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7.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2022-02-08 来源:榕意旅游网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棒、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结合句子联系“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2.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练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4.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学习他勇于奉献的精神。

5.学习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感受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题,激发兴趣。 展示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课件页码 小结导题: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2) 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 地”(板书课题:手术台就是阵地)学生齐读课题。 质疑课题: 1.鼓励学生齐读课题后进行质疑,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预设: (1)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是在什么情况下把手术台当做阵地的? (2)什么是“手术台”?什么是“阵地”? 关键能力必备品格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

(3)“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什么意思? 2.请同学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通过这些质疑,激起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 相关资料: 人物简介—— 白求恩(1890—1939):男,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誉。同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6年西班牙战争爆发后,他率医疗队奔赴马德里前线,抢救反法西斯战士。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正在加拿大和美国为西班牙战争募捐的白求恩在讲演中表示,真正的战斗是在中国,那里的斗争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界的命运,我要和他们一起战斗。 抗日战争——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称)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谈话过渡: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有关故事。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4) (5) (6) 2.学生初读。要求:自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7)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战斗 斗争 勾心斗角 当头一棒 棍棒 棒棒糖 白求恩 恩情 恩重如山 大夫 看大夫 血丝 血液 血流成河 撤走 撤退 撤销职务 危险 险情 铤而走险 瓦片 瓦房 添砖加瓦 布帘 门帘 水帘洞 迅速 迅猛 迅雷烈风 快速 火速 高速公路 14) (8—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

争分夺秒 争夺 强词夺理 分秒 分秒必争 (重点指导生字“速”为平舌音,“撤”为翘舌音;“险、帘、迅”为前鼻音,“棒”为后鼻音。)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有关动作的词语:背诵 圈出 练习 (2)学习多音字:斗(dòu dǒu) 大(dà dài) 弹(dàn tán) 练读句子,找发现: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句子中的多音字。) ①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xiăn),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 斗(dòu dǒu) dǒu 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如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量粮食的器具,如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形容小东西的大,如斗胆;4>形容大东西的小,如斗室;像斗的东西,如斗车、斗笠、斗篷、熨斗;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如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6>特指“北斗星”,如斗折蛇行。 dòu 1>对打,如斗殴、战斗;2>比赛胜负,争胜,如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3>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如斗牛、斗蟋蟀;4>拼合,对准,凑近,如斗眼。 ②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 大(dà dài) dà指速度、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能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dài 大夫、山大王。 ③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弹(dàn tán) dàn 1>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如弹 (15) 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2>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 如“左挟弹,右摄丸”。 tán 1>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如弹射、弹跳、弹拨、 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2>检举违 法失职的官吏,如弹劾、弹纠、讥弹。 练读一读。 ①仰望满天星斗(dǒu),挨挨挤挤的小星星,像眼睛一样眨呀眨的,没有 一丝的争斗(dòu),我不禁感叹:多么和谐呀! ②在很大(dà)的手术室里大(dài)夫正忙着给病人做手术。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

③子弹(dàn)射向远处的墙壁,在墙壁上弹(tán)跳了几次,掉在了地上。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嚣张】 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硝烟】 猖狂的样子。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敏捷】 躯干腹部的腔,其内容纳胃、小肠、肝和其他内脏器官。 【腹腔】 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争分夺秒】 反应迅速快捷。 (4)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出示问题: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写抗日战争时期,齐会战斗打响后,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坚持在手术台上为伤员做手术的故事。) (2)学生自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1.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怎样理解的白求恩“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课文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 (17) (18) (19) (16) 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 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事。 2.理清顺序,找出重点。 (1)学生默读课文并互相交流: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求恩为 伤员做手术的内容?(2~4自然段。) (2)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互相交流: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齐会战斗打响了,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战斗的形势。)(板书:战斗打 响) (3)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并互相交流:这一小节讲的是什么?(齐会战斗胜利了,白求恩在手术台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板书:战斗结束) (4)文章的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2~4自然段)为什么?(因为课文第一自然段是“战斗打响”、第五自然段是“战斗结束”。而第2~4自然段内容是具体地介绍了白求恩在环境气氛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始终以手术台为阵地,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情况。)按“战斗打响”、“激烈进行”、“战斗结束”的顺叙叙述的。这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板书:激烈进行) (5)教师小结:文章结构清晰,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在第一自然段交待 了事情的起因——战斗打响;第二至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抢救伤员; 最后一个自然段交待了事情的结果——战斗结束。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

