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整理领导讲话录音 整理领导讲话录音是文秘人员为领导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整理好领导讲话录音体现着一个秘书的工作水平和个人素质。单位领导在不同会议、不同情况、不同时间内的讲话,体现着领导的工作思路、对本单位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关于单位一些问题的探讨,或工作应酬等。这些,在需要形成文字材料下发时,文秘人员所进行的领导讲话录音和整理下发工作,就是在为本单位的管理建立一种\"链节\",也是在为单位领导与下级之间的交流沟通搭建一个平台。工作之重要,自不待言。
感触一,领导讲话录音是秘书学习提高的一个绝佳机会和学习捷径。单位党政领导对单位各方面的情况一般是非常熟悉的,对上级要求、国家相关政策是非常清楚的,对国内、国际上同行业的情况掌握也是比较全面的、及时的。因此,在想问题时,领导考虑的就比较全面、具体、深远,驾驭全局、统筹企业关联交易、站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高度;在部署工作时,有宏观要求、长远打算,也有具体安排等,基本上都是切合企业实际、利于企业发展、能有效解决企业存在问题的,比一般干部员工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宽、分析得细、安排得实,……单位领导在不同情况下的讲话,一方面体现着领导的工作思路、管理思想、领导才能、科学决断能力、理性分析等,另一方面也体现着领导的政治素质、思想智慧、讲话艺术、工作经验积累、个人特长的发挥等。这些,一个有思想深度的秘书在整理领导讲话录音时,是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的,我们有这样的工作之便,难道不是我们学习提高的一个绝好机会和学习捷径吗。
感触二,整理领导讲话录音时,秘书可以得到很多的工作享受。享受工作有很多内涵,享受工作和享受生活都是幸福的事情。一个人的思想、一个人对某些情况的掌握、一个人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是有局限性的,工作中更是如此,这些都会便一个有事业心的人产生工作追求,特别是有事业心的秘书。而工作追求中有苦、也有乐,在此仅谈其乐,因为有乐就有享受。受局限性影响有很多东西是我们秘书不能体会到的,你有机会直接聆听领导讲话,特别是在整理领导讲话录音时,你可以对感兴趣的地方一遍一遍地重温,对一些理解不深的东西,可以一次次地随着领导的阐述而使自己
的思想清晰再清晰,使你在第一时间(如果在整理下发前均算第一时间)内,能够充分理解领导的讲话意图,比一般员工能够提前进入下步工作状态,早一点掌握工作主动权,这应是秘书的其一工作享受;在边听、边整、边思索中,你可以深刻地感悟领导展现政治远见、领导才能、个人魅力、深邃思想等,使你的思想不断得到升华,不断促进你综合素质的提高,工作即学习,这应是秘书的其二工作享受;在你紧张忙碌的整理中(这时工作也是很苦的),为一个听不太清楚的地方而和别人探讨,或几个人同时整理共同探讨一些不太清楚的地方,然后恍然大悟时那种成功的快感,可以充分体会苦累中的工作乐趣,体验工作着即快乐的感觉,这是秘书的其三工作享受。当然,还有很多的工作享受,同行们自有感悟。
感触三,整理好领导讲话录音应该做到“明、顺、严、准,快”五个字。整理领导讲话录音,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照排。因为领导在不同情况下的讲话,有时没有备稿、有时有备稿也要根据情况穿插语言、有时是即席的,限于时间或当时情况并不能时时做到文字语言规范、陈述条理清晰。即使做到了,从讲话到文字也需要一个转换的工作。整理领导讲话录音就是要使其形成符合领导意图相工作实际的、语言规范、条理清晰的一个行政或党务工作的公文或信息,这一点文秘人员是非常清楚的。如何整理好领导讲话录音,我的体会是要做到“明、顺、严、准、快”五个字。明,就是对领导讲话的主旨要明确,理解要深刻,精神要吃透。如果对主旨不明、要求不清,就会偏离大方向,形成的文字就不能清楚地表达领导想要表达的意思,不符合领导讲话的意图,有时甚至造成歧义,当然在领导审核时就不能通过,这就会有失一个秘书的水准。顺,就是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工作事项罗列的顺,这一点在整理领导的即席讲话时表现特别突出。对哪些该取、哪些该舍的语言,要根据领导讲话时围绕的主题、涉及的问题、提出的要求等,认真思考进行取舍归纳,并在字、词、句上下功夫,确保形成文字语句通顺。对领导讲话中穿插、反复提及的工作或问题,要针对其工作性质或问题类别进行疏理,做到条理分明,工作事项罗列的顺,问题疏理的清。严,就是要做到整理好的领导讲话通篇的逻辑要严密,论证要严谨。要严格按照领导讲话的意图进行整理,对一些论证问题,如果领导当时没有进行深刻分析,举例很多,这时我们就要认真分析,确保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走偏,更不能随意放纵自己的思维。准,一是对有些听不清的地方,意思把握要准,
要反复听,听反复,不能理解偏差;二是对领导有些带有方言的口音辨识要准,不能产生歧义,或弄出笑话;三是对领导讲到数字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大约的数字,要认真进行核实,确保数字的准确性。快,就是要讲求工作效率,工作出手要快,不能拖延时间。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不能因为我们秘书人员不能及时将领导讲话录音整理好交领导签发;而影响到领导讲话的时效性,影响到具体工作的开展,以致造成办公室工作的被动。
