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建设程序 4.1.1选址
4.1.1.1避开山体滚石、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陷。远离河堤,避免在汛期,河水上涨,出现河堤沉降或洪水险情;
4.1.1.2 与高压线路、易燃易爆品生产及储存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4.1.1.3 不宜建在油库、有交通安全隐患的区域和地段;
4.1.1.4 水源便利,由于一些大型仪器设备需要使用三相电,在选址时,既要考虑方便搭接,还要考虑搭接成本;
4.1.1.5宜与项目部场地整体布局或与热拌站场地整体布局,这样便于项目集中管理,同时可减少往返时间、交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当规划中的项目部与热拌站场地空间有限无法满足试验室建设,可以在这两点就近位置单独选址; 4.1.2规划
4.1.2.1当项目工程里程较长或交通不便时,相应的拌合站应设置分支试验室,便于整个试验工作的开展和质量管理;
4.1.2.2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站涉及与生产同步检测,指导,为此每个水稳拌和站都需要设置分支试验室,其面积大小与仪器设备应按照检测内容确定,检测指标:水泥剂量、含水量、筛分,无侧限试件的制备可根据与项目部试验室的距离,交通情况确定;
1) 当分支试验室与项目部试验室距离适中,交通畅通,可选择在项目部试验室制备试件,分支试验室就不需要在配置压力机、脱模器和养护室
2) 分支试验室与项目部试验室距离较远,交通需要绕行,往返时间长,交通成本高,就需要在分支试验设置制件功能 4.1.3房屋建设
工地试验室用房可新建或租用合适的既有房屋,房屋应坚固、安全、适用、整洁、并满足工作、生活需求;
4.1.3.1新建房屋。应考虑空间跨度以及极端气候影响,必要时采取加固处理;
4.1.3.2房屋地基基础进行夯实,并做硬化处理,同时考虑防排水因素; 4.1.3.3房屋建筑应选择坚固、安全、环保和保温材料,不得使用帐篷、石膏板的简易房
4.1.3.4室内地面宜高于室外15cm,表面平整、坚固、耐磨 4.1.3.5房屋前后开窗,保持采光充足,养护室不设置窗户
4.1.3.6对于采用彩钢板搭建的养护室,为保证保温效果,可紧贴彩钢板内侧,砌筑砖墙,并用水泥砂浆抹面; 4.2总体布局
应按照试验检测流程和工作相关性,进行合理布局,保证一定的操作空间和距离,尽量减少人流、物流的交叉、避免相互干扰,方便试验操作,经济适用,如沥青室和沥青混合料室,办公室和资料室等宜相邻设置。 4.2.1功能划分
根据项目性质,规模,主要检测项目等确定功能室
4.2.1.1 对于路面主体工程,工地试验室应设置集料室、沥青混合料室、水泥室、力学室、现场检测室、存样室、养护室、资料室、办公室。
4.2.2面积要求
功能室的面积应满足仪器设备的摆放、人员操作和行动通道,根据《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对各个功能室的面积要求如下表:
沥青集料名称 室 料室 面积≥15 (㎡)
4.2.3平面布置图
将功能室的整体布局、各功能室的基础设施(操作台、水槽、基础、基座)、仪器设备的摆放位置、门窗位置,在电脑上画出平面图和标注出所使用的面积,并将其形成书面汇报资料报送监理、中心试验室审核,审核通过后,开始实施。 4.2.4环境条件
4.2.4.1在涉及用水的功能室,要设置水槽,其位置在操作台边部且与操作台体结合在一起,避免影响试验结果,并保持排水通畅;
4.2.4.2沥青室及沥青混合料室在试验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因此需要设置合理有效的通风设施,如采用抽油烟机、排气扇;
4.2.4.3各工作室如果自然光不足,可增加照明设施,光线过强,可挂窗帘遮阳;养护室必须配置防水灯;
4,.2.4.4沥青室、水泥室及养护室有环境温度、湿度要求,应根据室内面
25 20 25 15 12 20 15 混合室 室 室 6㎡/人 水泥力学检测室 室 室 室 现场存样养护资料办公积和空间大小,在不影响试验检测结果的位置安装相应功率的空调、加湿器等温湿度控制设备,在不同区域悬挂不少于2个温湿度计,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2.4附属设施 4.2.4.1
1) 操作台,应满足试验操作需要布置,台面应平整、坚固、抗折、耐磨、耐腐蚀,可采用理化板、人造大理石、混凝土预制板等材料制作,操作台下面应设置储物柜,采用统一材料遮挡,保持整体美观大方; 2) 台面宽度宜为60~80cm,高度为70~90cm,如操作台上放置的仪器设备体积较大时,台面宽度、高度可适当调整。 4.2.4.2基础、基座
1) 按照有关标准、规程和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将击实仪、振动台、摇筛机、压力机的基础、基座尺寸进行浇筑,如击实仪、振动台、摇筛机、压力机、抽屉仪等设备;
