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制胜方法浅析
联合作战的制胜原理,主要体现在力量编成、力量编组、力量运用和作战行动等诸多方面。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原理,强调联合作战力量编成必须要素齐全、科学组合;信息主导原理,突出通过“信息”感知战场,实现各种力量联通与控制;非对称原理,力求非对称使用联合作战力量,以己之长,击敌之短。
1.通过优化系统结构,实现联合制胜。未来战争中,由于信息能对战争制胜具有决定影响。因此,需要按照联合作战任务需求,着眼信息能主导机械能、化学能及系统其他能量的内在规律,再造组织结构,对情报侦察、指挥控制、火力打击和综合保障等主要作战要素进行综合集成,对陆、海、空等作战单元进行优化重组,形成作战体系的能量优势,发挥总体结构的聚合效应。在联合作战中,诸军兵种力量既有优长也有不足,甚至会出现“短板效应”。但按照质量和数量相互作用规律,在结构优化基础上继续对作战模块进行“磨合”,消除模块间“排斥反应”,则可以实现1+1≥2的综合优势和作战效能。未来战争中,来自空中、地面、海上和电磁空间的作战资源虽然具有独立作战和协调作战的自适应能力,但如果没有统一的聚能平台也将难以聚合制胜,甚至会无端消耗能量。只有通过对立体多维的作战力量综合集成,才能有效将侦察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火力打击系统与保障系统等有机融合,形成整体联动的作战态势。
2.通过主导信息流,实现联合制胜。信息化战争突破了机械化战争“大吃小”和“多吃少”的束缚,逐渐向“快吃慢”“精确集约胜粗放概略”转变,因此,夺取信息优势将贯穿现代战争全程全域。交战中借助信息赋能作用,把广域物质的内在能量流聚合起来,把指挥、控制、防护、保障及火力打击诸要素联动起来,能产生快速、准确、决定性的制胜效果。加强战场信息的适度调控,就是尽量通过软硬一体的手段来获得正信息,并向对方释放负信息,增加对方作战系统负担,造成其作战体系结构内部秩序紊乱,决策失误,
从而降低其作战功能。依靠信息智能精确控制运动图谱和攻防目标清单,就获得了制空、制海、制陆权;打乱对方作战体系的平衡,就可实现速度制胜目的,进而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战争消耗和附带损伤,实现联合作战体系精确制胜。
3.通过非对称作战克人之短,实现联合制胜。扬我之长,避我之短;击敌之短,避敌之长,历来是战争制胜的法则。根据“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军兵种在力量、装备、技术及打法上总能形成局部的、相对的甚至是暂时的比较优势。为此,在强调集中统一行动的同时,应考虑适时发挥各军兵种战术技术优势,科学赋予各军兵种战斗任务,使其能够在联合作战系统内,依据作战任务和自身优长,瞄准对方弱点,自主展开有效作战行动,以达成局部非对称优势。通过“点”上优势的积累,促进形成“面”上优势。 实行有利于扬长击短的科学战法。兵无常势,战无定法。未来战争中,需要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战术,采取对方最不希望、最害怕的方式“活打”,在对方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巧打”,在对方摇摆不定的时机“快打”,以便夺取战争主动权。运用非对称思维,以“设计战争”打败“应对战争”,是谋略运用的有效形式。由于信息化战争作战要素流动快,信息攻防更加激烈,传统的“一谋定乾坤”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已一去不复返,必须运用信息技术来设计谋略路线图,用工程化思维构设谋略对抗链,有效提高谋略运用的成功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