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心理学基础知识
入门心理学基础知识
入门心理学基础知识
对于心理学初学者来说,都有一个疑问――心理学怎么入门?其实,心理学同任何一门自成体系的学科一样,都有它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此前众多的先行者留下的理论积累。所以,想要自学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你要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是对这样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社会科学感兴趣。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这听起来会很有趣,但如果你以一个专业人员来进行研习的话,内容会十分的枯燥而且乏味,但当你深入进去之后,自可以从中发现乐趣。你可以试着从一本心理学史开始,大致的了解这个学科的历史演变以及历史上出现的各个流派,以及各个流派建构的理论,墨顿亨特的《心理学的故事》,比较适合心理学的入门者,然后可以读一些普通心理学的大学教材,《生活中的心理学》是其中的经典,涉及到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但这是一本大部头,至少要花费你半年的时间来仔细研读,而且写的也不是很简单。
心理学怎么入门?在此推荐我们心理学导论老师推荐的两本书:
1.《心理学与生活》,(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浦-津巴多著,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这本书里有许多插图,内容比较有趣、易懂,初学者读起来比较轻松,不
过价格比较高,88元。
2.《三种心理学》,(美)Robert D.Nye 著,石林、袁坤译,中国轻工出版社(2000):这本书介绍了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应该算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籍。
仅仅靠解决童年问题是不够的
我们过去所想,所说,所做的一切都会在我们的内心留下印记,这些印记让我们看到我们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事物的发生。――《当和尚遇到钻石》
心理学界普遍接受,扎根于潜意识的童年生命经验,基本决定了一个人成年以后的生命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潜意识里那些童年的“坏种子”――所有负面感受造成的影响,非但不会消失,试图改变习性也是难度很大。一些说不清的东西仿佛扎根在自己身体里,让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某项习惯,无法在被指责时不生气,也无法不生出评判他人的念头。
幸福从来都是人类的主题。这个时代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心灵成长,从内在出发,改变外在状态,找回自己的幸福感。
接触心理学的朋友,往往会从根源出发,释放童年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负面情绪及信念,把不幸福的种子剔除。在体验释放的过程里,原先状态比较低落的朋友尤其能体会到那种如释负重的感觉,前后状态变化惊人,生活中的人、事、物也开始常有惊喜。
常常听到这些朋友感慨,境随心转,真不是句骗人的话。
这个世界本来就在遵循因果法则。潜意识里的“因”,造成我们世界里的“果”。
我还想提醒一起学习心理学的朋友们,造成我们不幸福的那些“坏种子”,可不只有童年那一批。实际上,我们从未停止过给自己种种子,我们每时每刻的行为、话语、念头都在自己的潜意识里留下印记,都在决定着我们未来所处的境遇。
回想下自己跟金钱有关的一切,你在种什么样的财富种子呢?
当收到账单时,看到银行卡里的余额时,看到价格很高的商品时,如果有不喜悦的感受或是抗拒的念头,那时你在告诉自己的潜意识“我没有足够的钱”――它就是你刚刚种下的种子。当听到同事突然赚到一大笔钱时,你是在为他开心还是嫉妒呢,你是在种下“有钱真好”还是“我没有人家财运好”的种子呢?如果你要种财富种子,那就赞美金钱,感恩金钱带给自己的一切,为他人的财富而喜悦,帮助他人获得财富。
回想下自己的讲话习惯,你是否常常评判别人或自己。
不管你在说谁不好,潜意识只接收了“不好”的种子,所以喜欢评判他人的人也会常常吸引到别人来评判自己。有时候,你需要很高的觉察力才能发现自己是否在评判。我常常听到身边一起学习心理学的同学说某人在清理过潜意识后变得比以前多好,这种说法其实也在讲某人过去多么糟糕,它是一种评判。下一次,试试用赞叹代替评判吧,努力关注在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上,只种下“好”种子。