3.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学生对文本由一个整体的把握,对文章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通过朗读课文,把课文读熟,读好。】 四、品读释疑。

(一)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互相交流: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3.简介齐会战斗。

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的协同下,于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这次战斗,共毙伤日军700余人,俘7人,缴获山炮1门、轻重机枪20挺,步抢200余支,取得了平原游击战争中以外线速决的进攻打歼灭战的经验,对推动华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战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庆祝齐会战斗的重大胜利,称贺龙“是抗日前线的民族英雄”。蒋介石也发来慰勉电,称“贺师长杀敌致果,奋不顾身,殊堪嘉奖”。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下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1)自由阅读,说说自己感受到什么?(“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敏捷地从伤员腹腔里取出弹片,表现出白求恩不顾自己安危,救死扶伤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板书:硝烟滚滚 弹片纷飞 镇定地手术)

(2)“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3)大胆猜测,炮弹落在小庙前可能会出现怎样危险的情形?(炮弹落在小庙前有可能造成小庙坍塌,人员伤亡。)

(4)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①“仍然”是什么意思?(仍旧,照旧。)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

(20)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

作。)

②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白求恩大夫在镇定地做手术?(敏捷) 2.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师生评议,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白求恩大夫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表现出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3.写法交流: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作者借助环境描写突出显示人物品质。)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传达师长决定让白求恩大夫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的决定。白求恩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板书:敌机吼叫 要求撤离)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批注,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①讨论什么是“沉思”?(深刻思考;深入地考虑。)白求恩此时沉思什么?(要不要离开这里。)

②白求恩沉思后是怎样决定的?(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表现了什么?(表现了白求恩大夫的敬业精神。)

2.课件出示:

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1)“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运用了什么写法?(反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2)白求恩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白求恩认为手术台就是医生打仗的阵地。抢救伤员就是打仗。既能点明白求恩大夫工作的环境,又能表现出白求恩大夫不怕牺牲,坚守岗位的精神。)(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

(3)白求恩大夫不是一名八路军战士,可他为什么说 “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表现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

(21) (22)

(4)仿写:作者运用反问的句式,充分表现白求恩的坚定,语气非常强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

你也来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你明明知道错了,不改能行吗?)

3.教师小结: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不顾部长的恳求,坚决不离开手术台,就像一名八路军战士坚决不离开自己的阵地一样,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4.拓展:白求恩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想一想,白求恩此时会想写什么?(“我得尽可能加快速度,多救治一些伤员。只要我还能做手术,不能有一分钟的拖延,绝不能错过最好的手术时机,不能有一秒的耽误。”)

5.感情朗读,读出白求恩临危不惧的坚定语气,从中体会白求恩同志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对工作的极端热忱。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3)

2.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然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落下了许多瓦片”“门口的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布帘烧着 瓦片落下 争分夺秒地做手术)

3.“仍然”写出了什么?“争分夺秒”说明了什么?(“仍然”写出了白求恩做手术从未停过;“争分夺秒”说明白求恩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4. 从“争分夺秒”这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 5.教师小结: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眼看要危及到白求恩的生命,在这严峻的环境形势下,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

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进一步体现了他把伤员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精神。说明了白求恩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优秀品质。

6. 拓展:白求恩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想一想,白求恩此时会想写什么?(“我得尽可能加快速度,多救治一些伤员。只要我还能做手术,不能有一分钟的拖延,绝不能错过最好的手术时机,不能有一秒的耽误。”)

7.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课件出示: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1)指名朗读,交流: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

(25) (24)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

(2)小子交流:“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作者用了“三天三夜”“六十九个小时”具体表现白求恩坚持连续手术时间长,这样的方法叫列数字。比如:我们学校的学生可多了,有一千八百多人呢!)