2) 水泥胶砂试件成型振实台基座高度60cm、宽度40cm、长度120cm,体积约0.28m3,基座与墙体必须分开;水泥胶砂流动度跳桌基座40*40cm,高度70cm。 4.2.4.3 供电
1) 试验室采用独立专线集中配电保障供电需求,由专职电工在仪器设备安装就位后,进行线路敷设;
2) 为保证养护、必须在规定时间开展的试验项目、必要的办公等设施正常运行,宜配备不小于15KW发电机;
3) 插座规格型号与仪器设备的插头相匹配,采用安全接地、有漏电保护措施且性能先进的集中配电箱,每个功能室设置一个电路总开关; 4) 插座安装高度距地面或操作台面不小于30cm,插座应有开关控制和保险设备,以确保人身安全;
5) 每个功能室必须配备不少于2具灭火器,且摆放稳固,名牌朝外。 4.2.5标牌、标志
4.2.5.1试验室的标牌、标志主要包括:单位名称牌、各工作室牌、组织机构框架图、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环保标志等
4.2.5.2试验室需要在大门口悬挂单位名称牌匾,尺寸为:宽*高=80*60cm,内容与试验室印章一致(母体试验室检测机构名称+建设项目标段名称+工地试验室),底边距离地面高度为160cm
4.2.5.2 各功能室应设置门牌,尺寸为:宽*高=30*15cm,办公室需要悬挂组织机构图、岗位职责、主要管理制度
4.2.5.3 仪器设备到位后,需要将设备使用步骤与试验操作步骤相结合,归纳出操作规程,将操作规程制作成统一规格、尺寸的牌子:宽*高=60*90cm,并挂在对应设备位置的墙上,底边距离地面高度150cm。 4.3人员配置 4.3.1人员岗位设置
试验室岗位设置:试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检测员、内业人员、辅助人员; 4.3.2人员专业、资质要求
4.3.2.1授权负责人(试验室主任)必须是母体检测机构委派的正式聘用人
员,且必须持有检测工程师证书,证书专业应覆盖公路、材料;
4.3.2.2所有检测人员均要持证上岗(证书专业包括公路、材料),并在母体试验室注册登记,不得同时受聘于两家或以上试验室
4.3.2.3信用评价较差或很差的检测人员不得担任授权负责人,信用很差的不得从事试验检测工作
注:a.母体试验室是指在工程现场设立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机构
b.工地试验室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控制质量由试验检测机构在工程现场设立的试验室 4.3.3人员数量
4.3.3.1在施工合同中,业主会要求持有检测工程师证书,并具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和持有检测员证书人员的数量,这些人员都是资质申请的硬性指标,必须按要求配置(主任一人、检测工程师1~2人、检测人员5~6人); 4.3.3.2 应根据实际工程内容、规模、工程进度等因素,配备足够人员,以确保检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4.3.4人员岗位能力
4.3.4.1授权负责人(试验室主任),必须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能合理有效的利用试验室配备的各种资源;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沟通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全面负责试验室工作
4.3.4.2检测工程师具有审核报告的能力,正确使用标准、规范、规程等对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具备异常检测数据的分析判断和质量事故处理的能力
4.3.4.2检测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试验检测方法和工作程序,
能够熟练操作仪器设备
4.3.4.3内业管理员必须熟悉国家、行业和建设项目有关档案资料管理基础知识和要求,能够及时、规范完成资料填写、汇总和整理归档 4.3.5人员管理
4.3.5.1建立健全人员档案资料,一人一档,内容包括个人简历、身份证、毕业证、考试证书、劳动合同等资料的扫描件或复印件 4.3.5.2人员配备到位后,填写《试验人员一览表》
4.3.5.3人员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和新标准、规范等培训,并填写《试验检测人员培训登记表》 4.4试验仪器 4.4.1仪器设备配置
应按照母体试验室授权范围内的试验检测项目和施工合同要求配置必要的试验检测项目仪器设备,功能、准确度和技术指标均应符合规范规程要求。配置的数量应根据分支试验室数量和使用频率确定 4.4.1.1 集料试验设备
