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建设方案
学校名称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专业名称 药 学 所属省份 贵 州 省 填表日期 2011年12月18日
目 录
1. 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1 2. 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4 3. 专业重点建设内容........................................................................................6 4. 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7 5. 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改革.............................................................8 6. 教学改革举措.............................................................................8 7. 专业建设保障措施....................................................................10 8. 专业建设进度............................................................................10 9. 2012、2013年预期绩效.........................................................12 10. 建设经费预算(2011.10-2012.10).......................................13 11. 建设经费预算(2012.10-2013.10).......................................15 12.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7 13. 黔南民族医学专科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6
1
药 学 专 业 建 设 方 案
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 1.行业背景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随着21世纪天然疗法的兴起,中医药产业再度成为投资和市场运作的热门产业。“十一五”期间国家把中药产业确定为“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提出“加强中医药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为贯彻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建设药学和中药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是医学专科院校的历史使命。
贵州省人民政府制定的《贵州省“十二五”中药材生产发展规划》,从中药材的种植、生产、流通三个方面要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组织化程度,把中药产业培育成为贵州新的经济增长点。《贵州省“十二五”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围绕我省特色产业发展和重大研发项目的实施,有计划地造就一批学术的技术带头人,为我省特色产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十一五”以来,以中药产业为主的贵州省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以年均19.5%的速度快速增长,利润总额仅居饮料、煤炭、烟草之后,利润增幅则高居四行业第一,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后续支柱产业之一。通过鼓励扶持中药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全省制药企业的技术水平、
1
生产能力、质量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150家企业的500余条生产线(车间)通过GMP认证。
目前,黔南州被列为省“六大苗药”的有五种(艾纳香、淫羊藿、头花蓼、米槁、刺梨),被列为全国“十大地道药材”的有八种(天麻、杜仲、石斛、吴茱萸、何首乌、半夏、黄柏、天冬),已规模化种植的药材60余种,种植面积12万余亩。先后有贵州神奇、信邦制药等数十家制药企业入驻黔南,民族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州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因高层次医药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缺乏,民族医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广度、深度不够,从而严重制约了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
学校地处贵州少数民族集聚区,肩负着为民族医药制造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药学专业是学校传统的强势专业,具有良好的行业背景和产学对接基础,契合贵州民族医药产业布局。提升该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有利于实现专业对接产业、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社会需求分析
现有资料表明(2010年3月20日贵州日报),贵州省共有从事中成药生产、中药饮品生产的企业约194余家,贵州的中药、民族药的工业总产值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贵州中药产业在产品价格优势、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缺乏的是竞争优势。主要缺陷之一是缺乏高水平的中药现代化人才、企业管理开拓性人才和中药企业生产第一线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在达标的194家企业中,多数是中小型中等企业,生产条件、技术人才和产品生产管理都不理想,大规模的中药资源、能量和人力的耗竭较为严重。我校药学系2010年12月曾到盛世
2
龙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去调研,发现企业中生产第一线人员很多是没有经过完整中药制药科学体系培养的操作工(100名左右),对企业的生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随着贵州中药产业的进一步整合集团化,生产工艺等更科学化,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求更高,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目前我省只有贵阳医学院、遵义医学院开设有相关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不足200人,按照目前200余家药企的需求量来看,缺口很大,极不适应我省医药产业的发展。加大药学与中药学专业建设,为药企培养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药学相关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管理、使用和研究开发领域从事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药物营销、药事管理、药学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实用型高级技能型人才符合当前贵州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3. 专业建设基础
3.1 传统强势专业,专业基础深厚