对家人、朋友有任何不悦的言行和念头,都会成为障碍情感交流的坏种子;对公司、同事或客户有任何不满的言行和念头,都会成为阻碍你的事业发展的坏种子;对事物有任何嫌弃的念头,都会成为你拥有和享受它的障碍。如果真的不爱,不如舍去,只在身边留下爱的人、事、物。
时刻觉察自己当下的言行和心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身体力行。
然而它值得我们这样做。因为生命即是当下。
每一个当下,我们的所想、所说、所做都在阐释着“我是谁”,它也活生生的呈现为我们的面部和身体呈相、人际关系、事业和财富状态等等。是的,一个人的外在呈现即是一个人的内在状态。
所以,请你花时间去想清楚,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状态。然后将自己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按那个标准去靠,去种下属于自己的种子。
心理咨询师小贴士:
当下的因,就成为下一次的果。就如之前热议的一篇文章《30岁之后,你站在什么面位置》里面的道理一样。在恋爱关系中,如果这次遇到了渣男,受伤了,在投入下次恋爱的时候,就很可能会顾虑很多,会很小心翼翼。所以,每次事件结束了,及时疗愈自己,以便于再次更好的远行。
最好的状态就是,从前不回头,往后不将就。
心理压力会加速人的衰老
我们都认为心理压力压力会让人变老,但是这种“老”往往指的是“看起来没以前那么精神、活泼”,只停留在外表的层面上。但是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心理压力真的会让人加速衰老,而且一老就可能达到十几年。
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刊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埃丽莎・埃培尔领导的一个小组已经观察到了心理压力对细胞的影响。
要解释压力与细胞之间的关系,先得从人体细胞“分子钟”说起。每一个染色体的顶端,都被一片被称为端粒的DNA物质覆盖着,它的作用是保护染色体、提高基因的稳定性。每当细胞分裂时,这些端粒便会变短,由此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端粒会比母细胞的端粒稍短一些。在年轻人身上,端粒酶将纠正这一过程,重新构造细胞端粒。但在年纪大一点的人身上,在细胞分裂后,端粒将大大缩小,最终细胞复制将完全终止,这意味着人的寿命也就此终结。由于端粒的长度决定了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次数,可以通过它计算出生命延续的时间,故其被形象地称为“分子钟”。
为了研究心理压力对细胞衰老的作用,埃培尔和同事们观察了58位母亲的白血球细胞的染色体端粒。在这些母亲中,2/3的人的子女都患有慢性病,心理压力大一些。其他母亲的子女身体健康,因此她们的心理压力相对小一些。
在两个对照组(压力大和压力小)中,受试者的染色体状况没有太多的不同。然而,两组中心理压力最大的妇女,其端粒也最短。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人身上,压力对细胞的
影响是如此明显,相当于加速了9―17年的细胞老化。
对于这一发现,埃培尔表示并不感到意外。她说:“如果我们感到压力,就应该认真对待,因为它可能会影响到我们体内的细胞。”在研究中,埃培尔还发现,对那些照顾病儿时间最长的母亲来说,无论她们自己感觉到的压力是大是小,她们的染色体端粒都会比较短。“她们照顾病人的时间越长,对自身健康的影响也就越大”。
埃培尔最后表示,他们将对这一课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确证心理压力与细胞衰老之间的关系。她说,尽管这一研究目前尚未涉及人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以及所处环境,但“无论你是否在照顾病人,心理压力都会给健康亮起红灯”。每个人都会面对各种压力,但我们一定要学会放松,尽量挽回失去的“生命”。
暗示的力量如此强大
心理学上有一个墨菲定律,就是你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如果你暗示你会迟到,你真的会迟到。
上课了,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小玲第一个举手,当孩子自信地说出答案时,老师开玩笑似的瞪了一下白眼:“你好笨,这么简单的都答错!”全班哄堂大笑,小玲羞红了脸,闷闷不乐地坐下。
放学后,小玲回到家,妈妈让她帮忙擦地板,小玲很认真地擦,但似乎总是擦不干净,这时妈妈过来帮忙,“你真笨,还是我来吧!”小玲惊呆了,她放下了扫帚,默默回房间。
