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物理《杠杆》优质课教学设计

2024-07-10 来源:榕意旅游网
《杠杆》第一课时 教案

活动名称:市优质课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新城中学 执教: 课题 《杠杆》第一课时 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力的三要素、受力分析、力的示意图等,这些为本节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准备;而后面学习的“斜面”和“滑轮”这两种简单机械的学习是以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的学习为基础的,使知识之间形成相互联系。 源于生活经验,初三学生对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的感性认识较为丰富,但学生知识体系中还没有成形的杠杆的概念,也没有具体分析杠杆使用过程的共同特点和杠杆五要素的经验。所以教学必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成杠杆的理论知识,并再将这一理论体系反过来应用到实际杠杆使用过程中。 知识技能目标: 1. 知道什么是杠杆和什么是杠杆的支点、受到的动力和阻力,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2. 初步理解力臂的概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3. 能确定并作出已给定杠杆的五要素。 过程能力目标: 1. 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 观察和操作羊角锤拔钉子等活动,体会工具(杠杆)的作用,学生形成的观察力、抽象概括力。 情感态度目标: 1. 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体验科学源自生活,提高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2. 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STS关系目标: 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的杠杆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科学和社会的紧密联系。 重点 难点 落知能要的实识力求措重点: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示意图 难点:力臂的确定及做法 教师通过生活实例羊角锤拔钉子等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对“影响羊角锤拔钉子的因素的探究”、“如何更容易地拔出钉子”等问题展开具体分析来引领学生进行主动观察、分析和讨论总结,并在实验、练习中实现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实例进行理论分析,提出问题并教 材 学 情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施 带着问题思考、探究,比较归纳出课本所包含的杠杆的知识,并应用理论知识练习,提高相应技能。 教 学 程 序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由 引 入 【任务布置】 1. 徒手拔钉子 利用羊角锤拔钉子 2. 徒手开瓶盖 利用启瓶器开瓶盖 3. 徒手碎粉笔 利用尖嘴钳碎粉笔 操作 从活动引入,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体会到使用工具可以【提问】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你【回答】利用工具完成一些徒手无有什么感受? 可以完成一些徒法完成的任务引点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手无法完成的任出杠杆是一种简简单机械——杠杆。 【板书】杠杆 务。 单的机械。 【问】比较以上三种杠杆,在使 用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点? 【归纳】老师从学生讨论结果中 归纳总结提出杠杆的定义一根杠 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杆 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的 杆。 定 强调:硬、力、转 义 【演示】自制卡纸启甁器,不能【回答】都要用比较得出杠杆的力,都要在力的作共性。培养学生归用下转动。 纳总结的能力。使 学生对杠杆的认 识从感性认识到 了理性的认识。 聆听,理解杠杆的 特点 把瓶盖打开,因为要发生形变,【回答】生活生产杠杆必须是硬棒。 中杠杆的例子,并符合以上三点的工具就可以称说明它们符合杠为杠杆。【问】生活和生产中还杆的特点的几个有哪些杠杆? 要点。 【提问】重温刚才羊角锤拔钉子【回答】学生代表通过对杠杆定义生对杠杆的认识。 深理解并检验学联系生活实际,加 杠 的过程,羊角锤是围绕着哪个点上台指出支点的的理解,从杠杆定杆 转动? 的 这点是杠杆上很重要的点,我们 特 称为支点,它就是杠杆绕着转动 点 的点,用O表示。 【提问】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在转 受。 律,易于学生接螺旋式上升的规三要素。符合知识位置。 