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2023-10-16 来源:榕意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作者:白贵 杨强

来源:《出版广角》2019年第09期

【摘 要】 在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双重背景下,教育部提出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是着眼时代之“变”的适时之举。新闻传播教育的“新文科”之路,应当立足于自身专业特性的时代呼唤及“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之需,从意识形态、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技能训练、师资队伍结构、人文基础培养等角度确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新进路。 【关; 键; 词】新文科;新闻传播教育;新形势;新进路

【作者单位】白贵,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杨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9.007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1]新时代、新形势,呼唤着教育的新方针、新定位、新转型。2019年4月4日,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也是在“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提出的[2]。因此,“新文科”的建设,是新时代教育的重大部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更是社会变革之下中国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文科之“新”是对时代之“变”的回应

当今世界,唯变不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各方面的嬗变,“新文科”之“新”,正是适应社会现实之“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3],“新文科”建设的提出,正是适时应变之举,也是势在必行之策。 1.世界格局之变

当下,随着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地域间的人文交往日益密切,人类的相互依存更为紧密,“地球村”的各个成员彼此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文化的边界正在淡化,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更多的融合趋势。*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响应,并被写入联合国相关文件。作为世界多极化发展中的重要一极,中国在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所取得的成果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社会需求之变

随着社会变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5G、AI、AR等新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科技与生活的结合,必将带来更为深刻的变革。体力劳动将更多地被机器所取代,生活变得更加智能。正如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催生了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一大批新兴行业一样,新技术的应用也必将带来更多新机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将随之改变。单一知识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显露出木桶效应,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會青睐,智能化、融媒体,使得新闻传播类学生不得不向复合型人才转型。 3.大学功能之变

中世纪以来,大学的职能一直在不断拓展。最早的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之类,主要的功能是培养通才,注重各种古典知识的教育,面对的是精英群体。到了19世纪,德国学者洪堡提出了大学要进行专业化学术研究的理念,由此,德国的大学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重镇,培养了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促进了德国在19世纪末的崛起。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正式提出大学具有社会服务功能,即所谓的威斯康星理念,该理念指出大学要为社会服务。如今,大学的职能不断分化,功能不断拓展和延伸,大学与社会的关联日益紧密,服务社会的功能体现得愈加明显。例如,大学建立的智库,发挥了大学思想高地的优势,起到了汇集人才智慧、服务国家建设的作用;大学建设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科技的孵化器,利用高校科研和技术资源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助推了社会发展。 4.学科关系之变

如果说过去学科之间是“并联”的关系,那么现在学科之间的关系则可以用“串联”或“并联+串联”来形容。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校要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4]。学科间的藩篱被打破,边界日渐淡化,各个学科已不再各自为营,而是相互借鉴、融通发展。现在,很多国内一流大学,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已经在开展“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就是为了打破学科专业的藩篱,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建立比较健全的知识体系,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5.知识体系之变

与学科关系之变相伴相生的是知识体系之变。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带来的是知识体系的优化重组,极大地激发了各学科的创新活力,新学科、新领域层出不穷,大数据、云计算、量子通信,这些正在改变世界的先进科技无一不是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的产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第四次科技革命就是知识体系的变更带来的。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在加速:文化学、交际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催生了“跨文化传播学”;影视学与人类学的交叉,催生了“影视人类学”;舆论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信息学、传播学、人工智能的交叉,催生了“舆情研究”;传播学与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催生了计算传播学;新闻学与人工智能等的结合,催生了“数据新闻学”;等等。

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人们的知识体系正在发生改变。知识的交叉、嫁接、重构,不断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孕育着无限可能。20世纪,被称为“第二哲学”的传播学之诞生就是相关知识体系相互交融的结果。 6.思维方式之变

“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深受科技进步的影响。远古巫术、神话、原始宗教孕育了行动性思维方式,古代的实用科学培育了经验性思维方式,近代前期的经典力学导致了机械性思维方式,近代后期科学的全面发展引致了辩证性思维方式,20世纪系统科学的创立产生了系统性思维方式,今天信息科技的发展催生了信息性思维方式。”[5]人们的思维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如今人们所倡导的思维方式是带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思维方式,只有有利于融通发展的思维方式才符合时代的要求。

