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与学生的心理环境

2023-08-26 来源:榕意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O卷第4期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8月 Vo1.30 No.4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Aug..2008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与学生的心理环境 顾春雨 (广西大学教育系,广西南宁530004) [摘 要]和谐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大学生面临的心理环境包括社会心理环 境、学校心理环境和同学心理环境,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高校要在教学和管理过程 中,建立与社会和经济和发展相适应的更加明确的主流价值观体系,完善学校学生评价体系,注重 学生业余活动的引导,构建让所有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和谐校园环境。 [关键词] 心理环境;社会心理环境;学校心理环境;同学心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82(2008)04—0103—03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 同样会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发生改变。社会环境 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 是人的心理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也 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 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反映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心理环 行为。 ̄[21763总之,人的心理是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 境建设中,就要求做到:“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 产物,是人对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在人的 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 大脑中的反映,是主体对客观环境的内化、整合,包 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 括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事和 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 物。 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广泛开展和谐 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 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LlJ。 建立一个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而要建设和谐的校 一、和谐校园与大学生心理环境 园心理环境,首先要认识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 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在以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 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 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进行 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而形成的育 研究的。即便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往往是从学生 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 个体教育出发,让学生能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成 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 因,找到自己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而不是考虑怎么 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 去改变学生所处的心理环境。许多人认为心理学研 的整体效应。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直接影响着学生整 究对象是人的心理行为,相对于人的心理行为,环境 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为学生建 只是外在的影响,或者只是外在的干预。“问题在 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环境 于,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研究者,人们都已经习惯了把 中健康成长。 环境看做是外在的干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谓心理环境是“对人的心理事件发生实际影 客观的力量。那么,环境就成了异己的力量,就成了 响的环境”L2J7韶,包括被人觉知的物理环境和与人发 强加于人的奴役,是无法摆脱的神喻”L3J。人的心理 生关系的社会环境。物理的环境对人来说,仅仅是 行为就是环境任意所为的对象。环境就是天意,环 外在的、间接的,只有被觉知并对人的心理行为产生 境就是强权。在他们看来,“无论是把环境理解成为 影响的那一部分物理环境,才能称作心理环境。社 是物理的环境、生物的环境、社会的环境、还是文化 会环境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人的心 钓环境,普通人和研究者都通常是把环境看做对人 理行为主要是在他所处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并也 来说是外在的存在,是自足的存在,是异己的存在, 收稿日期:2008—03—15 作者简介:顾春雨(1962一),男,云南景东县人,广西大学教育系副教授。 一1O3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是现实的存在,是变化的存在。那么,人在环境面 前,人只能是受到制约,相对于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 的环境来说,人是非常渺小的,是非常无助的,是非 常软弱的 。 因此,很少有人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 环境因素去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而更 多的是从大学生个体方面去找原因。人的心理是客 观现实的反应,人的心理的形成也是环境作用的结 果,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更多的是受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为人生活 在社会环境中,人所接触的和关注的客观现实大部 分是社会的现实。这种社会现实主要表现为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以及由人与人之问的价值观念的不同而 产生的冲突,引起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心理上 的不适应,并由此而产生相应的心理危机。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环境分析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对他们的心理产生重要影 响的是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心理环境和个人心理环 境。社会心理环境包括学校外部社会心理环境和学 校内部社会心理环境;个人心理环境主要指他们在 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并对他们现在的心理行为产生 影响的心理行为模式。影响人的心理产生和发展的 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些 是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产生的,有些是早在中小学 时就已经产生,进人大学后进一步恶化的。也就是 说,在高校中仍然存在产生新的心理问题或加剧已 经存在的心理问题的环境,这就需要我们对高校学 生面临的心理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影响高校学生 心理健康的心理环境的因素主要是高校社会心理环 境,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同学环境。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中社会存在的多元价值观造成了大学 生价值选择的困惑。中国社会正经历一个由于社会 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的变迁而引发的价值观范式 转换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物质生活和 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 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j3。我国社会 目前正经历一个从原有的相对统一的经济生产关系 向多元的生产关系的转变,生产资料占有成份的多 元化和生产方式的多元化导致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 化,由此而形成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高校学生进 入大学之前一般都处在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中,对 社会的接触也只是在表面的层次上,社会价值观念 对他们的影响还比较小。对于大部分高校高校学生 来说,当他们来到经济相对发达,生活相对富裕的城 市时,城市人群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示范作用不 可避免的对他们产生影响。