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黄昏无下落 鲍尔吉·原野
是谁在人脸上镀上一层黄金?
人在慷慨的金色里变为红铜的勇士,破旧的衣裳连皱褶都像雕塑的手笔;人的脸棱角分明,不求肃穆,肃穆自来,这是在黄昏。
小时候,我无意中目睹到了黄昏。感受到那离奇的光从红里变出诡异的蓝。红里怎么会生出蓝呢?它们是两个色系。玫瑰红诞生其间,橘红诞生其间,旋生旋灭。
这是怎么啦?西方的天空发生了什么?我结结巴巴地问大人,那里发生了什么?大人瞟一眼,只说两个字:黄昏。
自那时起,我得知世上还有这两个字——黄昏,并知道这两个字里有忧伤。我盼着观黄昏,黄昏却不常有。多云天气或阴天,黄昏就没了下落。我站在我家屋顶看黄昏。西方的天际在柳树之上烂成一锅粥,云彩被夕阳绞碎,红云有如在烈火中逃窜的野兽,却逃不出西天的大火。太阳以如此大的排场谢幕,它用炽热的姿态告诉人它要落山了。人习以为常,不过瞟一眼,名之“黄昏”。而我心里隐隐有戚焉。假如太阳不再升起,全世界的人会在痛哭流涕中凝视黄昏,每日变成每夜,电不够用,煤更不够用,满街小偷。
黄昏里,屋顶一株青草在夕照里妖娆,想不到生于屋顶的草会这么漂亮,红瓦衬出草的青翠,晚霞又给高挑落下的叶子抹上一层柔情的红。草摇曳,像在瓦上跳舞。原来当一株草也挺好,如果能生在屋顶的话,是一位在夕阳里跳舞的新娘。地上的草叶金红,鹅卵金红,土里土气的酸菜缸金红,黄昏了。
我在牧区看到的黄昏惊心动魄。广大的地平线仿佛泼油烧起了火,烈火战车在天际穿行,在落日的光芒里,山峰变秃变矮。天空盛不下的金光全都倾泻在草地,一直流淌到脚下,黄牛红了,黑白花牛也红了,它们扭颈观看夕阳。天和地如此辽阔,我久久说不出话来,坐在草地上看黄昏,直到星星像纽扣一样别在白茫茫泛蓝的天际。
那时,我很想跟别人吹嘘我是一个看过牧区黄昏的人,但这事好像不值得吹嘘。什么事值得吹嘘?我觉得看过牧区的黄昏比有钱更值得吹嘘。那么大的场景,那么丰富的色彩,最后竟什么都没了,卸车都卸不了这么快。黄昏终于在夜晚来临之前昏了过去。 “我曾经见过最美丽的黄昏”,这么说话太像傻子了。但真正的傻子是见不到黄昏的人。在这个大城市,我已经二十六年没见过黄昏,西边的楼房永远是居然之家的楼房和广告牌,它代替了黄昏。城市的夜没经过黄昏的过渡直接来到街道,像一个虚假的夜,路灯先于星星亮起来,电视机代替了天上的月亮。这么多年我一直以为我失去的仅仅是黄昏,原来还有那么多东西。我一直觉得自己身上缺了一些东西,原以为是缺钱、缺车,后来知道我心里缺了天空对人的抚爱,因为许多年没见到黄昏。
(选自《美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第一段以发问领起下文对黄昏夕阳的描述,言简意赅,独立成段,引发读者思考。 B. 作者对黄昏的情感由开始的好奇到忧伤,再到自豪直到最后的反思,逐层深入,每层的
感受都与对黄昏夕阳的描写相结合。
C. 文中最后一段两个“傻子”含义区别明显:前者指自己对黄昏的痴迷,后者指对人间之美漠视的人,作者肯定了前者,否定了后者。
D. 题目“黄昏无下落”寓意深刻,告诉我们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容易消逝,而人们却无视它的存在,体现了全文忧伤的感情基调。 (2)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3)“黄昏”一词在文中有着丰富内涵,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答案】 (1)B
(2)①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昏中的天际比作一锅粥,将红云比作烈火中逃窜的猛兽;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夕阳在落山前的灿烂和不甘心谢幕的情状;③交代了作者忧伤的原因,与下文人们对此无动于衷的态度形成对比。
(3)作者小时候在牧区看到的壮美、多变、短暂的黄昏景象;生活中被人们忽略的人间大美的自然景象;被物质和浮华淹没的精神追求。
【解析】【分析】(1)B项,“每层的感受都与对黄昏夕阳的描写相结合”分析有误,原文最后作者表达反思时没有结合具体的黄昏描写。故选B。
(2)“西方的天际在柳树之上烂成一锅粥”,“红云有如在烈火中逃窜的野兽”,这两处将黄昏中的天际比作一锅粥,将红云比作烈火中逃窜的猛兽,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一般都要从形象、生动等角度作答。划线句子是前一句说“自那时起,我得知世上还有这两个字——黄昏,并知道这两个字里有忧伤。”“人习以为常,不过瞟一眼,名之‘黄昏’”交代了作者忧伤的原因,考生可以从句子之间的关系上,表达效果上分析其表达效果。
(3)本题有效的答题区间:文章的第2节说“小时候,我无意中目睹到了黄昏。感受到那离奇的光从红里变出诡异的蓝。红里怎么会生出蓝呢?它们是两个色系。玫瑰红诞生其间,橘红诞生其间,旋生旋灭。” 作者小时候在牧区看到的壮美、多变、短暂的黄昏景象。倒数第2节中说“那时,我很想跟别人吹嘘我是一个看过牧区黄昏的人,但这事好像不值得吹嘘。”第5节中“人习以为常,不过瞟一眼,名之‘黄昏’。”文章结尾一节说“这么多年我一直以为我失去的仅仅是黄昏,原来还有那么多东西。我一直觉得自己身上缺了一些东西,原以为是缺钱、缺车,后来知道我心里缺了天空对人的抚爱,因为许多年没见到黄昏。但真正的傻子是见不到黄昏的人。在这个大城市,我已经二十六年没见过黄昏,西边的楼房永远是居然之家的楼房和广告牌,它代替了黄昏。城市的夜没经过黄昏的过渡直接来到街道,像一个虚假的夜,路灯先于星星亮起来,电视机代替了天上的月亮。这么多年我一直以为我失去的仅仅是黄昏,”字里行间作者表明生活中人们常常被物质和浮华淹没了精神的追求,从而忽略美丽的自然景象。结合文章的内容,从三个方面:黄昏景象,自然景象以及人们的精神追求,着手回答“黄昏”一词在文中有着丰富内涵。
故答案为:⑴B;⑵①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昏中的天际比作一锅粥,将红云比作烈火中逃窜的猛兽;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夕阳在落山前的灿烂和不甘心谢幕的情状;③交代了作者忧伤的原因,与下文人们对此无动于衷的态度形成对比。⑶作者小时候在牧区看到的壮美、多变、短暂的黄昏景象;生活中被人们忽略的人间大美的自然景象;被物质和浮华淹没的精神追求。
【点评】⑴该题考查散文文本的理解、概括能力。完成这类题目,需要考生课下多阅读经
典散文,培养语感,提高理解能力。在阅读时,要整体把握文本,理解文本中心思想;逐段理解,把握段意;关注关键词,理解表层义、比喻义、象征意等。
⑵该题考查重要语句的鉴赏能力。完成这类题目,需要多角度考虑:1、分析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回答时,先概括手法,再指出运用手法的作用;2、对人物形象的作用;3、对主题有何作用;4、结构上的作用,与题目、前文的关系。
⑶该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理解重点词语,首先理解表层含义,然后联系文本主题或者段意,理解比喻意义、象征意义。做答时,要分条陈述,要全面。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
林清玄
住处附近,有一家卖野蜂蜜的小店,夏日里我常到那里饮蜜茶,常觉在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蜜茶,甘凉沁脾,是人生一乐。
今年我路过小店,冬蜜已经上市,喝了一杯蜜茶,付钱的时候才知道涨了一倍有余,我说:“怎么这样责,比去年涨了一倍。”照顾店面眉目清秀的国中小女生马上应答道:“不贵,不贵,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
这句话令我大惑不解,惊问其故。小女生说:“蜜蜂酿一滴蜜,要飞很远的地方,要采过很多花,有时候摘蜜,要飞遍一整座山头哩!还有,飞得那么远,说不定会迷路,说不定给小孩子捉了,说不定飞得疲倦,累死了。”听了这一番话,我欣然付钱,离开小店。 走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那位可爱的小女孩说的话,一任想象力奔飞,也许真是这样的,一杯在我们手中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蜜茶,是许多蜜蜂历经千辛万苦才采集得来,我们一口饮尽。一杯蜜茶,正如饮下了几只蜜蜂的精魂。蜜蜂飞来飞去,历遍整座山头、整个草原,搜集了花的精华,一丝一丝酝酿,很可能一只蜜蜂的一生只能酿成一杯我们喝一口的蜜茶吧!
几年前,我居住在高雄县大岗山的佛寺里读书,山下就有许多养蜂人家,经常的寻访,使我对蜜蜂这种微小精致的动物有一点认识。养蜂的人经常上山采集蜂巢,他们在蜂巢中找到体型较大的蜂王,把它装在竹筒中,一霎时,一巢嗡嗡营营的蜜蜂巢都变得温驯听话了,跟在手执蜂王的养蜂人后面飞,一直飞到蜂箱里安居。
蜜蜂的这种行为是让人吃惊的,对于蜂王,它们是如此专情,在一旁护卫,假若蜂王死了,它们就一哄而散,连养蜂人都不得不佩服,但是养蜂人却利用了蜜蜂专情的弱点,驱使它们一生奔走去采花蜜——专情的人恐怕也有这样的弱点,任人驱使而不自知。 但是蜜蜂也不是绝对温驯的,外敌来犯,它们会群起而攻,毫不留情,问题是,每一只蜜蜂的腹里只有一根整刺,那是它们生命的根本,一旦动用那根赘刺攻击了敌人,它们的生命很快也就完结了。用不用赘刺在蜜蜂是没有选择的,它明知会死,也要攻击。——有时,人也要面临这样的局面,选择生命而畏缩的人往往失败,宁整而死的往往成功,因为人是有许多螫刺的。
养蜂的人告诉我,蜜蜂有时也有侵略性的,当所有的花蜜都采光的时候,急需蜂蜜来哺育的蜜蜂就会倾巢而出,到别的蜂巢去抢蜜,这时就会发生一场激烈的战斗,直到尸横遍野才分出胜负——人何尝不是如此,仓禀实才知荣辱,衣食足才知礼仪。
为了应付无蜜的状况,养蜂人只好欺骗蜜蜂,用糖水养蜜蜂,让它们吃了糖水来酿蜜,用来供应爱吃蜜的人们一—再精明的蜜蜂都会上当,就像再聪明的人也会上当一样。蜜蜂是有社会性的群居动物,在某些德性上和人是很接近的,但是不管如何,蜜蜂是可爱的,它们为了寻找花中甘液,万苦不辞,里面确实有一些艺术的境界。在汲汲营营的世界里,究竞有多少人能为了追求甘美的人生理想而永不放弃呢?