义上解剖出杠杆动,那么在羊角锤拔钉子的过程 中,是哪个力使它转动起来? , 【回答】手给杠杆 【提问】还有什么力在影响着杠的力 杆的转动? 【回答】钉子给杠 第一次做图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提问】这两个力使杠杆转动的杆的力 效果一样吗? 【回答】不一样 小结:给出动力、阻力的定义。 结合刚才的活动,找出并标出启 瓶器开瓶盖和尖嘴钳碎粉笔图作图练习,代表展成,第二次由学生中的支点、动力、阻力。 评价学生的作图。 示 独立完成,随堂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及时。 力 臂 的 引 入 【活动体验】哪些因素在影响羊【动手体验,讨培养学生动手操角锤拔钉子(哪些因素影响杠杆论】初步得出和动作的能力,通过体的转动效果) 力的大小、动力作验的方式去探索用点、动力方向以知识,先形成一个及阻力大小、阻力初步的认识,进而【实验探究】如何利用羊角锤更作用点、阻力方向培养学生就现象容易拔出钉子(动力、阻力的三有关 要素如何影响杠杆的转动效果) 我们先来研究动力,首先是动力 大小。教师演示完成(学生通过 分析本质的能力。 力 臂 的 引 入 前面几次拔钉子的操作中已经 有所体会) 讲述实验中需要控制变量。 【结论】动力越 大,杠杆的转动效 【提问】要研究“动力的作用点”,果越好 该怎么操作? 在老师的提示下 回答并动手操作。 学生代表上台演 示。 【结论】支点到动通过拉绳子的方力作用点的距离法来实验可以更越大,杠杆的转动加直观地控制方向的改变。 【提问】要研究动力的方向呢? 效果越好。 【回答】控制动力 大小和作用点不 变,只改变动力方 出示图,让我们就以这三个方向向。 来研究。 【提问】如何用语言来描述这个 结论呢? 【提示】我们在研究作用点时最 后以支点为参考点,用点和点的 动 力 臂 和 阻 力 臂 距离来描述,是不是可以参考上 面的表述方法也用距离来描述 呢?一起来试试看。我们也以支 点为参考点。方向就用力的作用 线来表示。 【作出三个支点到力的作用线 的距离】 比较三个距离,得结合教师的讲解我们都可以用距离来描述动力出支点到动力作学生的操练,将知的作用点和动力的方向对杠杆用线的距离越大,识系统化、明确转动效果的影响。这是点到点的杠杆的作用效果化。 距离,这是点到线的距离。这作越好。 用点也是在力的作用线上的,是 不是可以用支点到动力作用线 的距离也来表示动力作用点的 效果呢? 【出示图】带领学生比较当动力 作用点改变时,支点到动力作用比较得出结论;支 线的距离是不是也存在变化的点到动力的作用教师演示练习,有规律。 线的距离越大,杠助学生多知识点师生共同分析得出也可以用支杆转动的效果越的理解和应用,且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来描述好。 教师演示时的标 杠 杆 五 动力作用点对杠杆转动效果的 影响。 准动作,无形中能够纠正学生在作图时的不规范动作 从点到点的距离过度到点到线的距离,又从作用点【小结】用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 距离既可以描述动力作用点对 杠杆转动效果的作用,也可以描【思考和聆听】 述动力方向对杠杆转动效果的 作用。我们就把这两者的效果都 用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来 描述,把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 离称为动力臂, 所以,综合起来我们可以说动力 因素对杠杆转动效果的影响是 动力大小和动力臂的大小。 【提问】那么阻力因素对杠杆转 动效果的影响呢是什么因素 呢? 倾听 【回答】阻力大小也在力的作用线再回到已经做好作好杠杆三要和阻力臂的大小。 上,统一用点到线素的图【提问】如何在图上把影 响杠杆转动效果的所有因素都 表示出来呢? 的距离来描述,使为什么要在杠杆的研究中引入力要 素 演示动力臂阻力臂的做法,并带 领学生操练第一个练习,学生独 立完成第二个练习。 评价学生的作图 作图并展示 臂显得自然,也符合科学性。 学生归纳,帮助学生梳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小 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杠杆,知道了杠杆的特点,也了解了杠杆的五要素,并且会用杠杆的示意图来表示杠杆五要素。 怎样利用核桃夹更容易把小思考并讨论 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促进知识的理解、内化。 作 核桃夹碎? 业 板 杠杆 书 1、认识杠杆 设 2、杠杆五要素 计 本节课的设计没有采用抽象的杠杆模型来授课,而是全程围绕着“羊角锤拔钉子”这个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活动进行。通过比较共性得出杠杆反 的定义;分析工作特点找到杠杆的三个要素;又通过体验活动和实验探思 究,找到影响杠杆转动效果的因素是动力大小和动力臂、阻力大小和阻力臂。最后,归纳总结出杠杆的五要素以及体现杠杆五要素的杠杆示意图。通过对学生作图等的评价,学生掌握率较高。 创新之处就是用距离来描述作用点的影响,之后迁移到也可以用距离描述方向的影响,然后尝试发现也可以用“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来描述动力作用点对杠杆转动效果的影响,最后统一用“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来描述动力作用点和动力方向两个要素对杠杆转动效果的影响。 对实验的反思:本节课中同学们通过多次“用羊角锤拔钉子”,体会转动效果的好坏,这只是从定性的角度来初步研究杠杆,所以没有设计用定量的方法。如果用测力计拉来进行定量地研究,也许可以得到更精确的结果。实验下来,学生的感官感受还是非常明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