晚饭后,爸爸让小玲到书柜找一本书,小玲咚咚咚小跑着去拿,正当她信心满满地将书教给爸爸时,爸爸埋怨了一句:“哎呀,你真笨,一本书都拿错!”孩子脸上的笑容没了。
渐渐地,小玲发现自己真的很笨,刷牙总是弄脏衣服、钥匙经常忘记带、也总记不住爸妈的电话她上课不再举手、放学后也不再帮妈妈擦地板、晚饭后也不再给爸爸拿书,因为她也觉得自己真的很笨。父母和老师也觉得她越来越笨了。
小玲上了初中,女老师奇怪地问小玲为什么总是不举手回答问题,当小玲说自己很笨,什么也不会时,老师说:“在我眼里没有笨孩子,只有不够勤快孩子!举手越多的孩子成绩会越好,这也是我总结出来的经验。“小玲相信了老师的话,渐渐地举手也积极了,到期末结束时,成绩也飙升到了全班第三名,结束了小学连续4年倒数第一的耻辱。
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不良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事实真的如此。
听听下面六个母亲的话,你一定能在身边找到相似的影子:
“我孩子出生时难产,医生说孩子可能有智力问题,这不孩子现在9岁了,脑子慢,学习也很差。”站在一旁的孩子也认为自己天生脑子有问题,但事实是孩子虽然成绩差,但智力正常;
“你看我的孩子整天乱动,上课也不专心,还打人咬人,他肯定是多动症。”孩子也认为自己患上了多动症,但事实是孩子只是调皮不好学;
“我家孩子从小胆小怕事,雷鸣闪电都要躲起来,什么也不敢尝试!”孩子似乎想起了小时候并不存在着怕雷鸣闪电,但现在的确是怕了,自己也觉得奇怪;
“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孩子,你总是热心地帮助别人!”本想将1块钱买零食的孩子,微笑着将钱丢进了乞丐的碗里;
“你虽然写字不好看,但是你有慧根,一定能写好!”因为妈妈说自己有慧根,所以孩子很努力地练习,没多久写出了一手好字;
“看你的直挺挺的小鼻子,未来一定是个成功企业家!”孩子很努力地学习、很努力地工作,朝着“企业家”的标准靠拢,毕业5年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时常见到不少父母在孩子考试前,总是叮咛说“千万不要紧张”,结果孩子考试时真的很紧张;当孩子挑食时,妈妈在亲戚朋友面前说“他不喜欢吃青菜”,孩子真的就不再碰饭桌上的青菜;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父母总斥责说“你笨死了”,孩子就可能真的变笨;当孩子尿床时,父母总是为他辩护说他憋不住尿,孩子也真的憋不住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 相反,如果对孩子存在偏见,或者总是说些负面的话,孩子就很可能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总是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的孩子施加了无数的不良心理暗示。孩子变坏变差,根源还是父母。
从今天起,请少给孩子一些责怪,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少一些不良的心理暗示,多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将收获一个优秀的孩子!
恐惧是你的良师益友
比如说:从第一次发现自己不如其他小朋友的表现;恐惧老师及父母不喜欢自己;恐惧当自己与别人起冲突时,可能会遭受到身体及心理的报复;恐惧自己爱的人不爱自己;恐惧生病,恐惧失业,恐惧死亡,恐惧孤单,恐惧迷路,恐惧被别人抛弃,恐惧亲人及朋友的生死离别,恐惧黑暗......总之是恐惧再加上一大堆的恐惧。
有些人除了恐惧生前,更会恐惧死后;恐惧死后是否成立孤魂野鬼、无人祭拜;恐惧死后是否因为生前做了坏事而下地狱。赛斯说过一句话,“根深蒂固的恐惧只被面对一次往往是不够的”。每个人面对恐惧的方式更是截然不同,有的人可以感觉到内心巨大的恐惧,可是表面上绝对要镇定如昔,一分一毫也不能为别人所察觉。
我记得我有一个个案,当他入学时恐惧别人欺负,于是加入帮派,为的是克服懦弱,每次火拼时他最害怕,却也逼迫自己第一个冲上去,为的就是克服内心的恐惧,后来却不行,罹患了巴金森氏症,手脚不听使唤的颤抖。这个个案及随后不久我所治疗的几个巴金森氏症患者的例子,不免令我大大的怀疑,这个疾病的起源是否与累积在神经系统内巨大被压抑的恐惧能量有关。
另一个与恐惧最高度相关的是恐慌症,有些恐慌症的患者很明白自己从小胆小怕黑,不看恐怖片,长大后也因为一些外在的压力而胆小害怕不已;另一些恐慌症的患者则是死
鸭子嘴硬,明明内心脆弱无助,可是却爱面子爱得要死,深怕比不上别人,又怕被人嘲笑胆小懦弱,于是也累积了巨大的恐惧能量,藉由每次恐惧的发作由心理的出口释放恐惧的能量。患有强迫症的人则更令人同情了,因为他可能每分每秒都在担心不好的事情会发生。
而一般的社会大众也每日生活在各式各类大大小小不同的恐惧当中。人人都喜欢安心自在,不顾恐惧不安,可是时至今日,现代人似乎恐惧大于心安,害怕多于自在,身为身心灵整体健康医师的我,常常在思索,这可怎么办呢?