旧时读过一则传说,其中有些精神与蜜蜂相似,那是记载在《辍耕录》里的传说:“有年七、八十老人,自愿舍身济众,绝不饮食,惟澡身吱蜜经月,便溺皆蜜,既死,国人验以石棺,乃满用蜜浸之,镌年月于棺盖之;俟百年后启封,则成蜜剂,遇人折伤肢体,服少许,立愈,虽彼中也不多得,俗曰蜜人。”这个蜜人的传说不一定可信,但是一个人的牺牲在百年之后还能济助众人,可贵的不在他的尸体化成一帖蜜剂,而是他的精神借着蜜流传了下来。
蜜蜂虽不澡身,但是它每天咳蜜,让人们在夏季还能享受甘凉香醇的蜜茶,在吱蜜的过程,有许多蜜蜂要死去,未死的蜜蜂也要经过许多生命的熬炼,熬呀熬的才炼出一杯蜜茶,光是这样想,就够浪漫,够令人心动了。
在实际人生中也是如此,生命的过程原是平淡无奇,情感的追寻则是波涛万险,如何在平淡无奇波涛万险中酿出一滴滴的花蜜,这花蜜还能让人分享,还能流传,才算不在此生。虽然炼蜜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一定要飞过高山平野,一定要在好大的花中采好少的蜜,或许会疲累,或许会死亡。
可是痛苦算什么呢?每一杯蜂蜜都是炼过几只蜂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通过一杯蜜,看到了蜜蜂的一生,炼蜜的过程虽然痛苦,但是香甜的花蜜给人们带来甜蜜的享受,从而引发对人类社会的思考。
B. 文章语言自然,文笔清新,简单朴实的生活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朴素中有大智慧,寓意丰富,富有哲理,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C. 文章以“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为标题,首尾圆合,结构严谨,情感细腻,内心平和宁静,表达了对蜜蜂和像蜜蜂一样的人类的赞美之情。
D. 文章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托物喻人,记叙蜜蜂为了酿一杯蜜,不仅付出了辛劳和痛苦,甚至付出生命的过程,使读者受到人生的启迪。 (2)文章中引入《辍耕录》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3)蜜蜂的习性,对人生的启迪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 (1)C
(2)①在内容上,传说的故事突出一个人的牺牲在百年之后还能济助众人,可贵的不在他的尸体化成一帖蜜剂,而是他的精神借着蜜流传了下来,丰富了文章内容。②在结构上,照应前文,人的“有些精神与蜜蜂相似”,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思考。
(3)①蜜蜂历经千辛万苦采蜜酿蜜;人为了追求甘美的人生理想不放弃。②蜜蜂酿造蜜,给人留下甜蜜;人经历痛苦,牺牲自己帮助众人,不枉此生。③蜜蜂执着专情于蜂王;专情的人也有这样的弱点,任人驱使而不自知。④蜜蜂用螯刺明知会死也要攻击;人也要面临这样的局面,宁螯而死的往往成功。⑤蜜蜂为了蜜而攻击别的蜂巢;人类为了利
益攻击别人。⑥精明的蜜蜂都会上当;再聪明的人也会上当。
【解析】【分析】(1)C项,“表达了对蜜蜂和像蜜蜂一样的人类的赞美之情”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但是养蜂人却利用了蜜蜂专情的弱点,驱使它们一生奔走去采花蜜——专情的人恐怕也有这样的弱点,任人驱使而不自知”“再精明的蜜蜂都会上当,就像再聪明的人也会上当一样”“蜜蜂有时也有侵略性的,当所有的花蜜都采光的时候,急需蜂蜜来哺育的蜜蜂就会倾巢而出,到别的蜂巢去抢蜜,这时就会发生一场激烈的战斗,直到尸横遍野才分出胜负——人何尝不是如此,仓禀实才知荣辱,衣食足才知礼仪”等分析可知,不全是赞美之情。故选C。
(2)结合“但是一个人的牺牲在百年之后还能济助众人,可贵的不在他的尸体化成一帖蜜剂,而是他的精神借着蜜流传了下来”分析可知,内容主要讲一个人的牺牲在百年之后还能济助众人,可贵的不在他的尸体化成一帖蜜剂,而是他的精神借着蜜流传了下来,丰富了文章内容。结合“其中有些精神与蜜蜂相似”“在实际人生中也是如此……一定要飞过高山平野,一定要在好大的花中采好少的蜜,或许会疲累,或许会死亡”分析可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前文人的“有些精神与蜜蜂相似”,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思考。
(3)结合“养蜂人却利用了蜜蜂专情的弱点,驱使它们一生奔走去采花蜜——专情的人恐怕也有这样的弱点,任人驱使而不自知”分析可知,蜜蜂执着专情于蜂王;专情的人也有这样的弱点,任人驱使而不自知;结合“用不用赘刺在蜜蜂是没有选择的,它明知会死,也要攻击。——有时,人也要面临这样的局面,选择生命而畏缩的人往往失败,宁整而死的往往成功,因为人是有许多螫刺的”分析可知,蜜蜂用螯刺明知会死也要攻击;人也要面临这样的局面,宁螯而死的往往成功;结合“养蜂的人告诉我,蜜蜂有时也有侵略性的,当所有的花蜜都采光的时候,急需蜂蜜来哺育的蜜蜂就会倾巢而出,到别的蜂巢去抢蜜,这时就会发生一场激烈的战斗,直到尸横遍野才分出胜负——人何尝不是如此,仓禀实才知荣辱,衣食足才知礼仪”分析可知,蜜蜂为了蜜而攻击别的蜂巢;人类为了利益攻击别人;结合“再精明的蜜蜂都会上当,就像再聪明的人也会上当一样”分析可知,精明的蜜蜂都会上当;再聪明的人也会上当;结合“蜜蜂是有社会性的群居动物,在某些德性上和人是很接近的,但是不管如何,蜜蜂是可爱的,它们为了寻找花中甘液,万苦不辞,里面确实有一些艺术的境界。在汲汲营营的世界里,究竞有多少人能为了追求甘美的人生理想而永不放弃呢”分析可知,蜜蜂历经千辛万苦采蜜酿蜜;人为了追求甘美的人生理想不放弃;结合“但是一个人的牺牲在百年之后还能济助众人,可贵的不在他的尸体化成一帖蜜剂,而是他的精神借着蜜流传了下来”“蜜蜂虽不澡身,但是它每天咳蜜,让人们在夏季还能享受甘凉香醇的蜜茶,在吱蜜的过程,有许多蜜蜂要死去,未死的蜜蜂也要经过许多生命的熬炼,熬呀熬的才炼出一杯蜜茶,光是这样想,就够浪漫,够令人心动了”分析可知,蜜蜂酿造蜜,给人留下甜蜜;人经历痛苦,牺牲自己帮助众人,不枉此生。 故答案为:⑴C;
⑵①在内容上,传说的故事突出一个人的牺牲在百年之后还能济助众人,可贵的不在他的尸体化成一帖蜜剂,而是他的精神借着蜜流传了下来,丰富了文章内容。②在结构上,照应前文,人的“有些精神与蜜蜂相似”,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思考。
⑶①蜜蜂历经千辛万苦采蜜酿蜜;人为了追求甘美的人生理想不放弃。②蜜蜂酿造蜜,给人留下甜蜜;人经历痛苦,牺牲自己帮助众人,不枉此生。③蜜蜂执着专情于蜂王;专
情的人也有这样的弱点,任人驱使而不自知。④蜜蜂用螯刺明知会死也要攻击;人也要面临这样的局面,宁螯而死的往往成功。⑤蜜蜂为了蜜而攻击别的蜂巢;人类为了利益攻击别人。⑥精明的蜜蜂都会上当;再聪明的人也会上当。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语言、手法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引用手法的作用的理解能力。文章中引用一些名人名言、诗句等,主要为了突出某个特点或主题,增加文章的说服力。理解文章内容,可知文章中引入《辍耕录》的传说,在内容上,传说的故事突出一个人的牺牲在百年之后还能济助众人,可贵的不在他的尸体化成一帖蜜剂,而是他的精神借着蜜流传了下来,丰富了文章内容。在结构上,照应前文,人的“有些精神与蜜蜂相似”,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思考。
⑶此题考查学生拓展延伸及个性解读的能力。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的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均可。蜜蜂的习性,对人生的启迪是蜜蜂历经千辛万苦采蜜酿蜜;人为了追求甘美的人生理想不放弃。蜜蜂酿造蜜,给人留下甜蜜;人经历痛苦,牺牲自己帮助众人,不枉此生。蜜蜂执着专情于蜂王;专情的人也有这样的弱点,任人驱使而不自知。蜜蜂用螯刺明知会死也要攻击;人也要面临这样的局面,宁螯而死的往往成功。蜜蜂为了蜜而攻击别的蜂巢;人类为了利益攻击别人。精明的蜜蜂都会上当;再聪明的人也会上当。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解读凉州 郭保林
离开兰州,我乘上汽车,直奔武威——古称凉州的边塞名城。
汽车穿行在河西走廊,历史的密码从时间隧道里蹦跳出来,扑落在大脑的屏幕上…… 两千多年前,张骞途经古凉州,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以河西走廊为核心的古凉州地带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西亚的重要通道。在这条历史通道上,作为丝路重镇的武威,见证了丝绸之路上无数的历史变迁和美好梦想的时空流转,而历史变迁中沉淀孕育的凉州文化,成为丝路文化融汇的结晶和典范。
秦汉之际,匈奴在中国北方崛起,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景帝,数十年间没有力量与匈奴抗衡,只好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边境危急。到了汉武帝时,这位有囊括四海之志的一代君王,决心要开疆拓土,疏通丝绸之路,连续派卫青、霍去病、李广出击河西走廊。骠骑将军霍去病首战告捷,一举击垮了匈奴休屠王,占领河西走廊东端。为了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此战场被命名为武威。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开设郡县,武威郡即凉州刺史的治所,这样,武威便有了凉州的别称。
到了唐朝初年,河西走廊先后被匈奴人的后裔突厥和吐蕃、吐谷浑割据。唐王朝建立后一百多年中,与西北少数民族发生了多次战争,大都是以凉州为根据地进行的。整整一个唐朝,在丝绸之路上进行了上百次的大战役,前后三百年,前仆后继,为开拓这条人类文
化的运河、中西友谊之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在唐朝国力极度强盛时,西域诸国与大唐的关系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水乳交融的阶段,凉州作为河西走廊的桥头堡,自然也达到了繁华鼎盛时期。那时,凉州的知名度极高,仅次于都城长安。凉州词、凉州乐、凉州伎舞,风靡全国。温子升描述当时凉州的繁华景象:“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由此可见盛唐时期这西北边塞重镇一幅歌吹喧天、文化葱茏的画面。
我知道,凡是文化名城,街巷里总是要飘曳着文化人的衣袂。王之涣、王维、高适、岑参、李益……多少诗人钟情凉州,用生命和卓越才华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流韵千古的凉州词,让凉州这座边塞小城在唐诗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
在凉州活动时间最长的是高适和岑参。高适二十岁时在长安求仕不遇,经人举荐混了个县尉,是官吏中最低的一级。“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他毅然辞职,投奔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做掌书记,驻守凉州。凉州虽然没有江南的杏花春雨、烟柳画舫,但这里边风浩浩,大漠茫茫,山岭竣拔,戈壁旷大,他在这里度过一段充满审美体验的浪漫人生。无独有偶,岑参也是二十岁时到长安求仕不遇,“诗赋满书囊,胡为在战场?”满腹诗书,经天纬地,在京都却不能施展,只好另辟蹊径,投笔从戎,仗剑出塞。“风萧萧兮夜漫漫,琵琶一曲肠堪断”,“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这首《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写出了凉州的繁华,胡人云集,琵琶声喧。书剑飘零的诗人,在前线与老友相会,热酒冷梦,吟诵如潮。这不是江南才子的浅斟低吟,而是军旅诗人的狂饮浪醉。也只有边塞重邑凉州,那边月凄清、风沙萧萧、战马嘶鸣的大景象,大氛围,才能酿就这一腔豪迈悲壮的诗情!
我在武威的街巷里寻寻觅觅。青砖斑驳的鸠摩罗什①古塔,古色古香的城门钟楼,出土铜奔马的擂台,气宇轩昂古树千章的孔庙,还有稀世珍宝的西夏碑②……边塞古城仍保留着一角静谧和肃穆,展示着这片土地的厚重。漫步街头,触目所及,更多的是高楼、绿树、宽街、阔路,一爿爿商店、酒肆、咖啡馆、网吧、舞厅,人影飘动,熙熙攘攘。流行歌曲在大街小巷横冲直撞,却不闻胡人的琵琶头羌笛;舞厅里传来舞曲强烈刺人的节秦,却不见凉州乐伎婀娜优雅的舞姿,没有凉州曲的悲怨苍凉,没有凉州词的雄沉宏阔,更没有“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的场素。一切远去了。
造物主早把一段盛世的历史撕下来深深地埋葬在时间的泥土里,它还能萌发出新的故事、新的传奇吗?
感谢武威,感谢古凉州,我应该脱帽叩首。是凉州这个伟大的支撑点,支撑着汉唐历史的一页苍穹,支撑起中华民族一个辉煌的时代。凉州,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中,有谁能像你一样既有镞矢如雨、战马长啸的战争画卷,又有汹涌的诗情、滂沛的乐章以及那充塞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的浪漫主义情怀呢!