药学专业是我校历史较为悠久的专业,也是药学大类的基础专业。我校于2001年开设药学专业,历经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积淀了较为深厚的专业基础,形成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进行人才培养,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强化实训、校外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素质教育。在此基础上,根据贵州省民族医药工业的发展状况,发展了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药栽培等多个专业,形成了完善的药学类专业体系。十年来,本专业已为医药行业输送了近1000名毕业生。近三年累计毕业人数为411名,平均就业率为92%以上。本专业现有在校学生人数为452名。
3
3.2 校企深度合作,专业建设有成效
在行业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下,按照“以胜任职业岗位(群)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要求为质量标准”的原则,依托行业,不断加强本专业建设。现有的药学为校级重点专业,另有校级精品课程3门,主编和参编并出版高职高专规划教材3本,校本实训教材3本。
3.3 依托内培外引,教学团队建设成效大
本专业现有教师32名,其中专任教师16名,兼课教师8名,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8名,具有“双职称”教师21名;16名教师中,教授2名,副教授7名,高级工程师1名,高级技师1名,讲师4名,具有研究生学历9人。
3.4 重视实训内涵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模式新
本专业已与贵州神奇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21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基地承担校外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并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手册。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实施产品开发、技术培训,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课程建设,承担实训教学指导。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取得成效,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技术开发服务创造条件。
4
二、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 1. 专业建设思路 1.1 指导思想
根据贵州省生物医药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从事医院药房、制药企业、医药营销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岗位与管理岗位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为核心,强化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
1.2 建设基本思路
通过基于任务导向的课程开发、课程标准制定、精品课程建设和校本教材建设,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通过重点培养、合理引进,建设一支基础理论扎实、教科研能力强、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结构合理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教学团队;
依托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产学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与企业合作,加强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改善实验实训和生产性实践教学的条件和职业环境,全面实现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扩大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口支援、中外合作和社会交流等社会服务功能。
2. 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使本专业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及专业群中起到一定的引领、带动作用。
5
巩固与知名院校的合作关系,每年选派2名以上教师进行为期1年的交流学习;拓展与其它高校的药学专业交流,引进对方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强双方教师交流,增加双方学生交流的机会,提升国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以医药职业标准为导向,建成州内领先、贵州一流的现代药学公共实训中心;成为贵州省医药类技能培训师资队伍的培训基地;成为医药行业技能培训、交流、技术比武的共享平台,建成贴近生产的医药职业培训基地。
以专业建设带头人为领军,带动校内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聘请医药企业的能工巧匠和药学专家参与教学,使兼职教师达到50%以上;通过选派骨干教师轮流到医药企业和医院等一线实践,参与项目开发,掌握医药领域的最新技术,跟踪临床药学服务;深入开展以课程改革为主的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技术和技能水平,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建成高素质、“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
按照国家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要求,分析和比较国内外的课程标准优缺点确定核心课程的定位、知识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师资标准、实训条件等等。开发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即:课程标准、精品课程、校本教材、网络学习资源等,建设系列的优质教学资源。
三、专业重点建设内容
1、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行“顶岗实习”制;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推行校企文化互容;构建多元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6
2、建设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理顺专业建设管理体制,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机构;健全专业建设管理制度,使专业建设在制度规范下进行;建立专业建设预警和评价机制,及时发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建设校企合作机制:组建校企联合会,扩充会员单位,不断强化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相关制度,明确校企合作方的责权利;挖掘校企合作实质,实现校企良性互动。
4、课程体系建设:确定课程结构,形成专业课程,构建课程体系;打造三门优质核心课程,辐射并引进其它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入职业活动规律组织教学过程;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利于学生长远学习和发展。
5、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教师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岗位责任制,实行精细化管理;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制订聘用、认定、选拔标准,促进健康成长;培训与考核机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切实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队伍的培训、选拔。力争高级职称比例达30%,建成“省级专业教学团队”。
