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地理识图能力方法的调查报告
作者:王海凤
来源:《黑河教育》2014年第02期
【摘要】关于初一学生对地理识图能力差的原因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方式与方法,提高学生地理识图的能力,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很好的运用。 【关键词】调查对象;地理识图;方法
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语言”,是初中地理课堂学习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工具,在初中地理学习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由于初一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没有读图的基础和习惯,因而进入初中学习以后对地理课程中出现的地图感到无从适从。
从地理新课标来看培养学生“如何识图和如何使用地图以及学习地理图表的技能”是《地理新标》对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新要求。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黑河市第四中学初一年级1.2班、1.5班和1.7班。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我在大量阅读了如何提高学生地理识图能力方法的研究文献后,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设计了对“初一学生地理识图能力方法的研究调查问卷”。问卷主要由个人资料、学生对学习地理识图的方法两部分组成。经筛选分析,整理出五道题目,构成调查问卷。
3.问卷调查:共向黑河市第四中学1.2班、1.5班和1.7班共计3个班发放115张问卷。 4.存在问题:
(1)初一学生没有良好的识图习惯,一幅地图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识”起。 (2)在记忆地图的时候,只能靠死记硬背地图,缺少好的记忆方法 。
(3)学习的态度不认真,目的不明确,认为识地图、记地图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二、解决方法
(一)采用“一读二记三分析”方法进行识图综合训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一读”即读懂地图。这是读地图综合训练的最基本环节。我主要采用“三问读图法”来进行读图综合训练。“三问读图法”即每读一副地图时都沿着 “图中有什么”“图位于哪里”“图叫什么名称”这三问来读图。刚刚实施这一读图训练时,由我来提出“三问”,学生一一回答,经过我反复强化,“三问”已深入学生的头脑中,再遇到地图,学生就已经能够自己沿着这“三问”来读图了。“三问读图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读图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技巧,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
2.“二记”即强化学生记忆一幅地图,明确三问之后就要熟记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名称和位置,初一地理主要以世界地理为主,大多数国家地区,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比较难记,因此在讲授新课时每讲到一个地区、国家时,都以实景图片或播放短片介绍该地区的主要特征,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该地区的印象,同时也可以采用顺口溜法、谐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地名,有时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想办法记忆,有时学生想出的办法出乎我的意料,学生想出方法有时更有创新性、更幽默、更有效果。
3.“三分析”即分析地图内在含义,只记住地理名称和位置,并不是学好地图的标志,因此学生读图过程中必须要会分析地图,例如,从《世界的人口分布图》中只能读出世界上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地区,那为什么会这样?这就需要学生利用学过的相关的地图来解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真正学到了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方式与方法。 (二)记忆地图位置,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识图技巧与方法
1.记忆地理位置,首先我要求学生熟记《世界地图》,脑子中有世界地图的轮廓,再将这一区域还原到世界地图中去,这样就容易记忆了。
2.记忆地形与河流时,尤其记忆世界河流的时候,学生记忆非常的困难,记忆效果不是很好。例如在讲授新课东南亚地形时,强制学生记忆,记忆效果非常的差,因此我采取尝试通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来记忆。要求学生使用橡皮泥来塑造中南半岛的地形,要求学生所使用的橡皮泥颜色要与图中的颜色保持一致,通过这样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认识与记忆,再看地形图时就能将其立体化、全面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又有利知识的迁移。
3.国家、交通也是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很难记忆的,记忆国家与交通,通过组织学生“虚拟”旅游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帮助学生记忆。“虚拟”活动包括设计旅游路线、导游介绍当地景观等等。例如,在学习欧洲西部的国家时,国家比较多学生很难记忆,这时我让学生安排设计欧洲7日游路线,形式为小组活动,每组派一名代表当导游向全班展示,去旅游观赏当地的景观和自然环境。
4.最后填图巩固,落实到笔上,为了巩固学生的记忆,在每节课上设计了填图环节,通过填图帮助学生熟记各种地理事物名称、位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还不够完善。我在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过程中,由于很担心学生综合性的探究问题难,学生不容易掌握,我往往把读图的步骤分得太详细,使学生识图过程中太过于受到牵制,自主学习过程还不够充分。
2.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活动时间,课上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即能达到预期效果又能完成教学目标,将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责任编辑 刘新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