(有删节)
【注】①鸠摩罗什:东晋时期后秦高僧,生于西域龟兹国,曾在凉州生活17年,弘扬佛法。②西夏碑:即“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是迄今所见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西夏文和汉文对照字数最多的西夏碑刻,原置凉州大云寺。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唐时同西北民族的征战,护卫了国家西北边境,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凉州文化的发
展。
B. 鼎盛时期的凉州知名度极高,既是有“桥头堡”作用的边塞重镇,又是瑰丽的诗词歌舞之城。
C. 诗人们钟爱凉州,因为这里景致雄浑阔大,激发他们吟咏出大境界、大悲壮,一吐胸中块垒。
D. 时代的变迁已经改变了凉州的面貌,作者认为武威已经很难再创造出新的故事、新的传奇。
(2)作者说武威的街巷里有“青砖斑驳的鸠摩罗什古塔,古色古香的城门钟楼,出土铜奔马的擂台,气宇轩昂古树千章的孔庙,还有稀世珍宝的西夏碑”,又说“一切远去了”,你认为这样说矛盾吗?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3)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凉州文化”的内涵并做简要解说。 【答案】 (1)D
(2)不矛盾。武威的街巷里保留了“古塔”“城门”“钟楼”等历史遗迹,但是古凉州苍凉雄浑的意境、英雄主义的气质和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却早已远去。作者用这种看似矛盾的写法,表达了对古凉州文化即将沉寂的惋惜和忧思。
(3)凉州文化内涵:①开拓进取、英雄无畏的精神;②融合荟萃、包容共举的心胸;③建功立业、悲壮豪迈的诗情。
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解说,如:汉武帝夺取河西走廊、唐代多次战役,打通、开拓丝绸之路;与西域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融,至今保留多种文化共存的遗迹;凉州词是诗人们用生命和心血创作的诗篇,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解析】【分析】(1)D选项“作者认为武威已经很难再创造出新的故事、新的传奇。”错误,由原文“造物主早把一段盛世的历史撕下来深深地埋葬在时间的泥土里,它还能萌发出新的故事、新的传奇吗?”可知,作者此处应该是反问,在作者看来,它同样能萌发出新的故事、新的传奇。故选D。
(2)由原文“青砖斑驳的鸠摩罗什古塔,古色古香的城门钟楼,出土铜奔马的擂台,气宇轩昂古树千章的孔庙,还有稀世珍宝的西夏碑……边塞古城仍保留着一角静谧和肃穆,展示着这片土地的厚重。”可知,武威的街巷里保留了“古塔”“城门”“钟楼”等历史遗迹,但是古凉州苍凉雄浑的意境、英雄主义的气质和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却早已远去。由原文“流行歌曲在大街小巷横冲直撞,却不闻胡人的琵琶头羌笛;舞厅里传来舞曲强烈刺人的节秦,却不见凉州乐伎婀娜优雅的舞姿,没有凉州曲的悲怨苍凉,没有凉州词的雄沉宏阔,更没有‘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的场素。一切远去了。”可知,作者用这种看似矛盾的写法,表达了对古凉州文化即将沉寂的惋惜和忧思。
(3)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原文“骠骑将军霍去病首战告捷,一举击垮了匈奴休屠王,占领河西走廊东端。为了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此战场被命名为武威。”可知,凉州文化内涵是开拓进取、英雄无畏的精神。由原文“在唐朝国力极度强盛时,西域诸国与大唐的关系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水乳交融的阶段,凉州作为河西走廊的桥头堡,自然也达到了繁华鼎盛时期。”可知,凉州文化内涵是融合荟萃、包容共举的心胸。由原文“书剑飘零的诗人,在前线与老友相会,热酒冷梦,吟诵如潮。这不是江南才子的浅斟低吟,而是军旅诗人的狂饮浪醉。也只有边塞重邑凉州,那边月凄清、风沙萧萧、战马嘶鸣的大景
象,大氛围,才能酿就这一腔豪迈悲壮的诗情!”可知,凉州文化内涵是建功立业、悲壮豪迈的诗情。 故答案为:⑴D;
⑵ 不矛盾。武威的街巷里保留了“古塔”“城门”“钟楼”等历史遗迹,但是古凉州苍凉雄浑的意境、英雄主义的气质和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却早已远去。作者用这种看似矛盾的写法,表达了对古凉州文化即将沉寂的惋惜和忧思。
⑶ 凉州文化内涵:①开拓进取、英雄无畏的精神;②融合荟萃、包容共举的心胸;③建功立业、悲壮豪迈的诗情。
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解说,如:汉武帝夺取河西走廊、唐代多次战役,打通、开拓丝绸之路;与西域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融,至今保留多种文化共存的遗迹;凉州词是诗人们用生命和心血创作的诗篇,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理解能力,要注意对文本的全面理解。文学作品的阅读,一要读题目,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来理解文本内容;二要读作者和背景,弄清作者写作文本的感情基调;三要抓文本的重点句段,来全面理解文本,推出文本的中心思想。 ⑵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文本的能力,注意理解文本。做此题,先要理清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然后结合题目,从文本的内容主旨及结构上来组织答案。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注意要学会抓文本的关键句段。做题时,先要阅读文本,弄清文本内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出关键词句,来组织答案。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家过去年代的一只猫
李娟
①我们祖上几乎每一辈人都会出一个嗜赌成性的败家子。到了我外婆那一代,不幸轮到了我外公。据外婆回忆,当时破草屋里的一切家私被变卖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只木箱一面铁锅和五个碗。此外就只有贴在竹篾墙上的观音像及画像下一只破破烂烂的草蒲团。连全家人冬夏的衣裳都被卖得一人只剩一身单衣,老老小小全打着赤脚。
②但是外婆一直藏着一只手掌心大小的铜磬,那是她多年前有一次走了五十里的山路,去邻县赶一场隆重的庙会时买的。对她来说,这只小小的磬是精美的器物,质地明亮光滑,小而沉重,真是再漂亮不过了。更何况她曾亲眼见过庙子里的和尚就是敲着它来念经的(当然,那一只大了许多)。于是它又是神圣的。
③她时常对外公说,那是观音菩萨的东西,不可“起心”。可外公偏偏起了心,有一天输得眼红了回家对外婆拳打脚踢,逼她交出磬。后来外婆实在是被打急了,只好从怀中掏出来掷到门槛外,然后一屁股坐到地上大哭起来。
④六十多年过去了,外婆至今还时常唠叨起那只小磬,不时地啧啧夸赞它的精巧可爱。而那个男人曾经对她造成的伤害,似乎早已与她毫无关系了。毕竟外公都已经过世半个多世纪了,死去的人全都是已经被原谅的人。
⑤另外外婆时常会提到的还有一只大黄猫。那是继外公卖掉磬之后,第二个最不该卖的东西。
⑥第一次大黄猫被卖到了放生铺。放生铺离家门只有十几里路。清早捉去卖的,结果还
没吃晌午饭,那黄猫就自己跑回来了。外婆和孩子们欢天喜地,连忙从各自的碗里滗出一些米汤倒给猫喝。
⑦结果第二天一大早猫又被外公捉去了。这次卖到永泉铺。永泉铺更远一些,离家有三十多里。外婆想,这回猫再也回不来了。结果,那天外公还没回来,那神奇的大黄猫就又一次找回了自家门。亏得外公赶集去的一路上还是把它蒙在布袋子里,又塞进背篼里的。 ⑧外婆央求外公再也不要卖了。她说,只听说卖猪卖鸡换钱用,哪里听说卖猫的!再说谁家屋头没养只鸡、养条狗的,而自家连鸡都没有一只,就只剩这最后一条养生了……,这猫也造孽,都卖了两次还在想着自家里头,就可怜可怜它吧……但外公哪里能听得进去!过了不久,龙林铺逢集时他又把那只黄猫逮走了。
⑨龙林铺在邻县境内,离我们足有五十多里。虽然都晓得这回这猫怕是再也回不来了,可外婆还是心存侥幸,天天把喂猫的石钵里注满清水,等它回家。 ⑩这一次,却再也没有等到。
⑪我在新疆出生,大部分时间在新疆长大。我所了解的这片土地,是一片绝大部分才刚刚开始承载人的活动的广袤大地。在这里,泥土还不熟悉粮食,道路还不熟悉脚印,水不熟悉井,火不熟悉煤。在这里,我们报不出上溯三代以上的祖先的名字,我们的孩子比远离故土更加远离我们。哪怕再在这里生活一百年,我仍不能说自己是“新疆人”。 ⑫哪怕到了今天,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离家万里,过去的生活被断然切割,我又即将与外婆断然切割。外婆终将携着一世的记忆死去,使我的“故乡”终究变成一处无凭无据的所在。在那里,外婆早已修好的坟窟依山傍水,年复一年地空着,渐渐坍塌;坟前空白的碑石花纹模糊,内部正在悄悄脆裂;老家旧屋久无人住,恐怕已经塌了一间半套……而屋后曾经引来泉水的竹管残迹寂寞地横搁在杂草之中,那泉眼四面围栏的石板早已经塌坏,泉水四处乱淌,荒早丛生。村中旧人过世,年轻人纷纷离家出走。通向家门口的路盖满竹叶,这路通向的木门上,铁锁锈死,屋檐断裂。在这扇门背后,在黑暗的房间里,外婆早年间备下的,漆得乌黑明亮的寿棺早已寂静地朽坏。泥墙上悬挂的纺车挂满蛛丝……再也回不去了!
⑬那个地方,与我唯一的关联似乎只是:我的外婆和我母亲曾经在那里生活过……我不认识任何一条能够通向它的道路,我不认识村中的任何一家邻居。但那仍是我的故乡,那条被外婆无数次提及的大黄猫,如被我从小养大一般,深深怜惜着它。当我得知它在远方迷失,难过得连梦里也在想:这么多年过去,应该往它的石钵里注上清水了!
⑭我不是一个没有来历的人,我走到今天,似乎是我的祖先在使用我的双脚走到今天;我不是一个没有根的人,我的基因以我所不能明白的方式清清楚楚地记录着这条血脉延伸的全部过程;我不是没有故乡的人,那一处我从未去过的地方,在我外婆和我母亲的讲述中反复触动我的本能和命运,永远地留住了我。那里每一粒深埋在地底的紫色浆果,每一只夏日午后准时振翅的鸣蝉,比我亲眼见过的还要令我熟悉。
⑮我不是虚弱的人,不是短暂的人——哪怕此时立刻死去也不是短暂的人。
⑯还有那只猫,它的故事更为漫长。哪怕到了今天,它仍然在回家的路上继续走着。有时被乡间的顽童追赶过一条条陌生的沟渠;有时迷路了,在高高的坡崖上如婴孩一样凄厉厉地惨叫;有时走着走着突然浑身的毛乍起,看到前面路中央盘起的一条花蛇……圆月当空,它找到一处隐蔽的草丛卧下。有时是冬月间的霜风露气,有时是盛夏的瓢泼大雨。
⑰总有一天,它绕过堰塘边的青青竹林,突然看到院子空地上那台熟悉的石磨,看到石磨后屋檐下的水缸——流浪的日子全部结束了!它飞快地窜进院子,径直去到自己往日吃食的石钵边,大口大口地痛饮起来。也不管这水是谁为它注入的 , 不管是谁,在这些年里正如它从不曾忘记过家一样,从不曾忘记过它。
(1)第①段画线句是细节描写,看似随意实则精巧,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2)联系全文,分析文中第⑨⑬⑰三处划线句所涉及的“注入清水”这一行为,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文章最后两段,句式长短整散各有侧重,对此语言特点加以赏析。 (4)紧扣文章标题,对本文的象征手法进行评析。
【答案】 (1)观音像和草蒲团毫无变卖价值,突出当时家中一贫如洗的境况;这两件物品又暗示了祖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既为下文铜磬被变卖作铺垫,也使祖母日后忘记外公带给她伤害及苦苦守候猫归来的情节提供了依据。
(2)第一处实写外婆对猫的守候,表现她的善良;后两处是虚写,第二处表现的是家乡对游子的守候;第三处守候对游子的意义;情感的表达由实到虚,逐层深入,扣人心弦。 (3)倒数第二段多用长句和整句,具体细致地想象猫不顾一切跋山涉水返回家乡的艰辛与执着,这样的句式富有气势,强调了游子归乡的急迫;最后一段长短结合,短句加强节奏感,想象猫回家的欣喜,最后一个散句点明了游子与家乡密不可分的联系,句式参差灵活,与情感表达和深入思考一致。
(4)猫与故乡彻底割断了联系,但仍不知疲倦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猫与故乡相互守候,彼此牵挂;以此象征远离家乡又对故乡魂牵梦萦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故乡强大的感召力。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感情表达更为生动形象,使跨越六十年的“过去年代”的猫也具有历史的沧桑感,更暗示今天的作者一如过去的猫,远离故土,有着磨灭不了的异乡感,这一手法含蓄深刻而意蕴丰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解析】【分析】(1)本题中画线句子是“就只有贴在竹篾墙上的观音像及画像下一只破破烂烂的草蒲团”,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只有”“观音像”“草蒲团”,结合整个第一段可知,外公已经把能卖的东西全卖了,剩下的都是不值钱没人要的东西,从内容上突出当时家中一贫如洗的境况;这两件物品又暗示了祖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从结构上既为下文铜磬被变卖作铺垫,引出下文,为下文写祖母日后忘记外公带给她伤害及苦苦守候猫归来的情节提供了依据。
(2)第一处是在第⑨段,这是外公第三次把猫卖掉,卖到离我们足有五十多里的邻县境内龙林铺。虽然都晓得这回这猫怕是再也回不来了,“可外婆还是心存侥幸,天天把喂猫的石钵里注满清水,等它回家”,此处实写外婆对猫的守候,表现她的善良;后两处是虚写,第二处在文本第⑬段,这段主要是表达我对故乡的思念,“当我得知它在远方迷失,难过得连梦里也在想:这么多年过去,应该往它的石钵里注上清水了!”,此处为虚写,借对猫的守候表现的是家乡对游子的守候;第三处在文本第⑰段,“总有一天”,表明这段为虚写,这是文章的结尾,升华主旨和情感的段落,“它绕过堰塘边的青青竹林,突然看到院子空地上那台熟悉的石磨,看到石磨后屋檐下的水缸——流浪的日子全部结束了!它飞快地窜进院子,径直去到自己往日吃食的石钵边,大口大口地痛饮起来。也不管这水是谁为它注入的,不管是谁,在这些年里正如它从不曾忘记过家一样,从不曾忘记过它”,这段文字