6、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加强基础实验实训、综合实验实训、模拟仿真实训条件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7、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在校园网上建成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平台,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制作、收集、购买一批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
7
制作、收集、购买一批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自行开发、收集、购买各专业课程的习题库和专业技能课程考核的题库。 四.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
教学质量目标 1、职业技能知识掌握目标
2、综合素质培养目标
监测指标
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
完成方式 专业课程教学
是否获取八种基本核心技能(交流公共课、选修能力、演算能力、创新能力、自我课教学 提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
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外语应用能力)
3.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是否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技能培训
五.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改革
建立一套由学校、毕业生、毕业生家长、就业单位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体系。通过评价,一方面了解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的状况以及学生展示个人价值发展的状况;二是从状况的分析中了解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六.教学改革举措
1、建设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理顺专业建设管理体制,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机构;健全专业建设管理制度,使专业建设在制度规范下进行;建立专业建设预警和评价机制,及时发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8
2、建设校企合作机制:组建校企联合会,扩充会员单位,不断强化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相关制度,明确校企合作方的责权利;挖掘校企合作实质,实现校企良性互动。
3、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行“顶岗实习”制;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推行校企文化互容;构建多元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4、课程体系建设:确定课程结构,形成专业课程,构建课程体系;打造三门优质核心课程,辐射并引进其它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入职业活动规律组织教学过程;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利于学生长远学习和发展。
5、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教师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岗位责任制,实行精细化管理;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制订聘用、认定、选拔标准,促进健康成长;培训与考核机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切实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队伍的培训、选拔。力争高级职称比例达30%,建成“省级专业教学团队”。
6、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加强基础实验实训、综合实验实训、模拟仿真实训条件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7、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在校园网上建成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平台,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制作、收集、购买一批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收集、购买一批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自行开发、收集、购买各专业课程的习题库和专业技能课程考核的题库。
9
8、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信息化管理制度、教学内容动态调整机制、教学督导机制,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以社会满意度为核心,基本形成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启动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以创新为抓手,充分调动专业教师教改的积极性。以“用户满意”为核心,建立顶岗实习监控机制、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9、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以“产学合作”为模式,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以提高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切入点,完善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确保毕业生技能适应社会需要、就业率98%、企业满意度95%以上。 七.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人员组成和基本职责 项目组长:张贵源 项目副组长:陈明
项目成员:龚元、张林甦、魏学军、邓先扩 李香、曹芳、彭泽萍、王传铭、夏亚兰、邓莹、冯光维、李雪营、陈常荣、郭建军、王恒、姚兴凯、李燕、许义红、李晓艳、唐慧敏
2、经费及来源:本专业建设经费约423万元,来源渠道主要通过中央财政投入、省级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和学校投入五个方面筹集。
10
3、成立项目监控组:负责检查项目资金的筹集与使用,督导总体项目的执行。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及分工细则,制订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加大领导和管理的力度。 八.专业建设进度:
专业建设期分为: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
(一)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建设进度
1、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2011年10月- 2012年10月; 2、建设校企合作机制:2012年1月- 2012年3月;
