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晚清海军建立的原因(1)

2024-08-20 来源:榕意旅游网


晚清的海军建设

李康为,池州学院

摘 要:海军建设问题是近代中国面对资本主义列强的挑战而提出的重要课题.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鸦片战争西方列强通过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的大门,从而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伴随着洋务运动中富国强兵的想法,海军建设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运动。但海军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漫长的岁月才建成的,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也为日后海军失败埋下了种子。尽管晚清海军建设失败了,但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关键词:晚清;鸦片战争;海军建设

The construction of late qing dynasty of the navy

Li Kangwei, Chi Zhou College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a i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capitalist powers and puts forward the navy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Opium war changed the history of China. The Opium War, the Western powers through the ships opened the door to China,Thus began a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Due to the aggression of western big powers, China in the eighteen seventies began to study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powerful ideas in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Navy construction is one of several important movement. But the navy construction is not achieved overnight, Is over a long period of years to buil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for some reason for failure in the navy and the seeds. Although the late qing dynasty navy construction fail, but it in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effect is without a doubt.

Key words:Late qing dynasty;Opium war;Naval construction

中国是一个拥有辽阔海域的大国,东临太平洋,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有着18000公里的海岸线,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就有6个。守护祖国海域,保卫海防线不受侵犯自然而然落到中国海军身上了。而封建各王朝并没有建立真正的海军,“近代以来的海军,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真正海军,他是海军特俗的概念。”①近代海军从产生到缓慢发展壮大,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也谱写了一曲曲海军史的壮丽篇章

一、晚清海军建立的原因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的签订让中国的主权不再完整,为了挽救日益危亡的清王朝,一些有识之士要求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自强中国的呼声越来越高。60年代在中国内部展开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推动了晚清海军的产生,那么在研究晚清海军产生之前,先让我们研究一下晚清中国海军建设的原因,即海军建立前的社会背景。

(一)海防水师力量薄弱

清时的水上军队被称为水师,士兵为水兵,领军水师的长官有水师提督等。水师的主要职责是“防守海口,缉私捕盗。”②并且战斗力极弱,“战船无论大小,均为木质,动力主

戚其章著:《清海军兴衰史》,人民出版社出版1998版,第39页 。 ②

威海市政协文史资料会编:《北洋海军的兴衰》,威海市印刷厂印刷1994年版,第1页。

要靠人力划桨摇橹,辅以桅杆。”①船上武器装备虽然已有火器,但由于火器火炮射程均不远,中国士兵技术又不娴熟,发挥作用并不强,鸦片战争时“福建外海水师的战船,最大的配备重量不超过2000斤的火炮8门,炮位均安置舱面,炮手无所遮蔽,易受火力所伤。”

②船上官兵佩戴大刀长矛者还随处可见,更显水师落后性。与清王朝落后的水师装备相比,

此时西方国家的军队装备就先进的多,19世纪以后的西方各国“开始采用钢铁代替木材,作为舰艇的构造材料,采用机器代替风帆,作为舰艇的动力,并且安装新式的武器和技术装备。”③在机器生产的带动下,西方的舰艇的坚固性,使用性,战斗力方面都远远高于清舰船,且清朝水师士兵又多无训练,将领又无水战经验,。“鸦片战争前,清朝的水师官兵有50000人,舰船890多艘,但真正能出海作战的人员和舰船为数极少。”④清政府对于这样落后的水师也是深知的。所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可想而知,所中国在受外国列强侵略后想到了建立强大的海军为我国的主权。

(二)海防弱成为列强侵略的入口

正当中国对水师,海防不重视的时候西方国家却取得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他们不在局限于国内发展,把目光投向了海外,中国便成为了西方国家窥视对象。而中国是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西方国家难于打开中国的市场。为了达到目的,西方国家开始酝酿用武力逼迫中国打开国门的道路。1835年,在中国沿海考察多时的 胡夏米写给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信件中提到对于应付清朝的办法。“只要一只小小的海军舰队就万事皆足了。”⑤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7月攻占定海。西方国家仅开炮9分钟。“便击溃港口防御。”⑥在英军占领定海之前曾发生侵略厦门的战争,

威海市政协文史资料会编:《北洋海军的兴衰》,威海市印刷厂印刷1994年版,第1页。. ②

杨金森,范中义著:《中国海防史(下册)》,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③

陈书麟著:《海军舰艇》,科学普及出版社1957年版,第3 页。 ④

高晓星,时平著:《民国海军的兴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⑤

高晓星,时平著:《民国海军的兴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⑥

杨金森,范中义著:《中国海防史(下册)》,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第612页。原文出自鲍中行著:《中国海防的反思—近代帝国主义从海上入侵史》,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页。