强调了守候对游子的意义;情感的表达由实到虚,逐层深入,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3)在倒数第二段中“有时被乡间的顽童追赶过一条条陌生的沟渠;有时迷路了,在高高的坡崖上如婴孩一样凄厉厉地惨叫;有时走着走着突然浑身的毛乍起”,“有时是冬月间的霜风露气,有时是盛夏的瓢泼大雨”为整句,句式整齐,富有气势,内容丰富,具体细致地想象猫不顾一切跋山涉水返回家乡的艰辛与执着,强调了游子归乡的急迫;最后一段“总有一天,它绕过堰塘边的青青竹林,突然看到院子空地上那台熟悉的石磨,看到石磨后屋檐下的水缸——流浪的日子全部结束了!它飞快地窜进院子,径直去到自己往日吃食的石钵边,大口大口地痛饮起来”,这里长短句结合,短句加强节奏感,想象猫回家的欣喜;最后一个散句“也不管这水是谁为它注入的,不管是谁,在这些年里正如它从不曾忘记过家一样,从不曾忘记过它”点明了游子与家乡密不可分的联系。
(4)本文标题为“我家过去年代的一只猫”,全文写猫的故事,“猫”和“我”有相似性,文中的“猫”即为“我” 的象征,第六段至第十段,写猫被带离故乡,以及第十六段“哪怕到了今天,它仍然在回家的路上继续走着”写猫与故乡彻底割断了联系,但仍不知疲倦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猫与故乡相互守候,彼此牵挂;以此象征远离家乡又对故乡魂牵梦萦的“我”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故乡强大的感召力。猫对家的思念象征着“我”对故乡的怀念。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感情表达更为生动形象,使跨越六十年的“过去年代”的猫也具有历史的沧桑感,使“我”的故乡的思念之情化抽象为具体,更直观,结尾处更暗示今天的作者一如过去的猫,远离故土,有着磨灭不了的异乡感,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抒发到极致。 故答案为:⑴ 观音像和草蒲团毫无变卖价值,突出当时家中一贫如洗的境况;这两件物品又暗示了祖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既为下文铜磬被变卖作铺垫,也使祖母日后忘记外公带给她伤害及苦苦守候猫归来的情节提供了依据。
⑵ 第一处实写外婆对猫的守候,表现她的善良;后两处是虚写,第二处表现的是家乡对游子的守候;第三处守候对游子的意义;情感的表达由实到虚,逐层深入,扣人心弦。 ⑶ 倒数第二段多用长句和整句,具体细致地想象猫不顾一切跋山涉水返回家乡的艰辛与执着,这样的句式富有气势,强调了游子归乡的急迫;最后一段长短结合,短句加强节奏感,想象猫回家的欣喜,最后一个散句点明了游子与家乡密不可分的联系,句式参差灵活,与情感表达和深入思考一致。
⑷ 猫与故乡彻底割断了联系,但仍不知疲倦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猫与故乡相互守候,彼此牵挂;以此象征远离家乡又对故乡魂牵梦萦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故乡强大的感召力。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感情表达更为生动形象,使跨越六十年的“过去年代”的猫也具有历史的沧桑感,更暗示今天的作者一如过去的猫,远离故土,有着磨灭不了的异乡感,这一手法含蓄深刻而意蕴丰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要注意句子中的重点词。做此题时,先要阅读句子,找出重点词并理解重点词的特点;然后找出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推出答案。
⑵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语句的重点词,要注意结合文本的段落来理解。理解语句的重点词,一要看重点词的特点,二要看句子所在的位置,结合原文的信息来组织答案即可。 ⑶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赏析能力,注意结合文段的具体内容来作答。根据题目要求找到文段,理解文段的主要内容,抓住文段中的句式变化的句子,分析其特点,结合主要内容组
织答案。
⑷本题考查的是对象征手法的理解能力,注意结合文段的主要内容。做此题,一要了解象征在文章中的常见的作用;二要弄清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内容来组织答案。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
余君才
雪是什么时候开始下起来的,我已经记不清了。母亲在半夜里翻身,在沉寂的夜里忍不住大声咳嗽。大半夜的,风轻轻推开虚掩的窗户,屋子里越发清冷,母亲帮我盖好棉被,又走回了自己的屋子,然后传来一阵轻微的咳嗽声。窗外的天空低垂,风更加凛冽起来,我静静地躺在夜里,毫无睡意,看着窗外。窗外的天空慢慢地变亮,我感觉雪就要落下来了。
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又睡过去了,母亲起身的时候,我也不知道。雪要落下来了,母亲想起了山野上的那一块麦地。麦苗青青,但疏于人力,麦垄里的杂草还没有来得及铲掉。母亲拿起锄头,走向了那块月光下的麦地,她对山野里那些迎风招摇的麦子无比珍视。她要赶在雪花落下来之前将那块麦地的杂草除掉。不然大雪落下来,麦子连同杂草埋在下面,土地的营养全被杂草给吸走了,冬雪之后的麦子就会面黄肌瘦。
母亲回到家的时候,雪已经越下越大。我透过房间的窗户看见母亲扛着锄头从大雪纷纷的小路上走回来 , 她的脸颊已经被冻得通红,母亲用龟裂的手轻轻掸去落在身上的雪花,将锄头靠在屋前的墙角,然后经过庭院走进屋子里,母亲的身后,大雪将夜晚映得发亮。
窗外的雪越下越紧,每一片雪花都在天空中飞舞。仿佛一个盛大的节日,雪花纷纷扬扬,在大地上尽情狂欢。那一年的雪可真大啊,它是我记忆中最大的一场大雪。雪落在大地上,发出簌簌的声响,一会儿功夫大地就变成雪白的一片。那一年的庄稼也大丰收,母亲说:“瑞雪兆丰年,多亏那场雪啊!”但我总是觉得所有的收获都是母亲劳动得来的,我永远忘不了那场雪,忘不了透过房间窗户看见母亲扛着锄头从大雪纷纷的小路上劳作回家的画面。
后来,长大了些,在书里读过很多下雪的场景。“风雪山神庙”里那一场越下越紧的大雪令人惊心动魄,林冲的人生又将何去何从。读到《红楼梦》里“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想到漫天大雪、万物归一的世界,难免有些悲伤。读过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风雪中归来的人会是谁呢?那个风雪中归来的人一定经历了风雪的洗礼,但我想得更多的是在风雪夜里劳作归来的母亲。
在走南闯北的岁月里,我见过在空中旋转升腾、尽情狂舞的朔方的雪,也见过妩媚婉约、涂着胭脂的江南的雪。我见过一个在风雪中,推着三轮车急着赶路的收废品的老人,雪落在他的破旧的衣服上,他继续赶路前行。我还见过一个在大雪纷纷的夜里,推着手推车等在火车站帮人拖行李赚钱为老伴看病的老人。我甚至看见过一个在大雪纷飞的夜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瑟缩发抖……
他们和我的母亲一样,都太普通了。他们在每一片雪花之下,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经
历自己的人生。一切都是那么稀松平常,他们好像从来都没有被人们发现过。
但,每一片雪花都认真飘落。它滋润万物,落在山间、湖泊、四野、城市的街道……仿佛每一片雪落下时,都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在每一片雪花下面,人们都过着自己的生活,有的轻衣简从,有的辎重前行,有的乞讨人生,有的辛苦劳作,有的在百叶窗下享受一杯热咖啡的温暖,有的在大雪弥漫的街道上认真地讨着自己的生活……
应该说,自然的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存定律。大地上的人们,都经历着自己落雪的人生。人生如落雪,又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坠的人生,虽贵贱殊途,但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数,最为可贵的是,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飘落。
每一朵飘落的雪花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每一朵雪花下面都有着人们不同的生活,每一种生活都值得被歌颂,每一位认真生活的人都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一如那个在风雪夜里劳作归来的我的母亲。
(选自《散文》2018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绕着雪花全文写了雪夜里的母亲、书里下雪的场景、北方和南方的雪下的人们,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B. 首段两次写到咳嗽,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和“我”对母亲的身体不好还要冒着雪劳作不辍的担忧。
C. 第四段写那一年的雪是记忆中最大的雪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的心理原因,因为在那一年“我”想到了雪夜里劳作的母亲。
D. 第五段写书里读到的《水浒传》《红楼梦》和刘长卿诗中的下雪情景,都是为下文写风雪中像母亲那样讨生活的人作铺垫。
(2)这篇散文以“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为标题,有多层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文章中四处画线的句子都是描写劳作归来的母亲,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 (1)B
(2)①冬天的雪花,滋润万物、带来丰收;②“我”的母亲,在风雪夜里关爱孩子、为了生活冒着风雪勤苦劳作;③雪花下有着不同生活的普通人们,为掌握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方式飘落,认真过着自己的生活。
(3)①第一处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心疼冻得通红、龟裂的手;第二处写“我”对为家庭生活辛苦劳作的母亲的思念;第三处写“我”对经历风雪洗礼的母亲的敬畏;第四处总结全文,表达对认真生活、努力劳作、掌握自己命运母亲的真切情感。②“劳作归来的母亲”作为全文的线索一线串珠,贯穿全文,反复强调文章主旨: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恩。
【解析】【分析】(1)选项B,“‘我’对母亲的身体不好还要冒着雪劳作不辍的担忧”。理解有误。“我”当时并不知道母亲要冒着雪去劳作,第二段首句“母亲起身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故答案选B。
(2)本文标题“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从含义的角度,考生要注意把握人物命运,散文中写到母亲、普通的人们,都在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在为了生活而奔波,体现了作者对母亲及平凡人们命运的深刻的体会和同情。从标题的深刻内含上看“雪花”有丰收、收获等象征的作用。
(3)本题中四个画线句子都是写与母亲相关的情节,所以从结构上是行文的线索的作用,
从内容上几个画线句子都是写“风雪里劳作的母亲”,从人物塑造的作用看,是为了突出母亲的勤劳和质朴,从情感抒发的角度看,体现了我对母亲的浓浓的爱意和思念的情怀。 故答案为:⑴B;
⑵①冬天的雪花,滋润万物、带来丰收;②“我”的母亲,在风雪夜里关爱孩子、为了生活冒着风雪勤苦劳作;③雪花下有着不同生活的普通人们,为掌握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方式飘落,认真过着自己的生活。
⑶①第一处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心疼冻得通红、龟裂的手;第二处写“我”对为家庭生活辛苦劳作的母亲的思念;第三处写“我”对经历风雪洗礼的母亲的敬畏;第四处总结全文,表达对认真生活、努力劳作、掌握自己命运母亲的真切情感。②“劳作归来的母亲”作为全文的线索一线串珠,贯穿全文,反复强调文章主旨: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恩。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3)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作用的能力。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从结构上考虑,涉及到开头、结尾、倒叙、插叙、顺序、过渡、照应等文学概念,就从其管辖的区域,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文学概念进行解答。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草木深 晓寒
①在我的认知里,村庄是存在于一种秩序中的,山和水,土地和房屋,各安其间,井 然有序。村庄里的草木,同样遵从于一种秩序,沿着时间之足穿过风,穿过雨水,穿过很 多东西,从来不知道偷懒,也不会有所偏倚,一生都在通向一条春荣秋谢的路。它们以不 同的姿势贴近村庄,把村庄覆盖,假使一个陌生人像翻书一样把它们轻轻地揭开,村庄的 秘密便会毫无缓冲地暴露在眼前:黛色的屋顶,炊烟,牛羊,一垄一垄的稻子,弯着腰劳 作的农人。
②我是在草木里长大的,我从来不怀疑草木的忠诚,它们不会让一个外来者轻易地窥 探,习惯了用自己的枝枝叶叶,守护着村庄的私密。
③进入城市以后,我经常会在无眠的夜里找寻最初的记忆,希望以此来安慰不断入侵 我内心的怀想,但在一番搜肠刮肚之后,发觉我小时候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只记 得端午节时插在大门边的蕲艾,菖蒲,还有缠绕的葛藤,它们看着我进进出出,有时候像 恶作剧一样,借助穿堂风把泥土的气息塞进我的呼吸,令我猝不及防。有些事情,连我自 己都觉得不可信,纵使生活困窘,我的童年也应该有意想不到的斑斓,几种平常的草木, 怎么就这样轻松地收买了我那一段记忆?