3、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2年4月- 2012年6月;
4、课程体系建设:2012年7月- 2012年10月; 5、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2011年10月- 2012年10月;
6、黔南州民族生态医药研发中心建设: 2011年10月- 2012年10月; 7、教学团队建设:2011年10月- 2012年10月;
8、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建立产学孵化平台): 2011年10月- 2012年10月。
(二)2012年11月至2012年10月建设进度
1、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2012年11月- 2013年5月;
11
2、校企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2013年6月- 2013年9月; 3、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2012年11月- 2013年9月;
4、黔南州民族生态医药研发中心建设: 2012年11月- 2013年9月; 5、教学团队建设:2012年11月- 2013年9月;
6、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建立产学孵化平台): 2012年11月- 2013年9月;
7、专业建设总结、验收: 2013年10月。 九.2012、2013年预期绩效
1、全面提升专业的整体水平,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到2013年,本专业将形成校企合作紧密、培养模式先进、办学条件优良、就业优势明显的特色,建成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服务、校办企业“四位一体”的全省领先的示范性特色专业。
2、专业教学条件将充分满足专业教学需求,形成校内基础实验实训、综合实验实训、模拟仿真实训和现场实践实习、产学孵化平台逐层次提高的实践教学环境。除完成学校自身实践教学任务外,还可承担师资培训100人次以上;承担社会、行业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00人次以上。
3、专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优化。专业将更紧密地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和行业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明显增强。学生拥有中级双证书率达到100%,年终就业率、对口就业率高于贵州省平均水平5%。
12
十、建设经费预算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
建 设 经 费 来 源 及 预 算 建 设 内 容 合计 申请中央 学校自筹 (万元) 1 1 1 2 1 协作医院等 其他(来源:社会(万元) 1 1 0 2 0 筹资)(万元) 1 1 1 1 1 (万元) 财政(万元)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走访、外聘行业专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 专业技能培训 技能大赛 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6 5 5 15 5 3 2 3 10 3 小 计(万)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1、教材及教学课件建设 2、教学资源库建设 3、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建设 小 计(万) 校内实验室 实训实验条件改善 民族医药研发中心建设 小 计(万) 1、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校外实验室 36 15 10 6 31 60 13 10 83 37 21 7 3 2 12 40 6 2 48 32 6 4 4 2 10 10 1 6 17 3 4 3 3 2 8 6 6 2 14 2 5 1 0 0 1 4 0 0 4 0 师 师资队伍建设 3、教师进修培训 4、青年教师实践锻炼 小 计(万) 院校合作建设校企合作机制 8 8 59 10 10 20 16 13 6 6 47 8 6 14 8 1 1 7 1 2 3 4 1 1 5 1 2 3 4 0 0 0 0 0 0 0 2、聘请行业专家指导 6 3 2 1 0 运行机制 聘请兼职教师 小 计(万) 实习实训耗材补贴
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小 计(万) 4 20 249 2 10 152 1 5 48 1 5 39 0 0 10 总 计(万元) 14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
建 设 经 费 来 源 及 预 算 建 设 内 容 合计 申请中央 学校自筹 (万元) 1 1 0 1 1 协作医院等 其他(来源:社会(万元) 1 1 1 1 2 筹资)(万元) 1 1 0 3 0 (万元) 财政(万元)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走访、外聘行业专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 专业技能培训 技能大赛 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5 4 3 8 5 1 1 1 1 1 小 计(万)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1、教材及教学课件建设 2、教学资源库建设 3、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建设 小 计(万) 校内实验室 实训实验条件改善 民族医药研发中心建设 小 计(万) 1、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校外实验室 25 13 10 4 27 50 12 7 69 5 4 3 1 8 30 4 0 34 4 6 3 1 10 10 4 4 18 6 2 2 1 5 4 4 3 11 5 1 2 1 4 6 0 0 6 10 师 师资队伍建设 3、教师进修培训 4、青年教师实践锻炼 小 计(万) 院校合作建设校企合作机制 4 4 21 6 7 13 15 2、聘请行业专家指导 3 5 2 0 0 2 3 3 13 1 0.5 1.5 2 1 0 0 3 4 3 7 4 0 0 0 0 0 2 2 4 0 0 0 0 0 0 0 0 运行机制 聘请兼职教师 小 计(万) 实习实训耗材补贴 1
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小 计(万) 4 19 217 2 4 65.5 1 5 47 1 5 29 0 0 15 总 计(万元) 2
十一.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科)
一、前言
根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二十一世纪对医学人才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竞争意识强,能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高职人才来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在实施本教学计划过程中,应积极、稳步地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专业思维能力和基本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药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能应用所学知识在一线岗位从事药品调剂、合理用药、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质量控制以及药品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能型药学人才。
三、专业培养要求 (一)人才培养规格