感触四,从整理领导讲话录音,谈秘书学习提高的方向和具备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素质是做好秘书工作的重要保证,从整理领导讲话录音中秘书可以更深地感受到这一点。我的感悟是要在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理论水平、文学素养、专业了解、知识学习、工作责任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政治不明、立场不稳,思想淡薄使人平庸,没有一点理论水平,就难于把握政策方针。做好秘书工作必须政治坚定,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正则明,并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在深层次上思考问题,看问题上一个高度,提高理解力、判断力,进一步发挥好领导的参谋助手作用。文学素养的提高,才能促进文字水平的提高,没有文字功底是很难胜任秘书工作的。根据录音整理的领导讲话,有时是一篇关于某一方面工作的讲稿、有时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的工作报告、有时是一个公文、有时是一封贺信等,其性质往往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求秘书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扎实的业务基础,要具备归纳、总结、提炼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不然就很难胜任秘书工作。秘书还要加强对本单位、本系统(或上下级)情况、涉及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如果对本单位、本系统情况和专业知识不甚了解,有时就不能很好地跟上领导的思维,对领导讲的事情就会摸不着头脑,给自己整理录音时带来很多不便。秘书更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扩大知识面,丰富内涵,开阔思维。要有吃苦精神,精益求精,\"为求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要加强责任心和紧迫感,每整理一次讲话,都要像参加一次战斗、完成一项工程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完成,就要淡薄时间概念。如果能做到这些,我想定会使你出手的东西过得硬,使你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在日常工作中,单位领导经常要在不同场合发表口头讲话,由于没有讲话稿,秘书在整理领导讲话录音时就比较困难。这就要求秘书先用录音设备将领导在不同会议上发言的内容录下来,再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领导的报告、讲话、发言往往体现着领导的工作思路,对本单位工作的
安排和要求,关于单位一些问题的探讨等。秘书将领导讲话录音整理出来下发后,就可以为单位领导和下属机构之间的交流沟通搭建一个平台。秘书在整理领导讲话录音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观点明确
秘书在为领导起草讲话稿时,必须观点明确,正确、全面、深刻地反映单位工作情况,整理领导讲话录音也不例外。在事先没有讲稿的情况下,领导同志的讲话有很大的随意性,观点也不明确,与文章的规范性要求有明显差异。因此,在整理领导讲话录音时,对领导讲话中不明确的观点要使之明朗化,如果对主旨把握不准,就会偏离大方向,形成的文字就不能清楚地表达领导想要表达的意思,或者不符合领导讲话的意图,有时甚至会造成歧义,在领导审核时难以通过。
二、条理清晰
有些领导的讲话,要讲的内容都涉及了,讲得也很生动,但层次比较混乱,整理录音时就必须使之条理化。何其芳同志建国前当过朱德同志的秘书,朱德曾对何其芳说:“有时我要讲话,给我写个提纲。意思我是有的,你只要给我整理一下,调整一下,把逻辑弄强一点。”(张宝元等主编《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356页)对领导的讲话,哪些该取,哪些该舍,要根据领导讲话时围绕的主题、涉及的问题、提出的要求等,认真思考,合理取舍归纳,并在字、词、句上下功夫,确保文字语句通顺。对领导讲话中穿插、反复提及的工作或问题,要根据工作性质或问题类别进行梳理,做到条理分明。
三、逻辑严密
在整理领导讲话录音时,常会遇到篇幅冗长、缺少句子成分、表达不完整等问题。茅盾先生说过,“讲话稿不如写文章那样推敲,整理时可以去掉一些可有可无的虚词,尽量精练些。”(吴泰昌《失约的家宴》,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9月,第2页)在整理讲话录音时,增加或删改文字很有必
要。这样可以保证领导讲话的逻辑严密性和论证严谨性。要严格按照领导讲话的意图进行整理,对一些问题如果领导当时没有作深刻分析,只是简单举了几个例子,这时就要认真分析,确保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同时要注意不能走偏,更不能随意放纵自己的思维。
