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凡卡》教学设计

2021-10-15 来源:榕意旅游网

  【教学目标】

  1、继续进行默读训练,提高默读的速度与质量。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表情朗读。

  2、学会15个生字,理解“保佑”第8个词语的意思,会用“指望、打搅”造句。

  3、读懂凡卡的信,了解沙俄制度下穷苦孩子生活的悲惨,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爱。

  【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训练快速默读,提高默读质量,领会课文中心,激发对新中国的热爱。

  2、难点:理清作者叙述、书信内容和乡村生活插叙的三条线;正确理解凡卡乡村生活回忆的反衬作用;体会结尾貌喜实悲的含蓄写法。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预习生字记号,准备默读训练小黑板、灯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预习生字词并检查,快速默读训练,初知课文大意。

  2、统一分段,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我们9岁时拥有什么?今天我们看看沙皇俄国一个9岁的小男孩凡卡过的是什么生活。

  二、简介作者

  见“背景知识”2。

  三、初读课文

  1、生字词自学。

  2、快速默读课文,读前出示下列问题:

  ⑴ 凡卡叫什么名字?是怎样一个人?

  ⑵ 凡卡的爷爷是干什么的?

  ⑶ 课文主要写什么?凡卡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提这个要求?

  边读边圈划。读后全班交流汇报。

  ⑶ 再次快速默读,理清人物关系:

  姓名       身分

  阿里亚希涅     鞋店老板

  阿辽娜       爷爷

  艾果尔      乡下的老爷

  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凡卡)学徒

  菲吉卡      乡下穷人

  伊凡·菇科夫    牧羊人

  日发略维夫     乡下穷人

  个别学生在灯片上作业,全班校对。

  注:伊凡是凡卡本名,茹科夫是姓,凡卡是爱称。作者同情小伊凡,叙述时用爱称,而凡卡在给爷爷写信的署名上用“伊凡”。

  四、训练分段

  1、出示提示:

  按写信前后分三段,将第二段分为四个部分。

  2、质疑问难,梳理需全班讨论的问题。例如:

  ⑴ 爷爷为什么把唯一的小孙孙凡卡送到城里来当学徒吃苦?

  ⑵ 凡卡写信时为什么要反复回忆乡下的事情?

  ⑶ 为什么第10、11自然段后面没有引号?

  ⑷ 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会把凡卡接回家吗?

  五、巩固作业

  1、作业本上第1、2题。

  2、朗读课文,把回忆乡下生活的自然段在△在段前标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默读速度和质量训练,学习一、二段。

  2、进行表情朗读训练,读好凡卡的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不知不觉(jiào  jué)  摩平(mā  mó)

  擦亮了似的(shì  sì)  逮住(dǎi  dài)

  邮差(chā  chà  chāi)  差错(chā  chà  chài)

  2、辨字组词:

  炕(  )楦(  )跪(  )袄(  )

  吭(  )渲(  )诡(  )沃(  )

  二、教学定向

  1、凡卡是爷爷唯一的亲人,为什么把他送到城里做学徒?

  2、凡卡到莫斯科才3个月,为什么那么迫切地恳求爷爷带他回家?

  3、像凡卡一样把信读好。

  三、阅读训练

  1、按书后第1题⑴、⑵,默读5分钟,同桌互议,全班讨论交流:爷爷为什么要送凡卡去做学徒?哪些词句中看出爷孙俩在乡下生活过不下去了,爷爷是为了凡卡今后的生活才送他到莫斯科来的?为什么才三个月,凡卜就写信乞求爷爷带他回家?

  2、第二次默读:

  集中读第二段,读后填表。

  先独立阅读,用波浪线划出有关语句,然后教师指导填“干什么活”,再由学生各自填其他。最后全班交流(可出示学生作业灯片,亦可出示标准答案),指导修改。

  四、训练朗读

  凡卡生活这样悲惨,他写信时是什么心情?哪些词语可以证明?

  (担心、汉了口气;揉揉眼睛、抽噎;伤心地、呆呆。)

  假如你们就是凡卡,在那个鞋店做学徒,过着连狗也不如的生活,当你向自己唯一的亲人写信时该怎么说?

  (各自将信连起来读,自由练读5分钟,入境;教师示范读第8、10、15自然段;学生学读;个别优生读第8自然段,学生再自由学读,最后齐读第8、15自然段。)

  注意引导学生移情入境,发挥教师示范功能,抓好重点自然段,特别是几句感叹句、祈使句的朗读训练。

  五、课堂作业

  1、作业本上第5题⑴、⑵,第6题⑴。

  2、指导选句:

  指望 打搅

  指望:可为盼望、期待;可为盼头。

  打搅:可指“扰乱”;亦可作受款待后的谦词。

  学生可分层作业:

  a写两个句子;b每个词按不同的意思各写两个句子。

  3、抄写第6自然段,准备听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沙俄制度下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激发爱新中国之情。

  2、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看拼音写词语;听写第6自然段。

  二、质疑问难

  课文主要写什么?现在还有哪些问题不懂需要全班研究讨论?

  三、阅读研究

  1、快速默读3分钟:

  课文有哪几自然段是写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分别回忆了什么?课文插入这些回忆有什么作用?

  ⑴ 第4~6自然段回忆什么?爷爷守夜滋味好吗?明明是苦的,为什么凡卡回忆中乡村的冬夜这么美妙?

  (出示第6自然段灯片,配上音乐,训练朗读。)

  ⑵ 第13、14自然段回忆什么?爷爷冷得吭吭地咳,凡卜也冻僵了,他俩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诞树,老爷在干啥?为什么这样的日子凡卡会认为是“多少快乐的日子呀”?

  2、第11自然段写莫斯科的事,这和凡卡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富人和穷人生活的对比。)

  课文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对比?

  (慈祥的爷爷──凶狠的阿里亚希涅;清苦的农村──悲惨的城市;甜蜜的希望──凄惨的现实。)

  自由读找──四人议论──全班交流──课内作业:作业本第6题⑴、⑵。

  3、学习第三段:

  凡卡寄信是什么心情?从哪些词句看出?爷爷能收到信吗?为什么?

  明明收不到信,为什么课文结尾要写凡卡“甜蜜的希望”,美好的梦境?

  假如爷爷收到凡卡的信,凡卡能过上好日子吗?为什么?全班讨论,朗读第3段,做作业本第5题⑶,第6题⑶。

  四、指导片断

  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1、续写《凡卡的信寄出以后》。

  2、想象作文

  《凡卡来到我们中间》。

  3、读后感:

  我和凡卡比童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