3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各级医疗机构、制药企业、药品检验所、药品经营企业等一线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药学人才。 (二)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必需的数理化基础理论知识、医学基础知识与专业基础知识。
2.掌握药品调剂的基本知识和调配程序,能从事药品的调剂工作。
3.掌握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指导患者按要求使用药品的能力。
4.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原理及制备技术,能从事药物制剂生产。 5.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能够从事药品的质量检查工作。 6.掌握药品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从事药品营销工作。 7.熟悉药事法规,能从事药品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等工作。 8.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能较熟练地应用计算机。
9.掌握一定的英语语法和英语词汇,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和相关资料。 (三)能力要求
4
1.能够不断获取新知识,学习新技术,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2.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四)人文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2.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全的人格,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体魄健康、行为文明,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 学制:三年 五、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能在制药企业、医药公司从事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采购和营销等工作;在各级医院从事药品调剂、药品管理等工作;在药品检验部门、医药院校等单位从事实验员工作。
六、人才培养特色
5
本专业遵循“以就业岗位为目标,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工作理念,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框架的教育体系。
(一)教学内容选定原则是,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如专业课教学要围绕“《中国药典》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指导教材”进行匹配教学;
(二)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法的运用,积极开展趣味性教学;
(三)通过全面规划实践教学、完善教学环境、拓展实践空间、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等措施。强化“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特色。专业课中实践教学比例较大,融“教、学、做”为一体,通过自主性、设计性实验和综合实训,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突出专业实践能力训练;在一定条件下开展工学结合,与实践达到有机的统一;
(四)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现代化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教学更具有情景与动感性,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与趣味性。
七、主要课程
6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生药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机化学与药学的关系。为学习药物化学等药学专业的后续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对各类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方法、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分析化学的方法和技术,建立量与误差及标准化的概念,养成良好的科学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常用分析仪器的操作使用。为从事药物分析,药品质量检测工作奠定基础。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与生命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化学变化与规律,阐述生命现象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与功能,熟悉构成生物体的各种物质的基本代谢、基因的遗传与表达,生化药物等知识,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讲授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机体抗感染免疫,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与人体
7
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机制、流行规律和防治;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各类免疫应答的机制,免疫相关疾病及免疫的临床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病原微生物学和医学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培养无菌观念,在消毒、隔离、预防医院感染、控制细菌耐药性及药物制剂灭菌等工作中加以具体应用。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研究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鉴定知识。为以后学习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生药学:讲授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知识及生物合成途径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握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检识和结构测定等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了解天然药物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转运代谢、构效关系,寻找新药的途径和方法以及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大分子之间互相作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物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体内代谢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为药物的剂型选择、产品质量的分析检验,临床合
8
