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强制措施,但并不意味着案件已经完结或不会被判有罪。检察院不批准取保候审时,被告仍有可能被判刑。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若司法机关不改变强制措施,则视为自动解除。但这也意味着不追究被告刑事责任。案子移交检察院后,检察机关会对案件进行审理,并根据案情作出起诉或不起诉决定。如果取保候审超过12个月仍未解除,被告应与司法机关保持联系,积极配合调查,争取从轻处罚。
法律分析
如果检察院不批准取保候审,但经过侦查认定存在犯罪事实,被告仍有可能被判刑。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但并不代表案件已经完结或不会被判有罪。最终的判决结果仍需经过司法机关进一步审理后才能确定。
一、取保超过12个月不解除怎么办
取保超过12个月不解除应当和司法机关保持联系,积极配合调查,争取从轻处罚。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并不代表案子的完结。取保候审最长期限为12个月,如果司法机关不变更强制措施,视为自动解除,但不代表不追究刑事责任。案子移交检察院后,检察机关会对案件进行审理,根据具体案情作出起诉或者不起诉决定。
二、取保候审了,警察已经把案卷送给检查院了
取保候审只是我国强制措施的一种,能够办理取保候审并不代表不用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如果经过侦查确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却有犯罪事实,那么法院最终会根据案情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案件,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十五日前,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前,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金担保方式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也没有故意重新犯罪的,人民检察院解除取保候审时,应当通知公安机关退还保证金。
结语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但并不代表案件已经完结或不会被判有罪。最终的判决结果仍需经过司法机关进一步审理后才能确定。如果检察院不批准取保候审,但经过侦查认定存在犯罪事实,被告仍有可能被判刑。取保候审超过12个月不解除应当和司法机关保持联系,积极配合调查,争取从轻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案件,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十五日前,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前,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67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