④草木毫不费力地占领了我记忆的一端,但并不见得我那时如何喜欢草木。有很长一 段时间,我都觉得村庄的草木是一种不必要的存在。我厌倦它们,它们长在路边,打湿早 行
人的裤脚,把枝丫伸向屋顶,吞噬阳光,堵塞瓦楞的沟壑,让雨水漏进屋来,潜入稻田 和菜地,挖空心思抢庄稼的风头。我拿着刀去砍它们,背着锄头去铲,用手使劲拔,连根 拔掉,我大概还想过,要是能像赶牛羊一样,把村庄里的草木赶得一根不剩,只留下纯粹 的庄稼,一条条光溜溜的泥巴路,天与地之间坦荡如砥,这样,村庄里的人便能省略大把 的汗水。
⑤就在我开始构思这个宏大理想的时候,我的喉咙突然痛了起来,没有任何征兆,痛 得连喝水都要小心翼翼。祖父见了说,没事,是上火了。他从山上挖来一种树根熬成水端 到我面前,笑着说赶紧喝了吧,喝了就好了。当时我并不相信这种土办法能瓦解我的疼 痛,我切一段稻草当吸管,一点点吸进去,苦,涩,酸,好像所有人类难以接受的味道都 集中在这水里,弄得我头晕目眩,只是没想到几天后,竟奇迹般地好了。
⑥从那时起,我感到了草木的神秘,我觉得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我开 始审视周围的草木,村庄里到底有多少草木呢?到处都是,从一座山头扑向另一座山头, 没有人数得清,连年纪最大的老人也弄不清。我想它们大约是被风吹来的,一阵大风,从 山那边吹过来,它们落户以后,忙着开疆拓土,攻占所有的空隙,连一条石头缝都不放 过。它们带着露水,披着烟霭,把村庄揽在怀里。村庄累了,困了,就躺在它们的怀抱之中,草木歌唱,歌声把村庄带进沉沉的梦乡。
⑦祖父有一双巧手,他会用稻草和梧桐树皮打草鞋,半天的工夫打一双,穿上去软绵绵的。他还会用山棕织蓑衣,用箬叶织斗笠。我看过他织蓑衣,用一个五齿耙撕扯棕片, 一点点地扯,扯出的丝像女人长长的头发,他弄一点水把手掌打湿,将丝搓成一根根细细 的绳子,然后在屋坪里打开一床晒垫,把棕片铺好,操起钢针飞针走线,他半蹲着,身子 往一侧倾,右手不停地来回,钢针和绳子随着他的手穿过来绕过去,像一个老渔夫在织网 一样。偶尔他也会站起来拿着他那根长烟杆抽烟,在烟雾里打量自己的作品,似乎在想哪 里要挡风,哪里要遮雨。阳光把祖父的影子压弯,他再一次穿针引线,好像要把阳光也一起织进去,用储存的阳光来驱赶风雨。外出干农活,穿戴祖父织的蓑衣斗笠,我成了江南的“蓑笠翁”,风雨不止一次拖拽着寒冷,疲惫,在天空之下汹涌而来,试图淹没一切, 而每一次,我都凭着草木构筑的温暖,从容地穿过了层层叠叠的纠缠。
⑧母亲会在一家人闲着的时候,突然从屋角搬出一坛浸熟的野柿子,或者一大把板栗, 煮熟的苦珠,一袋子酸枣糕。餐桌上也经常变换花样,一碗香喷喷的蘑菇,橡子豆腐,一 盆子艾叶粑粑。日子困顿,母亲以一个母亲的力量为一家人驱逐着贫穷的阴影。霜降时 节,父亲照旧从对面的山上挑回来一筐筐木炭,木炭乌黑,每一根都闪着光泽,还保留着 树干的雏形,一根根木炭在寒冬里复活,变成亮堂堂的炉火,变成腊肉的香,最终以一种 笑容的形式停留在我们的脸上。
⑨草木赐予了我们一种不可复制的生活,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离开了草木,我们 只能接受生活的种种非难,即使愿意倾我所有,也难以抵御接踵而来的黯淡和荒芜。 ⑩时间固执地改变着一切,草木长高,村庄变矮,我在草木之下劳作,歇息,枕着泥土仰望草木,我看到阳光从它们身上流过,镶上一层绿油油的底色,我看到雨在上面冒出白烟,我看到不断改变的色彩,如同一万只蝴蝶的跌落,那是大地之上的一场蝴蝶雨。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村庄属于草木,草木也属于村庄,我们把自己交给草木,在草木的深处皈依。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第一段写村庄里的草木春荣秋谢,在村庄里到处生长,覆盖了村庄的秘密,揭示了草木和村庄的密切关系。
B. 进入城市以后,我就把草木忘得一干二净,我不再喜欢那些童年记忆中的带着泥土气息的草木。
C. 在村庄的时候,我曾经很不喜欢草木,觉得它们是不必要的存在,想把它们统统连根拔掉,彻底赶出村庄。
D. 草木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赐予我们不可复制的生活,给予我们生活的食物,成为我快乐的主要源头。
E. 文章采用记叙、抒情、说理等表达方式,叙述了在村庄贫穷而美好的生活,阐述了草木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那时不见得多喜欢草木,可是小草却占领了我记忆的一端?
(3)赏析文中划线的语句。 (4)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5)“草木,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你认同作者的看法吗?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
【答案】 (1)B,D
(2)草木带给人们恩赐,医用、食用等;草木带给村庄安详;草木遵守着一种秩序,守护村庄的秘密,给人以心灵的皈依;对草木的追忆中寄托对祖辈的怀念;远离自然后的失落、遗憾。
(3)运用拟人、排比,把草木比作开疆拓土的军队,具体生动地展示了草木走进村庄的过程,把草木与村庄比作母子关系,贴切形象地表达了草木带给村庄的影响。表现了作者对草木的深厚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达到感人的效果。
(4)篇末叙述了随着岁月更迭,草木与村庄交织,通过我的想象展现了人在草木之下获取的快乐与美好,深化了主旨;同时,首尾呼应,点明这种秩序的庄严,在秩序中草木与村庄与人们相互交融,人们在草木获得心灵的皈依。
(5)认同,草木在生活中是必要的,带给人们快乐和美的感受或带给人们心灵的安详等。 【解析】【分析】(1)B项,“我就把草木忘得一干二净”错误,原文“发觉我小时候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只记得端午节时插在大门边的蕲艾”;D项,“主要”不当。 (2)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要求概括作者为什么说那时不见得多喜欢草木,可是小草却占领了我记忆的一端,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村庄里的草木,同样遵从于一种秩序”“习惯了用自己的枝枝叶叶,守护着村庄的私密”“那时起,我感到了草木的神秘,我觉得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村庄累了,困了,就躺在它们的怀抱之中,草木歌唱,歌声把村庄带进沉沉的梦乡”“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村庄属于草木,草木也属于村庄,我们把自己交给草木,在草木的深处皈依”概括答题要点。
(3)这是一道赏析文中的句子的题目,首先明确句子中的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此句“它们带着露水,披着烟霭,把村庄揽在怀里”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把草木比作开疆拓土的军队,具体生动地展示了草木走进村庄的过程,把草木与村庄比作母子关系,贴切
形象地表达了草木带给村庄的影响。表现了作者对草木的深厚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达到感人的效果。
(4)此题要求分析文章的结尾的段落的作用,注意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从内容看篇末叙述了随着岁月更迭,草木与村庄交织,通过我的想象展现了人在草木之下获取的快乐与美好,深化了主旨;从结构看,首尾呼应,点明这种秩序的庄严,在秩序中草木与村庄与人们相互交融,人们在草木获得心灵的皈依。
(5)这是一道探究题,探究的内容是对作者“草木,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的看法,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实际阐明自己的理由,如,认同,草木在生活中是必要的,带给人们快乐和美的感受或带给人们心灵的安详等。 故答案为:⑴B D
⑵草木带给人们恩赐,医用、食用等;草木带给村庄安详;草木遵守着一种秩序,守护村庄的秘密,给人以心灵的皈依;对草木的追忆中寄托对祖辈的怀念;远离自然后的失落、遗憾。
⑶运用拟人、排比,把草木比作开疆拓土的军队,具体生动地展示了草木走进村庄的过程,把草木与村庄比作母子关系,贴切形象地表达了草木带给村庄的影响。表现了作者对草木的深厚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达到感人的效果。 、
⑷篇末叙述了随着岁月更迭,草木与村庄交织,通过我的想象展现了人在草木之下获取的快乐与美好,深化了主旨;同时,首尾呼应,点明这种秩序的庄严,在秩序中草木与村庄与人们相互交融,人们在草木获得心灵的皈依。
⑸认同,草木在生活中是必要的,带给人们快乐和美的感受或带给人们心灵的安详等。 【点评】(1)此题考查对全文综合把握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语言、手法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文本。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言语理解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能力。这一能力点的基本要求:先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然后再进行归纳、综合、概括、提炼,形成简洁而正确的答案。抓住关键句:“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村庄属于草木,草木也属于村庄,我们把自己交给草木,在草木的深处皈依”“草木赐予了我们一种不可复制的生活,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离开了草木,我们只能接受生活的种种非难”“我从来不怀疑草木的忠诚,它们不会让一个外来者轻易地窥探,习惯了用自己的枝枝叶叶,守护着村庄的私密”“从那时起,我感到了草木的神秘,我觉得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3)此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赏析能力。句子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对于修辞,不仅能判断,而且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分析。“草木歌唱”拟人,表达了草木带给村庄的影响,表现了作者对草木的深厚情感
(4)此题考查对结尾语段作用的把握能力。本题可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即可。结尾语段作用
如下:1、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卒章显志);2、呼应开头或题目,使结构严谨完整;3、深化主旨或升华主题;4、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联系全文内容,本文最后一段深化了主旨,首尾呼应。
(5)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不可空发议论。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观点(观点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分条作答。本题言之有理即可。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时间的隐喻 傅菲