四、准确无误
由于没有讲稿,领导讲话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诸如方言等听不清的地方,举例不是很准确的情况,以及一些有歧义的语句。在整理录音时,如果不认真审核校对就印发下去,就有可能出现笑话,造成误会。因此,秘书人员在整理讲话录音时对讲话中的某些数字或事例要存疑,可以提出来请发言人解释、核实,对一些方言土语要反复听,准确辨识。在准确的基础上,还要讲求效率,不能拖延时间,以便及时将领导讲话录音整理印发下去,推动工作的开展。
五、重视学习提高
报告、讲话、座谈会发言的内容十分广泛,发言者与录音整理者在理论水平、政策水平、逻辑思维能力、文字功底等方面是有差异的,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误解。如陈毅同志1962年3月6日《在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人人都能够把他的这一点才力、智慧,全都贡献出来。有了问题,能够面折廷争”。“面折廷争”这个成语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吕后本纪》,指不怕罢官,敢于在朝廷上争论。录音整理者因为不熟悉此成语结果错写成了“面责情真”,给人留下了笑柄。(参阅杜白《关于‘面折廷争,兼及文艺工作者的历史知识》,《文艺报》,1979年第10期)秘书应是“通才”和“杂家”,要广学博览,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做好秘书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做好整理讲话录音的重要保证。秘书要在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理论水平、文学素养、专业知识等方面提高自己。秘书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扩大知识面,丰富内涵,开阔思维,才能很好地完成整理领导讲话的任务,把本职工作做好
整理领导讲话录音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根据领导脱稿讲话录音整理成书面的讲话稿,是文字秘书经常碰到的工作任务,也是深刻领会领导思想、锤炼文字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自己在尝试把领导讲话录音整理为领导讲话稿的过程中,深感还有不小差距和许多困惑,经过卢主任点拨,结合实践,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概括起来就是需要关注几个问题。
第一,要把握领导讲话实质。认真学习领导讲话录音,深刻领会领导讲话的精神实质,是整理出高质量讲话稿的首要前提。做到这一点最好是能够到现场收听,记录下相关重要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整理出来原汁原味的稿子。然后,通过认真研读原稿,全面领会精神,真正从领导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切实做到整体上能够把握好领导讲话的主旨是什么,基本思路是什么,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等等关键点。这样才能保证在具体地整理过程中,避免出现与领导要表达的思想、观点相差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的现象。就我自己而言,越来越体会到办公室的工作,特别是文字工作离不开“严谨”二字,没有严谨的作风,没有负责任的精神,就会连起码的整理录音讲话的基本功都练不好。如果仅仅是把整理讲话稿当作是小事来做,那么势必会滋生完任务的想法,就会出现没有完全弄懂领导讲话通篇意思的情况下,只是对照着原稿就词论词,就句论句的进行“顺”下来,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要力求多用领导原话。根据录音整理书面讲话稿的目的,就是更清晰、更准确地表达领导的观点与思想。领导很多的即兴之言,都充满着思辨的、智慧的光芒,只有在整理时尽量使用领导原话,才能更显示出领导的讲话风格和水平。所以,必须充分尊重原意,尽量保留原话原句是整理讲话稿的基本要求。如果整理出的讲话稿通篇没有领导的原话,甚至是背离领导讲话的原意,即便整理出的稿子再怎样文采飞扬,水平再怎样超凡脱俗,都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为此,在具体地实践当中,必须自始至终牢牢地把握尊重原意这一原则,尽可能多的多使用原话,使得领导的本意和语言风格得到很好体现;要坚决杜绝生编硬造、别出心裁、牵强附会的大篇幅地进行改写。
第三,要合情合理进行增减。前面讲到的两点就是要注重把握、运用领导即兴讲话的原意、原话,就是在整理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忠于精神、保持个性,体现出领导的风格和水平。同时,也应该
