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 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重要经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
2. 散刺法:是针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 以上,由病变外缘呈环形向中心点刺,以消除瘀血或水肿,达到活血祛瘀、通经活络的 作用 137
3.点刺法:针刺前先推按被刺穴位部,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 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 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或棉签按压针孔 137
4.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在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慌、汗出、恶心、倦怠,甚至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
5.耳穴:是指分布于耳廓上能反应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特定点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是,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等。
6.目系:眼球后方与脑相连的组织。亦称眼系
7.背俞穴:是指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背俞穴都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上依脏腑所处的位置的高低和上下排列。背俞穴在临床上主要是以诊察和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变。
8.腨:,人体部位名,小腿肚子:“刺~入二寸
9.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10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皮损状如蛇行,故名蛇串疮;因每多缠腰而发,故又称缠腰火丹
11.舌本:人体部位名。即舌根
12.灯草灸:用灯心草,一端浸油后点燃,迅速点按相应腧穴以治疗疾病的灸法。
13. 目锐眦:人体部位名。目锐眦又是目外眦。指外眼角13. 目锐眦
14.奇经八脉: 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挢脉、阳骄脉、阴维脉、阳维脉。奇者,异也。因其异于十二正经,故称“奇经”。
15.左右配穴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另外,左右不同名腧穴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地仓,配合右侧合谷等;左侧偏头痛,取左侧头维、曲鬓,配合右侧阳陵泉、侠溪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