一般配置:标准筛、土工击实仪、砂当量仪、天平、烘箱、容量筒、容量瓶、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4.4.1.2 沥青试验设备
沥青针入度仪、沥青延度仪、软化点仪、粘度仪、薄膜烘箱、恒温水浴、温度计
4.4.1.3沥青混合料试验
马歇尔试件击实仪、马歇尔稳定仪、车辙试验仪、最大理论密度仪、沥青混合料抽提仪、低温试验箱、恒温水浴、沥青混合料拌合机 4.4.1.4 现场检测设备
路面弯沉仪、连续式平整度仪、现场钻芯仪、路面构造深度仪、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路面渗水仪 4.4.1.5 水泥检测设备
维卡仪、负压筛析仪、水泥净浆搅拌机、胶砂搅拌机、标准恒温养护箱、水泥抗折试验机,水泥胶砂抗压压力机、胶砂振实台 4.4.2设备组织
确定试验室需要的仪器设备清单,发项目部机料科,购买或调配现有设备 4.4.3安装、调试
1) 设备进场应检查规格、型号、配件、专用工具配置及数量与购买合同及装箱单是否一致;
2) 使用说明书、合格证、维修保证书是否齐全
3) 由厂家或专业人员进行安装,调试至规范、规程要求的准确度、精准度、运行状态,并满足安全、环保等要求 4.4.4设备校验
4.4.4.1为确保设备性能良好、量值准确、满足试验室检测工作需要,通过检定/校准和功能检验等方式
4.4.4.2根据《公路工程试验仪器设备校准指南》划分出自校和强制检定的设备或者技术指标,自校设备需要按照指南进行校准,并形成自校记录 4.4.4.3邀请质量监督部门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或具备相应仪器设备测量能力的专业计量站、校准试验室进行鉴定/校准,并取得检定或校准证书 4.4.5信息标识
4.4.5.1仪器设备管理卡,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购置日期、管理人员(与设备管理档案中的信息一致),
尺寸:宽*高=85*55mm,采用硬质材料或普通纸制作,固定在仪器设备上,小型仪器,做成小吊牌系在上面
4.4.5.2仪器设备使用状态分为“合格”(经检定/校验满足量值和功能要求)、“准用”(某一功能/一指标达不到设备本身要求,但可以限制使用)、“停用”(设备损坏,检定/校定技术指标达不到使用要求)三种,分别用“绿”、“黄”、“红”三色标签进行标识,标签规格统一,标识内容包括:设备编号、检/校单位、检/校日期、有效日期等信息 4.4.6操作规程
为方便指导试验检测人员规范操作和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因此将设备使用步骤与各项指标的试验检测步骤相结合,归纳出操作规程 4.4.7设备管理
1) 建立健全仪器设备档案资料。一机一档,档案袋内包括设备验收单记录、设备购置记录、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证书、检定/校验证书、设备使用记录、维护、维修记录
2) 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人员注意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使用完毕后应切断电源、清扫现场、保持设备清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
3) 仪器设备按照检定/校验周期,进行检定/校验工作,避免“带病上岗”的情况 4.5临时资质
4.5.1 申请表格的填写
试验室仪器设备安装就位后,就可以进行工地试验室临时资质申请表格的
填写,不同地域、不同项目对表格的选用,都有差异,这就需要项目中心试验室或监理单位下发和确定 4.5.2授权书
在工地试验室驻地建设、人员、设备配置、环境条件等方面满足标准化建设要求或具备开展检测工作条件后,母体试验检测机构对试验室进行授权,并下发授权文件 4.5.3母体资质
母体试验检测机构的等级资质证书和计量认证证书 4.5.4人员身份证明
检测人员的个人简历、身份证、毕业证、资格证 4.5.5装订
将审核申请表和附件资料按要求顺序整理成册,并装订,具体份数应根据相关单位要求准备(一般5份) 4.5.6申报流程
不同地域,不同性质的项目对于申报流程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在资质申报工作开始前熟悉该项目的临时资质申报流程,并且和本项目相关管理单位达成共识,以减少过程反复情况。流程:检测机构初审意见→项目经理部审查意见→项目驻地办(总监办)审查意见→项目业主审核意见。 4.5.7资质备案
试验室驻地建设、人员、设备配置、环境条件全面符合开展检测工作的要求,并将《工地试验室审核申请表》交项目相关管理单位审核通过后,建设单位会组织本项目相关管理单位和人员对工地试验室的建设、环境、人
员、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验收,验收通过,项目负责直管的质量监督机构将对试验室进行全面审查,审查通过,《工地试验室审核申请表》备案完成,质量监督机构回发“工地试验室备案意见通知书”,作为备案依据。