①怀玉山脉勒住了缰绳,东奔的烈马停了下来。群山如一锅沸水,暂时不再潽射,水花凝结成了低矮的山冈。龙门山像一把圈椅,新叶村偃卧其中。
②在新叶村,我有长久的恍惚;夏日蒸腾般的晕眩、古老巷弄幽深的迷失、池塘倒映出来的幻觉、旧年屋舍散发的阴凉、溪流时断时续的亘古之声、灼日下荷花盛开的夺目光晕——午间酣睡在走廊里的老人,晒在竹圆匾里焦红的辣椒,失去水色又略微卷曲的君子竹叶,剥落了石片的碾盘,千年的水井浮起今晚的淡淡月色——群山在望,苍鹭在茂密的灌木林栖落,指甲花映在门前的空院。
③新叶古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叶氏先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娘舅夏氏家,繁衍至今,已三十余代。夏氏人丁不旺,被迫外迁,而叶氏根深叶茂,开枝散叶。
④桃树茂密之处,即村舍。村舍依半扇形围拢成村落,村落中央有池塘,塘叫南塘,像一块长满了绿锈的铜镜。石砌的塘堤爬上了苔藓。塘口有一片葱油的蔬菜地。水生万物,千年不息。翘起的瓦檐,粉白斑驳的砖墙,窄小的房门,高大的池杉,闲散的人影,它们一并收入南塘,像是沉落水底,又像是浮出波面。南塘成了近似谜语的象征物,宋朝理学家金仁山在规划叶村时,以“山起西北,水聚东南”的格局,开挖了南塘。塘一般用于聚水灌溉,洗衣洗菜。可一座八百年的池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它会照见什么呢?年年日日,人在池塘的水影里更替,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钟声会虚化,消失在风里。池塘边站久了,眼球里浮现各色人物,说不清楚他们是谁。他们从不可知之处,来到南塘边,握手相逢,拥抱告别。
⑤人工通浚的两条溪流,注入南塘,溪流即是村界,叶氏居于溪内,巷弄沿小溪而建,石板道逼仄幽深。一个人在巷弄走,跫然,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仿佛在说:过客,过客。我也是一个人走,脚步轻缓。灰白的房墙有粉屑剥落,露出黑色的老青砖。每一堵墙,斜斜看上去,像被洇湿而后晒干了的纸画,画是写意的山水画,疏淡,空蒙,留白有余。画中不见人影,也不见村舍和田园,只有点点的山影树影,和晚秋的肃穆。巷弄九曲,让我觉得巷弄如干涸的河床,人如无水之舟。交错的巷弄,似乎是一个迷宫,站在巷口,往里望,墙垣劈立,低缓的石板台阶形成的斜坡面,与悠长狭窄的深度,构成了乡人回忆中不可遗忘的角落。
⑥在巷弄的尽头,有酒家,屋檐下的纸灯笼,暂时把灯光暗藏在灯芯里、酒是五加皮酒,自家酿的,封在土陶酒缸里,封酒缸口的红布,绷紧,使我深信:这不是酒缸,而是
一面鼓。蹦蹦蹦,鼓声雷动,可惜我们听不到——鼓声寂灭在天井的雨滴里(曾经的,将来的)。一株种在石臼里的吊兰,叶厚肥阔,始终不开花。叶村家家户户均自酿五加皮酒,而酒家只有一处。悠闲的人,寂寞的人,劳顿的人,焦心的人,坐在木桌旁,喝一碗,一切烟消散,了悟:人间终究是人间,活着就是做人间的人,说人间的话,干人间的事。
⑦叶村多老祠堂、老祖屋、老戏台、老巷弄。它们是叶氏血脉的见证,也是时间顺流而下携带的内含物。让我流连的,是双美堂。这是一栋老民居,有前房、倒房、前花园、后花园,属于徽派建筑。前花园有百年罗汉松和青石水池,天井四根柱子分别是柏树、梓木、桐木、椿木,寓意百子同春,墙上有鹿鹤壁画,后花园有鱼池和吊桥。可以想见,这是一个有情调的大户之家。
⑧晌午,烈日白炽。几个小孩坐在巷弄石阶上,舔舐棒冰。棒冰的水渍淌在他们的手掌上,淌在他们的衣服上。棒冰在溶解。枣树上,压翻了枣子。麻红色的枣子,引来乌鸫啄食,南塘如一块砚台,静默地搁置在叶村这件方桌上。龙门山逶迤,山冈毗连山冈。在群山的起伏里,我四顾茫然。我望望叶村,对时间充满了无比的敬畏。时间是最大的洪流,以摧枯拉朽之力,毁灭一切,淹没一切。在叶村,我看到了时间遗存下来的踪迹。这些踪迹,是人间不会消散的体温。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用“缰绳”“烈马”“沸水”等喻体勾勒出怀玉山绵延恢弘的形态,化静为动,又将龙门山比作“一把圈椅”,点出新叶村地理位置,生动鲜明。
B. 第②段中“长久的恍惚”,是作者处于过去、现在交织之下的新叶村,面对繁复的景象生发出的一种独特体验,笼罩着淡淡的失落和怅惆。
C. 第④段称南塘是“近似谜语的象征物”突出了南塘厚重的人文底蕴,作者又反复提及南塘边的人影,虚实相生,增强了南塘历史的纵深感。
D. 第⑥段写酒家,暗藏灯光的纸灯笼与始终不开花的吊兰,隐隐透露出生命的缺憾,与五加皮洒的醇美形成对比,引出朴素深沉的人间体悟。
(2)如何理解题目“时间的隐喻”的含意?作者是如何增强这种“隐喻”意味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有人评价傅菲的散文内核是诗,请结合第⑤段作者对巷弄的描写,谈谈你对这种评价的认识。 【答案】 (1)C
(2)“时间的隐喻”是指新叶古村历经时间洗礼而保存下来的诸多遗迹,它们展示着时间的力量,牵动看关于生命的深刻思考。作者在描写这些历史遗存的时候,不是简单地描绘样貌,而是加入了独特的感受、新奇的譬喻和流动的想象,使其蒙上深沉内敛的色彩。 (3)①善于借特定意象传达情思。②譬喻精警传神。③语句节奏富于变化,韵律和谐。④词语搭配新奇,意趣橫生。⑤情感抒发有节制和留白。⑥体验的个性化色彩浓郁。 【解析】【分析】(1)阅读文本,分析可知,A项,“缰绳”不是喻体,也不是勾勒出怀玉山绵延恢弘的形态;B项,“笼罩着淡淡的失落和怅惆”无中生有;C项分析正确;D项,“隐隐透露出生命的缺憾,与五加皮洒的醇美形成对比”分析缺少依据,过于牵强。故选C。
(2)本题有两问,第一问,理解“时间的隐喻”的含意。本文新叶古村历经时间洗礼而保存下来的诸多遗迹,如“南塘”“溪流”“石板道”“老祠堂、老祖屋、老戏台、老巷弄”,它们展示着时间的力量,牵动看关于生命的深刻思考。第二问,“作者是如何增强这种隐喻意味的”,作者描写这些历史遗存时加入了独特的感受、新奇的譬喻和流动的想象,如,写南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钟声会虚化,消失在风里”。再如,写石板道,“逼仄幽深”“跫然,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仿佛在说:过客,过客”。又如,写五加皮酒,“悠闲的人,寂寞的人,劳顿的人,焦心的人,坐在木桌旁,喝一碗,一切烟消散”。通过作者的这般描写,这些遗迹遗存都蒙上深沉内敛的色彩,从而增强了“时间的隐喻”的意味。
(3)文章第⑤段作者对巷弄的描写,从语言本身来看,譬喻精警传神。如“干涸的河床,人如无水之舟”“迷宫”等。词语搭配新奇,意趣橫生。如“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等。语句节奏富于变化,韵律和谐。从表达的意蕴来看,作者善于借特定意象传达情思(如墙上的“老青砖”),情感抒发有节制和留白,体验的个性化色彩浓郁(如“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 故答案为:⑴C;
⑵“时间的隐喻”是指新叶古村历经时间洗礼而保存下来的诸多遗迹,它们展示着时间的力量,牵动看关于生命的深刻思考。作者在描写这些历史遗存的时候,不是简单地描绘样貌,而是加入了独特的感受、新奇的譬喻和流动的想象,使其蒙上深沉内敛的色彩。 ⑶①善于借特定意象传达情思。②譬喻精警传神。③语句节奏富于变化,韵律和谐。④词语搭配新奇,意趣橫生。⑤情感抒发有节制和留白。⑥体验的个性化色彩浓郁。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⑶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的艺术 夏丐尊
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聚居了好几日。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
他这次从温州来宁波,原预备到了南京再往安徽九华山去的。因为江浙开战,交通有阻,就在宁波暂止,挂褡于七塔寺。我得知就去望他。云水堂中住著四五十个游方僧。铺有两层,是统舱式的。他住在下层,见了我微笑招呼,和我在廊下板凳上坐了,说:“到宁波三日了。前两日是住在某某旅馆(小旅馆)里的。” “那家旅馆不十分清爽罢。”我说。
“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
他又和我说了些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等的话。 我惘然了。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
行李很是简单,铺盖竟是用很破旧的席子包的。到了白马湖后,在春社里替他打扫了房间,他就自己打开铺盖,那很破的席子大师珍重地铺在床上,摊开了被,再把衣服卷了几件作枕。拿出黑而且破得不堪的毛巾走到湖边洗面去。“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我忍不住了。“那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他把那破手巾珍重地张开来给我看,表示还不十分破旧。
他是过午不食了的。第二日未到中午,我送了饭和两碗素菜去(他坚说只要一碗的,我勉强再加了一碗),在旁坐了陪他,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菜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大师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夹起一块菜菔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
第二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我也同席。其中有一碗咸得非常的,我说:“这太咸了!”“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
我家和他寄寓的春社相隔有一段路,第三日,他说饭不必送去,可以自己来吃,且笑说乞食是出家人的本等的话。“那逢天雨仍替你送去罢!”“不要紧!天雨,我有木屐哩!“他说出木屐二字时,神情上竟俨然是一种了不得的法宝,我总还有些不安,他又说:“每日走些路,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我也就无法反对了。
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小旅馆好,统舱好,挂褡好,很破的席子好,破旧的手巾好,白菜好,菜菔好,咸苦的蔬菜好,跑路好,什么都味,什么都了不得。
这是何等的风光啊!宗教上的话且不说,琐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了吗?人家说他在受苦,我却要说他是享乐,当我见他吃莱菔白菜时那种愉悦的光景,我想:菜菔白菜的全滋味、真滋味,怕要算他才能如实尝得的了。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所缚,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如实观照领咯,这才是真解脱、真享乐。 艺术的生活,原是观照享乐的生活,在这一点上,艺术和宗教实有同一的归趋。凡为实利或成见所束缚,不能把日常生活咀嚼玩味的,都是与艺术无缘的人们。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时可得。能把他捕捉了用文字表现的是诗人,用形及五彩表现的是画家。不会作诗,不会作画,也不要紧,只要对于日常生活有观照玩味的能力,无论谁何,都能有权去享受艺术之神的恩宠。否则虽自号为诗人画家,仍是俗物。 与和尚数日相聚,深深地感到这点。自怜囫囵吞枣地过了大半生,平日吃饭著衣,何曾尝到过真的滋味!乘船坐车,看山行路,何曾领略到真的情景!虽然愿从今留意,但是去日苦多,又因自幼未曾经过好好的艺术教养,即使自己有这个心,何尝有十分把握!言之
怃然!