2.结合课文插图,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六)抓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品质。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火中白求恩大夫给伤员做手术的小庙周围的环境气氛的句子,并标画出来。 2.全班交流: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3.指名读读这些句子,交流这三次环境和气氛的描写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白求恩是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坚守阵地,临危不惧,忠于职守,不顾疲劳地给伤员做手术。表现出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和对同志极端热忱。)

(七)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为伤员做手术,在环境越来越危险,气氛越来越紧张,师卫生部长紧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镇静地为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个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术台当作了战士打仗的阵地,一直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工作了69个小时。三天三夜不下手术台,把手术台当作了阵地。

(八)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再次观察插图。 2.学生练习感情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抓住关键句中的关键词语,然后共同交流,最后再进行朗读的方法来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个环节的设计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五、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全班交流)

这篇课文主要写抗日战争时期,齐会战斗打响后,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坚持在手术台上为伤员做手术,赞颂了白求恩不怕牺牲,坚守岗位,无私奉献

(27)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

精神。(板书:不怕牺牲) 六、课堂小结:

课文讲的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工作了三天三夜的动人事迹。感受了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让我们明白了“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含义。 七、主题延伸:

1.提出问题:读了本文,我们感受到白求恩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此时,我想到了身边的这样的一个人,我要试着写一写,向大家推荐推荐。

(1)学生自由书写。 (2)全班交流。

最让我感动的是她的助人为乐的品质。在班里,她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同学的小老师,她对这个同学的负责和坚持让我惊讶。每天吃过中午饭,她都准时来到教室帮助他订错,默写,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发现了这对小师生,她的认真和耐心,她的不离不弃,让我--一个学习委员感到敬佩。

八、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我的战友邱少云》《回自己的祖国去》 (一)阅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思考:

1952年10月12日是什么日子?“我”为什么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二)阅读《回自己的祖国去》思考:

谁要回自己的祖国去?从哪儿回到哪儿?为什么要回去。 九、当堂检测(选做)

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课后作业(选做)

1.推荐阅读《我的战友邱少云》《回自己的祖国去》,完成相关练习。 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基础练习”“主题探究”板块的习题。 板书设计

术 战斗打响 台 硝烟滚滚 弹片纷飞 镇定地手术 就 激烈进行 敌机吼叫 要求撤离 手术台就是阵地 不怕牺牲 是 布帘烧着 瓦片落下 争分夺秒做手术 阵 战斗结束 地

(28) (29) (30-34) (35-37) (38-39)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在初读感知环节,从引导学生“质疑”开始,课件出示课文摄影插图,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根据学生的质疑和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树立学生问题,把解决“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是在什么情况下把手术台当做阵地?”“什么是“手术台”?”“什么是“阵地”?”“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什么意思?”做为重点,让学生围绕问题初读课文,在读课文和质疑解疑的过程中理清课文层次。

在品读释疑环节,为学生创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当时白求恩所处的危险而恶劣的工作环境的语句进行阅读感悟和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在一次比一次危险的境地里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然后把白求恩工作的情景与当时恶劣的环境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带到白求恩工作的小庙里,学生就会入情入境,不由自主地走入白求恩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忠于职守,一心只想着伤员的英勇献身精神中去,去争分夺秒的工作,去请求不要撤离小庙……从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心灵的震憾。

不足之处:为学生提供的背景资料较少。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生活阅历,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太少,因此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有很大的难度,如果在课前能给学生提供有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