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不批捕并不意味着没事,可能是因为证据不足或犯罪情节较轻。根据《刑事诉讼法》,只有符合特定条件才能逮捕,如可能实施新犯罪、危害社会安全、破坏证据等。不逮捕并不代表撤案,而是需要进一步补充侦查。检察院会审查逮捕申请,并决定是否批准逮捕。需要根据犯罪事实和证据来确定是否批捕,证据不足或未认定犯罪事实可能导致不批捕。
法律分析
一、检察院不批捕一般没事吗?
检察院决定不批捕不等于没事了,也许是因为证据不足才不批准逮捕,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公安机关采取取保候审,继续补充侦查,有了新的证据可以重新报捕;也许检察院认为涉嫌犯罪情节轻微,不逮捕对社会也没有危险,这样以后看情况(事实和证据)决定是否起诉。一般情况下,只要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遵守法律,是不会再被拘留和逮捕的。具体应当逮捕的条件,请查看《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二、《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逮捕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不逮捕并不代表撤案。对于罪行轻的、患病的可以一直不采取逮捕措施,直接移送法院开庭判决。但对于一般的刑事案件,不批准逮捕多是因为证据不足,需要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
需要明确的是,对于检察院是否批捕应当根据实际的犯罪事实和公安机关提交的证据文件来进行确定,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批捕处理,不批捕一般是由于证据不足,或者还没有对犯罪事实进行认定,但相关情况确定后就需要进行批捕处理。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院决定不批捕并不意味着没有后续事务。这可能是因为证据不足而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或者因涉嫌犯罪情节轻微而认为不逮捕对社会没有危险。只要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并遵守法律,一般情况下不会再被拘留和逮捕。具体的逮捕条件请参考《刑事诉讼法》。需要明确的是,检察院是否批捕应根据实际犯罪事实和公安机关提交的证据文件确定,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批捕处理。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五节 逮 捕 第一百四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的法律文书制作逮捕证并立即执行。必要时,可以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协助执行。执行逮捕后,应当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公安机关未能抓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应当将执行情况和未能抓获的原因通知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逃的,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撤销逮捕决定之前,公安机关应当组织力量继续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八十条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
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