清醒地认识到尊重原意不等于照搬照抄,尽量保留原句不等于原封不动。合理地进行补充、删减形成高质量的讲话稿,是整理录音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秘人员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整理出录音原稿的基础上增减内容、材料,形成一篇完整的书面稿子,关键要把握好“合理”二字,只有合理了,才能恰如其分,相得益彰。在增补内容方面,要认识到在一定场合下领导即兴讲话,配有肢体语言,现场的环境差异,不一定每一句都很完整、很严密,同时还要认识到领导即兴讲话的特点是思维上存在着跳跃性,表达上不一定很系统、很全面、很连贯,为此就需要在整理时进行必要地补充和完善。整理的过程最需要对照原稿进行仔细地揣摩,吃透前后文的语境意思,把领导想讲的而没有讲到的内容、材料合理地补充进去。应该说,要补充多少、补充什么,没有绝对的定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常需要补充的有这几个方面:一是现场受众皆知的情况,领导讲话时因为大家都知道而省略不讲的内容,随着整理出书面稿子后受众面的扩大,必须对相关情节和内容进行必要地补充。二是一些严谨的提法,领导讲话时往往对有关政策、法规名称等严谨的内容点到为止、受众会意就行了,然而形成领导讲话书面稿时,从严谨性、严肃性上讲必须进行必要的补充。三是领导想表达,但是没有完成表达到位的思想、观点等内容,因为受时效的影响,领导在即兴讲话时一些思想、观点表达不是很完整,只有进行适当地补充,才能使思想、观点更完整、更准确、更明白。总的来讲,增补的内容、材料必须是领导讲话原意的必要地、合理地补充,对讲话的主旨要起到积极完善的功效,要做到言之有物,不蔓不枝,言简意赅。在删减内容方面,还是应该立足于从把握即兴讲话的特点出发,本着认真、主动、负责的精神,按照语言、行文的规范要求,适当地进行合理删减,使得最终成稿不一定把领导所讲的内容全部涵盖。换而言之,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到受众差异、场合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删减内容是一件见功夫、见本事的能力。通常情况下,需要删减的内容有:一是重复的话,对领导讲话多次讲的,要适当的保留,避免啰嗦。二是口语化的内容,要认清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尽力减少口语出现的频率。三是与主旨联系不密切的内容,因为即兴讲话思绪跳跃的缘故,难免出现与主旨联系不紧的内容,在形成书面稿子时不容易处理,需要大胆地进行删减。四是不必要的客套话,领导讲话时为了与受众沟通感情的客套话,在形成书面文稿时要进行删减。五是不准确的内容,领导即兴讲话引用数据、词句等内容时,可能出现的似是而非、张冠李戴的情况,整理时必须追究出处,合理地进行删减。
第四,要深入了解相关背景。应该讲,领导的即兴讲话,都是有感而发,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下,想起到相应的一定效果。那么领导的感从何来?如何深刻体会到领导的话外音?了解相关背景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以08年第三季度全局的经营活动分析会为例,张局长、杨书记在会上都作了重要的脱稿讲话,如果想准确把握领导讲话的意向,就要了解相应的会议议程,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收听会议的主要人员,会议是在全局什么样的经营情况下召开的,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什么等等。只所以了解这些情况,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把握领导讲话时的“角色”。判定角色就可以确认领导的讲话是主题讲话、重要讲话、还是总结讲话,或者是一般性的发言。根据不同性质的讲话类型进行定位,在整理录音时就能把握好领导讲话的语言分寸,整理出来的讲话稿就更能符合领导的身份、地位,更能体现领导的个性特点,使讲话的效果更突出。同时,当真正了解相应的背景后,就会在增补、删改材料时更有针对性。其实这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需要研究领导的讲话风格,研究背景情况下的具体工作,研究讲话的功效是表扬、批评,还是鼓劲、鞭策,通过研究才能使内容删补得体,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
第五,要坚持领导认可原则。经过精心整理出的讲话稿,不管自己多么满意都是不够的,得到领导的认可才是追求的终级目标。应该讲,赢得领导认可的过程也是一个促使自我进步、提高的过程。无论领导对稿子是什么的评价,都要勇于多问“为什么”。领导说整理的稿子好,自己要问好在哪里,要去分析总结领导认可的原因,从而更好地把握领导的讲话风格,掌握领导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积累使自己真正为领导起草讲话稿时少走弯路。如果领导对整出的稿子不认可,更需要问“为什么”,要虚心听取领导所提的意见,对照自己最初的想法,在有针对性改进的同时,还要问为什么这样改就比自己整理的稿子好。总之,无论从服务的对象来讲,还是从领导的水平、学识、能力而言,都需坚持领导认可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向领导学习”的目的,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
根据录音整理讲话稿,是政府研究部门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最近,遵照安排,整理了几篇领导讲话稿,得到大家鼓励。现将整理讲话稿的一些体会整理出来,请各位同行指正。