二、新闻传播卓越人才培养亟须“新文科”建设土壤环境

*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培养新闻传播卓越人才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一环,新闻传播教育是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途径。面对国际、国内局势及媒体行业变化,新闻传播教育也应顺时施宜,与时俱进。

放眼国际,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和影响力日渐提升,而在国际传播方面,与中国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带一路”建设,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媒体发挥“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作用。在中国国际形象的建构、党的政策主张的宣传、跨文化的传播交流等方面,媒体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跨文化传播工作,需要大量的具有国际视野、多元文化积淀、熟谙新闻业务和现代化传播手段的优秀传媒人才。“新文科”的建设,无疑将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质土壤、充足的养分,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聚焦国内,新媒体方兴未艾。2019年1月25日,*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6]。当前,我国的融媒、智媒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人才缺口巨大。传统媒体面临着媒体融合的转型,也需要大量的能胜任媒体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同样需要新型新闻传播人才。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闻传播教育要吐故纳新,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着眼媒体行业,在智媒时代,新闻的生产流程、传播形态、呈现方式等发生了变化,新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传统媒体新闻从业人员采、编等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新能力、“互联网+”思维、多媒体技术、数据素养等新要求。媒体行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新要求就是教育行业培养新闻传播卓越人才的新目标。媒体行业的新变化也呼唤着新闻传播教育做出相应调整。

反思新闻传播教育自身,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一些学校匆忙“上马”新闻专业,教学软硬件条件简陋或不够完备,教育质量难以保证;课堂教学与一线实际脱节,缺乏对媒体最新动态与行业前沿的掌握和展望,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仅仅传授专业技能而忽略人文基础的积累;依据过去的传播渠道进行专业的划分,而没有顾及媒体融合的现实。如此一来,新闻传播人才的供需无法有效对接,一面是用人单位思贤若渴、一才难求,一面却是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供给过剩、就业率较低的尴尬。这表明,新闻传播教育必须主动求变,以适应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新文科”建设,为新闻教育改革吹响了冲锋号,也必将为新闻传播卓越人才的培养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新进路

开展“新文科”建设,要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激发高校活力,让高校成为“新文科”建设的主力军。培养新闻传播卓越人才,高校必须立足媒体改革发展的潮头,不仅要在理论建设、知识更新等方面走在行业前列,更要培养学生的前瞻性视野、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唯其如此,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才能具备适应能力和引领能力,成为新时代合格的新闻传播卓越人才。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筑牢意识形态之堤,夯实育人化人根基

2019年3月18日,*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关研究也发现,“当代青年新闻工作者新闻观的形成主要依赖两个路径,分别为高校新闻教育和新闻职业实践”[7]。高校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的初级阶段,也可以说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培养政治过硬的新闻工作者,就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实践的指导作用,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教学实践的始终。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构建卓越新闻人才的德性教育,即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源头树立学生正确的新闻价值观、伦理观。

2.构建全媒化课程体系,打造引领型“金课”

美国顶尖的新闻传播学院都出现了学科融合的趋势,“从万维网,到博客,从播客,到社交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美国新闻传播学教学过程中一一体现”[8]。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设了六个不同方向的三十多个课程包,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课程。新加坡国立大学采用课程模块化搭配的方式架构本科生的课程体系,“设置多个基本核心课程模块,如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媒体与社会,定量研究方法高级通讯与新媒体研究等” [9]。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则比较注重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能力,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传播系则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计算机语言编程方面的课程,以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10]。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媒体与新闻学院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甚至淡化学院现有培养方向和目标,允许学生自创专业方案,学生可以“在不同专业中选择课程,这样学生在技能课程和概念課程中有更大的选择余地”[11]。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新闻传播学院还在沿袭着几十年前的、按照传播渠道划分的专业类别,如新闻专业、广播电视专业、出版专业分别对应着报纸、广播电视台和图书出版社等不同的传播渠道。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媒介已经融合为一个整体,这种按照传播渠道划分的专业类别早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未来,新闻传播学院要打破这种过时的、僵硬的专业划分,从融媒体的角度培养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高校要从通识、专业知识和思维三个向度,打造适应媒介环境变化和发展趋势的更为完善的课程体系,突出跨学科融合特色,将融通性理念渗透到课程设置环节,使不同课程有效互补、融合,建构人才的知识基础。需要指出的是,学科融合不可多学科课程“一拼了之”,而是要在“融”字上做文章,要结合新闻传播的特点和需求,当跨则跨,该融则融,最终形成一批具有新闻学科特色的创新课程。在此基础上,打造新闻传播引领型“金课”,在新闻学科课程建设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搭建专业实践平台,锤炼前瞻性技能