理用药及有效、合理的利用现有化学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本课程的学习对全面学握药学领域各学科的知识起重要的桥梁作用,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药理学: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常用的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用途用法和不良反应等。为毕业后能够从事医院药品调剂、药品营销等工作打下基础。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药物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合理用药等方面的理论和技能。为毕业后能从事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领域的药学专业的工作打下基础。是药学专业的专业课。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化学药物及其制剂质量问题以及生化制剂、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物的鉴别、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为从事药品质量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及临床药物分析工作打好基础。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专业课。
药事管理与法规:介绍国家对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包括药事组织体制、药品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医院药事管理以及药品管理法等
9
各项药政法规及药学职业道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药事管理体制与机构,熟悉国家颁布的药品管理法规,为毕业后在从事药学领域的工作中能够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打下基础。是药学专业的专业课。
八、教学安排及时间分配
学制三年,共安排 147 周,其中:军训、入学教育2 周;教学 69 周;考试4周;毕业实习 48 周;毕业考试 2 周;社会实践 3 周;假期 19 周。
总学时: 1938 学时周学时: 23~28 学时 理论课与实践课之比为: 1 :2.01
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必修课)
按学期分配 顺 课 程 序 实验 考 试 考 查 总 学 时 理 实习 及讨 论 论等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1 学 时 数 按 学 年 及 学 期 分 配 Ⅰ学年 1 学期 2 学期 Ⅱ学年 3 学期 4 学期 Ⅲ学年 5、6 学期 48 周 6 9 9 9 9 9 9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45 45 3 2 3 形势与政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1~4 2 67 72 67 72 1 1 4 1 1 10
4 5 6 7 8 9 英语 体育 计算机基础 人体解剖生理学 数理统计 无机化学 1 1 2 2 2 3 3 4 4 4 1~4 1~2 1 1 1 2 3 3 3 3 4 153 66 60 90 30 60 30 90 90 54 72 54 90 72 54 36 36 128 64 96 48 1440 1641+1440 100 30 50 20 30 16 50 50 36 54 36 74 54 44 26 26 86 40 68 53 66 30 40 10 30 14 40 40 18 18 18 16 18 10 10 10 50 24 34 48 1440 4 2 4 6 2 4 2 3 2 5 5 3 4 3 3 5 4 3 2 2 毕 业 10 药用植物学 11 有机化学 12 分析化学 13 微生物及免疫学 14 生药学 15 生物化学 16 药理学 17 药物化学 18 临床医学概论 19 药事管理与法规 20 药物营销 21 药剂学 22 天然药物化学 23 药物分析 24 药学综合实训 8 4 6 3 1440 实 习 毕业实习 毕业考试科目: 总学时及 周学时 1074 2034 28 27 23 21 11
药剂学 药物分析 药理学 每学期门数 考试门数 考查门数 30 10 20 9 2 7 8 3 5 8 2 6 5 3 2 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选修课)
课 程
1.药学导论 2.药品质量管理技术 3.新药研究与开发 选 4.医药进展 5.中药制剂专
论
修 6.医药伦理学 7.公共关系学
课
8.药学英语 9.写作技巧 10.中外名著鉴赏
11.医药健康教育
主 要 内 容
介绍中国药学通史,本草学史和世界药学史的基本知识。 讲授GMP、GSP等药品质量管理规范,使学生熟悉相关法规及实际应应。
讲授新药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国内外新药研究的概况及新药报批的基本程序。了解我国新药审批的有关程序。 讲授国内外有关基础医学、药学等医药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
展。
讲授中药常用制剂的制备工艺特点、质量要求与检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
讲授医药伦理道德的本质、基本原则、基本规范和基本范畴,以及在医药生产和经营领域中的道德要求。
讲授公共关系的基本知识,企业公关策划的原则、方法、程序。讲授有关英文药学专业文献、英文药品说明书、美国药典、英国药典等阅读和翻译技巧。
讲授写作特点规律,明确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写作要素。
介绍中外文学名著及文学欣赏方面的知识。
讲授健康的决定因素,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卫生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性知识及性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12
学时 分配
16学时 20学时
16学时
16学时
16学时
16学时
16学时 48学时
20学时
16学时
16学时
讲授健美操的发展动态,锻炼价值,以及有关健美操的创编、
12.健美操
锻炼、竞赛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一些健美操基本动作组合和健美操成套动作。
13.就业指导
讲授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制订的就业方针政策和医药行业的就业形势,介绍应聘方法与技巧、就业流程、职业操守等。
讲授药学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中外文医药检索工具,专利文献及其检索,常用药学工具书、互联网上的药学资源检索及药学论文的写作。
讲授函数、极限、微积分等数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推理方法和常用的计算方法。
16学时 16学时 16学时
14.药学文献检索
15.高等数学 30学时
16.人际关系与职业礼仪
九、毕业资格认定
(一)、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培养要求,考核成绩全部合格,按教学计划完成本专业所要求的相应合格学分;
(二)、完成实习大纲所要求的各项内容;
(三)、经审核无影响其毕业的违纪现象和学籍处理等情况; (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
13
黔南民族医学专科学校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提升高等职业院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项资金(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的精神和财务管理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包括用于实施项目的中央专项资金、地方财政资金、行业企业投入资金和学校配套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原则“总体规划、分年实施、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学校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四条 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第五条 学校财务工作实行在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二章 专项资金管理机构