第9章 沥青面层施工
9.1材料质量 9.1.1沥青 9.1.1.1 普通沥青
满足设计提出的沥青技术要求,在四川一般地区普通沥青采用A级沥青70号,在高寒地区采用A级沥青90号。对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大的路段,沥青路面中面层、下面层可采用A级低标号沥青,也可在A级沥青70号中掺加改性等提高高温性能的添加物。
沥青按每一批次到达现场后进行抽检,试样的取样数量和频度按现行试验规程进行。质量满足下表要求:
9.1.1.1-1
指标 针入度 气候分区 针入度指数 软化点,不小于 60℃动力粘度不小于 10℃延度不小于 15℃延度不小于 蜡含量不大于 闪点不小于 溶解度不小于 密度(15℃) 质量变化不大于 残留针入度比(25℃)不小于 % A 57 61 单位 0.1cm ℃ 等级 A A A 45 44 1-1 1-2 沥青标号 90 80-100 1-3 2-2 2-3 1-3 1-4 70 60-80 2-2 2-3 2-4 -1.5~+1.0 46 45 Pa.s cm cm % ℃ % g/cm3 % A A A、B A 45 160 30 20 30 140 20 100 2.2 245 99.5 实测记录 ±0.8 20 180 15 25 160 20 15 260 残留延度(10℃) cm A 8 6 9.1.1.2改性沥青
满足设计提出的改性沥青技术要求,在四川一般地区改性沥青采用SBS改性,在高寒地区采用SBR改性。改性沥青一般用于沥青路面表面层,特殊地段,如长大纵坡、桥面下面层也可采用改性沥青。
改性沥青生产时间和到场时间应根据路面施工进度决定其贮存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发生离析现象。
每一批改性沥青出厂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取样检验,只有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后才能出厂
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9.1.1.2-1
指标 针入度25℃,100g,5s 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 延度5℃,不小于 软化点 运动粘度135℃,不大于 闪点,不小于 溶解度,不小于 弹性恢复25℃,不小于 粘韧性,不小于 韧性,不小于 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 质量变化,不大于 针入度比25℃,不小于 单位 0.1mm cm ℃ p.s ℃ % % N.m N.m ℃ 55 60 --- --- 2.5 230 99 65 75 SBS类(I类) I-A >100 -1.2 50 45 I-B 80~90 -0.8 40 50 I-C 60~80 -0.4 30 55 I-D 40~60 0 20 60 3 230 99 ---- 5 2.5 --- II-A >100 -1.0 60 45 SBR类(II) II-B 80~100 -0.8 50 48 II-C 60~80 -0.6 40 50 % % 50 55 60 ±1.0 65 50 55 60 密度5℃,不小于 cm 30 25 20 15 30 20 10 9.1.2集料
沥青路面所用的集料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集料中大于2.36mm为粗集料,小于2.36mm为细集料,集料的质量是沥青路面的关键,集料的生产、管理是控制集料质量因素
集料料形成正方体,针片状含量较少,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组成成分稳定,当同时存在多家料场供料时,其母材性质和加工筛孔孔径大小必须一致
沥青混合料所需的细集料一般包括天然中粗砂、机制砂和粗集料加工的0~2.36部分。
中、粗砂应干净,无软弱颗粒,无杂质并满足规范的级配要求,含0.075以下的粉尘小于10%。
机制砂一般采用石灰岩扎制,采用专用制砂机设备,并配置负压除尘装置,要求颗粒方正,并有一定级配,含0.075以下不超10%。
粗集料加工时的0~2.36细集料,要求颗粒方正,含针片状少,通过轧石机吸尘设备后,含0.075以下的粉尘不超过10%。
9.1.3矿粉
适合沥青混合料所需填料一般用石灰岩磨制的矿粉,水泥和消石灰粉,通过热拌楼二次吸尘的粉尘必须废弃,不得当矿粉使用
采用石灰岩磨制矿粉,石灰岩须新鲜、干净,不得含有泥土和其它杂质,填料应干燥、洁净,小于0.075mm的含量大于80% 9.1.4抗剥落剂
在集料与沥青粘附等级不满足等级要求时,需要掺加抗剥落剂(具体参量为沥青质量的0.3%~0.4%),以改善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抗剥落剂耐热
