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析汉代私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2022-02-19 来源:榕意旅游网


探析汉代私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私学教育兴起于春秋时期,两汉时期达到了繁荣,是私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不但弥补了当时官学教育的不足,对经学以外学科知识进行了传承,对之后的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汉代私学教育的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对当代教育问题也有很大的启示,有助于高校培育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标签:汉代;私学教育;特征

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分封制”的瓦解,“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学术走向民间,私学由是兴起。春秋战国时期教育领域的百家争鸣进一步促使了私学的发展[1]。私学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是以私人为主体创办的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机构。私学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以其自身的特点弥补了古代官学的一些不足之处。汉代私学以其独有的优势促进了多学派的产生及学术的繁荣,对之后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汉代私学教育的特征之一:内容丰富

相比于官学,私学教育具有更大程度上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育内容也较为丰富。汉代私学教育一方面是对儒家经学的教授。儒家经学在汉代被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今文经学因其迎合时政的特点为统治者所青睐,遂将其定为官学。而古文经学则较为朴实,迷信较少,因此多以私学教授方法传授。但古文经学因其自身的特点,也显示出了在学术上的优势“字义的训诂是其基本的诠释方法。这种诠释学对于探讨五经的原始意蕴是极为有用的,加之经学家们兼通数经,于是古文经学日益准确、精通,自然受到学者们的欢迎”[2]。另一方面,汉代私学教育还承担了非儒家学说的文化知识及生产技能的传承任务。如黄老之学、天文、星历、卜筮之术、医学等,都是私学的传授内容。如汉阳上邦人姜岐:“以畜蜂系为事,教授者满天下,营业者三百余人。辟州从事,不诣。民从而居之者数千家”[3]。汉代私学教育内容丰富,弥补了当时官学教育以经学教授为主的单一性,为汉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汉代私学教育的特征之二:规模宏大

汉代私学教育的办学规模宏大不仅体现在学生数量及来源的广泛,也体现在授业的教师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一方面,汉代私学教育相比于官学的入学限制,它继承了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学生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就一般的私学来说,大部分是来自普通人家,而较高层次的“精庐”中则会有贵族子弟,当然其中也不乏平民子弟。汉代私学在学生的招收上,没有年龄、贫富及地域等的限制,遂促进了办学规模的宏大。另一方面,在师资队伍上,办学者来自社会的各个层次,上至官僚士大夫,下至普通平民。如史载:公沙穆“北海胶东人也。家贫贱。自为儿童不好戏弄,长习《韩诗》《公羊春秋》……后遂隐居东莱山,学者自远而至”[4]。汉代私学教育以其自身的特点为当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解决

了当时因为贫困、年龄等限制不能接受官学教育的求学人士。

三、汉代私学教育的特征之三:形式自由

汉代的时候,私学教育大都有了固定的场所,通常称为“精舍”“精庐”等。这些场所通常是办学者私人的宅第,如杨震、马融。也有不择地点和场合而随机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如夏侯胜在狱中接受黄霸的学经请求,“讲论不怠”[4]。有些学者在未能入朝为官或者免官之后多选择回乡办学,地点也就设在乡里,方便教学也方便一些好学的人求学。其次是教学时间适应平民弟子的生产活动。汉代私学教育通过合理安排时间避开农忙时节,选择在农闲的时候进行授课教学。汉代私学教育的这种安排,保证了大部分平民弟子的教育质量。最后是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由于当时办学规模宏大,学生数量较多,教师无法给每个人亲自授业,遂创造除了“高业弟子次相传授”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先教授弟子,然后再由高业弟子传授给其他人。这种教学方法解决了教师无法亲自授业的难题,也让更多求学的人能够有所收获。