14
第六条 组成以学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为主体的项目专项资金领导小组。负责:
(一)审批专项资金的总体建设目标、建设方案; (二)审批专项资金预算计划; (三)审批专项资金的项目使用计划; (四)负责项目建设配套资金的筹措落实 (五)调整专项资金预算方案; (六)审核专项资金的决算。
第七条 学校纪委负责对专项资金的预算、使用、物资采购、资金决算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作,确保资金安全。 第八条 学校财务科负责实施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 (一)参与专项资金预算的起草、汇总、审核并上报审批; (二)负责分配专项资金,单独设账并配备专人进行会计核算;
(三)保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四)按照有关规定,审核专项资金开支的合理合法性,保证专项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五)按时编制财务季报和年终决算。
15
第三章 专项资金预算
第九条 预算编制原则: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收入预算坚持积稳妥原则;支出预算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等原则。
第十条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批复下达的专业建设专项资金执行预算。
第十一条 专业建设负责人在学校教学指导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严格执行预算建设资金内容,不得超预算使用资金。
第十二条 学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一般不予调整;除对收支预算影响较大,确需调整的,可以报请分管校领导同意并报主管校领导,经学校党委会同意通过才予调整。 第十三条 使用专项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纳入政府采购的支出项目,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教育部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经过黔南州政府采购办招投标集中采购等规范程序后方可列支。学校资产办应按照《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办理验收、建账、建卡等手续,保证账、卡、物相符。
第四章 专项资金支出管理
16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财务会计制度执行。
第十五条 学校财务科对专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分项目单独核算的专项资金,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第十六条 学校要加强对支出的管理,各项支出应按实际发生数列支,不得虚列虚报,不得以计划数和预算数代替。 第十七条 专项建设经费主要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实习条件改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实训实习耗材补贴、实习意外伤害保险等。
(一) 专业人才培养: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所发生的人才引进费、培训费、资料费、差旅费、调研费等。 (二)实训实习条件改善:为完成项目专业建设方案发生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费:仪器设备购置费、安装调试费、设备维护费、材料费、差旅费、培训费、劳务费、实验运行机制建设费等支出。中央财政专项建设资金中用于设备购置方面的支出不得超过50%。
17
(三)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用于引进、聘用行业专家,培养专业带头人、“双师型”骨干教师,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所发生的培训费、印刷费、差旅费、会务费、教师课时费、劳务费等支出。
(四)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等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制作费、办公费、差旅费、会务费、培训费、劳务费、评审费等支出。
(五)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用于研讨校企合作管理所发生的培训费、会务费、差旅费、资料费等经费支出。
(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用于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化校园建设发生的调研费、论证费、设计费、网络设备费、资料费、建设维护费劳务费等经费支出。 (七)实训实习耗材补贴:用于实训实习耗材补贴,如材料费、运输费、差旅费等。
(八)实习意外伤害保险:为完成专业建设任务用于保障学生实习安全而参加的意外伤害保险费、购置相关劳保防护用品费等。
18
第五章 专项资金决算管理
第十八条 专项资金的决算管理坚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原则,实行专项资金验收制度。
第十九条 上报决算时,财务科应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提供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包括: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资金的使用效益、资金的管理情况、存在问题和建议等。
第六章 专项资金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
第二十条 财务资金监督是贯彻国家财经法规以及学校财务规章制度,维护财经纪律的保证。学校必须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并建立严密的内部监督制度。 第二十一条 学校的财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种形式。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经济活动实行不同的监督方式。
第二十二条 建立和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和建立健全财务主管人员离任审计制度是实施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 第二十三条 学校的财会人员有权按《会计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行使财务监督权。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有权提出意见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反映。 第二十四条 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如发现有截留、
19
挪用、挤占专项资金行为,以及因管理不善导致资金浪费、物资设备毁损等情况,视其情节将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做出处理,同时要求责任部门在限期内予以纠正。情节严重者,将提请有关部门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所有与专项资金有关的各级领导、项目负责人和财会人员,都应自觉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同时接受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学校财务科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八条 教育部、财政部有相关规定时,以教育部、财政部文件为准。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