性能和长期稳定性能好、做集料与沥青要求粘附性试验,先在沥青中加入抗剥剂,进行沥青薄膜加热试验,也可采用压力老化试验(PAV),通过这些试验来选择热稳性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用消石灰、水泥做抗剥落剂 9.2配合比设计 9.2.1目标配合比设计
目标配合比目的是确定拌和楼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9.2.1.1材料选择与准备:配合比设计所用的各种矿料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规定的方法,从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从料堆上、中、下部位取代表性样品,将样品拌和均匀,按四分法取样,洗净烘干后,进行筛分试验,确定不同规格的粗细集料的实际颗粒组成,按筛分结果分别绘出各种集料的筛分曲线,测定不同粒径的集料的毛体积密度和视密度,吸水率;
9.2.1.2 矿料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借助电子表格用试配法进行各档原材料比例的确定,选取1~3组粗细不同的配比,即粗级配、中级配、细级配,合成级配曲线应顺滑,避免在0.3mm~0.6mm处出现“驼峰”线型; 9.2.1.3 马歇尔试验:根据经验,选择沥青用量,以0.5%间隔的油石比分别做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阶段都应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拌和和压实温度的确定、密度和体积参数、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马歇尔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相对密度;
9.2.1.4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将毛体积密度、稳定度、空隙率、流值、VMA、VFA与油石比的曲线图分别作出来,求取a1、a2、a3、a4,计算出平均值OAC1,以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不含VFA)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max
的中值为OAC2,OAC1与OAC2的中值为最佳沥青用量OAC;
9.2.1.5 目标配合比设计检验:按照计算确定的设计最佳沥青用量进行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水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渗水检验,分别为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渗水系数; 9.2.1.6 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原材料检测、矿料设计、马歇尔试验、最佳沥青用量选定、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等报告 9.2.2生产配合比设计
9.2.2.1按照目标配合比确定热拌楼各冷料仓供料比例,集料通过烘干筒并通过二次除尘后通过拌合机筛分进入各热料仓,从各个热料仓中逐一放料到装载机斗,卸在平地上,用四分法取样品进行筛分试验;
9.2.2.2根据各热料仓集料的颗粒组成,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尽量使各热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避免出现等料、溢料现象
9.2.2.3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OAC、并以OAC±0.3%等3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由此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的差值不宜大于±2%
9.2.2.4生产配合比报告:各热仓料的级配和密度试验结果、矿料比例设计、马歇尔试验、最佳沥青用量选定、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等报告 9.2.2.4 试拌、调试
1) 按生产配合比确定的比例进行试拌,一般试拌5-8盘 2) 分析每次拌和各热料仓的质量和沥青用量和设置质量的差异 3) 分析每盘设置温度和出料温度的差异
4) 每盘分别取有代表性样品做抽提筛分试验和马歇尔试验,检验