生理上疼痛的原始目的是为了保护身体免于危险,以确保肉体的安全及存活,心理上恐惧的原始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心灵的安心及自在,让心灵不至于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
因此,当我们想真正的克服恐惧时,可能两败俱伤,也许最后被征服的是自己呢?
首先,我们要将恐惧视为一个善意的朋友,这个朋友充满善意地提醒我们,以防止我们踏入更大的危险而不自知。如果我们不敢面对恐惧,只被恐惧的情绪吓到了,我们就完全不知道恐惧的背后到底是何涵义,也就无从去面对。
其次,必须深入了解,这个善意提醒我们的朋友(即恐惧),是否过于小题大做、神经兮兮地将一切都想成最负面,且仿佛随时会粉身碎骨、万劫不复似的,会不会事情根本没那么糟,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或“生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而只是自己拼命的钻牛角尖、死命的将自己逼入死胡同?
当我们先肯定恐惧情绪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令我们免除更大的灾难,再去细细详查,勇
敢的面对到底在恐惧什么?这些恐惧是否来自头脑当中一直想像推断出来的危险不安?
这些头脑想象出来的危险不但一直削弱我们的精神、体力及免疫系统的健全性,更剥夺了我们面对问题的力量感,因此,我们不但要用健全的意志力一再驱散那些栩栩如生,却莫须有的恐惧,更要进一步加强内心的信心、自我解决困境的能力,那么,恐惧就会是个最好的朋友,而非最大的敌人。
面对抱怨,心理咨询师告诉你该怎么做
在你的周围,肯定会有如同祥林嫂一样的人,他们喋喋不休的抱怨着自己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述说着自己的不容易,以获取别人的同情。通常我们开始听的时候,会给出意见,安慰一下,可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你会发现,他还是原来那样子,一点都没变。这个时候,你就要思考一下他抱怨的真正目的了。
也许他抱怨只是想赢得周围人的关注,或者是想为自己的差错找借口,又或者是寻求心理上的满足。看清背后的原因,再做回应。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我刚入职的时候,办公室每隔十天半个月就会来一个家长,三十五六岁,打扮精致穿着讲究的妈妈。她从向老师询问孩子的问题开始,接着就会说到孩子在家的情况,然后就自然而然地说起自己的情况。她和聪聪爸爸离婚了,但没有告诉孩子,一直住在一个单元里,维持一个家庭的“完整”。
“聪聪爸爸也就是人在这里而已,懒得什么都不干,而且孩子的抚养费一分都不给。每天回来,我给孩子做什么买什么,他就吃什么。我自己弄孩子学习,还有工作,有时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每说到这些,不管哪个年纪稍大的同事在,都差不多到了“感叹她心眼好,活得不容易,安慰她为了孩子,不能放弃,外加看她掬一把眼泪”的时候了。
一个多学期过去,她抱怨的内容一直没有变,但再来的时候,同事们会像躲“祥林嫂”一样想办法离开。那时年轻的我很奇怪,身为“精算师”的聪聪妈妈妈,怎么让自己活得如此辛苦,让聪聪爸爸这样占便宜。
