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 唐代:李 白
tiān mén zhōng duàn chǔ jiāng kāi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 bì shuǐ dōng liú zhì cǐ huí 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liǎng àn qīng shān xiāng duì chū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gū fān yí piàn rì biān lái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译文
长江如同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低,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涯。 解释
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与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江北的叫西梁山,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呼梁山为西梁山,呼博望山为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由于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第 1 页
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的是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转变,并更加汹涌。
⑷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与西梁山。出:突出,消失。 ⑸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创作背景
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解释》与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赏析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与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颜色鲜亮。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美丽、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立刻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与不情愿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宽阔胸怀 艺术特色: “望”字统领全诗
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目为“望天门山”,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绽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
第 2 页
分的呈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两岸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山水互为衬托
诗中的山水是紧密关联,互为衬托的。楚江浩荡,好像把“天门”冲“开”,而“天门中断”使楚江得以奔腾而出。天门两峰横夹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门。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连,景象壮丽。“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而回旋,山为水开,水为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相对出”的“两岸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好而动人的画面。通览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明提,或示意,亲密相关,互映互衬,呈现出了极为宏阔壮丽的景象。
第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