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 课题 父母之爱 课型 口语交际 时间 1课时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目标 3.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学 重点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教学 难点 教具 准备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感情的话导入,能引钟 狂风暴雨。无论哪一种,都是他们对我们真情的父母的爱有时候是和风细雨,有时候却又是【设计意图:用充满付出。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吧。 板书:父母之爱 激发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 二、讲事例,感悟父母深情 1.把父母爱自己的生活片段和大家分享。 2.教师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 【设计意图:用具体事例来感悟父母深情,做到内容具体,情感真挚。同时板书:交际要求: ①认真倾听; ②表达清楚; 新课 教学 ( )分钟 明确交际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 ③文明有礼; ④大胆发言。 3.指名讲述。引导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 体会父母之爱。 4.学生评议。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的要求出 发,评议同学的发言,做出中肯的评价。 5.教师点评。教师根据交际要求,围绕学生的发言,抓住要点,做精要的点评,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 评中学会交际的技巧。 三、阅读故事,说说自己的见解 出示三个小故事: 【设计意图:用三个不同的故事来体现故事1:妈妈的包办,使刘明明养成了丢三落父母的爱,让学生有四的不良习惯。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所鉴别,帮助学生成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长。】 故事2: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 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故事3: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 1.谈谈自己对这三个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2.小组交流。学生先自由在学习小组内评说 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对不同看法进行简要记录。 3.全班交流。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在全 班发表见解。 四、再创情境,提升应对能力 1.假如刘明明的妈妈、冯刚的爸爸就在你的 面前,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 2.教师扮演刘明明的妈妈,学生纷纷劝说,教师随机应变,相机指导学生注意礼貌和语气委婉等。 3.指一名学生扮演冯刚的爸爸,学生根据刚 【设计意图:设计这才教师的提示再次劝说。 个环节,能提高学生4.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展开评说。 的应对能力,使说话更加得体,更能以理服人。】 五、走进生活,分享体会 1.在你的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2.小结。听了这么多的见解,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回去以后可以把你的想法和你的父母进行沟通。世上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只是爱的方式各不相同。无论用哪种【设计意图:联系生方式沟通,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体谅你的父母,活实际,表达真情实课堂小结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及拓展延感。】 伸( )分钟 六、诉说心语,升华情感 1.对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 2.学生交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充分表现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七、作业设计 1.把这三则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2.向父母讲讲自己上课的感受,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3.收集有关父母之爱的故事、诗歌、散文。 认真倾听 板书 内容 父母之爱 表达清楚 文明有礼 大胆发言 教学反思 1.在开课导入的环节,我利用充满感情的描述将学生导入情景,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让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爱而自然地和同学们去进行交流。在指导交流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自己的所想说具体。我也将本环节作为了教学的重点,不仅出示了交际要求,还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的发言,抓住要点,做精要的点评,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学会交际的技巧。 2.我对课文中出示的三个小故事的讨论、交流做了重点训练。围绕以情为主线,以理解父母、体贴父母、感恩父母为目标,采用多项互动的交际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课堂上,针对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同学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汇报交流。 美中不足的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只用几句话简单地描述了自己的看法,叙述还不够具体。通过反思我认为,问题可能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问题预设不够充分,针对问题设计突破方法不够具体有效。我将会在以后的课堂中投入更大的精力钻研学生,将问题预设得更充分些,将要求提得更细一些。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人教(部编版)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活动分析: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教材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时候该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该小声说话。通过3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图,引导学生具体感知所处的场合不同,说话的音量要不同。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谈话对象,控制自己的音量是一种社交礼仪,也是一种必备的交往能力。一年级的学生对此缺乏一定的认识,需要通过示范引导,让他们学会在不同的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谈。教材在第一次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从而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需要大声说话,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选用不同的音量说话,这是对初步的场合意识的具体化引导与培养。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说话。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2.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重点:学会在不同场合下用合适的音量说话,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及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把握好说话场合,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大声说话,什么时候应该小声说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1.图片导入。
今天上课,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先看一幅图:一节语文课上,同学们很认真地做着作业,教室里格外安静。突然,一阵争吵声传来,同学们吓了一跳,教室里顿时闹腾起来。
原来是小东和小北因为一点小事拌起了嘴。
2引导评论:你们觉得小东、小北这样做好不好?
(大家都在安静地做作业,不能大声说话,否则会影响别的同学,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3.创设情境:假如你是小东或小北,你会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说话得体是一种礼仪的表现,说话时声音高低适度很重要。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问题。(板书:用多大的声音)
点评:开课用图片导入,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且图片又来自学生的生活,让人熟悉而亲切。教师通过图片,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在对主人公的评论中发现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产生到底该如何把握音量的疑问,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课的交际主题。
二、创设情境,明确要求
过渡:今天,小东的生活可丰富了。请大家再仔细看这三幅图,他又做了哪些事情?(出示教材插图)
设疑探究:在上面这三件事情中,小东说了哪些话?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我们一起来告诉他。
(一)说说插图一。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指名描述图片内容。
(在图书馆或者阅览室,小女孩在看书,小东想坐小女孩边上的位置,就指着那个位置问小女孩:“请问,这里有人吗?”)
2.提问:小东应该怎样说话?
(1)出示选项,举手选择:A.大声说()B.小声说() (2)统计学生的选择结果,采访明理:小东为什么要小声说话?