有一个同事F和先生都在毕业班,早来晚走,赶不上接送孩子的时间,就让公婆来同住。婆婆向她抱怨,早上孩子赖床不好好穿衣服,太累人了。F就早半个小时叫孩子起床,把孩子打点好让孩子在沙发上看一会儿书。婆婆又抱怨孩子书包太沉,孩子不自己背。婆婆本身腰腿都不好,F就买了拉杆书包,可以拉着走。
接着,婆婆抱怨孩子放学不回家,非要在小区里和同学疯跑,不上楼来,陪她玩太累。F教育孩子,放学快回家,别让奶奶累着,可孩子却说,是奶奶让爷爷拿着我书包先上楼,让我玩会儿。
几次过后,F和他老公也很无奈,怕累到好人,就在小区里找个托户接送孩子,让奶奶爷爷回自己家休息。结果没两个月,婆婆又给他们打来电话,说自己住着光两个老人大眼瞪小眼儿,更觉得哪里都是病不舒服,希望回来接送宝宝,看看孩子还是高兴。我同事彻底无语了。
下面,这个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有一个学生,在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因为学习的问题总来找我倾诉。每次我都放下手里的活慢慢听她说,然后想尽办法劝她别难受,帮她想办法解决。在其他科目老师向我反应她的问题时,我还会替她解释,让其他老师给她时间慢慢改变。后来她初中毕业,考上了本校的高中部,还是会来找我,基本上还是同样的问题。我也不再和以前那样积极回应了。
听到的事故带来的启示
那天在地铁上,听见一个五十来岁的妈妈向女儿诉说丈夫的不是:“你说你爸,就那么点劳保,平时我省得要命,都不够他去医院霍霍的。有点不舒服,其实就是点老年病,上岁数都那样,不用人说,就自己往医院跑。拿回来一大袋子药,往桌子上一堆,天天看着,也不按时吃,过期了再去换一批。我也不敢说他,说他还不够跟我甩脸子,闹腾。闺女,回来你说说他。”
二十岁出头的姑娘回头跟妈妈说:“我可不敢说我爸,我说你别看病去,他也该跟我闹了,上次说不买那个什么广告的降压仪,他就跟我喊:你不孝顺,你不听话,你不想让我好。我可不敢惹他”
我想起了小时候,感冒发烧妈妈带我去看病,从医院回来的路上还咳嗽就问,妈妈,我都去看病了,怎么还不好?妈妈失笑说,以为医生给你看完病就好了,你不是得吃药吗,吃药病才能好啊。
呵呵,大概地铁上母女口中的爸爸就犯了我小时同样的错误。但是,小时的我是把看
病和治病的关系混淆了,以为看病就等于治病,其实,“看病”只是诊断,“吃药”才是医治。
大人一定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说他去找医生未必是为了“医治”――可能是为了得到大夫的认同,你看,大夫给我开药了,也说我有的毛病;或者为了显示特别自己很注意身体,一有了小症状就马上去就医;再或者是希望别人因为他的身体情况对他格外迁就等等别的原因。
“看病”和“吃药”的区别
如果把我的学生比做事生了病的人,把我比作医生,她一再来找我,其实并不是为了“治病”。我那些绞尽脑汁为她量身定做的可行性方案就好像是“药”,可气可叹的是,她一样也没有“吃”。
因为我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怎样看待我的问题上,我总是很紧张焦虑没有心思学习,所以我成绩才不好。这是我学生的心理状态。虽然一年前我没有学过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但事实上,我确实用了“产婆术”引导她认识到平时没有人会时刻注意她,把他人看得比自己重要,因此不用那样紧张别人的看法。
那为什么她不在我的建议下,改变自己的状态呢?