福建水师在邓廷桢的率领下,严守港口,打退了敌人的入侵,敌人没办法只好北上侵略定海,如果清政府严密部署海防,西方列强如何能打开中国之大门。因为清政府对海防的不重视使得中国国门被打开,所以晚清如果想保住其地位就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作为后盾。

(三)清廷臣的海防论

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让清廷看到了西方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增强海防实力,编练水师成为既定政策,这些人,习惯称为海防论者,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19世纪70年代 在朝廷内部开展了一次海防战略的大讨论,在这次大讨论中“有数十名官员发表意见,一致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组织近代海军,建立沿海防卫体系。”①-梅启照在论及建设水师的必要性时称“水能兼陆,陆不能兼水,敌舰到处可以窥伺,我挫则彼乘势直前,彼败我则望洋兴叹。”这一系列的海防论为近代化的海军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舆论宣传。

(四)平内乱的需要

中国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中国迫不得已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主权受到极大的破坏,中国被迫割地赔款求和。中国这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人民处在水生火热之中,条约中中国的大量赔款全都转嫁到了老百姓的手上,老百姓生活苦不勘言,于是爆发了大批的农民起义,如太平天国起义,捻军等。面对这些起义清政府不得不进行镇压,而太平天国又是其第一大害必须铲除,而其有长江做其天险,所以清政府必须建立强大的海军来镇压太平天国。所以建立海军也是平内乱的需要。

二、晚清海军的发展

杨金森,范中义著:《中国海防史(下册)》,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一)晚清海军的建立

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洗礼,清政府由最初的海防思想到了建立近代化海军转变。因为清政府看到了近代化海军的威力。然而晚清的海军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鸦片战争之前就有林则徐,魏源等爱国志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海防思想,但由于当时的清政府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没有意识到西方列强的强大,到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有建立海军的想法。1874年,日本武装侵台事件发生,引起朝野上下的极大震动。11月5日总理衙门便向上提出奏请:“现在日本之寻衅生番,其患之已见者也,倘遇一朝之猝发,而弥救更何所凭?”更具体了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六条意见。其中特别强调发展海军,奏曰:“请设水军三大营,一扎天津,一扎江口,一扎闽省,简派大员为之统帅。”要添置铁甲舰,“每水军一营,先够一两只以为根本。”①清廷对此相当重视,就将此六条发给沿江沿海各督抚、将军详细筹议,并限令一月内复奏。在这次讨论中李鸿章主张加强海防,并支持丁日昌的成立三支海军的意见,另一方面极力主张购置铁甲等舰船。同时,他还重申裁撤各省旧式师船,以解决新式轮船的费用。最后清政府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沈葆桢督办南洋海防,同时发布上谕,告知朝野上下:“海防紧要,亟宜未雨绸缪,以为自强之计。”②1874年的日本侵台,客观对中国海军的初建起到催化剂的话那么,爆发于1884年的中法战争,则又促进了中国海军的成军。中法战争后清廷又掀起一次海军管理的大讨论,最后于1885年10月12日慈禧太后发布懿旨批准建立海军衙门。有了专门管理海军的中央机构——海军衙门,这样中国海军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

(二)晚清海军的概况

《涛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98,第31至34页。 ②

《光绪朝东华录》光绪元年3月,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版,第36页。

福建海军是近代海军建设最早的海军,他是以清旧式福建水师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福建海军拥有一批经过训练的海军军官,配备了新式的舰船,其中人员及舰船大多是依赖于福州船政局供给。1875年福建海军已经拥有了10艘舰船。但自1884年的中法战争,福建海军损失惨重,主力舰船多被击沉,实力大损,“1885年左宗棠去世以后,福建海军失去最有力的支持者,李鸿章公然肢解福建海军。”①南海海军从此名存实亡。

南海海军在1875年由沈葆桢创办,南洋海军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缓慢发展壮大,“到1885年,共有舰船18艘,总吨位数达到19019吨。”②但是南洋海军的发展始终受到北洋海军的节制,因清政府先以创办北洋海军为主。在创办海军的前三年里,“北洋总共才收到200万两经费,而南洋海军实收40万两,经费严重不足使南洋海军发展举步维艰。”③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之惨败,使清政府无力经营海军,南洋海军从此更加衰败。

