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是“他们让我感动”、本组课文共有四篇课文,本节课中我将《金色的鱼钩》与主题阅读丛书中的文章《丰碑》整合学习,这两篇课文的整合点是“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借助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依照情况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丰碑》这篇课文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个真实的故事。课文记叙了在红军行军途中,一位负责掌管棉衣等物资的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
他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自主阅读方面差不多有了特别大的进步,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课堂表达能力都有特别大的提升。本节课在课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自主阅读、大胆交流谈感受,并利用《丰碑》这一阅读材料对本节课学习的阅读和表达方法进行拓展阅读,达到学会运用的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交给学生读同一类文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4、体会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袖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导入
本单元我们的学习主题是“感人至深”,本组共有4篇课文,在上节课《再见了,亲人》的学习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认识了在朝鲜战争中付出巨大代价的朝鲜人民,那么作者是如何向我们描述这些人物形象的呢?)那这篇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感情真挚强烈)
今天咱们一起走进长征,去看看在长征过草地途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金色的鱼钩》,看看这篇课文中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呢? (板书课题)。当您看到这个题目时,您有什么问题?
(预设: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确实是金色的不?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袖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个问题也正是课前导读中提出的,课前大伙儿的预习依照导读完成了不?下面让老师来检查一下、 二、
检查预习
1. 词语学习
颧骨 两鬓 斑白 搪瓷 严厉 收敛 疙瘩 粗糙 抽噎 红锈 宿营地 青稞面 喜出望外 热气腾腾 无边无涯 昏迷不醒 奄奄一息 2.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课文主要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马上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三、
默读课文 交流感受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把文中最让您感动的部分找出来,并将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交流: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他坐在那儿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您如何……”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这个地方是对老班长的什么描写?(动作描写)
一个“嚼”字写出了什么?(饭少,难吃,鱼骨头特别硬)
(3)指名有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读完之后您体会到了什么?舍己为人)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确实,弄点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板书:语言描写 大公无私) 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如何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明白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种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
说:“如何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您们必须吃下去。小梁,您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明白。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
(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3)考虑: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如此的变化? (老班长对革命的忠诚。)
(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如何也送不到嘴边。”到“然而我的内心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4、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差不多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您们吃吧!还有二是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如此的感受? (预设:老班长特别乐观,对革命充满信心、) (3)指导分角色朗读。
①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差不多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②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
(过渡语: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假如您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如何的感受?)
③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过渡语:“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却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您该用如何的感情呼唤他呢?”) 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
过渡语: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1、(出示课件)“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答案只能够是: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铁画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
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怀、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难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3. 让学生结合整节课的感受,谈自己的体会。 四、
总结方法
在刚刚的学习中,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班长,一个普普通通的炊事班长却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对革命的无比忠诚、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回顾整篇课文,作者是用了如何的表达方法向我们展示老班长的形象的呢?
(借助具体事例,通过环境和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五、
拓展阅读 运用方法
下面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175页,用我们刚刚的学习方法,读一读课文《丰碑》,看看文章中又向我们塑造了一位如何的人物形象?能够把令您感动的句子画出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六、
作业
将自己本课的学习收获,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七、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老班长 硬咽草根、鱼骨头 语言 舍己为人
夜里钓鱼、摸野菜 动作 大公无私 命令战士喝鱼汤 神态 忠于革命
奄奄一息让鱼汤
军需处长 丰碑
外貌 神态 舍己为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