首先,她仅仅是希望得到我的认同。虽然表面上听取了我的建议,但我的建议不是她来找我的目的,她的目的是从我的认同中得到心理的满足。一次我问她,为什么不去找现在的班主任说她的困扰,她回答:“我觉得你理解我。”正是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发,让
我开始明白她的本意。
其次,她害怕改变带来的变化。任何成长总是伴随着改变的痛楚,她把自己缩在一个套子里不愿尝试改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把自己的焦虑当做是成绩不理想的理由,不是我学不好,是我心理状态不好,没有办法全力以赴去学。如果她改变自己的尝试也没有带来好的成绩,那么连这个理由都失去了。害怕改变后失去原来的借口,这是最深层的心理状态。
这样我们就不难懂得,有很多时候,别人向你抱怨甚至向你求教时,他们的目的未必是改变现状。其实只是希望得到你在舆论上的支持和对他做法的认同,也是为自己的不成功找到了一个“不可改变”的理由。
从前那个学生家长,一个成功的精算师,不会算不清楚自己婚姻生活的得失,身边也不会没有亲人朋友帮她出各种各样可行的办法。但是,一年过去,她的生活没有任何的改变。她的“倾诉”和“抱怨”只为了证明:我确实为儿子做了很多牺牲,我确实为家庭做了很多;如此证明她是一个“好人”,从而在各种舆论关系中占有“制高点”的位置。
用一个教育者的眼光来看,勉强组合的家庭是不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的,但是那个妈妈害怕将生活改变,或者害怕担负孩子教育的全部责任,于是,用这样忍辱负重的方式并乐此不疲地向身边人诉说,以此证明自己已经非常努力,无能为力了。
如果她真的急于对改变自己和孩子的状态,就不会一次次来向我们这些不相干的人抱怨,博取几句“你真是太不容易了”“孩子还不好好学,真是他不懂事了”“真是,他爸
爸怎么能这样不负责任,太辛苦你了”之类表示同情的话。作为妈妈,她也正好在孩子一直没有进步这个问题上,为自己找到了最好的开脱理由。
再说说同事的婆婆,她希望得到的是媳妇儿子的认同――认同她的不容易,而同事错误地接受了信息,认为是孩子的行为让老人难以接受,一直忙于解决具体的小问题。所以才会解决了这个问题,又蹦出那个问题,一个一个的连环误会,使得媳妇心生不满,自己找了托管解决孩子的接送。这下让两个老人彻底失去了“抱怨”的机会,更加失落。
从有一点苛刻的角度审视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好人”,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在舆论道德上取得较高的位置,虽然不会带来什么具体利益,但是会带来很高的心理满足感。
这就是为什么,一方面他们会一再诉说自己的不容易;而另一方面你在向他们提一个相反的意见时,他们自己会找出一堆理由反驳说自己不可能这样做。并且宁愿继续“忍辱负重”地去接续原来让他们十分不满意的生活状态。
做一个深谙其道的“好人”
我说的这些,其实都是心理咨询师会遇到的来自求助者的“阻抗”。心理咨询师要破除其内心阻碍,帮助其自我成长。但平时的聊天哪里有这样专业,找你抱怨的人不是来找你寻求自我成长地道路,你就真的没有必要那么认真的好为人师,急于替人家出主意想办法了。
那我们如何应对呢?
首先,你要明白“智子疑邻”的道理。“天雨墙坏”邻人说“不修,将有盗”,被认为有盗窃的意图,而自家儿子说了同样的话,就被认为盖世聪明。
在听到别人的抱怨时,要看清和他的亲疏关系。
如果是普通关系,顺水推舟,顺水人情,就当自是一个倾诉对象,听听而已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如果涉及到对别人的评论,笑一笑不评论,抱怨的人找不到被认同感,自然会另觅他处;再或者“棱一点”地应对,女友抱怨BF不疼人,你只一句“他这么不好,你怎么不干脆离开他呢”,女友肯定翻着白眼想你怎么冷得不近人情。
而像那些你不得不去负责的人,比如孩子,学生,下属团队成员,理解过多反而是一种纵容;像咨询师一样,在建议的时候留作业,并且做数量上的测评,另对方改变是可以实现的。
如果是至亲关系呢。那只能说因人而异,看清本意,对症下药了。比如那位同事,其实他只要明白老人的心理,常常当着孩子夸一夸老人“看奶奶爷爷为了你,这么辛苦,你一定要听话”,表彰一下老人在家中不可缺少的位置“奶奶爷爷太不容易,要是没有您们,我们自己可忙不过来”,老人的“好人”心理自然就满足了,被“认同的愿望”也实现了。矛盾误会自然减少很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