混合料级配和油石比,马歇尔指标,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 5)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集料组成的变化,含水量的不同,需根据热料仓实际筛分结果对冷料仓流量进行调整,以达到冷、热料仓供料匹配,避免溢料,等料现象
9.2.3生产配合比验证
9.2.3.1铺筑试验段100~200m,并取样进行马歇尔、抽提试验,验证各项指标与设计是否相符
9.2.3.2 0.075mm、2.36mm、4.75mm及最大公称粒径筛孔的通过率应在设计级配范围中值的偏差范围内,避免在0.3mm~0.6mm处出现“驼峰”线型 9.2.3.3 再次进行车辙试验和水稳定性检验,同时从试验段上钻取芯样检测空隙率的大小
9.2.3.4 综合所有检测数据,分析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指导大面积生产施工,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9.11质量管理 9.11.1原材料质量控制 9.11.1.1验收
沥青混合料原材料进场须经材料管理员目测合格后,方可卸载入仓,试验室按照材料抽检频率,进行质量控制,不合格材料不予以验收
9.11.1.2沥青材料,按规定采集沥青试样进行试验,工地检测主要是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三大指标
9.11.1.3粗集料、细集料检测,每天应到碎石生产场或到场成品料取样筛分,分析各级料颗粒组成和稳定性,检查集料生产过程中是否按要求进行,原
材料是否干净,振动筛是否破损,集料颗粒形状等,及时发现问题,便于纠正
检测指标、频率、标准 9.11.1.3-1
结构类型 材料名称 沥青 改性沥青 矿粉 碎石 机制砂 抗剥落剂 纤维 单位 T T T m³ m³ / / 进场数量 200 200 200 2000 2000 / / 检测指标 针入度、延度、软化点 针入度、软化点 筛分、外观 筛分、针片状 筛分 / /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中面层、上面层 注:质量技术要求按《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执行 9.11.1.4沥青、改性沥青、抗剥落剂、纤维等外购材料进场,每车材料必须附有出厂检测报告及合格证书,并交予试验室内业负责人存档
9.11.1.5取样检测完成后,立即更新材料标识牌上的信息:进场日期、进场数量、检测日期、检测结果等 9.11.2混合料质量控制
9.11.2.1严格控制沥青加热温度,矿料加热温度,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温度发生异常时,及时检查拌合温度控制。根据沥青类型按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选定,在生产过程中,如出现冒青烟现象,表明混合料温度过高,其原因:一、细集料含水量变小,集料加
热温度骤然升高;二、测温系统出现较大误差;三、重油燃烧值升高。如出现温度偏低情况,其原因与温度过高情况相反。
9.11.2.2 混合料级配控制。按照试验段确定的配合比,进行配料,为保证级配在设计偏差范围内,从原材料级配→冷料仓下料速度→振动筛筛网→热料仓称量,每个环节都需要不断检查,分析、调整。当出现粗细集料明显离析、混合料均匀性较差等情况,说明级配出现较大变化,这时需要停止生产,查找问题
9.11.2.3沥青用量控制。沥青用量是影响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能的关键指标,因此必须控制在设计偏差范围内±0.3%,当混合料出现花白料、在料车上堆积成尖状,表明沥青用量偏低,在料车上塌平、不宜堆积则是沥青用量过高,其原因:一、沥青称出现较大的称量误差;二、矿粉称量出现问题,导致矿粉用量变化较大;三、细集料用量误差较大,为此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大对称量系统标定的频率 9.11.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检查,施工过程中各种工序间的质量控制及检查验收 9.11.3.1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
1) 每天生产前应观察机制砂的干湿情况,如有较大变化,需要调整集料加热温度,避免温度不足或过高的情况
2) 热料仓集料稳定性,每天取热料仓各级料做筛分试验,分析每个热料仓集料颗粒组成是否变化。经常检查热料仓振动筛是否完好; 3) 检查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沥青加热温度,集料加热温度,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运料车是否干净及保温措施;
