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劳动教育融入初中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4-03-30 来源:榕意旅游网
劳动教育融入初中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

【摘要】在当今的教育中,上好劳动教育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育人”,培养正确的学生价值观,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塑造得彻底。还提出了德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重点发展方向。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成长能力,同时,劳动教育也是德育教学任务制定和落实的重要载体,是德育教育发展的加速器。

【关键词】劳动教育;初中德育教育;策略探究 引言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德育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原因在于教育工作现状和发展目标的相互错位,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影响德育工作的实施。德育实践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组织并合理开展实践活动。教师要在学习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通过劳动活动形成和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是现阶段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开展劳动教育的重心并非是单纯的让学生进行“汗水式”的付出,具有较高的价值。教师在具有独特地理优势的地区开展相关教育,可以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渗入德育教育的中心思想和发展内核,帮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劳动技能和优秀品格.

一、初中德育工作现状

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新媒体内容丰富,对初中生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因此,初中生已成为数字时代的“原宿民”。初中生由于不成熟,逆反心理强,容易冲动,极易受到负面影响,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他们经常长时间玩游戏、聊天,严重时甚至网恋,导致学生怠于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中学老师比学生年龄大,思想成熟,阅历丰富,情感细腻,与学生有代沟,不了解学生心理,往往只是苦口婆心给学生讲大道理,或者过多强调纪律,而学生对这些内容往往会感到厌烦,这一呆板的方法不仅不能让学生产生

共鸣,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抗心理,并拒绝听教师强调这些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思想不时更新,在教学方面,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老师只注重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是否会学,尤其是德育知识,理论多,实例少,学生听不进去,面对枯燥的教学活动,学生更容易对手机感兴趣,依赖手机,沉迷网络。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觉得这个学生没希望了,采用自动过滤的方式忽略这个学生,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在新媒体兴起的大背景下,强调手机对学生的坏处,强制学生不用手机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一些学生的家长不在身边,手机成了彼此联系的唯一方式。当学生没有父母陪伴时,手机就成了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教师对新媒体的了解不如学生,也很少接触新媒体,与学生在思维和观念上存在差距,这也是师生交流效果不好的原因。

二、劳动教育与德育的融合概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智能化的家用机器减少了人们的基础工作,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很多同学认为劳动是不必要的,所以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错误的观念,渐渐养成了很多错误的习惯。错误的观念导致相关教育工作推进艰难,助长了部分学生随意丢弃学习用品、无节制消费、攀比知名品牌等错误行为。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师生如何改变错误的认知?这就需要将劳动教育与德育科学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项目来改变师生对劳动的认识。

三、劳动教育融入初中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最终效果。初中教师要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找到劳动教育与德育联系的纽带,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全面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德育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从根本上抓起,德育工作者才能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在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同时,还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有过硬教学技能,更需要有过硬专业素养,能够真正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主动投入系统的教学中,将劳动教育和德育的相关思想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

的劳动意识,使学生的自身思维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学校要定期举办有价值的专题讲座,注重教育理论的讲解,通过德育科研教育的形式,提升教师的德育素养。教师也应在日常工作中了解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提高自身水平,结合教育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及时在互联网上搜索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在后续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思想,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困难并帮助学生解决,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二)主题班会课,渗透劳动教育

对于班主任来说,班会是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班会中,班主任可以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元素,进行互动活动、学生分享等,帮助学生搭建概念。这个概念其实很广泛,不仅仅是扫地、拖地。首先,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从身边发现最美的工作者:清晨打扫卫生的保洁员、在医院日夜忙碌的医务工作者、无论刮风下雨,守在路口指挥交通的警察……然后,通过视频了解劳模的故事,了解各行各业的无数劳模和民族工匠。改革开放的进程。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彰显劳动的伟大价值,激励人们争当新时代的奋斗者。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劳动者的辛劳和收获,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观念。然后,让学生积极分享自己在生活和校园里能做什么,并设定目标,在劳动中锻炼,在劳动中收获,在劳动中成长。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班会结束后,安排实际工作内容,让学生带上扫帚、拖把、铲子等劳动工具,对教室、走廊、花园等进行打扫卫生;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丰富德育实践活动形式

教师要明确德育的中心是学生,围绕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创造丰富的德育实践形式。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载体,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以兴趣为本自主感受和体验学习,加深学生对德育内涵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校外劳动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分配责任区域,让每个学生亲身体验播种、种植、除草、施肥和收获的过程。在种植阶段,向学生讲解基本的工作技能,让他们在实践经验中体会辛苦。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例如能够指导学生利用生物学为植物施肥,或是

利用地理农业区位知识选择适合的种植作物等等。教师充分突出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工作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认识,养成惜食、节俭的良好习惯。教师不是枯燥地宣扬价值观,而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播种和收获的艰辛,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这样的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很大。

结束语

总的来说,劳动教育是德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校长要帮助学生制定计划,在日常行为规范、校本综合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重视劳动思想素质,充分发挥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价值,体验劳动带来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李尊.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探究[C]//.对接京津——社会形态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613-615.

[2]王福.校园文化融入初中德育教育路径探析[C]//.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专题一).,2022:362-365.

[3]王印.初中德育教育的策略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2(11):124-125. [4]李菁.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求知导刊,2020(38):77-78.

[5]彭志宏.对初中德育工作管理新途径的探索[J].教师,2016(15):17-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