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重点难点
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蕴含的道理,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从平凡的语言中读出不平凡的思想,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设计理念
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其实很好教,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这话非常生动地诠释了语文教学中“教”与“读”的关系,语文需要的不是“教”,而是“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应该是扎扎实实地阅读课。学生只有深入阅读文本,才会走进文本,获得体验。本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走进《诚实与信任》所描绘的情境,深切感受“我”和小红车主人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从而享受阅读乐趣,体验人生美德。
过程设计
一、故事揭题,感知诚信
1.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
(从前,有兄弟俩开了一家酒店,由于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哥哥外出,弟弟偷偷地在酒里掺了些水,多卖了二两银子。晚上哥哥回来,弟弟得意地将自己的“秘决”告诉哥哥,以为会得到哥哥的夸奖。谁知哥哥一听,急得双脚直跳,说:“唉,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叫你二两银子就卖掉了!”弟弟不以为然地说:“哪里会有这么严重!”还是我行我素)
2. 大家猜猜看,故事的结果会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终彻底破产。弟弟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3. 想一想:弟弟“明白了”什么?
4. 导入课题:是呀,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诚实与信任》(课件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板书课题,指导“诚”字)
[设计意图:围绕课题,巧作铺垫。开课时,我用本单元练习六的故事导入,把练习与课文阅读巧妙结合,从故事中初感诚实的重要,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直入主题
师导:究竟是谁给谁留下了诚实与信任?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 ”划出含有课题的一句话。
2. 指名释疑,齐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中心。让学生找出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这样直奔中心,既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又让学生先统揽全文,为下文的研读做好准备。]
三、精读课文,悟情明理
(一)学习1-3自然段
师:诚实与信任真的比金钱更重要吗?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夜晚,了解那个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1. 听课文片段录音(课件播放:1-3自然段课文录音)
2. 谁能用简洁的话说说这个晚上发生了什么事?
3. 这是一次小小的交通事故,在你看来,发生这次事故的原因有哪些?(课件出示:重点词句 相机理解“能见度差”)
4.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点差错当属正常,作者是如何处理的?想一想,他会在字条上写些什么?(课件出示:重点词句)
5. 小结:意外已经发生了,在常人看来,这场车祸,责任不完全在他的身上,况且当时周围空无一人,他完全可以一走了之,而他却留下了字条,也留下了他的诚实和他对车主的信任。
(板书:无意撞车、留下字条)
[设计意图:抓住细节,感悟真情。课文的前半部分描述了事故发生的经过,文字浅显,似乎一读就懂,但从字里行间可体会到作者的诚实,严于责己的高贵品质,在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促进理解,而我只设计了两个问题:“发生事故的原因有哪些?作者是如何处理的?”就让学生紧紧抓住了细节,感悟作者的诚实。]
6. 如果你是这辆车的主人,看到自己的爱车反光镜被撞坏,又不知道是谁撞得,你心里什么感受?你会怎么想?
当你看到字条时你又会怎么想?
[设计意图:引入角色,理解真情。作者胸有境,入境始可亲。假如你就是小红车的主人,当你看到作者留下的这张字条时,会想些什么?此时,老师巧妙地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扮演文中的小红车主人进行角色体验,从而缩小了学生与故事中人物之间的距离,在真实的境界里,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乃至情感的沟通。所以从学生的口中倾吐的`就不仅是小红车主人情感的真实表露,更是学生自我情感的流露,体会人物品格,可谓入木三分。]
(二)学习4-10自然段
师:这样的交通事故,在我们周围时有发生,处理的方法各不相同。那么,课文中的这起交通事故会是什么结局呢?
1. 同桌合作学习4-10自然段:(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划:用“ ”标出小红车主人说的话。
用“ ”标出作者说的话。
(2)读: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3)议: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小红车主人要表达的意思又是什么?
2.(课件出示:对话部分)指名释疑。(教师相机板书:车被撞 电话致谢)
师导:无意撞车,无人知晓,却要主动赔偿;车子被撞,物件被损,却打电话致谢。这样的故事结局让我们感到非常意外。
3.指名分角色读对话。
4. 他们在电话中这段真诚的对话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我要去采访一下这两位当事人:
(1)请问:你无意撞了别人的车,当时周围又没有人看见,你为什么还要留下字条?这次事故的责任不全是你,你为什么要坚持赔偿?
(2)请问:你的车子被撞坏了,心疼吗?为什么不要他赔你钱?为什么还要感谢他?
5.全班分角色朗读对话。
[设计意图:入情入境,感知内心。叶圣陶先生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读对话,分清谁说的话。然后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训练,再指名分角色朗读,最后谈感受。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进一步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从而感悟出诚实和信任的可贵。]
6.理解重点句子。
(1)课文学到现在,那位车主究竟是谁,你们知道吗?作者知道吗?
(2)虽然不知对方是谁,但是他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里,是哪一句话?(课件出示句子:“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比金钱更重要)
(4)再次齐读这句话,走进诚信的美好境界。
7.现在,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为什么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了吗?你觉得还可以换个什么题目?
[设计意图:重锤定音,回归课题。出示关键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阅读理解再次反复朗读,既是课堂的呼应,也更凸显了文章的主题——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课题的再思考则进一步将诚信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
四、总结升华,升华主旨
师导:今天,诚信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老师希望它能走进同学们的内心。有了诚实,就能换来信任和谅解。
1.交流课外收集的“诚信”名言。
2.齐读练习六的“诚信”警言。(课件出示:练习六的诚信警言)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内化导行。课文学完之后,我先让学生争做诚实的好孩子,让诚信内化为自己的言行。接着出示练习六的诚信名言,让学生积累背诵,这样就把课文和练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既让诚信名言的学习顺理成章,又让诚信牢牢地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板书设计
20 诚 实:无意撞车 留下字条
与
信 任:车被撞 电话致谢
练习设计 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诚信”名言或警言,也可以自己写一句,写在书签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也可以送给老师或朋友。
教材简析
《诚实与信任》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洋溢着人间真情。特别是课文的第2部分(对话部分),尤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学情分析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起码的品质,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于人的细微行为中。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诚信”二字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此背景下,“诚信”的呼唤与树立显得尤为重要。四年级的孩子,刚刚对社会有了些懵懂的认识,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启蒙期。一次有价值、有意义的引导,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希望的种子,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所谓“文以载道”,翻开四年级的教材,和低段的相比,已经多了一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篇在其中,如《但愿人长久》《徐悲鸿励志学画》《说勤奋》《诚实与信任》等。教学时,教师仅抓语言文字的训练已然不行,必须做到“文道统一”,把握每个单元的教育点,让孩子在课堂上不仅语言能力得到培养,意识形态也要有所提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文标准》特别强调加强朗读,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深、读透、读到心里去。中年级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怎样指导学生读课文?是方式多样的一遍遍地读吗?我认为不是如此,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体会出文章蕴含的情感,才能真正的读出“味”来,读出“情”来。教学《诚实与信任》,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打电话”这个环节。这一段对话,难点在“感谢”,学生先在老师的引导下懂得了小红车主人感谢的是“我”给他的诚实和信任,体会出我诚心诚意想赔偿的急切心情,小红车主人发自内心的感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读对话,学生理解透彻,感情就能到位,老师在朗读技巧上稍作点拨,学生就能读得很有感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