(1)解释划线字的含义 ①我惘然了。
②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 (2)赏析画线句。
(3)“艺术”一词在文中多次出现,它们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4)有人评夏丐尊的散文“道器互补,文质合一”,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①居住条件如此简陋,而法师却乐在其中;惊讶的同时感到失落惋惜,希望能接济他。②欢喜于萝卜白菜却被法师吃出了佳肴的滋味;惭愧于自己囿于成见不能对日常生活中的滋味咀嚼玩味。
(2)①使用排比手法,连用十个“好”字,对“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作了有力的解释,同时起到了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②反复使用两个“什么”,再次强调弘一法师生活的简朴和超脱了世俗追求的生活境界。③多用短句,整散句结合,使段落明快疏朗,读来富有韵律又错落有致;语言平淡自然,韵味无穷。
(3)①弘一法师披剃前曾是艺术界的前辈,“我”自幼没有受到好的艺术教养,这里的艺术是指绘画、诗歌、戏剧等艺术门类。②出家后的弘一法师把艺术延伸到了日常生活当中,能咀嚼玩味日常生活之美,把简陋的住所、普通的毛巾、萝卜白菜、突变的天气都能看成是生命的馈赠,发现其中的美感,把生活艺术化。③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时可得。
(4)①弘一法师生活的艺术是由绚烂归于平淡,铅华洗净,把日常琐屑的生活品出真的滋味,可谓“器”“质”上得返璞归真。②而文本本身也是借琐碎平常的生活细节,辅以平淡自然的文笔,发掘出生命至理,可谓“道”“文”上得返璞归真。内容与文字交融和谐,可谓“道器互补,文质合一”。
【解析】【分析】(1)此题分析“惘然”的含义时注意结合“他又和我说了些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等的话”“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分析“欢喜惭愧”注意结合文中的句子“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菜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宗教上的话且不说,琐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了吗?”。
(2)从手法看,连用“好”,属于排比的手法;连用“什么都味,什么都了不得”,属于反复的手法,从内容看,语段强调“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用排比的句式表达这一内容,更加有说服力,用“什么”反复,强调弘一法师生活的简朴和超脱了世俗追求的生活境界;最后从句式看,整散结合,整句为排比句、反复句,使文章富有韵律又错落有致。 (3)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分析,首先找到文中相关“艺术”的句子,“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 ,显然是指狭义的艺术,指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前一个“艺术”承接前文,后一个显然变化,结合后文应给指“其生活中的艺术”,如把简陋的住所、普通的毛巾、萝卜白菜、突变的天气都能看成是生命的馈赠;“琐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了吗”“艺术的生活,原是观照享乐的生活,在这一点上,艺术和宗教实有同一的归趋”承接前文,指“生活的艺术”;最后,“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时可
得。能把他捕捉了用文字表现的是诗人,用形及五彩表现的是画家”指的是从“纯艺术”“生活中的艺术”感悟出的生命的艺术。
(4)弘一法师的人生经历看,文中写“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出家后“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这是何等的风光啊!宗教上的话且不说,琐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了吗”,弘一的经历就是生活的艺术,是由绚烂归于平淡,铅华洗净,把日常琐屑的生活品出真的滋味,可谓“器”“质”上的返璞归真;从文本看,借“弘一的衣食住行”等琐碎平常的生活细节,辅以平淡自然的文笔,发掘出生命至理,可谓“道”“文”上的返璞归真。由此探究即可。
故答案为:⑴①居住条件如此简陋,而法师却乐在其中;惊讶的同时感到失落惋惜,希望能接济他。②欢喜于萝卜白菜却被法师吃出了佳肴的滋味;惭愧于自己囿于成见不能对日常生活中的滋味咀嚼玩味。
⑵①使用排比手法,连用十个“好”字,对“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作了有力的解释,同时起到了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②反复使用两个“什么”,再次强调弘一法师生活的简朴和超脱了世俗追求的生活境界。③多用短句,整散句结合,使段落明快疏朗,读来富有韵律又错落有致;语言平淡自然,韵味无穷。
⑶①弘一法师披剃前曾是艺术界的前辈,“我”自幼没有受到好的艺术教养,这里的艺术是指绘画、诗歌、戏剧等艺术门类。②出家后的弘一法师把艺术延伸到了日常生活当中,能咀嚼玩味日常生活之美,把简陋的住所、普通的毛巾、萝卜白菜、突变的天气都能看成是生命的馈赠,发现其中的美感,把生活艺术化。③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时可得。 ⑷①弘一法师生活的艺术是由绚烂归于平淡,铅华洗净,把日常琐屑的生活品出真的滋味,可谓“器”“质”上得返璞归真。②而文本本身也是借琐碎平常的生活细节,辅以平淡自然的文笔,发掘出生命至理,可谓“道”“文”上得返璞归真。内容与文字交融和谐,可谓“道器互补,文质合一”。
【点评】⑴此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词语。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⑶此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一个词语根据在文中的不同位置,不同前后语境,确定意思。比如弘一法师披剃前曾是艺术界的前辈,“我”自幼没有受到好的艺术教养,这里的艺术是指绘画、诗歌、戏剧等艺术门类。
⑷本题考查把握散文艺术特色的能力。“形散神聚”是散文写作的基本笔法。所谓“形散”,指两个方面:一是题材海阔天空,不受限制,它不仅对这种文体的总体而言,即使就一篇散文,也可以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不受时空限制,都可根据主题需要自由选择,融于一篇。二是指笔法自由疏放,可以任意挥洒,纵横驰骋。所谓“神聚”就是主题要集中,它是贯穿全文的一根红线。形散神聚,就是要求文章不但要具备鲜明而深刻的主题,还须抓住表面看来似不相关的人、事、景、物的内在联系,经过严密的构思和精巧的布局,使它们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使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一贯、语不离宗。
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渔村凉峙 施立松
我们推门而出,铁艺花门哐当一声,深秋的凉意清脆袭来。回身关好院门,拢紧衣襟,慢步向海。不经意间抬头,一声惊呼脱口而出。满天星斗,镶嵌于夜空,恍若一斛钻石,倾倒在黑丝绒上,滚动,闪耀,无声地喧闹,璀璨地低眸,迷人心魄。一弯新月如眉,幽幽西斜。星月相互映照,彼此凝望,在太阳来临之前,共同守护夜的黑,梦的暖。 有多久没见过这样的夜空了。光污染无处不在的城市和乡村,永远不知道它们失去了多少,比如星空,比如暗,以及暗中的一切。
这是舟山市岱山县衢山镇凉峙村的凌晨四点三十分,听了一夜涛声的我们,要出去找太阳。
这个面向东海的小渔村,三面被山环抱,一条弧形的岸堤,将村庄一分为二,一边是如镜的沙滩,长达数百米,一边是白墙黑瓦的房屋,和错综交杂的小路。无论形状,还是布局,凉峙,都像极我的家乡洞头后垅渔村。
昨晚饭后,我们曾穿行在村中的小巷,才八点钟,整个村庄已阗静无声。中年的我们,突然聊发少年狂,就着手机的手电筒,在平坦如砥的沙滩上找不甚明显的突起,然后用手指刨开,看赭色花蟹四下逃散,也不问他们今夜将在何处栖身。年轻的几个跑去追海浪,风平的夜晚,浪也斯文端庄,追浪的那几个,难免嫌太乏味,一点刺激都没有。正待转身不玩了,却被新推的浪头,打湿了鞋袜,一声声惊呼,仿佛要把整个村庄都惊醒。慢慢地,上涨的潮水淹没了沙滩,我们坐到岸边的矮墙上,脱了鞋子,双腿晃荡,身后微弱的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投到海面,一行淡淡的影子随着海浪起起伏伏,想起晚饭时分刚听过的歌: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那些青春岁月里的好时光,那陪伴在身边一起歌一起笑一起玩闹的人,如今都去了哪里?在凉峙,在秋风渐凉的夜里,深深地怀念起,也不能怎么样,只对身边的人轻轻地说:好想好想唱首歌……
成年以后,离开了村庄,枕着涛声入梦已成奢侈的事。猛地再枕涛声,不免难以成眠。思量着,回忆着,黎明悄然而至,匆匆披衣而起,与朋友一起去看日出。
此时,村庄的左前方,两座馒头似的岛屿之间,有一抹淡淡的绯红。太阳即将出来了,我们面向着它,等待着,这一场海上日出,又将如何地惊魂动魄。可是过了良久,那红一点变化也没有,相反的方向,却现出了鱼肚白。难道,那才是东方?怎么会错得这般离谱?在我的家乡渔村,太阳就是从村庄的左前方出现的。带着疑惑,连忙向鱼肚白的方向奔去,果然,一枚红日自海平面冉冉升起。而那抹绯红,竟然是一艘停泊的巨轮。 村庄也苏醒了。路边,渔嫂们坐在渔网间,织补着渔网。一家名为时光客栈的民宿后菜园里,鬓发斑白的老奶奶佝偻着身子,在菜地里捉菜青虫,裹过的小脚,走在菜畦间有些踉跄。她捉得极认真,任由我们喊她,就是不抬头。
村里的八十余家民宿,已自成一道风景。穿行在村中小路,“拾光时舍”“海映朗庭”“渔人之家”“海蓝之星”“海月小筑”“昨海小憩”“刘三姐渔家乐”“大拇指客栈”,形形色色的“宿招”纷至沓来,每家民宿都刻意营造自己独特的风情。步入一家蓝色围墙的小院,院子里,橘树挂满了青青黄黄果实,晚饭花端着一个个小酒盏,雏菊沾着晨露的紫花瓣簇拥着嫩黄的
蕊,不知名的树举着一串串鲜红的叶,像叫卖着冰糖葫芦。门上悬着一块木板,白色的油漆写着“诗和远方就在眼前”,不禁莞尔。想想也是啊,假期时,那一拨一拨来自上海,来自杭州,来自宁波,来自各大都市的旅客,不就为着在这里寻找他们的诗和远方的吗? 回到寄住的“海映朗庭”民宿。院子里,作家们各自捧了书在读。主人家的孩子,五六岁了,央求着年轻女作家:“陪我玩一会儿呗,陪我玩一会儿呗……”
“快过来,别打扰姐姐!”他父亲唤他,又充满歉意地向我们解释道,“村里都是老人和幼儿,能陪他玩的人太少了。”是呢,就像我早早离开我的家乡一样,似乎村庄的年轻人都迫不及待地奔向外面的世界。但是,无论离开多久,渔村烙在心上的印痕,永远不会消失;无论走出多远,渔村都还是午夜梦回时目光聚焦的地方。
这时,山西文友玄武发来他写我家乡洞头的文,他说:我对洞头已经怀有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情感,像寒雨中去饮烫过的酒,像大雪中着貂裘而行,像春夜坐在飞舞的落花中。这样的情感,唯有在故乡时才曾有过。
我读着,竟失了神,因为,我心间也正鼓荡着这种亲切而温暖的情感。 凉峙,这与我家乡相似到让我分不清东西南北的凉峙啊。
(有删节)
(1)第①段描写凉峙夜空的美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 (2)从叙述的角度,分析第⑤段的作用。
(3)文章多次提到自己的故乡渔村,请从构思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4)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首先以我们的惊呼侧面突出凉峙夜空的美,接着以比喻、拟人手法,形象细腻地刻画了满天星斗闪耀、新月如眉、星月交辉的美好景象,赋予星月人格,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并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赋星斗以动感,更好地传达出夜色空的美。 (2)插叙昨晚我们聊发少年狂的玩乐场景,抒发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呼应开篇听了一夜涛声的我们暗夜出去找太阳的内容,为下文在渔村获取亲切温暖情感作铺垫。 (3)自己的故乡渔村是行文的一条暗线,贯穿全文。因渔村凉峙的形状、布局与家乡相似,故而产生联想;成年后,离开村庄,错失枕着涛声的美好,产生一份遗憾无奈之情;观日出的方向与家乡相似,更给人以恍然的错觉,增进亲近之感;以他人对自己故乡产生亲切而温暖情感衬托自己情感,眼前渔村与故乡渔村交织,情感也因此交织。通过这样一再交织的方式,使作者的情感逐步推进,主旨表达水到渠成。
(4)本文通过在渔村凉峙的所见所闻,抒发对故乡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奔向外面世界后依然聚焦故乡的亲切温暖之情。这些情感是远离家乡的人共同的情感,它能够激发读者的共鸣。同时,这些情感也是一种无奈,在到他乡寻找诗和远方的时候,其实我们何尝不是丢失了身后那份原本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所以这些情感也留给读者以思考的空间。 【解析】【分析】(1)从内容上来看,首段写的是凉峙夜空星月相互辉映的美景。从手法上来看,这一段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一声惊呼脱口而出”是通过人的反应来写景色之美,属于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中,“恍若一斛钻石”“新月如眉”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形象生动;“喧闹”“低眸”“凝望”“守护”等,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星月当成人来写,给人以亲切感;星月本是静景,作者却用“滚动”“闪耀”“喧闹”“低眸”等动词来描写,这又使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夜空之美。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总结出本题答
案。
(2)从叙述手法来看,第⑤段是回忆昨晚饭后“我们”的经历,属于插叙。从内容上来看,第⑤段写了“我们”昨晚饭后在沙滩上刨螃蟹,追浪等玩乐的活动,并由此引发了对青春已不再,物是人非的感慨。从结构上来看,第⑤段是中间段,这样的段落一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第⑤段写的是昨天晚饭后我们在沙滩的快乐体验,这就与第③段写的今天的凌晨我们要去找太阳形成了呼应;结合下文来看,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快乐体验,才使下文渔村让“我们”感到亲切而温暖显得自然而然,所以第⑤段还起到了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3)从结构上来看,全文表面是写渔村凉峙,实际上却是在写故乡渔村,故乡渔村贯穿了全文,起到了暗线的作用。从内容上来看,文章第四段说“无论形状,还是布局,凉峙,都像极我的家乡洞头后垅渔村”,表明渔村凉峙和故乡有相似之处,这就使作者由凉峙很自然地联想到故乡;第六段作者说“成年以后,离开了村庄,枕着涛声入梦已成奢侈的事”,明写涛声,暗写离开故乡后的遗憾之感;第七段作者说“在我的家乡渔村,太阳就是从村庄的左前方出现的”,写了凉峙观看日出的方向与自己的家乡相似,表达出作者内心的亲切感;倒数第四段作者说“就像我早早离开我的家乡一样,……无论离开多久,渔村烙在心上的印痕,永远不会消失;……目光聚焦的地方”,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倒数第三段,作者引用了山西文友的文章,借山西文友对作者家乡洞头产生的温暖的情感,表达作者自己对家乡的情感;结尾作者说“凉峙,这与我家乡相似到让我分不清东西南北的凉峙啊”,水到渠成表达了思乡的主题。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归纳出本题答案。