第一,认真学习原稿(录音),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这是整理好讲话的前提。领导在正式场合的讲话大多都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其主要精神是什么,是整理讲话时必须弄清楚的问题。整理前要认真听录音或仔细阅读根据录音整理的原汁原味的稿件,吃透精神,把握实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全局上考虑问题,从整体上把握讲话的主题思想、基本思路以及主要的表达方式等,从宏观层面把握整理稿的大原则、大方向,确保整理出来的录音稿在思想上、认识上及重要观点上不出偏差。切不能在通篇意思没有弄懂的情况下,就词论词、就句论句地进行修改。
第二,充分尊重原意,尽量保留原话原句。这是整理讲话稿的基本要求。如果整理的讲话稿悖离讲话者的原意,那么,整理出来的讲话稿即使水平再高也毫无意义。因此,不能别出心裁,违背讲话者意图地大篇幅地改写。整理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地尊重讲话者的原意,尽量保留讲话者所讲的原话,最好尽量使用原句、原语,让其本意或个人的语言风格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尊重原意不等于照搬照抄,尽量保留原句不等于原封不动。
第三,合理地予以补充,简而有力地予以完善。录音讲话大多是事前没有准备的即席讲话,或虽有所准备但脱稿而讲的。这类讲话的特点是在思维上往往具有一定的跳跃性,表达不一定全面、系统、连贯。所以在整理时,要认真阅(听)原文,仔细揣摩前后文的语境意思,将讲话者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补充进去。整理一篇讲话稿,有时候需要补充的内容很多,不可一概而论。但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会者熟知的情况。因为与会者都知道,讲话者觉得没有必要重复,往往被省略了。但是,将讲话整理出来,不一定都是给熟知情况的人看,所以,一些相关情节和内容必须补充进去。二是相对固定的提法、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名称等。由于讲话语言比较简洁,对有些相对固定的说法或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的名称包括对人的称谓等,讲话者有时只是点到为止,不一定作全面、规范的表述,如果不补充,不但意思不完整,难以理解,而且因为表述不规范,影响讲话的严肃性。三是表达不够到位的思想、观点等。很多即席讲话,领导想表达的意思,由于没来得及认真细致的思考,该表达的而没有完全表达,但是从讲话的语境中可以体会得到,这种情况也要适当地补充进去,使讲话者的思想、见解更加清楚、明白。补充相关内容要动脑筋,要在“合理”二字上下功夫,所谓合理,即要合乎讲话者的原意,要体现讲话者的主旨,不能偏离正常的轨道。补
充的语言要尽可能地简短,语句不能过多,最好是一两句以内,能够用一个词语的,不用一句话,能够用一句话的,不要用两句话,尽量做到简而有力,不冲淡原语原句。
第四,适当地予以删减,认真负责地予以修正。由于这类讲话即席或脱稿者居多,每句话的意思不一定都完整、准确,思路也不一定都沿着正常的“轨道”运行。在整理中,要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按照行文规范和语言规范的要求,适当地予以删减。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也是比较复杂的,出现得比较多的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重复的语句。有些话虽然重要,但重复多次,不一定都保留,应尽量删除,避免重复啰嗦。二是口语化的语言。口头讲话与书面讲话不同,容易口语化。对这些口语化的东西也尽量删减,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出现的频率。三是离题较远的内容。由于临场发挥,难免出现一些与主题关系不够密切的内容。这些内容如果对突出主题帮助不大,衔接起来又有较大难度,应予以删去。四是某些表示客套的内容。出于礼貌,有时候需要讲一些客套话,特别是有上级领导到会或有贵宾在座的时候,客套话可能更多一些。但把讲话整理出来作为正式讲稿或文件下发时,应尽量减少。五是讲话时出现的不准确的内容。如因一时疏忽而出现的“张冠李戴”、“似是而非”或容易造成误会的东西,应予以纠正,不能让明显的错误出现在经过整理的讲话稿中。
第五,注意了解相关情况,以便更好地把握整理的分寸。这里说的“相关情况”,主要是指讲话的一些“背景”。比如,会议议程、日程安排、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以及会议应达到的预期目的等。了解这些情况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领导讲话时的“角色”:是主题讲话、重要讲话,还是总结讲话,或一般性发言。讲话者的“角色”不一样,讲话的作用、效果等也有较大的差别。掌握了这些,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讲话稿的语言分寸,使讲话更能符合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更能体现讲话时的具体角色,使讲话的作用和效果得到更好地发挥。
怎样整理领导讲话?