新闻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高校要着力搭建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平台,为学生创造机会开展新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知识和能力,提升新闻素养和业务水平。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开办专业情况,打造校内媒体,形式可以涵盖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音视频直播平台等多种媒介,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项目为导向开展实践活动。当下,一些学校的校内媒体活力不足,有些学校把这部分工作完全交由宣传部门或团委管理,学生的实践停留在课余锻炼甚至学生社团活动层面,缺乏规范性、专业性、创新性。为此,高校应当把打造校内媒体纳入教学计划,由专业老师引导,以实战带动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目前已经拥有涵盖报纸、 杂志、网络、电视、广播、多媒体等多领域的实习基地,特别是自己运营了一家商业电视台并利用该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室作为学生的工作实验室”[12]。我国的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一系列工作坊,打破专业限制,让学生在工作坊中以实践为中心“进行全业务流程的互动式学习”[13]。在“一带一路”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国际传媒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实践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优化教学队伍,调整师资结构,强化师资力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离不开雄厚的师资力量。这方面,从国家宏观政策指导到各高校实际操作都有很多有益的经验,思路大体可以概括为“引进来、走出去”,外请媒体工作人员及校外专家到学校讲授,或派出教师到新闻单位“取经”。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也面临着诸如用人制度、绩效考评等方面的掣肘,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尚待检验。笔者认为,强化提升在校教师队伍的全媒体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完善教学团队的专业结构是增强师资力量的核心。在师资引进方面,要打破唯资历论、唯学历论倾向,转向以能力才干为导向的用人观念。当前,传统媒体正处在转型探索期,步履维艰。相比之下,先天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网络新媒体公司更能贴合时代发展。高校在教师选聘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新时代的实际出发,抓住特色、谋划科学合理的师资结构,以切实适应“新文科”转型的要求,避免因为师资的知识结构、学科结构的滞后,使“新文科”建设流于形式。 5.注重人文基础,培养发展后劲

新闻学科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新闻传播卓越人才而言,人文基础不可或缺。目前,我国的一流大学开展的博雅教育值得新闻传播专业学习,人文教育不是一时之功,其效果也非立竿见影,但其对人的塑造功能不容忽视。深厚的人文基础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有利于学生们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养成。只有加强对“新文科”学生人文基础的培养,使其广采博收,才能让人才发展后劲十足,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谢伏瞻.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J]. 求是,2018(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EB/OL]. (2019-04-04)[2019-04-15]. http://www. moe. gov. cn/srcsite/A08/s7056/201904/t20190409_377216. html. [3]孙武. 孙子兵法[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

[4]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 )[EB/OL]. (2015-05-13)[2019-04-04]. http://www. gov. 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 htm.

[5]宋海龙. 科技进步与思维方式变革[J]. 大理大学学报, 2017(9). [6]*. 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 求是,2019(6). [7]胡钰,陆洪磊.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思路研究[J]. 新聞与传播研究,2018(11).

[8]邵静. 美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现状、趋势与启示[J]. 新闻大学,2017(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9]马原.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课程体系的问题与出路[J]. 传媒,2018(16).

[10]李晓静,韩羽昕. 欧美新媒体传播硕士课程教学分析与反思[J]. 新闻记者,2018 (5). [11]林渊渊. 融媒时代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新闻课程与教学[J]. 国际新闻界,2018(9). [12]刘明洋,袁晓川. 融通之道:解读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两大趋势[J]. 国际新闻界,2018(9).

[13]朱秀凌.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跨界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 传媒,2018(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