北洋海军于1875年由李鸿章督办创建的据清政府“先于北洋创设水师一军”。北洋海军得到了清政府财力及政策的大力支持,通过从外购进大批舰船的基础上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879年沈葆桢去世,筹办海军的大权就全部落入李鸿章之手。他全力致力于北洋海军的发展,接收了福建海军,南海海军的部分实力,直到甲午战争之前,北洋海军的舰船数达到22艘,鱼雷艇数位12艘,总吨位达41200吨,已具有相当实力在中国数一数二的海军势力了,但是甲午一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海军官兵大多被解还乡。

广东海军起源于广东水师,在此基础上从外国购买新的舰船充实了广东水师。到1885年广东海军拥有军舰12艘,但在清末四支海军中,广东海军实力最弱。清末海军在甲午战争前夕是一支拥有7500多人的海军,舰艇数达78艘的新式海军。在甲午战后十余年里清朝的海军处于停滞阶段。直到1909年清政府才重建海军。

威海市政协文史资料会编:《北洋海军的兴衰》,威海市印刷厂印刷1994年版,第16页。 ②

胡立人,王振华著:《中国近代海军史》,大连出版社,1990年版,第114页。 ③

威海市政协文史资料会编:《北洋海军的兴衰》,威海市印刷厂印刷1994年版,第16页。

(三)晚清海军的发展措施

1、兴办教育,培养人才

古人云:“功以才成,业有才广”。这是说要取得事业的成功,人才是根本,又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①讲的是人才难得,贵在培养,培养造就人才是安邦治世的大计。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重视人才,培育人才的好传统。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丢天下。这也是一条重要的历史发展规律。 兴建近代化海防和海军,人才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海军的近代化就是像西方先进国家那样,将古老落后的舰船更新为螺旋推进器蒸汽舰,新式火炮代替旧式火炮,同时还要在沿海战略要地构筑与近代化坚船厉炮相配套的船坞炮台、机械厂,通信设施等,近代化的炮舰与近代化的设施必须要有握近代化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与军事技能的专门人才来操作所以培养近代海防和海军人才以成为时不可待,势在必行强国御敌的大计。海军建设的关于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第一点是创办水师学堂,甲午战争前创办的水师学堂主要有6处,其中天津水师学堂,威海水师学堂,还有福州船政学堂比较出名,天津水师学堂创办20多年为海军培养了大批人才,威海水师学堂由于战争原因只培养了一届学员,但其中出现了像吴纫礼这样的优秀人才,福州船政学堂就更用说了培养了大批的海军人才。为造就八旗海军。醇亲王创办了昆明湖水师学堂。第二点是派遣留学生,1873年12月7日沈葆桢向朝廷奏称:“福州船政学堂前学堂习法且语言文字者,当选其学生天资颖异者,赴法国探究其造船之方及其推陈出新之理,后学堂习英且语言者,也当选其学生天资颖异者,赴英国探其驶船之方及其练兵制胜之法,速则3年,远则5年。必事半而功倍,盖以升堂者求其入室异于不得其门者矣。”②从1877到1886年先后3次派遣留学生去英国、法国,3届留学生,者74人,这是近代中国海军最早的一批海军人才,其中很多人回国后在海军中任重要职位。

《管子权修》。 ②

《船政奏议汇编》卷9,第11页。

2、购铁甲装备海军

在建立海军的时候我国的旧式舰船已不符合时代的潮流了,而我国的造船技术就不用说了,所以就选择了向外国购买舰船。我国向国外购买的第一批舰船是通过赫德在英国订购的蚊子船,1875年李鸿章与赫德议定向英国阿摩士庄订购4艘蚊船,这4艘蚊船于1876年先后驶向中国。被李鸿章命名为“龙骧”:“虎威”“飞霆”“策电”。1878年;李鸿章通过赫德为南洋订购蚊船4艘蚊船,被沈葆桢命名为“镇东”“镇西”“镇南”“镇北”。1879年4艘蚊船抵天津,不久给山东订购2艘蚊船,命名为“镇中”“镇边”。1880年中国从德国伏尔铿厂订做铁甲舰,1885年这两艘舰抵中国,被命名为“定远”“镇远”。自从这些舰船的购进使得我国的海军实力大大加强,使得日本等侵略国家害怕了一阵子。

3、兴办军工企业,为海军提供后勤保障

海军的建立,就必须有强大的舰队和军火供应,只有这样才能始军队有强大的战斗力,中国不光光从外国购买军舰和军火,我们国家也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19世纪60年代,中国内部掀起了洋务运动建立起了一批军事军工企业,一些人在海上作战的失败教训中意识到拥有新式舰船和新式军火的必要性。于是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等制造近代化的轮船和军火,这两个军工企业为我国海军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建立军工企业对我国晚清海军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三、晚清海军失败的原因