答:这里有两种惰况。一种是,领导在讲话稿的基础上作了某些发挥,或加进了几个重要观点,或插进了某些重要内容。这种情况比较好办,领导在讲话时把它们原原本本记下来,领导讲完后再
加进去。如果观点欠准确、层次不顺当、句子不通顺,作一些技术处理就行了。另一种情况是,领导是在没有稿子的情况下作郯席讲话,有的可能顺当一些,稍加整理就成为一篇文章;有的则可能讲得随便、零乱一些,要整理成为文章就有一定难度了。这种情况下,最基础的工作是把领导所讲的话通过记录或录音全部记下来,这样整理起来就会有充分的材料依据。
有的同志只记要点,整理时再来发挥,其实这是自找麻烦:即使你发挥得很好,也要费时费力,何况你未必都能发挥得准确、能符合领导的原意呢?所以在这个环节上,还是忠实于领导的原话、原意为好。到了整理阶段,我们再来研究和推敲——层次顺畅不顺畅?因为是即席讲话,可能出现层次不顺的情况,比如:本应作为第一层次的摆到了第二、三层次,层次之间联结不够紧密,各层次的内容相互穿插、重复。这种情况下就要把层次理顺,该作为哪个层次的就调整到哪个层次,该属于哪个层次说的话就集中到哪个层次之内。比如某领导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谈了四点意见:“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二、制订并落实优惠政策,激励外商和民间投资;三、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能源和公路建设;四、落实领导责任制,确保各项任务完成。”
这四个层次的摆布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第一层次的“加强领导”会与第四层次重复,不如把它并入第四层次,第一层次集中谈认识问题;二是,第=层次与第三层次应该对换,先讲重点再讲投入,前者是任务,后者是措施,逻辑上更顺当一些。
观点准确不准确?如果不准确,就要予以修正,使之准确。
为什么说“修正”而不是“改正”呢?这是因为,除非这个观点完全错误,要不就必须尊重和保留领导本来的意思,只是在该观点的表述方法有所欠妥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这就像木工用刨子刨木料,目的是使之平整光滑,而不是把木料废掉。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某领导即席讲话中提了这样一个观点,“各级干部尽可放开手脚大胆干,出了问题,只要不是中饱私囊,可以不追究责任。”这句话的出发点是没有错的,思想也够解放的,但表述上欠周密,不是中饱私囊就不追究责任,那么由于失职渎职给国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要不要追究责任呢?这显然是一大漏洞。所以
在基本保留原意的基础上,可以改为:“各级干部尽可放开手脚大胆干,出了问题,只要不是明显违背党纪政纪和政策、法律,可以免予追究责任,吸取教训,改了就好。”这样表述就比较完整、准确了。另外,之所以强调“修正”而不是“改正”,其中还有一层意义,即尽可能让领导的真实思想得到充分表达。
比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只要该领导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最精彩的、听众最喜欢听的讲话其实还是即席讲话,因为它不像写好的文稿那样要受到某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有时还不得不讲几句空话套话,它可以在一定的空间自由发挥,所表达的往往是领导同志的实话、真话甚至是心里话,是他独到的、不入流俗的、不是八面玲珑打官腔的、能表现个人风格的真实思想,其中还不乏真知灼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平常为领导起草讲话稿,引经据典,寻章摘句,左推敲右琢磨,把每一层意思、每一句话都“磨”得很正确、很规范,但有时候却把领导思想中的“亮点”也给磨掉了,变成一篇沉闷而毫无生气的官样文章。正因为如龀,我们平常就要十分注意捕捉和积累这种“亮点”,整理讲话时更不能随意更改或删掉。
