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牌对于提高大学生素质的研究
作者:王寒西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6期
摘要: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生中开展桥牌运动,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桥牌作为一项智力文化体育运动,作为高雅文化的一种,必然成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有效载体。本文将从大学生学习桥牌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团结协作,竞争精神等方面进行阐述。牌如人生,桥牌将在学生的一生中起着绝对引导的作用。 关键词:桥牌;大学生;素质;提高 一、前言
桥牌,是世界上唯一具有世界通用比赛规则的扑克牌游戏。桥牌具有独特的科学性,集数学计算,逻辑推理,心理战术等于一体,而她的游戏性质,则需要牌手纵观全局,想象丰富。桥牌的学问主要体现在“桥”字上,“桥”表示联通、方便快捷、合作。一个“桥”字,体现了沟通的重要性,桥牌活动中的搭“桥”和拆“桥”,双方的竞争便以此而展开,个人相关的素养、能力都得到考量和锻炼。 特别是针对于当代大学生,学习桥牌将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习桥牌有利于学生树立团队意识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多所高校作“艺术与人生”的讲座时说“桥牌是所有牌类活动中最健康的活动,可以训练人的团队意识,强调与他人合作。”桥牌是特别需要搭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才能实现目标的活动。搭档间的沟通、理解、合作与个人技术完美展现,便是桥牌竞争的价值和精髓,桥牌无处不在凸显着现代社会意义上团队合作的精神、思想和行为。 桥牌的叫牌过程和打牌过程都离不开信息沟通,沟通出现障碍必然会导致找不到理想定约或者防守不力。打牌后及时交流研讨更是不可缺少的沟通环节,否则很难提高牌技,与同伴也很难形成默契。信任是同伴必须具备的素养,彼此不信任就会出现沟通障碍,更不可能协作默契打宕敌方的定约。打牌中不能一厢情愿地出牌,不能漫不经心地出牌,更不能赌气地出利于敌方的牌,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取得胜利。 三、学习桥牌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想要打好桥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要的,在牌桌上,坚定不移,沉着冷静,荣辱不惊,才能持续,稳定地发挥自己的水平。队式赛中,除了要求对原有应变能力和良好的牌技之外,对手之间还要展开心里斗争。全神贯注,在一场比赛中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学习桥牌有利于学生培养进取精神
我们都曾听过“牌如人生”,如果把牌与我们的人生稍加联想,是不是很有些类似的地方呢?但是如果将大众所熟知的拖拉机,升级等同我们的人生结合,就象某些人天生的好命,即 使在后来的实际生活中不怎么努力,甚至出现许多失误,他们也仍然是胜利者;而那些满手烂牌的人,基本上是不存在什么机会的。
但是,桥牌却不是这样。如果你们的手上是一副实力很强的牌,你们只要在叫牌、坐庄的过程中出现一丁点失误,你们仍然有可能是失败者。就像把牌叫到7S,并按计划把牌圆满地打成大满贯!——这样的结果,你们也仍然有可能被判失败,因为如果把同样一手牌拿给比你们更勇敢、更具开拓进取精神的牌友去打,他们却能够以无将牌的方式——叫77NT并且完成。
虽然同样都是大满贯,但是,后面一种大满贯,是不是很象一些无冕之王,他们并没有使用任何特权却能够把所有的人彻底征服,只是比别人多一点进取精神,当代大学生在大学这样自主学习,自主生活的环境中,培养进取精神是必要的,而学习桥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益。 五、学习桥牌有利于学生培养精确精神
先来看一下中国人智慧下早期的升级,只打一幅牌,即54张。后来,人们发现一幅牌太简单,就把两幅牌合起来玩,故称为双升。而桥牌与原打的一幅牌升级在出牌时有类同的地方,只是去掉了两个王,仅剩下52张,四人每人持13张。从表面上看,桥牌要比双升在出牌时简单得多。108张牌与52张牌相比,自然是多的复杂。其实,在游戏过程中会发现,双升出牌时只讲究个大概,大差不差。有时你根本无法预测每个人手中究竟有什么牌,出牌时只能蒙着打。好像是玄妙,其实是不精确。而桥牌虽然只有52张,在出牌时,要求算到位每个人手中各种花色的牌共有几张,大牌在谁手中持有。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桥牌就没法玩,或者说每打必输。这一点,双升无论如何也做不到。或许双升的诱人之处,就在于出乎意料,而桥牌的科学就在于精确。
如果我们寻求一下周围的事,无不与文化背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不自觉地被传统文化浸泡着、影响着。因此,从桥牌中,也可以看到东西文化的差异。而学生通过学习桥牌,能使得桥牌中的精确精神深入学生们的心中。 六、总结
总而言之,一个人的智力,性格,经验,心理素质等都能在桥牌中得到体现和锻炼,大学生学习桥牌,学到的不仅仅是一技之长,而是能提高自身的各个方面,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发挥巨大的作用。由此可知,在大学开展桥牌运动是拓展素质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势,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有着积极重要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陈侠.《教育大辞典 课程与各科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3]朱信龙,周先稠.《教育与现代化》[M].北京:万方数据,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