(4)从全文来看,作者写了在渔村凉峙的所见所闻,因凉峙与故乡有相似之处,自然而然联想到故乡,既写了成年后离开故乡的遗憾,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永远依恋、思念和对故乡过往生活的怀念之情。评价时可从这些思想情感产生的原因及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来分析。从产生的原因来看,作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感,是因为他远离故乡,“奔向外面的世界”,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因此这种情感也是一种无奈;从情感的普遍意义来看,文中写到山西文友玄武由洞头想起故乡,这种经历与作者相同,可见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具有普遍意义,联系现实来看,现实中为追逐梦想而远离故乡,与作者有着同样经历的人非常多,因此文本表达的这些情感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也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故答案为:⑴ 首先以我们的惊呼侧面突出凉峙夜空的美,接着以比喻、拟人手法,形象细腻地刻画了满天星斗闪耀、新月如眉、星月交辉的美好景象,赋予星月人格,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并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赋星斗以动感,更好地传达出夜色空的美。 ⑵ 插叙昨晚我们聊发少年狂的玩乐场景,抒发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呼应开篇听了一夜涛声的我们暗夜出去找太阳的内容,为下文在渔村获取亲切温暖情感作铺垫。 ⑶ 自己的故乡渔村是行文的一条暗线,贯穿全文。因渔村凉峙的形状、布局与家乡相似,故而产生联想;成年后,离开村庄,错失枕着涛声的美好,产生一份遗憾无奈之情;观日出的方向与家乡相似,更给人以恍然的错觉,增进亲近之感;以他人对自己故乡产生亲切而温暖情感衬托自己情感,眼前渔村与故乡渔村交织,情感也因此交织。通过这样一再交织的方式,使作者的情感逐步推进,主旨表达水到渠成。
⑷ 本文通过在渔村凉峙的所见所闻,抒发对故乡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奔向外面世界后依然聚焦故乡的亲切温暖之情。这些情感是远离家乡的人共同的情感,它能够激发读者的共
鸣。同时,这些情感也是一种无奈,在到他乡寻找诗和远方的时候,其实我们何尝不是丢失了身后那份原本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所以这些情感也留给读者以思考的空间。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注意结合文句的具体内容组织答案。阅读相关的文段,分析概括其主要内容,找出文段中的重点词句分析理解其从修辞、等技巧方面的特点,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结合文段的具体内容。
⑵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理解赏析能力,注意研读题干的要求。阅读题目,抓住关键词明确做题的方向,阅读相关文段并分析其主要内容,根据其内容分析答案。
⑶本题考查的是文本构思的赏析能力,注意把握全文的思路。阅读文本,梳理文本的思路和结构,分析文本的线索并结合文本的主要内容组织答案。
⑷本题考查的是文本情感的赏析能力,注意抓住表达情感的句段。读文本,分析文本的主要内容,通过寻找并分析其重点句段来赏析其情感。
10.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风把人刮歪 刘亮程
①刮了一夜大风。我在半夜被风喊醒。风在草棚和麦垛上发出恐怖的怪叫,像女人不舒畅的哭喊。这些突兀地出现在荒野中的草棚麦垛,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她撕扯,哭喊。喊得满天地都是风声。
②我把头伸出草棚,黑暗中隐约有几件东西在地上滚动,滚得极快,一晃就不见了。是风把麦捆刮走了。我不清楚刮走了多少,也只能看着它刮走。我比一捆麦子大不了多少,一出去可能就找不见自己了。风朝着村子那边刮。如果风不在中途拐弯,一捆一捆的麦子会在风中跑回村子。明早村人醒来,看见一捆捆麦子躲在墙根,像回来的家畜一样。 ③每年都有几场大风经过村庄。风把人刮歪,又把歪长的树刮直。风从不同方向来,人和草木,往哪边斜不由自主。能做到的只是在每一场风后,把自己扶直。一棵树在各种各样的风中变得扭曲,古里古怪。你几乎可以看出它沦桑躯干上的哪个弯是南风吹的,哪个拐是北风刮的。但它最终高大粗壮地立在土地上,无论南风北风都无力动摇它。 ④我们村边就有几棵这样的大树,村里也有几个这样的人。我太年轻,根扎得不深,躯干也不结实。担心自己会被一场大风刮跑,像一棵草一片树叶,随风千里,飘落到一个陌生地方。也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风把你一扔就不见了。你没地方去找风的麻烦,刮风的时候满世界都是风,风一停就只剩下空气。天空若无其事,大地也像什么都没发生。只有你的命运被改变了,莫名其妙地落在另一个地方。你只好等另一场相反的风把自己刮回去。可能一等多年,再没有一场能刮起你的大风。你在等待飞翔的时间里不情愿地长大,变得沉重无比。
⑤去年,我在一场东风中,看见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从远处刮回来。它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摇摇晃晃地落到窗台上。那场风刚好在我们村里停住,像是猛然刹住了车。许多东西从天上往下掉,有纸片——写字的和没写字的纸片、布条、头发和毛,更多的是树叶。我在纷纷下落的东西中认出了我们家榆树上的一片树叶。我赶忙抓住它,平放在手中。这片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它在什么地方经受了什么样的阳光。另一面粘着些褐黄的黏土。我不知道它被刮了多远又
被另场风刮回来,一路上经过了多少地方,这些地方都是我从没去过的。它飘回来了,这是极少数的一片叶子。
⑥风是空气在跑。一场风一过,一个地方原有的空气便跑光了,有些气味再闻不到,有些东西再看不到——昨天弥漫村巷的谁家炒菜的肉香;昨晚被一个人独享的女人的体香;下午晾在树上忘收的一块布;早上放在窗台上写着几句话的一张纸。风把一个村庄酝酿许久的、被一村人吸进呼出弄出特殊味道的一窝子空气,整个地搬运到百里千里外的另一个地方。
⑦每一场风后,都会有几朵我们不认识的云,停留在村庄上头,模样怪怪的,颜色生生的,弄不清啥意思。短期内如果没风,这几朵云就会一动不动赖在头顶,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看顺眼的云,在风中跑得一朵都找不见。
⑧风一过,人忙起来,很少有空看天。偶尔看几眼,也能看顺眼,把它认成我们村的云,天热了盼它遮遮阳,地旱了盼它下点雨。地果真就旱了,一两个月没水,庄稼一片片蔫了。头顶的几朵云,在村人苦苦的期盼中果真有了些雨意,颜色由雪白变铅灰再变墨黑。眼看要降雨了,突然一阵北风,这些饱含雨水的云跌跌撞撞,飞速地离开村庄,在荒无人烟的南梁上,哗啦啦下了一夜雨。
⑨我们望着头顶腾空的晴朗天空,骂着那些养不乖的野云。第二天全村人开会,做了一个严厉的決定:以后不管南来北往的云,一律不让它在我们村庄上头停,让云远远滚蛋。我们不再指望天上的水,我们要挖一条穿越戈壁的长渠。 ⑩那一年村长是胡木,我太年轻,整日缩着头,等待机会来临。
⑪我在一场南风中闻见浓浓的鱼腥味。遥想某个海边渔村,一张大网罩着海,所有的鱼被网上岸,堆满沙滩。海风吹走鱼腥,鱼被留下来。
⑫另一场风中我闻见一群女人成熟的气息,想到一个又一个的鲜美女子,在离我很远处长大成熟,然后老去。
⑬各种各样的风经过了村庄。屋顶上的土,吹光几次,住在房子里的人也记不清楚。无论南墙北墙东墙西墙都被风吹旧,也都似乎为一户户的村人挡住了南来北往的风。有些人不见了,更多的人留下来。什么留住了他们。 ⑭什么留住了我。 ⑮什么留住了风中的麦垛。
⑯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
⑰早晨我看见被风刮跑的麦捆,在半里外,被几棵铃铛刺拦住。
⑱这些一墩一墩,长在地边上的铃铛刺,多少次挡住我们的路,挂烂手和衣服,也曾多少次被我们的镢头连根挖除,堆在一起一火烧掉。可是第二年它们又出现在那里。 ⑲我们不清楚铃铛刺长在大地上有啥用处。它浑身的小小尖刺,让企图吃它的嘴,折它的手和践它的蹄远离之后,就闲闲地端扎着,刺天空,刺云,刺空气和风。现在它抱住了我们的麦捆,没让它在风中跑远。我第一次对铃铛刺深怀感激。
⑳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关键时刻挽留住我们。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驻足,在风中浅唱……
㉑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㉒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㉓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选自《一个人的村庄》)
(1)第①段画线句新颖生动,就此进行赏析。
(2)探究第⑤段写“我”抓住并观察被风刮回来的“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的用意。
(3)第⑰⑱⑲段为什么要写“铃铛刺”?
(4)有人认为作者是“自然之子”,有人认为其“温情的背后有着矛盾、迷惘的灵魂”,结文章,对此进行评析
【答案】 (1)运用比拟,新颖生动,赋予“荒野中的草棚麦垛”以生命力,“绊”“扯”“缠”等动作真切传神,与前文“有腿、有头发的、穿着衣裳”的女人相照应,表现风的狂躁难以阻挡。
(2)作者借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刮回来的荒诞性来写游走于现代文明和原始村庄文明的人的选择。与上文中人被风刮走,改变了命运,渴望被风吹回的沉重形成对照,“从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看出外面世界既有村庄里没有的风雨,也有村庄里没有的阳光。表现了作者对外面世界的矛盾态度:既好奇又畏惧。“极少回来的叶子”暗示了现代文明对于原始文明“村庄”的巨大冲击。
(3)铃铛刺因挂烂衣服而被我们嫌弃并要除掉,但在关键时候却为我们挡住了赖以生存的麦捆,挽留了我们,引出文末我们周围的都已成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人即是自然,自然万物就是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感悟。
(4)说其是“自然之子”是由于刘亮程笔下的“村庄”事物都是具有生命的,开头写:“风”是一个撕扯的女子,具有了形象,“云”模样怪怪的等,他总能够把物当作与自己平等的对象去体察,物都具有了生命的温度,从而拓宽自我的生命体验,与现代文明中以“我”为中心的方式截然相反。但另一方面,他的笔下还是淡淡表现出了对外面世界——现代文明的好奇,如11、12、13段。对于“村庄”的命运他也是迷茫的,“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两种说法,前者是对他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评价,而后者是针对在时代洪流中作者对“村庄”未来的思考评价,都是准确而精到的。
【解析】【分析】(1)本题中考生要先观察句子: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本文中就是抒发了对风的狂躁的厌烦之情。
(2)本题题干要求是:探究第⑤段写“我”抓住并观察被风刮回来的“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的用意。其实写榆树叶子被刮回来,实际是在印证上文人被风刮走的情节,这里面有一种被“风”刮走刮回的一丝忧伤和叹息,从人被刮走后的不同命运上看,体现了作者对古老村庄外不可预知的环境的担忧,也体现了现代人远离家园的忧伤和叹息。
(3)本题考生要注意抓住对文章的具体内容:我们不清楚铃铛刺长在大地上有啥用处。它浑身的小小尖刺,让企图吃它的嘴,折它的手和践它的蹄远离之后,就闲闲地端扎着,刺天空,刺云,刺空气和风。现在它抱住了我们的麦捆,没让它在风中跑远。我第一次对铃铛刺深怀感激。从文中的具体内容分析看,作者表达的是人们开始对铃铛刺的误解和敌视,到一场大风过后铃铛刺留住了人们需要的麦捆。这充分的说明了人和自然相处中,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自然的态度。
(4)考生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自然之子”“温情的背后有着矛盾、迷惘的灵魂”,根据以下文本内容进行解读:刮了一夜大风。我在半夜被风喊醒。风在草棚和麦垛上发出恐怖的怪叫,像女人不舒畅的哭喊。这些突兀地出现在荒野中的草棚麦垛,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她撕扯,哭喊。喊得满天地都是风声。每一场风后,都会有几朵我们不认识的云,停留在村庄上头,模样怪怪的,颜色生生的,弄不清啥意思。短期内如果没风,这几朵云就会一动不动赖在头顶,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看顺眼的云,在风中跑得一朵都找不见。我在一场南风中闻见浓浓的鱼腥味。遥想某个海边渔村,一张大网罩着海,所有的鱼被网上岸,堆满沙滩。海风吹走鱼腥,鱼被留下来。另一场风中我闻见一群女人成熟的气息,想到一个又一个的鲜美女子,在离我很远处长大成熟,然后老去。各种各样的风经过了村庄。屋顶上的土,吹光几次,住在房子里的人也记不清楚。无论南墙北墙东墙西墙都被风吹旧,也都似乎为一户户的村人挡住了南来北往的风。有些人不见了,更多的人留下来。什么留住了他们。
故答案为:⑴运用比拟,新颖生动,赋予“荒野中的草棚麦垛”以生命力,“绊”“扯”“缠”等动作真切传神,与前文“有腿、有头发的、穿着衣裳”的女人相照应,表现风的狂躁难以阻挡。
⑵作者借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刮回来的荒诞性来写游走于现代文明和原始村庄文明的人的选择。与上文中人被风刮走,改变了命运,渴望被风吹回的沉重形成对照,“从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看出外面世界既有村庄里没有的风雨,也有村庄里没有的阳光。表现了作者对外面世界的矛盾态度:既好奇又畏惧。“极少回来的叶子”暗示了现代文明对于原始文明“村庄”的巨大冲击。
⑶铃铛刺因挂烂衣服而被我们嫌弃并要除掉,但在关键时候却为我们挡住了赖以生存的麦捆,挽留了我们,引出文末我们周围的都已成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人即是自然,自然万物就是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感悟。
⑷说其是“自然之子”是由于刘亮程笔下的“村庄”事物都是具有生命的,开头写:“风”是一个撕扯的女子,具有了形象,“云”模样怪怪的等,他总能够把物当作与自己平等的对象去体察,物都具有了生命的温度,从而拓宽自我的生命体验,与现代文明中以“我”为中心的方式截然相反。但另一方面,他的笔下还是淡淡表现出了对外面世界——现代文明的好奇,如11、12、13段。对于“村庄”的命运他也是迷茫的,“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两种说法,前者是对他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评价,而后者是针对在时代洪流中作者对“村庄”未来的思考评价,都是准确而精到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
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⑵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作用的能力。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从结构上考虑,涉及到开头、结尾、倒叙、插叙、顺序、过渡、照应等文学概念,就从其管辖的区域,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文学概念进行解答。
⑶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的能力。文章主旨是指文章的写作意图,它是文章的灵魂。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和希望号召等。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