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氧气

2022-11-30 来源:榕意旅游网
学而优 教有方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氧气

一、单选题

1.有关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B.反应装置可以选用启普发生器 C.反应过程中水的质量增加

D.生成氧气的质量等于反应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下列物质反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澄清石灰水敞口久置于空气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火焰,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4.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

B.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依次是:O2、N2、CO2 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来防潮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

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反应的因素

A 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是蓝紫色火焰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铁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1 / 13 氧气的含量 B C 反应的温度 反应物的种类 学而优 教有方 D A.A

B.B

C.C

D.D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较难分解,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镁条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7.下列不属于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 A.生成白色固体 B.火星四射

C.剧烈燃烧

D.放热

8.下来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冰雪融化 B.烧碱潮解 煤的干馏 C.干冰升华 石油分馏 D.动物呼吸 食物腐烂

9.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A 实验现象 结论 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某集气瓶中,未复燃 某金属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溶液变色,金属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测得某无色溶液的pH为8.4 该固体是碳酸盐 B 该气体不含氧气 C 该金属比铜活泼 D

该溶液是碱溶液 A.A B.B C.C D.D

10.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依据②中的现象,不能判断①中发生了反应的是( )

2 / 13

学而优 教有方

选项 ①中实验 A B C D A.A 二、填空题

1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B.B

C.C

D.D

H2O2溶液与MnO2 ②中实验及现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 Na2CO3溶液与稀硫酸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与NaOH溶液 大理石与稀盐酸 试管中的水进入导管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熄灭

(1)实验A,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B,关闭K,通入氢气,点燃,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打开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网熔断,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_____有关。

(3)实验C,放置一段时间,电子秤示数变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

12.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3 / 13

学而优 教有方

(1)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待氧气收集满后,向集气瓶中放入氧气传感器(如图),测得数据如图。 ①从微观角度解释氧气体积分数下降的原因_______。 ....

②随着实验进行,测出氧气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时数值几乎不再变化。 13.依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中,天平的示数将____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2打开K1,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3)用实验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至液面不再变化时,上升到不足“1”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实验3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4.同学们在化学实验课上完成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实验目的】实验活动练习实验室制取氧气。 4 / 13 学而优 教有方

【实验用品】烧杯、______、集气瓶、玻璃片、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试管。蒸馏水(其余试剂自选)。 【反应原理】生成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实验步骤】 1.按照如图所示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向试管中加入药品。加入固体药品的操作是______。 3.收集氧气并验满。 【问题与交流】 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一个原因是什么?______。若想收集到较纯的氧气,你的解决方法是什么?______。

15.已知: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为了证明过氧化钠(Na2O2)固体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供氧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铁架台等已略去)。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请将如下图方框中A装置的长颈漏斗和玻璃导管补画完整____。

(3)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E装置中可能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 13

学而优 教有方 ______。

(4)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以上装置导管接口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b。 (5)氧气可采用B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______。

(6)实验结束后,取C装置中固体溶于水,无气泡产生。请设计实验,检验C装置中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四、计算题

16.实验室用48.0g过氧化氢溶液和2.0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6 / 13

学而优 教有方

参考答案:

1.C

【详解】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

A、该反应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说法错误;

B、启普发生器适用于块状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反应,二氧化锰是粉末不能用启普发生器,说法错误。

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过程中水的质量增加,说法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一部分氧元素转化为氧气,一部分转化为水,生成氧气的质量小于反应物中氧元素的质量,说法错误。 故选C。 2.D

【详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没有雾,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名称,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D。 3.B

【详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选项错误;

B、澄清石灰水敞口久置于空气中,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白色沉淀生成,选项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选项错误,故选B。 4.A

【详解】A、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光,可以用作霓虹灯的电光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7 / 13

学而优 教有方

B、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O2的体积分数约为21%,CO2的体积分数约为0.03%,故选项排序错误;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能用作食品包装袋的保护气,氮气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来防潮,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无法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5.C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是蓝紫色火焰,是因为氧气含量不同,说明氧气含量越高反应越剧烈,燃烧更旺,故选项推理合理; 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说明反应的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故选项推理合理;

C、铁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铁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说明物质间的接触面积大小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铜片和铜粉是同一种物质,故选项推理不合理; D、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说明了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推理合理; 故选C。 6.C

【详解】A. 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此选项错误; B. 镁条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此选项错误;

C.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选项正确;

D. 加热到发红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此选项错误。 故选C。 7.A

【详解】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能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A描述错误,故选A。 8.B