(一)先天不足

生来就先天不足是晚清海军建设的致命弱点,一支先天不足的军队必然派生出许多负

面影响。这样的军队必然经不起战争的考验,中国海军先天不足的原因是决策者与创办者在创办晚清海军的实践中以“中本西末”的思想作为指导。所谓“中学”就是指中国的经史、伦常礼教的思维取向,用人与持久吏治、三纲五常、政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所谓“西学”即指西方国家的制造坚船厉炮之术,建港练兵之法与自然科学。洋务派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也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思想,但他们的认识的局面性又导致了其建设海军的失败。因为他们毕竟是封建统治的维护者他们的思想很难突破封建制度的藩篱。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导致中国落后的原因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不改,他们只是哪痛医哪,就是再借助方的先进技术也不可能改变中国的现状。晚清的海军建设只是移西方资本主义近代的先进技术,嫁接于中国封建政治体制的产物。所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二)没有解决近代化海军的军事体制问题

近代化的海军,其军事体制应该严格区别于封建的旧式水师军事体制,军事体制问题属于战略的范畴,它关系到一个军队的兴衰胜败。晚清创办近代海军向西方学习,只学其皮毛,未得其真谛。他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到西方的军事体制。他们继承的仍然是封建旧式的水师的军事体制。旧式编制完全脱离了武器装备的发展状况,与近代化的战争严重不相符。所以晚清海军哪有不毁之理。还有晚清海军没有强有力的统一指挥机制。真确的指挥是赢得战争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军队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晚清海军虽然有了较强的舰队与装备,但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指挥系统,这就买下了海军失败的种子。晚清初建海军缺乏统一指挥体系,所建北洋海军、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广东海军4支海军分别由直隶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统管,这就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即使1885年10月建立了海军总理衙门,但并没有改变这一状况。晚清海军没有建立与军队新型海军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近代化海军建设是一个错综复杂、史无前例的工程,舰船的制造与购买,人才的培训与使用,经费的筹集与支配、装备的淘汰与更新,官兵的管理与训练,后勤的供应保障等都设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否则就会相互脱节运转失调,当然也就消弱了

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晚清的海军建设中,始终没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仍然照旧式管理模式管理新式海军,如4 支海军的经费各有各的来源和去向,致使本来就短缺海军军费变得更加分散,更显短缺,当然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制造、外购舰船没有统一规划管理,材料资金就会大量浪费,贪污舞弊现象就更不用说了。人事方面,封建同乡、戚宜观念严重,不论德才,只要是同乡戚友,就相互援引提携。还有就是晚清海军没有建立近代兵役制度。士兵是军队的主体,将帅是军队的首脑与骨干。如果没有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广大士兵,那么再好的将帅也无用武之地,一支能打仗部队,不仅要有好的将帅还有就是要有取之不尽的兵源,还要有一套完善的兵役制度,清政府一直实行临时性的招兵态度。这种临时招兵的办法既使士兵数量不能凑齐,还难以保证其质量。所以晚清海军失败是必然的。

(三)晚清海军没有确定近代海军先进的战略战术思想

有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作为指导是兵家之根本,一个军队如果有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它就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就会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就会无讨过所要建立的海军应运用什么样的军事理论作为指导。因此另外制海权问题也是近代海军军事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海军在战斗中能否掌握主动权是否具有海权意识是否掌握了制海权是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而清朝却未能所以清朝海军必然会失败。

结语

我们不能因为晚清海军的失败就否定其历史地位。近代海军的建立使我国海上有一支强有力的力量阻止海外入侵。李鸿章曾经这样夸海军“今海上如有水师一支胜于陆勇上万人,陆勇一支胜于绿营数万人。”①可以看到海上一支水师相当于绿营10万军队,海军巡

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上册)》,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21页。

弋与海上对西方国家都是一种震慑。近代海军作为一支新型军队,他的出现有着历史的进步,为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带来了希望,近代海军是国家军事力量中有力的组成部分,为中国的近代化国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苑淑义著:《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

谢世诚著:《李鸿章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刘玉明、戚俊杰著:《辩证看甲午》,海军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樊百川著《清季的洋务新政第二卷》,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戚其章著:《清海军兴衰史》,人民出版社出版,1998年版。

杨金森、范中义著:《中国海防史》,海洋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海军出版社出版,1982年版。

胡立人、王震华著:《中国近代海军史》,大连出版社出版,1990年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