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留守儿童的问题与对策

2024-06-01 来源:榕意旅游网
留守儿童的问题与对策

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儿童”问题。

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们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需求、兴趣。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势必会形成下面一些问题:

第一,学习上缺人辅导。留守学生易发生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大多数成绩较差。

第二,生活上缺人照应。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比较贫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极其艰辛。更有部分留守儿童的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

第三,心理上缺少帮助。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陷,大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对集体漠不关心。

第四,行为上缺少自控。未成年人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外出,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一些不良的文化、越轨的行为很容易被他们接受。他们逐渐养成许多不良行为,有的沉迷上网;有的好吃懒做、小偷小摸;有的时常不回家,打架斗殴。

所以,我认为,为构建和谐社会,缓解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并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应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一)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特点,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在家长的教育素养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学校要主动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重任。农村学校必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特点,低起点,高效率,灵活机动地开展家校合作。一是利用家长爱子心切的心理提高他们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二是帮助家长正确理解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弄清家庭教育不等同于文化辅导;三是帮

1

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理性地去开展家庭教育;四是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加强情感交融,扭转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势。

(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区育人环境

农村环境对儿童少年乃至成人来说,是最直接、最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社会氛围。优化农村育人环境,首要的是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强化大教育观。要提高村委会对教育的关心程度和参与意识。由学校、村委、家长代表组成联合教育委员会,校长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开会,关心留守儿童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在教育力量的整合中起协调作用。通过有线广播、文艺宣传等形式,向广大农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知识。争取人人都成为教育的有生力量。其次是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抓手,形成科学文明的育人氛围。建好村级图书室、文化室,用丰富的书籍和科教影片、娱乐活动吸引农民,为留守儿童开辟活动园地。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农村生活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使部分农民能在本乡或本县打工,缩短务工农民回家周期。加强农村吸引外资力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尽量减少留守儿童。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