四、汉代私学教育的特征之四:体系完备

汉代私学的教育体系完备,从体制上可以分为蒙学、初读经书和专经这三个阶段。首先是蒙学阶段。在汉代,这一阶段的教育场所被称为“书馆”,教师称为“书师”,主要任务就是教儿童识字、习字。这里的“书馆”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在书师自家或者公共场所,附近儿童可以入门求学,人数不限。另一种是家境优渥的人家聘请书师来家中教学,多是本家或本族儿童。其次是初读经书的阶段,经过了蒙学阶段简单的学习,这一阶段开始接触经书。初读经书阶段的教学场所通常被称为“乡塾”,称其教师为“塾师”。这个阶段的学习一般以《孝经》《论语》为主,也有《尚书》或《诗经》,个别还有学《春秋》的。第三个阶段是专经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被称为“经师”,其教学场所有三种:专门的教学场所“经舍”、各种地点和场合或在经师自己家中。其中在家教学占很大一部分,如东汉马融居家教学的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4]。专经阶段的太学主要传授博士经学,而私学则可传授各家经学。

五、对汉代私学教育的当代反思

(一)对校园文化的反思:理论与实践并重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我国多元文化思潮的境遇,校园文化的建设问题一直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注。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5]。通过对汉代私学教育基本特征的了解,分析其对当代校园文化的影响,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进行。

汉代私学教育的繁荣发展与统治者的宽容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当时,西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学在汉代教育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官学即以儒家经学的教授为主。但这并没有限制私学教育的内容,因

此汉代私学教育不仅是对经学的教授,还包括对非儒家学说及生产技能的传承任务。如黄老之学、天文、星历、卜筮之术、医学等官学没有开设的课程。目前当代高校仍然通过课堂教育为主要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对学生的課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仍重视不足。当前我国这种应试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及教师更倾向于对课堂学习的重视,而忽略对课外实践活动的关注,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够全面的发展。(二)对教育方法的反思:因材施教

汉代私学教育的形式较为自由,不论是在教学地点、教学时间方面,教学方法上也相对比较灵活。汉代私学教育发展迅速,东汉时期已经出现了“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4]的景象。因此,当时就采用了“高业弟子次相传授”的教学方式来解决因弟子众多而无法亲自授业的问题。例如西汉的儒学大师董仲舒,他在讲学时,使“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6]。这是汉代私学教育独特的教学方法,由老师先将知识教授给先来的弟子,然后再由他们将学到的知识在传授给新来的弟子。虽然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高业弟子在传授过程中可能会在其中加以自己的一些想法,容易偏离老师最初传授的内容。但不置可否的是,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扩大了教育的范围,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学到知识。

教育的目的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以及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其主体是人,学校这个场所,教师这个职业等的存在都是为了能够为我们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当代高校的教学方法是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学生。这种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教学优势,节约教师资源。但同时也存在着弊端,教师只能根据学生的总体情况来进行教授,不利于小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吸收。如果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那么,不论是对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还是相对来说较弱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把握教学内容。这不仅提升了班级中的总体学习水平,也有利于每个学生自身的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主要渠道和重要场所,大学生因此就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力量源泉[7]。

(三)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循序渐进

汉代私学的教育体系完备,从体制上分为三个阶段。通过蒙学时期的简单认字、习字,到初读经书,再到专经阶段,是汉代人才培养的一个模式。这三个阶段之间连接非常紧密,蒙学阶段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书师们对他们教授的知识较为基础,比如学习认字、练习写字等。而到了初读经书阶段,经过蒙学时期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们开始接触经书,这个阶段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8]。教材一般以《孝經》《论语》为主,这是学生在第二个阶段的学习。第三个阶段是专经研习阶段,大多数人会投入私家经师门下,专攻一经或数经研习。这三阶段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关联,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更高层次。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汉代私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当代有一定的启示,一方面,

当代教育阶段之间应该连接紧密,这不但能够避免学生在进入另一阶段后出现知识断层情况,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另一方面,前一阶段的学习是后一阶段学习的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实际情况来教授知识,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有利于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之上来更好的理解新知识。通过对汉代私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及学习,能够启发我们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胡海涛.汉代私学教育及特点[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2:3.

[2]严正.经学今诠初编·汉代经学的确立与演变[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73-274.

[3]刘向、皇甫谧.列女传·高士传[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41.

[4]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九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戴毅斌.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05:3.

[6]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卷五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62:2495.

[7]蔡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216.

[8]刘变丽.两汉的私学教育及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