4) 由于回收粉中含有泥土或塑性指数不满足要求,会影响沥青的粘附性能,所以回收粉不得用作矿粉检
9.11.3.2沥青混合料检验
每天上午和下午在运料车上或工地上取沥青混合料,一部分进行抽提试验,一部分成型马歇尔试件,测定空隙率、稳定度、流值,确定压实度的标准密度
热拌沥青混合料检测频率、质量要求 9.11.3.2-1 项目 混合料外观 矿料级配 沥青用量 马歇尔试验 浸水马歇尔 车辙试验 频率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观察集料粗细、均匀性、离随时 析、冒烟、有无花白料、油团等各种现象 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以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关键筛2个试样平均值评定 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以设计值的±0.3% 2个试样平均值评定 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 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4~6个试件的平均值评定 必要时 必要时(以三个试件平均值评定) 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9.11.3.3 检查沥青混合摊铺温度,松铺厚度,压路机碾压遍数,摊铺机和压路机速度。沥青混合料摊铺均匀性 9.11.4现场检测
9.11.4.1每天完工第二天应对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厚度、渗水系数、平整度、高程、横坡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做出相应调整;
路面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控制标准 9.11.4.1-1
项目 检查频率及单点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 检验评价方法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它等级公路 外观 随时 随时 逐条缝检测评定 摊铺温度 碾压温度 每一层次 逐车检测 随时 随时,厚度50mm以上50mm以下 一个台班区段的平均值厚度50mm以上 50mm以下 每2000㎡一点单点评定 每2000㎡一点单点评定 每2000㎡检查一组,逐个时间评定,并计算平均值 上面层 中下面层 上面层 随时,接缝处单杆评定 随时,接缝处单杆评定 连续测定 连续测定 连续测定 连续测定 检测每个断面 检测每个断面 检测每个断面 检测每个断面 每1km不少于5个点,每点3处取平均值 1处/200m 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明显轮迹、裂缝、推挤、油汀、油包等缺陷,且无明显离析 紧密平整、顺直、无跳车 3mm 5mm 符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符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设计值5%、 设计值5%、设计值8% 设计值8% 目测 目测 三米直尺 插入式温度计实测 施工时插入法量测松铺厚度及压实厚度 接缝 施工温度 厚度 每一层次 -3mm -5mm --- 附录G总量检验 总厚度 上面层 设计值的-5% 设计值的-10% 设计值的-8% T0912 设计值的-10% 压实度 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7%(98%) 最大理论密度93%(94%) 试验段密度的99%(99%) 3mm 5mm 1.2mm 1.5mm 1.8mm 2.4mm ±20 不小于设计宽度 ±10mm ±0.3% 5mm 7mm 2.5mm 2.8mm 3.0mm 3.5mm ±20 不小于设计宽度 ±15mm ±0.5% T0924、T0922 平整度(最大间隙) T0931 平整度(标准差) 中面层 下面层 基层 有侧石 T0932 宽度 无侧石 T0911 T0911 T0911 T0971 纵断面高程 横坡度 沥青层层面上的渗水系数不大于 摩擦系数 构造深度 300mL/min(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200mL/min(SMA混合料) 符合设计要求 T0964 T0961
第10章SMA沥青面层施工
10.1 材料质量要求 10.1.1 粗集料