【详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烧碱潮解是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有煤焦油、

8 / 13

学而优 教有方

煤气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石油的分馏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分开,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动物呼吸过程中,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食物腐烂属于缓慢氧化,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A、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还可能是活泼金属,不符合题意;

B、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某集气瓶中,未复燃,该气体中可能含氧气,如空气中含氧气,但是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

C、某金属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溶液变色,金属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说明该金属能与硫酸铜反应,则该金属比铜活泼,符合题意;

D、测得某无色溶液的pH为8.4,说明该溶液显碱性,但是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但是属于盐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详解】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气,能判断①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选项正确;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能判断①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选项正确;

C、试管中的水进入导管,说明①中压强减小,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即不能判断①中发生了化学反应,选项错误;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熄灭,说明反应生成了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的气体,说明①中发生了化学反应,选项正确,故选C。 11. 2KMnO

Δ4K2MnO4+MnO2+O2↑

浓度 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

【详解】(1)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Δ9 / 13

学而优 教有方

(2)打开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3)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导致电子秤示数变小。 12. 2KMnO4气瓶外 21%

【详解】(1)根据图中装置,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ΔK2MnO4+ MnO2+ O2。

ΔK2MnO4+ MnO2+ O2 分子在不断运动,部分氧分子运动至集

(2)①从微观角度解释氧气体积分数下降的原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部分氧分子运动至集气瓶外。

②随着实验进行,测出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1%时数值几乎不再变化,因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左右。

13. 变小 蜡烛燃烧的更旺 蜡烛过高,未能将瓶口处氧气消耗完 与氧气接触

【详解】(1)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均以气体形式散发在空气中,实验1中,天平的示数将变小。

(2)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实验2打开K1,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燃烧的更旺。

(3)用实验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至液面不再变化时,上升到不足“1”处,可能的原因是蜡烛过高,未能将瓶口处氧气消耗完。

(4)实验3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原因是瓶内氧气耗尽,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与氧气接触。 14. 铁架台 2H2O2MnO22H2O+O2 先使试管倾斜,将盛有药品的药匙或

纸槽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导气管未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合理即可) 用排水法收集

【详解】实验用品:根据装置图看出,用到了铁架台,故试验用品是铁架台; 反应原理:根据试验用品和装置图看出,没有酒精灯,不需要加热来制取氧气的,故选用双氧水在催化剂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0 / 13

学而优 教有方

MnO22H2O22H2O+O2;

实验步骤:2.因为二氧化锰是粉末状固体,故加入的操作是先使试管倾斜,将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问题与交流:根据该实验可知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时间不够长或导气管未伸到集气瓶的底部,都可能使收集的氧气不纯,故填:导气管未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合理即可)。

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且排水法收集的更纯净,故填:用排水法收集。

15.(1)CaCO3+2HCl=CaCl2+CO2+H2O

(2)

(3) 除去HCl气体 CO2+CaOH2=CaCO3+H2O (4) e f c d h g (5)不易溶解于水且支持燃烧

(6)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后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C装置中固体的成分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解析】(1)

A装置中是制取二氧化碳,所以是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 氯化钙和水以及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2)

由于长颈漏斗需要插入到液面以下,而导气管露出少许即可,所以图F方框中A装置的长颈漏斗和玻璃导管补画完整为:

11 / 13

学而优 教有方 (3)

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生成的气体中混有HCl,所以D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HCl气体。E装置中是检验气体中是否还有二氧化碳,从而证明是否消耗了二氧化碳而生成了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可能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4)

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需要制备二氧化碳且除去杂质后让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进而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有剩余和检验是否生成了氧气,所以以上装置导管接口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接 e、f接 c、d接 h、g接b。 (5)

氧气可采用B装置收集说明氧气不易溶解于水,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说明氧气支持燃烧,这是利用了氧气的不易溶解于水且支持燃烧的性质。故填不易溶解于水且支持燃烧; (6)

实验结束后,取C装置中固体溶于水,无气泡产生。根据给出的信息可能生成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也就是确定固体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不能直接借助碱性进行确定,因为两者均为碱性。应该先检验碳酸钠后检验氢氧化钠,过程中注意不要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具体实验过程为: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后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C装置中固体的成分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故填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后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C装置中固体的成分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16.(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2)1.6g;(3)3.4g 【详解】(1)反应中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起催化作用,即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50.0g﹣48.4g=1.6g (3)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68x6832=x1.6g12 / 13

MnO22H2OO2321.6g

学而优 教有方 x=3.4g

故答案为(1)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3)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

13 /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