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每个人一生的教育概念,并没有导致委员会为了校外教育或非正规教育的利益而忽视正规教育的重要性。相反,委员会认为,那些保证每个人能继续学习的技能和能力,正是在教育系统内培养出来的。因此,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远非相互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的。不过,教育系统还应适应这些新的要求,对教育的不同阶段重新进行思考,在它们之间重新建立联系,按照不同于原来的方式对它们重新做出安排,确保它们之间有可能相互转换,并使学习途径多样化。这样就会避开严重困扰教育政策的难题:要么择优,这样做会使学业失败增多和排斥危险增加;要么实行平均主义,传授同样的课程,这样做又会压制个人才能的发挥。
将伴随一个人一生的对待学习的态度,正是在家庭中,广而言之也是在基础教育(其中尤其包括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阶段培养形成的:在此阶段,人的创造性思想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接触知识可能成为现实,也可能无法实现。正是在这一时期,每个人都在获取有助于提高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判断能力和责任感的手段,也都在学习如何对周围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委员会充分地意识到,在各个社会群体、世界各国或各地区之间仍然存在着不能容忍的差异。因而人人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仍然是20世纪末的重大挑战之一。这正是国际社会在宗滴恩世界全民教育会议上所作承诺的含义所在:在全世界所有地方(因为这个问题不只是涉及发展中国家),每一个人都需要认识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掌握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知识。这一承诺应予不断重申,已作的努力应当继续下去。
然而,委员会认为,对中等教育做出类似的承诺应列入下一个世纪大型国际会议的议程。应把中等教育设想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个十字路口:正是在这里,青年们应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决定自己的未来;还是在这里,他们能够获得有助于他们成人阶段的生活圆满成功的能力。
因此,中等教育应当适应青少年走向成熟的不同过程,这些过程因人而异,因国家不同而有很大区别;这一级教育还应适应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应使学
生的学习途径多样化,以便适应他们多种多样的才能,还应增加学习指导阶段,提供补课或改变学业方向的机会。最后,委员会对发展工读交替制度予以坚决支持。这不仅仅是进一步密切学校与职业界的关系,同时也是向青少年提供应付社会和职业现实的手段,从而使他们认识自己的弱点和优势。这种做法无疑将有助于他们走向成熟。
最后,高等教育应在创造、保存和在最高层次上传授知识方面继续发挥自身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机构在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对教育进行重新思考方面,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等教育机构应把实行公平原则和培养优秀人材结合起来,向所有社会群体和经济团体的成员敞开大门,而不考虑他们以前的学业情况。大学尤其应试用有助于联系上新的学习者群体的方法,承认正规教育系统之外获得的能力和知识,以及借助于师资培训和教师培训者的培训宣传新的学习方法,以这些行动给人们指出前进的道路。
为了努力建立一个人人都能学习并且终身都能学习的机会,我们应当重新思考教育机构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各级教育的衔接交替问题。教育同职业生活一样,不间断的路今后必然越来越少,因为在各个学习阶段之间掺杂着工作。由于有了各种新的证明形式,也由于从一类或一级教育过渡到另一类或另一级教育更加容易,以及教育和劳动之间并不像以前那样被严格分开,这种学习和工作交替的办法应该越来越容易被社会所接受。◆(摘自联合国《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
□责任编辑:刘伟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