(因为这是在图书馆或者阅览室,要保持安静,大声说话会影响其他阅读者。更何况墙壁上还贴着一个“静”字,我们更要自觉保持安静了。)
小结:像图书馆、阅览室、影院等公共场所,为了不影响别人,我们要小声说话,或者保持安静。
3.如果你是小东,你会怎么问话?小女孩又会怎样回答呢?(同桌之间互相演一演,练一练)
4.情境再现。
先请一组同学表演,其他学生评价他们表演得怎样,再请其他学生表演并做评价。 (二)说说插图二和插图三。
过渡:那么,剩下的两幅图里,小东又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呢?请你和同桌讨论讨论,然后选择一幅图来说说你们的想法。(课件出示图二和图三)
1.小组描述图画内容。
(图二:小东在教室捡到一块橡皮,又不知道是谁丢失的,于是到教师办公室交给老师;图三:课堂上,小东站在讲台上,打算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2.小组自行交流讨论:小东应用多大的声音说话? 3.汇报交流成果。
图二:小东捡到橡皮,到办公室交给老师,为了不影响别的老师办公,说话声音应该小一点。
图三:课堂上,小东在教室里给小朋友们讲故事,为了让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听得到,他讲故事的声音要尽量大一点。
4.指两名学生选择任一情境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评议。
评议要点:看表演的学生是否能灵活根据场景的变化对说话音量进行调整。 5.教师讲解交际目标并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6.教师设置其他情境,学生进行表演。
小结:小东真能干!你们真能干!我们都做到了说话要看场合,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争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
点评:通过创设情境,将课文交际情境现场化、故事化,借第一幅图进行交际规范的指导,用第二、三两幅图进行巩固迁移、练习提升,教学由扶到放,循序渐进,梯度递升。并且,在说清事理的基础上,充分让学生说练表演,让小组高效互动;在尊重自主选择的交际情境中充分实践,在保证交际水平提高的同时,进一步激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三、再创情境,模拟交际
过渡:大家都明白了在图书馆要小声说话,不影响他人读书;在办公室要小声说话,不打扰其他老师办公;在讲故事时要大声说话,让大家都听清楚。那么,在碰到下面这些情况时,说话的音量又该如何呢?
1.课件出示情境图。
2.同桌合作,选择其中一个情境进行练习。
3.两人一组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他们是否用了恰当的音量。 小结:同学们,和别人说话用合适的音量是一种礼仪和修养,我们不仅自己要做到,还要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周围的人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音量说话,做文明、有礼貌的人。
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互动地交往的过程。口语交际更需要创设实践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学会与人交往。为此,我注意巧妙地创设交际情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交流平台,做到学以致用。用表演的方式,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反复演练说话的合适音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实践中得以真正地落实和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我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教学目标:
1.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
2.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培养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交流的习惯。 3.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并能注意倾听别人说话。
教学难点:根据图画的内在联系,通顺连贯合理地进行表达。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父与子》漫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明确要求
1.美丽的故事展开了我们想象的翅膀。神奇的故事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启迪了我们的诗情。富有哲理的故事,教我们学做真人,做好人。故事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好的故事是开启我们智慧大门
的一把钥匙。
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图讲故事、编故事。
3.听老师读图下的两段话,看看有什么要求?(板书:看——想——说) 二、观察图意,指导方法 1.引入课题,出示图画。
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誉满天下、风靡世界半个多世纪。今天,这对父子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这次他们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2.自由观察图画,先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再把这些图画的内容连起来,讲讲这个故事。 3.分享小组的交流成果 三、补充想象,形成故事
1.小组合作,按顺序一幅一幅交流。 2.交流要求:
1)按顺序用完整的话讲清楚每幅图的意思。
2)对最后一幅图要想象得合理,与前面的图之间要有联系。 3)小组成员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3.观察图意,分图说话。 (1)幻灯片出示第一幅图 ①看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②把时间、人物、地点、事情连起来说说。板书:(吃饭) (2)幻灯片出示第二幅图
①大家看看第二幅图,图上又来了谁?
②孩子在做什么?爸爸开门做什么?(板书:看书) (3)幻灯片出示第三幅图
①仔细观察第二幅和第三幅图,看看孩子和爸爸有什么变化? ②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第三幅图。 (4)幻灯片出示第四幅图
①餐桌前是谁和谁?谁不在?猜猜他做什么去了? ②同学们刚才说得真好,那第四幅图谁来说说呢? (5)幻灯片出示第五幅图 ①猜猜妈妈可能会说什么?
②谁能来说说?
(6)幻灯片出示第六幅图。第六幅图是空白的,请认真想想,事情会怎样发展?儿子去找爸爸,发现爸爸在干什么?他又是怎样做的?
①猜猜第六幅图可能画的什么? ②把你想像的画面用语言进行描述. 3.完整叙事,交流评价。
(1)那你们能把六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请看要求,(幻灯出示)齐读,按要求试着跟你的同桌说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补充。
(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介绍一下?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完后可以评价,也可以补充。 (3)你觉得自己说得怎样?
三、创设情境,表演故事
1.刚才同学们编的故事都很不错,你们愿意做个小演员,把你们编的故事演一演吗?(幻灯出示图片),读题目要求,想一想:这个故事需要几个角色:小明、爸爸、妈妈,剩下的小朋友就请做观众,对于成员的表演提出合理的建议,然后轮流进行表演。好,现在开始吧!
2.小组代表上台进行故事的表演。 四、感悟故事,拓展升华
1.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2.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大家学到了很多:A、养成阅读的好习惯。B、学会了怎么样说清一件事。C、在交际活动中,培养了认真倾听、合作的良好交际习惯,老师把大拇指送给你们!
3.推荐阅读《父与子》《三毛流浪记》,从故事中我们能学到很多知识。
五、总结:亲爱的小朋友们,世界美好、可爱,故事书带给我们许多乐趣,让我们畅游书的海洋吧!
板书设计:
看图编故事 按顺序,讲清楚 认真听,听明白
声音响亮,态度大方,情节合理
教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