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内江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2020-02-22 来源:榕意旅游网
2021年6月第24卷第12期中国管理信息化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Jun.,2021Vol.24,No.12

内江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李永平,赵晓燕

(内江师范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四川 内江 641000)

[摘 要]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以2008年和2018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采用相关标准将土地

利用类型分为林地、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等衡量指标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异特征和驱动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和林地,2008—2018年间内江市中心城区耕地面积减少25.8%,林地面积增加21.03%,其中变化最显著的是耕地转化为林地,成渝经济圈的发展和政府政策为其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监督分类;内江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1.12.095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1)12-0197-02

0 引 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物质资源,随着人类对土地资源属性的开发和利用,土地利用类型不断发生动态变化。为了更好地优化土地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多年来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变化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1-3]。四川省内江市位于成渝经济圈,受周边环境和交通枢纽的影响,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内江市中心城区。本文主要选取2008年和2018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方法分析内江市中心城区近10年来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规律及特征,主要涉及沱江以西城市聚集发展区、沱江以东城市聚集发展区、乐贤椑木和白马等地区,并揭示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其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土地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 数据处理1.1 数据源及预处理

2008年和2018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分辨率为30 m,影像云层覆盖少,质量好。采用ENVI 5.1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融合、校正和裁剪等影像预处理,满足土地利用分类的要求。1.2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为依据,本研究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耕地、林地、水域和城市建设用地。1.3 遥感影像处理

采用ENVI 5.1软件对2008年和2018年遥感影像进行训练

[收稿日期]2021-04-18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内江师范学院)项目“沱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调控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TJGZL2020-21)。

样本的选择、可分离计算、分类处理和精度验证。结果显示,2008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精度均达到94%,Kappa系数均大于0.92,分类的准确性较高,能够满足研究需求。2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的分析方法

本研究通过土地利用总量、动态度、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方法分析2008—2018年内江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2.1 土地利用动态度

(1)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是反映研究区某时间段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情况[4],表达 式为:

K=Ub−Ua1××100% UaT(1)

式(1)中,Ua表示起始时间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Ub

表示截止时间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表示研究时间范围,K表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

(2)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反映的是研究区某研究时段内综合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表达式为:

nLC=∑∆LUi=1ni=1i−j×2∑LUi1×100% T(2)

式(2)中,LIi表示起始时间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LIi-j表示起始时间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转为截止时间非i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绝对值,T表示研究的时间范围,LC表示综合土地利用年变化率。2.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是指在研究时间范围内反映各种土地类型之间的转换情况和结构变化,表达式为: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 19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公共管理

S11󰀁SnSij=󰀁󰀂󰀁,(i,j=1,2,3,󰀁,n) Sn1󰀁Snn3.4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根据式(4)可得到内江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程度指数。

(3)

在2008—2018年间,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利用程度增加,耕地和水域减小,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从284.58下降到273.14。城市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使得土地利用综合指数下降。3.5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研究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城市用地的宏观格局,社会经济因素决定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微观布局[7]。内江市位于成渝经济圈,成渝高铁和成渝高速的开通带动了内江市经济的发展,近10年来,内江市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增长了近1 411.75亿元。政府主要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动了交通、教育和经济中心北移,是推动研究区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4 结 语

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技术平台,以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对2008—2018年间内江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2018年内江市中心城区总面积为295.64 km2,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与林地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40.87%和35.45%;其次是建设用地,占总面积的18.65%;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5.03%。②2008—2018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林地由42.62 km2增加到104.79 km2,耕地由197.1 km2减少到120.83 km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推动了内江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增加,沱江流域湿地的建设使水域变成建设用地。③成渝经济圈的带动、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政府的政策是内江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梦茹,张永彬,王奕丹.基于Landsat的宁河县土地利用变化监

测[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1-6.

[2]尹海伟,罗震东,耿磊.城市与区域规划空间分析方法[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127.

[3]塔拉.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鄂托克前旗

为例[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13-25.

[4]王权.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

展,1999(1):81-87.

[5]杨倩,刘登峰,刘慧,等.近年来汉江上游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J].人民珠江,2019(10):129-136.

[6]庄大方,刘纪远.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J].自

然资源学报,1997(2):10-16.

[7]王港.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J].科技创新导报,2018(11):

113-114.

式(3)中,n表示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Sij表示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到第j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2.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反映的是人为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在研究土地利用程度前,需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量化分级,主要分为未利用土地、林草土地、农业用地、城市聚落用地4级,分级指数越大,代表人为因素影响越强计算公式为:

n[5-6]

CF=100×∑Ai×i (4)

Hi=1式(4)中,Ai表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分级指数,Ci表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H表示研究区土地总面积,F表示F的值越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代表土地利用程度越高。3 内江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分析 3.1 土地利用总量变化分析

运用ArcGIS软件对研究区2008年和2018年两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其占比进行统计,得出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2008—2018年间,耕地面积由197.1 km2减少到120.83 km2;林地面积由42.62 km2增加到104.79 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18.85 km,增加到55.14 km;水域面积减少了 4.75 km,减至14.88 km,耕地和林地变化最为明显。3.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根据式(1)和(2)计算研究区4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得出10年间内江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动态度为2.74%。单一土地利用动态率的绝对值从大到小为林地(14.59%)>建设用地(5.19%)>耕地(3.87%)>水域(2.42%),其中林地面积增长比例最大,这与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的社会经济因素和退耕还林、植被覆盖率提高的政策等因素紧密相连。3.3 土地利用面积转移分析

运用ArcGIS软件将两期影像分类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得出2008—2018年的土地利用面积转出总量由大到小为耕地(103.53 km)>林地(21.46 km)>建设用地(9.89 km)>水域(6.55 km2),转入面积总量由大到小为林地(84.06 km2)> 建设用地(28.76 km)>耕地(26.81 km)>水域(1.80 km)。 其中,耕地主要转化成林地和建设用地,分别转入78.67 km和24.03 km2;建设用地主要转化成耕地,转移了6.28 km2;林地主要转化成耕地,转移了18.16 km;水域分别转换成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各自转移了2.41 km、2.37 km、1.77 km,水域转出面积较少,相对稳定。数据表明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并非单向转变,而是相互转变,以实现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98 /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