SMA属于骨架-密实型混合料,粗集料最大限度的嵌挤作用,使混合料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得到提高,所以集料的颗粒形状和棱角性、强度的质量要
求较高,为此SMA普遍采用玄武岩或辉长岩,当材料吸水率≥3%,不得在SMA中使用 10.1.2 细集料
细集料在SMA中使用比例较小,但它的质量对整个混合料的影响仍不可忽视,在四川施工SMA的高速公路项目中,都要求使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灰岩轧制的机制砂,以保证良好的棱角性(粗糙度试验),砂当量也是细集料质量中的一重要指标,它反映集料的洁净程度,粉尘含量过高也会影响砂当量,为此要求0.075mm以下含量不超过10% 10.1.3 填料
常用的沥青混合料填料为水泥、消石灰、粉煤灰,但它们会与水分、空气发生反应,形成水泥石和碳酸钙,过度使用会使混合料变脆,所以SMA的填料一定要采用磨细的石灰石粉
在混合料中,矿粉用量比普通沥青混凝土多一倍左右(用量10%~12%),矿粉的质量尤显重要,亲水系数小于1,与沥青的粘结性能较好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 10.1.3-1
项目 表观密度≥ 含水量≤ 粒度范围<0.6mm <0.15 mm <0.075 mm 外观 单位 t/m3 % % % %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2.5 1 100 90~100 75~100 无团粒结块 T0351 试验方法 T0352 T0103 亲水系数 塑性指数 加热安定性 10.1.4 纤维稳定剂
--- % --- ﹤1 ﹤4 实测记录 纤维在SMA中掺加量很少,但它却起到加筋、分散、吸附及吸收沥青、稳定的作用。现在设计单位都着力推荐使用木质素纤维或矿物纤维,要求其吸附沥青的能力强,施工分散性好,单位质量的纤维根数多,掺量按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木质素纤维的掺量不宜少于0.3%,矿物纤维的掺量不宜少于0.4%,纤维应在250℃的干拌温度下不变质、不发脆。质量技术要求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要求10.1.4-1
项目 纤维长度,不大于 灰分含量 单位 mm % 18±5 测定残留物 PH值 -- 7.5±1.0 计测定 吸油率不小于 -- 纤维质量的5倍 含水率(以质量计),不大于 10.1.5 抗剥落剂
% 5 却称量 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振敲后称量 105℃烘箱中烘2h,冷水溶液用PH试纸或PH指标 6 试验方法 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 高温590~600℃燃烧后在集料与沥青粘附等级不满足等级要求时(高速公路、一级要求5级),需要掺加抗剥落剂(具体参量为沥青质量的0.3%~0.4%),以改善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抗剥落剂耐热性能和长期稳定性能好、做集料与沥青要求粘附性试验,先在沥青中加入抗剥剂,进行沥青薄膜加热试验,也可采用压力老化试验(PAV),通过这些试验来选择热稳性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用消石灰、水泥做抗剥落剂 10.2 配合比设计 10.2.1 目标配合比设计 10.2.2 生产配合比设计 10.2.3 生产配合比验证 10.11 质量管理 10.11.1 原材料质量控制 10.11.2 混合料质量控制 10.11.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由于SMA存在三多一少的特点即粗集料多、沥青多、矿粉多,细集料少,这就要求每个环节都必须要按照特点要求进行控制,才能确保SMA施工的成功
1) 粗集料用量占矿料总量的75~80%,级配稳定和材质质量对于混合料整体的性能发挥都至关重要,所以要控制好集料加工源头
2) SMA混合料中,油石比用量一般在5.7%~6.2%,用量偏差控制在±0.3%,沥青用量过高,会出现油斑,析漏现象,因此每天生产前都应标定沥青称
3) 纤维添加采用吹风机或称量系统进行,沥青和矿粉用量都较大,一旦纤维添加中断或添加量不足,就会导致施工现场碾压后出现油斑,油斑就像长在人身上的痣一样,既影响美观,说不定还是个癌细胞,因此在拌合过程中,要仔细设置掺量、勤检查添加机、勤观察混合料拌合效果、勤核算掺加量
4) 矿粉必须干燥,无结团,以避免添加过程出现堵塞,矿粉称量系统在每天生产完后也需要进行标定,以保证称量准确
5) 混合料的均匀性较差,也会导致油斑的出现,所以在试拌时,一定要把干拌时间、湿拌时间确定好,并逐车观察,出现情况,立即调整 6) 摊铺中出现的油斑应及时铲除并用热料填补
10.11.4 现场检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