这种“异源文化”造成的 心理冲突,使一些大学生对原来自己所建立起来的 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怀疑,而对城市人群的价值 一】O4~ 观和生活方式又不能认同,出现了埃里克森所说的 同一性危机,由此加剧了大学生的心理冲突。这种 冲突会一方面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恶化,同 时也破坏了学校和谐的人际环境。 心理学家班杜拉曾说过:“人生来只有少数行为 模式。这种显著的可塑性高度需要继续掌握新的胜 任能力,实现他们终身变化着的需要。” 大学生 活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大学生由 中学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与城市人群的生活 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是大学生心理冲突的一个重 要方面,这就需要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 学习新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模式,特别是来自经济文 化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他们所感受到的新环境 与旧环境之间的落差更为巨大,所需要学习掌握的 能力也更为宽泛。而与这一状况相对的,却是短缺 的物质支持和社会支持,这无疑不利于这部分学生 对新环境进行认知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 认知偏差,就会影响到成年早期的人格发展。 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度转型使得不同群体在日益 市场化的社会交往关系中,共同进人了利益博弈时 期,由于彼此博弈所依赖的资源条件带有先天的不 平等性或差异性,致使社会公正或公平问题由隐而 显。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 系之中,和周围的人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一 个社会团体大多数人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念,就构 成了一种心理环境,并在无形中成为这个社会团体 的共同规范,对这个团体成员的行为产生影响和制 约作用。对于在城市生活又来源于不同家庭背景的 大学生来说,这不仅使价值观的规模性冲突具备了 社会功能,使得处在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形成了 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价值评价标准,而且他 们中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价值标准会成为群体的价值 标准,进而促使这个群体降低对少数个体特别是家 庭贫困个体的价值评价。 在我国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人们对价值认同以物 质财富为优先标准的趋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 机会与商业和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有较多的接触,也 在生活中感知到相当部分的城市居民所表现出来的 以金钱为价值取向的行为和态度。这样的社会心理 倾向,使得部分向往融入城市生活却因家庭经济相 对贫困的大学生,在城市的消费、娱乐和日常生活中 被边缘化。对 些大学生而言,所产生的心理压力 是巨大的,容易使得他们的自我价值感降低,导致心 理失衡,增加了发生心理疾病的诱因。 (--)学校心理环境的影响 学校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些偏向,使部 分学生的优点得不到应有的评价。随着我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 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我国高 校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也对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生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进行了变化,由过去强调学 生德、智、体评价标准转向对学生各种能力素质评价 标准。这本来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 需求的内在要求,但在我国的高校中,这一转变更多 的变成了对一些技能评价的重视,如对舞蹈、乐器演 奏、戏剧表演、演讲能力、绘画、体育技能,服装表演 等方面的评价的重视。在各个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 分中的加分项目大部份是这一类。而这一类的能力 由于需要中小学阶段的训练基础,特别是校外活动 的训练,需要家庭承担一定的费用,对于家庭经济不 人行为的理解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而相 互间认同就比较难以形成。 三、建设和谐校园,形成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环境 和谐校园环境是大学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大 学生心理健康又是和谐校园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 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不 仅要解决个人心理问题(以往我们一直这样做,但结 果并不是很理想),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学校心理环境 的问题。 宽裕的学生来说这一类活动都是他们的弱项,而这 类活动又恰恰是高校学生业余活动的主要部分。由 于这些活动在学校的评价中是加分因素,这不仅造 成部分学生在学校活动中被边缘化,他们也就不可 能得到较好的评价。然而,对这些学生所具有的一 些优点,如能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品质,在学校评 价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加分,因此加重了这部 分学生的心理压力。 高校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高消费倾向让一些学 生难以融入学校文化生活,他们在学校业余活动中 同样被边缘化。这和学校的评价也不无关系。在学 校组织的大学生活动中,往往也是倾向于花钱比较 多的活动评价比较高,而花钱比较少的活动评价就 比较低。目前学生组织的许多活动越来越追求高消 费,如在文艺活动中的服装、道具,体育活动中的服 装、运动器材等都要求高档化。有不少班级活动不 是去旅游,就是去餐馆、歌厅,这对一些家庭相对富 裕的同学还可以承受,但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 就难以承受,所以这部分学生的选择往往是不参加, 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被排斥在班级活动之外,他们 的归属感和自尊心都会受到损害。 (三)同学心理环境的影响 在高校的同学环境中,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由 于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上的差异,造成了部分学生 在学校同学中的认同感的降低。在生活观念上,来 自贫困家庭的学生由于经济的不宽裕,往往比较节 约,在吃、穿、用上和其它同学相比都比较节省,不少 家庭经济比较宽裕的同学的人际交往活动往往都与 消费活动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传统人际交往的请客 方式和现代人际交往的AA制消费方式,对贫困家 庭学生的经济状况来说都难以承受,与其它同学相 比就显得寒酸。在自尊心的驱使下,这部分学生往 往就会减少和回避与其它同学的交往,造成他们在 学校同学中的认同感降低。 由于同学们从小的生活环境不同,形成的生活 追求目标和模式不同,对他人行为的理解也不同。 如果在El常生活中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理解,会造成 同学之间隔阂的增加。在校园里贫困生和其它同学 在El常交流的内容和语言,日常交流方式以及对他 (一)高校要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建立与社会和 经济和发展相适应的更加明确的主流价值观体系。 虽然高校作为学术研究和探讨的园地,应当允许不 同的观点存在,但也要明确学校提倡什么不提倡什 么,并贯穿到学校的所有管理制度和活动中,减少非 主流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从而减少学生在成长过 程中的价值观的冲突和困惑。 (二)完善学校学生评价体系, 使不同学生身上 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所有价值都得到认可和良好 评价,并创造条件提高全体学生的社会技能。在学 生评价方面,应从现在的综合评分为主导的学生评 价体系转向多项评价并重,并注重学生的单项能力 评价,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三)高校应注重学生业余活动的引导,特别是 对学生业余活动的评价要注重学生能力和良好素质 的养成和培养,不能只看重学生业余活动的形式,更 重要的是内容。学校应该大力提倡不花钱和少花钱 的活动,并对此类活动给予较高的评价,培养学生的 节俭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能更充分地展现学生的 各种能力。同时减少金钱对部分学生的压力,有利 于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找回自信,体现自身的价值。 学校在构建良好的校园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方 面应做出更多的努力,构建让所有学生都能健康成 长的和谐校园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同类型大 学生的心理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R].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es/2006一lO/18/content--5218639.htm. 1-2-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89. I-3]葛鲁嘉.对心理环境的考察与探索[J].辽宁师范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E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Eo].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E5] 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黄靖生) 一l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