著的镇、村召开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交流新农村建设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使创建村学有榜样,并在全区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使新农村建设始终在高潮中推进。
三、主要体会
5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既要积极主动,又不能急躁冒进,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扎实有效地推进。三水区形成的以下几方面的经验体会值得总结:
(一)找准一个突破口。
新农村建设,既是一件好事,又是一件难事,既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又是一件惠及老百姓的实事。怎样把这件好事、难事、大事、实事办好?三水区的实践表明,新农村建设要把农村居民的想和盼放在首位,要在节奏上做到积极稳妥,在工作上做到规范有序,在效果上做到扎实有效。三水区坚持以村容整洁为突破口,同时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贯穿始终,这种立足区情、镇情、村情,结合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等实际的做法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
(二)体现两个关键。
一是“新”。新农村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村落,而是现代的新农村,要把现代文明的成果运用和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体现出以新环境培育新农民、营造新风尚、实现新发展,把新农村建设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生产与生活之间的和谐典范。
二是“建设”。硬件上,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包括公园、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医疗设施,等等,有效实现城市根底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让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成果,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软件上,要把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城市社区管理中形成的适合农村实际的做法延伸到农村,形成有新农村特点的管理模式,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三)把握三个重点。
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一是科学规划。三水区建设新农村的出发点是改变农村长期以来环境脏乱差的局面,科学合理地改变农村面貌,使广大农村居民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日子。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根底工作做好,当务之急是要做好规划工作,按照统一规划中心村、逐步缩减自然村和加快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搞好村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编制要始终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等规划相衔接。村庄规划的生活、生产区布局合理,体现乡村特点,做到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统一。
二是严格政策。要确保新农村建设不走样、不走过场,就必须按照已出台的政策文件不折不扣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党委、政府对农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落到实处、传递到农民的心坎上,才能把新农村建设打造成为农民办实事的惠民工程。三水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意志抓好落实,凡是党委、政府承诺的工作,就要认认真真地贯彻到底,既确保了工作质量,又得到了群众的支持,更在农村居民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扫清了障碍,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三是全民参与。三水的新农村建设,不但农民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各个部门的协助、社会各界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全区上下形成了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派出宣讲组,对1700多名镇、村干部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各级各部门也层层发动,向广大村居民宣传有关政策措施,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为落实工作责任,三水区政府与各镇(街道、经济区)签订了责任书,将该项工作作为考核基层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制定了区、镇两级领导挂钩包点工作责任制以及区直单位和各镇(街道、经济区)每季度工作汇报制度,全区27名区领导、51个区直单位和87名镇级领导班子贴身扶帮扶46个村委会161条自然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广大社会人士和企业家也纷纷支持家乡建设,全区民营企业捐资捐物569万元,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上新台阶。
7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新农村建设没有尽头。三水区委、区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建设富裕和谐三水为目标,以全面贯彻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为契机,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同时做好新农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的落实,全面建设富裕和谐秀美乡村,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献礼!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8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