语句通顺不通顺?不通顺的情况肯定会有的,就像平常说话一样,哪怕是思维再敏捷、口齿再伶俐的人,也免不了会有词不达意、前后重复和思路突然中断的时候。但即席讲话的好处恰恰又在于:它是以纯粹的口语化而深受听众欢迎的,偶尔的停顿、重复和频频出现的语气词,反而让听众觉得自然、亲切;更重要的是,不少领导在即席讲话时生动幽默,妙语连珠,使会场气氛轻松活跃,让听众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其效果比板着脸念稿子当然要好得多了。所谓“整理”,“整”即调整,“理”即理顺,而不是叫你去推倒重来。所以在整理讲话时一定要注意:只要层次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就要尽量保持原貌,尤其要注意保持该领导原本的语言风格和语言中的精华部分;我们的责任仅仅在于,把明显不顺的地方理顺,把明显不当的用词改过来,千万不可自作主张把它改成文绉绉的“八股调”、书生腔。举个例子:某领导到纪检工作会议上即席讲话,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有的干部,喝起酒来一斤两斤不醉,打起扑克麻将来三天四夜不累,可做起工作来呢,五年六年不会!这样下去,你不感到羞耻吗?”这话说得生动诙谐,仅“羞耻”一词用得不够贴切,换成“问心有愧”就可以了。而如果把它改成“有的干部成天沉醉于吃喝玩乐,工作上却平庸无为……”
当然也说得过去,但那种生动诙谐的语气就没有了。
意思完整不完整?即席讲话不仅要求思维敏捷,而且要有连贯性和逻辑性,一句一句、一层一层地把意思表达清楚、表达完整。但有时由于思维出现跳跃,忽略了前后照应,或由于说话的节奏太快,语言运用不够周密,就会出现意思表达不连贯、不完整的现象。来看两个例子。例一:“群众批评我们,甚至骂我们,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群众的批评是一面镜子.让我们把脸上、身上的脏东西清除掉,我们就可以变得干净一些、漂亮一些了。”这两句话之间就出现了跳跃,插入一句“我看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意思就连贯得起来。例二:“对部分乡镇干部不安心在基层工作的问题,我觉得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在乡镇工作,条件的确比较差,工作压力的确很重,但是,这难道就能成为甩手不干的理由吗?大家都要求进城,那么基层的工作谁来做?
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谁来解决?……”如此这般说下去,本来前边说“从两方面来看”,但只说了“一方面”,接下去没有了“另一方面”,意思就残缺不全了。整理时我们就要顺着领导的思路想下去:这“另一方面”可能是什么呢?可能是上级对乡镇干部关心、教育和支持不够,也可能是有关部门的土政策导致乡镇负担太重,择其一种补上去,意思就完整了。
句子干净不干净?所谓干净,指的是句子要尽可能凝炼、简洁,不重重复复,不拖泥带水。不过这里所说的“干净”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即席讲话不可能像写文章那样斟词酌句,既然是口语化,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语句,如语气词、关联词、过渡词以及某些毫无必要的重复用语等等。
这样就给整理工作带来了难题:句子不干净固然不行,因为整理出来的文章也必须是文章,不能原封不动把那些枝枝蔓蔓的东西也搬过来;但太干净了也不行,太干净就失去了口语化的特点,变得不生动、不自然了。这里就有一个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比如这样一段话:“我们有的同志也太不像话了吧,啊?洪水都快冲到家门口了,他老先生还在那里搂着老婆睡大觉!这样下去还得了吗,啊?这究竟是警觉性不高呢,还是责任心不强呢,还是这个这个……对人民生命财产漠不关
心呢?”很显然,这段话就要予以必要的“修剪”,把无关紧要的话去掉,变成“有的同志也太不像话了吧?洪水都快冲刘家门口了,他老先生还在那里搂着老婆睡大觉!这究竟是警觉性不高呢,还是对人民生命财产漠不关心呢?”这样,既保留了口语化的特点,又使句子简洁多了。
也有一些即席讲话在层次、观点、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动“大手术”才能整理好,有时还需加入秘书本人的发挥与创造。这种情况下,就要将稿子送领导审阅并将有关问题汇报清楚,领导同意后再印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